惠州:麒麟舞客家 包容显智慧
惠州:麒麟舞客家 包容显智慧人民网记者 杨菲2011年05月09日16:31 来源:人民网http://unn.people.com.cn/mediafile/201105/09/P201105091634273343308869.jpg
4月23日,惠州市小金口街道举行第五届麒麟文化节,东江麒麟舞现场表演
客家文化的历史记忆:惠州小金口 东江麒麟舞
舞麒麟、舞火狗、舞草龙是惠州“三大民间舞蹈”,其中尤以舞麒麟名声最盛。
舞麒麟,是惠州客家人从北方带到南方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以锣鼓加唢呐为伴奏,具有长江北部地区花会的风格。麒麟舞的主要传承地在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街道。聪明的小金口人把留传下来的民间麒麟舞套路进行整合,打造了一支民俗文化的“生力军”。小金口也因麒麟舞成为“广东省麒麟文化之乡”、“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最具代表性的麒麟舞是东江麒麟舞。东江麒麟舞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即兴发挥、风趣幽默、谐趣横生是东江麒麟舞最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同时将武术动作融入其间,又刚柔并济,套路完整,更显人性化。历史上,客家人每迁徙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是一个弱势群体,要想不受伤害,护体强身、自强自卫、非常重要。这种强身健体的需要,也是麒麟舞存在的一种价值。
目前,小金口街道七个行政村,村村都有麒麟队,家家户户都有人会舞麒麟,近年来更成立了东江麒麟舞协会,使麒麟舞走向组织化、规模化,长盛不衰。当地现有麒麟队20支,上千名麒麟舞骨干,最年长的83岁,最小的只有13岁。小金口的人们已逐渐将生活气息融入舞蹈套路中,每逢村民婚嫁、岁时节会,都要舞一番麒麟。
这一民俗文化表演载体,为什么选择了麒麟?
麒麟,是中国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创意构思、设计创造的动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凡麒麟出现的时代,都是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盛世,人与人之间也非常融洽和谐,是人们理想中的乌托邦。自然,客家人也视麒麟为图腾和压邪避灾之物。此外,惠州客家祖先是中原人,中原文化崇尚儒道,奉孔为圣。唐朝张彦远《法书要录》中说“仁义起于麒麟,威形发于龙虎”。段玉裁注许慎《说文解字》云:“(麒麟)状如卤,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可见孔子的仁义理论与麒麟所蕴含的精神具有一致性。人与麒麟共舞、与师与虎与狼共舞,都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对大自然尊重的体现,是真正的生态的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古往今来人们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追求吉祥幸福的心理企盼。
麒麟舞这种民俗文化,为何延续千百年而不绝?
从自然条件看,客家移民生活在南方小盆地山村之中,借封闭性的地理条件获得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原有的方言、习俗在与原住居民融合后得以保持下来。这是客家人群体意识浓厚的反映,也是客家人成为一个独立民系的重要依据。再则,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吸收上。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族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客家人的。
目前,小金口正在把麒麟文化推向市场,让麒麟形象全面进入社会各个角落。小金口街道党工委书记翟伟中说,近些年来,小金口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每年举行麒麟文化节,从举办第一届时工作人员奔走呼告邀群众参加,到第五届时已是万民踊跃参加;二是与旅游相结合,变文化资源为旅游资源,开发麒麟纪念品;三是与文化产品相结合,以麒麟为原型,制作卡通麒麟、麒麟漫画、麒麟年画、麒麟音乐等;四是寻求企业合作,通过企业支持来加大队伍投入;五是充分挖掘麒麟舞的经济价值,利用表演换取发展经费,使麒麟舞良性、健康、快速地发展。下一步,小进口计划引进麒麟客家饮食文化城,打造一条麒麟传统文化为主导的产业街。
麒麟文化,经过当地百姓一代代,一层层的积累,在他们的意识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心理情结。
http://unn.people.com.cn/mediafile/201105/09/P201105091634401553272632.jpg
美丽的惠州 美丽的夜景
历史与现实的凝结:客家文化之根 和谐文化之需
历经了惠州客家人的世代相传,今天的东江麒麟舞融入大量本土文化元素,不但成为客家艺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更成为客家人文化活动之“根”。
麒麟舞安定、详和,表达了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喜庆心情。这种艺术形式恰恰是当下城市和谐文化的一种社会需要,特别是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惠州市副市长邓庆忠认为,把东江麒麟舞文化作为基层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来建设和推广,有利于带动惠州整体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惠州整体文化水平。此外,发展富于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一个地区树立鲜明的、与众不同的区域形象,增强区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从而增强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发展东江麒麟舞艺术,可以树立小金口、惠城区,乃至惠州市的独特形象。发展麒麟舞文化可以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符合惠州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
目前,对麒麟文化规范和有效的抢救与保护,是惠州市文化事业的重要工作。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雁行说:“建设文化惠州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项工作之所以重要,在于我们必须寻找自己文化的根底,认同自己的文化血脉,让惠州的文化属性在传播中被认同,在定位中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质,进而提高人的素质和全面素养,让市民热爱我们这个城市的传统与未来。”
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也一再强调:“要着力强化建设文化惠州的政治自觉。民族之魂,文以化之;民族之魄,文以铸之。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氛围。”
像东江麒麟舞这样在惠州红红火火的民间艺术形式,不仅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可以通过赋予时代精神和现代艺术美感,适应不同层面的文化需求,提高广大市民尤其是农民群众的整体文化素养,给惠州的文明创建增添新的内涵,这正是惠州建设文化大市、提升城市品位的生机和活力所在。
毕竟,历史证明一再证明,城市之间的竞争终究要以文化论输赢。
http://unn.people.com.cn/mediafile/201105/09/P201105091634547038319352.jpg
惠州城市鸟瞰
危亡中的激活:惠州重拾客家文化自信
懂得了文化的重要性,就要重视文化的扎根性。
为了让“死”的民俗“活”起来,无论政府还是民间,惠州都有意识地保护这一传统艺术,推出一系列措施,比如提供财政补贴,建设了东江民俗文物馆,经常组织麒麟舞大赛等。小金口目前7个村中,九龙、小铁、乌石三个村保留麒麟舞套路最全面最完整,村委会每年都为麒麟队提供特别经费,组织表演活动,进行麒麟舞训练和培训等。
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社会普遍的难题。首先,就传承方面而言,由于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现代城乡人民都忙于各种经营,没有时间去练习东江麒麟舞,更没有机会欣赏到麒麟舞的表演,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另外,受现代多元化娱乐的冲击,麒麟舞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传统竞技运动已难以吸引青少年的兴趣,存在“后继乏人”的危险,特别是随着制作麒麟头的老一辈艺人相继去世,会制作传统麒麟头的人越来越少;其次,就艺术表演方面,传统的麒麟舞表演套路冗长陈旧,服饰、音乐、道具特色不够鲜明,小金口各村之间交流缺乏等等,都不利于麒麟舞健康持续发展。
不能被传播和继承的文化,不但不能“创战纪”,反而会成为历史“终结者”。
客家文化对惠州的重要意义是不用赘述的,实际上,惠州市也高调地扛起了振兴客家文化的大旗。前不久,在惠州推出的《惠州民间十大传说》一书时,惠州宣传部长黄雁行表示了重拾惠州客家文化的自信和和决心。他说,惠州具有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以及本土先民文化的兼容性。惠州客家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资源特色,同纯客家的梅州地区,有一定差异。但是,纯有纯的长处,杂有杂的优势;纯可以更好地追根溯源,杂可以通过包容兼收并蓄;纯能够成为研究客家文化的正统符号,杂可以推进客家文化在融合中创新发展。客家文化只有通过融合与碰撞,在嬗变中形成新的人文精神与文化特质,才能使文化生生不息,变得朝气蓬勃而富有生命力与传播力。”
一句话概述之,包容则智慧,融合才发展。
在惠州市区东江公园中心广场,矗立着大型雕塑《客家女》,雕塑的客家女头戴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手扶犁把,赤足走在田埂上。她的劳动方式很古老,面容却永不会苍老。在她固定不变的身像旁,经常有客家麒麟在舞动。这种动与静的结合,也许,正是一种客家文化古老又不衰老的象征,并时时提醒惠州人,让客家的文化与诗意,植根在他们身上。
在中国,很少能找到象惠州这样包容的城市。“老客家,新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包容四海”也正是惠州城市文化和城市品格的表述语。这与客家文化的包容、开放特征很是契合。
换个角度说,也只有以文化的名义,一个城市才能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合在一起,收放在一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