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国立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
有鑑於多元族群文化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是檢視民主與開放社會的重要指標,而多元文化主義更是世界先進地區近年來熱烈討論的議題之一,並為世人極力追求的目標與理想。換言之,多元族群與文化的認識與推動,不但可以促進族群間之互動交流,同時也可以提升族群文化認同與政治主張協調的層次。為配合國家鼓勵多元族群文化以及本土文化之教學與研究的發展,並充分發揮學術與在地相互結合之理念,交通大學乃成立客家文化學院,並於九十三學年度報請教育部核定設立人文社會學系和傳播與科技學系兩個科系以及國際客家研究中心。
為求有效利用資源,並凝聚學院的文化主體性,各單位系所資源由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本部集中統籌應用;其中人文社會學系和傳播與科技學系大一、大二整合開課,統一施以人文社會基礎課程,大三、大四方始作專業分流。
客家族群於台灣人口比例中有其重要且無可替代的地位,但台灣客家族群與其語言文化的傳承,多年來卻明顯存在著發展危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與學術資源的植入,對於客家文化的存續發展富有紮根的作用,更是客家族群文化資產與精神傳承的希望工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自許作為客家語文、學術、教育、藝文、社會改造及客家發展政策的整合中心,除投入文教相關之人力或物力資源,以期振興弱勢族裔文化,並促進族群間的瞭解融洽及均衡發展,進一步亦望凝聚客家族群共識,並為國際級之客家學術研究重鎮及政策研究中心。
--------------------------------------------------------------------------------
組織架構
客家文化學院設有院務委員會,由院長,各教學或研究單位主管,及票選代表組成。此外,為求確保院務推動與社會之良性互動,本院另擬設諮議委員會,聘請校內外關心客家文化以及具客家專業知識之人士,定期開會,提供院務中長程發展之參考方向。
http://hakka.nctu.edu.tw/index_2.htm
【转帖】未來發展
透過客家文化學院的規畫與成立,推廣客家語言及文化,發展健全與永續發展之客家文化生態,並促進客家與國內其他族群甚至全球客家社群之良性溝通聯繫,以進一步建立合作伙伴關係,為客家文化保存及族群精神融合共同努力。※教學上
教學盡量朝宏觀、跨領域、理論與實踐、科技與人文並進的方向規劃。大學教育側重基礎普及、學域廣闊的知識學習搭配實作,人文素養還須輔以當代知識經濟之必備常識,進以培育學生於具備基本專業養成之外,另亦開發其富現代社會所必須之全能(intellectual competence)潛質,務求協助學生未來生涯規劃,無論選擇就業或進修均具相當之競爭力。而學生除具備基本專業知識之外,也應積極培養自我認同和鄉土意識,期能有積極實踐學術研究與文化保存的抱負及能力,並進而發揮客家文化學院應盡之社會責任與功能價值。
※研究上
在研究方面,力求人文與社會科學之均衡發展,並透過院與研究中心之資源整合,發展跨學科之合作研究,務求不同單位間人力與學術資源之協調及互助,有效規劃既有員額分配及運用。\r
除整理固有客家文化之外,研究方面另求開闢前瞻性範疇,積極尋求人文、社會與科技之結合,並進而開創跨族群,甚至國際性客家研究之合作。
--------------------------------------------------------------------------------
◆發展重點
一、以學院為主體,強化學院主導教學、研究與行政之統合功能,資源統籌運用,俾能發揮最大之教學與研究功能,舉凡課程規劃、研究方向與人事配置皆務求整合統一。學院下另設置一國際客家研究中心,除尋求與社區、國內、國外學術合作之外,另須積極參與院內之共同教學與研究活動,期能相互支援、彼此激勵。
二、大學部學程規劃採大一、大二整合開課,廣泛研習人文社會共同基礎課程(包括各種方法學、史論、概論等)。大三、大四後則課程分流,學生得視性向、興趣、能力及未來發展擇一主修學程,專攻人文、傳播或語文各專業課程。雖然學生得於大三時自由選擇主修學程。此外,鼓勵學生於院內院外申請修習輔系或雙主修,期能培養專業與博雅兼具,既可規劃進修深造,又能選擇投入社區工作之人才。
学系与中心
人文與社會之基礎學科教育,為綜合大學不可或缺之一環。尤以跨領域模式,結合人文與社會學科等基礎訓練與新興領域之充沛知識,更是當前人文社會研究之趨勢。本人文社會學系(Department of the Human Sciences)之設立宗旨,即在於奠定客家文化學院兼顧教育與學術完整之基礎,進以整合交通大學既有系所資源,創造具有競爭優勢的學習養成途徑。--------------------------------------------------------------------------------
大眾傳播媒體與文化的關係相當密切,因為大眾傳播媒體的傳播範圍及影響力都很大,所謂的大眾文化,其實都是由大眾傳播媒體所塑造的,因此,文化的傳承與大眾媒體息息相關,文化的保存與發揚更離不開大眾媒體,我們現在有所謂的哈日風,或是韓流,都是藉由大眾媒體帶動風潮,故而言及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恐怕無可與大眾媒體脫離。
--------------------------------------------------------------------------------
國際客家研究中心的運作是以基礎資料的收集與資訊流通管道的開發為先,力求全面且深入地蒐羅客家相關文史資料,並透過國際客家研究中心網站的經營,將客家相關資訊作合理有效的流通運用。日後國際客家研究中心將透過客家社會文化政策研究室、客家田野研究室和口述歷史研究室的設立與客家研究專才的網羅,進一步深化此方向上的努力,期能將客家文化逐步系統化、制度化收納。
客家文化學院空間規劃
客家文化學院基地位於新竹縣竹北市公園段394、395地號,基地面積合計25,000平方公尺,鄰近高鐵新竹車站,除北側臨區域灌溉水圳外,三面均臨道路,尤以西側臨40米自強南路,其跨越頭前溪即可直接連通新竹科學園區與本校光復校區,交通位置便利優越。 客家文化學院規劃基地原屬民俗公園計畫用地,客家傳統建築三級古積「問禮堂」亦座落其中,更添當地文化風采,現由新竹縣政府維護管理,於客家文化學院正式成立後,其維護管理工作將委由交通大學負責;此基地除計畫永久設置國際客家研究中心外,亦擬提供客家文化學院各系所師生教學及研究使用。◆客家文化學院空間規劃之理念說明如下:
一、 建構具客家文化歷史或未來意義的指標建築。
二、 力求基地上三級古蹟「問禮堂」的保存維護及活化再利用。
三、 提供客家文化相關教學、研究、推廣及社區服務等複合使用之先進建築機能。
四、 建立初期教學為重,後期研究、推廣為主之開放、彈性使用之功能建築。
五、 營建具備人本精神之與環境共生的文化生態圈。
六、 規劃符合成本、進度、品質、環保、安衛需求之工程設計。
七、 研擬施行永續發展的有效經營管理原則。
八、 建立客家文化會館含那民間參與機制,據以籌措發展基金。
◆現有圖書設備及增購計劃
國立交通大學近年致力增購人文社會圖書,自民國88年起除正常圖書經費之外,每年另撥專款500萬元添購人文社會圖書,90年及91年並額外以450萬元經費補助新設之社會文化研究所,目前館藏相關部份計有中文書籍112,775種,英文書籍64,111種,但館藏當會陸續逐年增加(全校藏書總數預定於數年內達一百萬冊)。而針對客家文化學院之成立與永續發展,校方亦擬每年專款撥500萬作為圖儀方面之增購經費,目前因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專案補助200萬經費,已然初步完成客家相關圖書影音之部分購藏。
http://hakka.nctu.edu.tw
【转帖】客家精神
一代一代遷徙流轉,現實的政治因素與自然的環境關係使得客家人必須不斷的學著適應新的環境,即使再惡劣的狀況他們都必須咬著牙捱過去,因此也養成了客家人刻苦耐勞的工作精神與勤奮樸實的個性。每一代他們都背負著客籍他鄉的不確定性,又因屢居山區或荒野,不願服輸的個性堅守著家族的傳統。再則,客家人遠離家園、到外地開拓創業,仍保持勤奮的精神,因此成就的事業令人刮目相看,如在新加坡客家人主導政治核心。這種局面不得不歸功客家女性的堅忍精神,她們勤儉持家、兼顧農事與家事,使客家男人無後顧之憂,隻身赴外地開創事業,今日南洋一帶客屬族群的事業規模,就是最好的見證。
另外,遷徙的生活型態,使得客家族群團結一致,建立起強而有力的集體住宅,通常同一姓氏的宗親聚居一起,有自己的祠堂,這種客家組織,對內謀求經濟上的自給自足,對外共同抵禦外敵,客家人同舟共濟,休戚與共,具有鮮明的族群認同,因此,客家人向心力特別強。
所以,一般客家的家庭裡,數代同堂是很普遍的情形,在大家族中,子孫雖多,仍然非常重視小孩的教育問題。大家族中的教育經費,多由「公嘗」支出,「公嘗」是一族共有的財產,有來自海外客家親友的捐助、或累積家族的遺產。過去客家人為贊助子弟赴京趕考,多捐出遺產供應族人使用,而有「公嘗」這種公有財產,如今仍有不少旅居海外的客家僑胞,捐助家族中的教育經費。
所以,總結上述,普遍來說客家人被公認的具有下面幾個精神特點:
(1) 刻苦耐勞、剛強弘毅
(2) 勤勉創業、負責
(3) 團結奮鬥、熱情好客
(4) 重視教育
(5) 女性具備勤儉美德
http://hakkacenter.nctu.edu.tw/item_2/item_2-2.htm
【转帖】大陸地區客家人分布
A. 福建省:(1) 純客住縣:長汀、寧化、上杭、武平、永定、將樂、沙縣、南平。
(2) 非純客住縣:清流、連城、龍岩、明溪、平和、紹安、崇安
B. 江西省 :
(1) 純客住縣:尋烏、安遠、定南、龍南、全南、信豐、南康、安南、崇義、上猶。
(2) 非純客住縣:贛縣、興國、于都、會昌、寧都、石城、瑞金、廣昌、永豐、萬安、遂川、吉安、萬載、萍鄉、修水、吉水、泰和。
C. 廣東省:
(1) 純客住縣:梅縣、興寧、五華、平遠、蕉嶺、大埔、連平、和平、龍川、紫金、仁化、始興、英德、翁源、陸河、赤溪。
(2) 非純客住縣:南雄、曲江、樂昌、乳源、連縣、陽山、惠陽、海豐、陸豐、博羅、增城、龍門、寶定、東莞、花縣、清遠、佛岡、開平、中山、番禺、從化、揭陽、饒平、信宜、潮安、河源、豐順、鶴山、徐聞、陽春、三水、惠來、化州、潮陽、新豐、羅定、台山、連山、惠東、封川。
D. 海南省
非純客住縣:臨高、陵水、廣寧、詹縣、安定、崖縣、城邁、萬寧。
E. 廣西省
非純客住縣:防城、河蒲、欽縣、桂平、貴縣、蒼梧、平南、博白、玉林、北流、藤縣、賀縣、武宣、象縣、橫縣、武鳴、陸川、宜山、柳州、融安、鹿寨、昭平、平樂、賓陽、 寧、鐘山、荔浦、三江、羅城、柳城、來賓、陽朔、蒙山、崇左、東蘭、南丹、信都、金秀、鳳山、馬山、環江、扶餒、寧明、河池。
F. 湖南省
非純客住縣:汝城、郴縣、瀏陽、平江、宜章。
G. 四川省
非純客住縣:培陵、巴縣、榮昌、隆昌、瀘縣、內江、資中、新都、廣漢、成都、雙流、灌縣、會理、新繁。
H. 貴州省:
非純客住縣:榕江。
以上九省地域,大多在長江以南,客家人流佈之人口較多。但其實長江以北也有流佈一些客家人口。例如:
A. 河南省:
有客家人居住的縣份有-----光山、潢川、信陽、息縣、經扶、固始、汝南、新野、商城、安豐、新蔡、靈寶等。
B. 湖北省:
有客家人居住的縣份有-----黃岡、黃梅、黃安、沔縣、黃陂、光山、襄陽等。
C. 安徽省:
有客家人居住的縣份有-----壽縣、宿縣、靈泉、宣城、婺源、霍邱、合肥、六安、舒城、太湖等。
D. 山西省:
有客家人居住的縣份有-----長治、汾陽、方山、臨興、孝義、曲沃等。
E. 陜西省:
有客家人居住的縣份有-----渭南、商南、郃陽、山陽、商縣等。
http://hakkacenter.nctu.edu.tw/item_2/item_2-3-2.htm
大陸地區客家人分部圖
http://hakkacenter.nctu.edu.tw/item_2/images/map_move6.gif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