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颍枫 发表于 2011-10-15 14:40:43

福建的村庙文化

福建的村庙文化
甘满堂福建农村保存传统文化较多,其中,村落中祠堂与庙宇之多全国少见。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庙宇是供奉神明的。福建民间庙宇众多,有“村皆有庙,无庙不成村”之说,有时一个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其庙宇有多个,但并不是所有的庙宇都可以称之为“村庙”,只有具备以下五项条件才能称为“村庙”。1.有一定的建筑面积的公共场所;2.场所内供奉的神明是社区神(地方性神明);3。在社区中有相对固定的信仰人群;4.每年都有围绕庙内诸神生日所开展的集体性活动,如聚餐《福餐)、做戏、道场(法会)、割火、游神等;5.场所内有当地居民自发成立的管理组织。村庙是村民信仰活动的场所,是传统社区的标志性建筑。本文的传统社区是指因长期定居于此而形成的基于血缘为主要纽带关系的居民区,在本文中,“传统社区”与“村”有时互用,表达同一个概念。
  福建民间村庙的名称也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性,反映其作为非制度化信仰的非制度性的一面,不过在统计上也有集中性,其中,以“庙”为尾缀的还是占多数,其次是“宫”、“堂”、“镜”、“殿”等。从村庙名称的多样性可以透露出一个信息:民间村庙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与村落社庙、遣教宫观、佛教寺院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沿海地区,村庙多位于居民区内,而内陆山区因土地较开阔,村庙多在居民区外的村头或村尾。传统社会中,民宅要尽量远离庙宇、祠堂,因为这些地方“阴气”较重,不利于人们生活。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可使用宅基地面积的有限,现在沿海地区,村庙已被周围的民宅所包围。在农村地区,村庙仍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建筑,不与其他建筑相邻,面向总是坐北朝南。城市中的村庙因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限制,大都不能建得像农村地区那样的辉煌壮观。城市中的村庙管理者非常羡慕农村村庙的规模,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没有钱来建庙,而是城市规划部门不允许他们建大庙,所以在城市传统社区中,不得不因地制宜。村庙建筑各有千秋,总体发展趋势是“村庙进高楼”,在楼房中寻找自己的寄身之处。
  福建大多地方的村庙建筑造型非常注重传统,悬山起脊式架构,紫墙青瓦,这在一片西式楼房占主导的现代村落社区中非常醒目。福建省典型的村庙结构是三并间两进悬山式结构,中有天井,两边通过厢房紧密相联,两边厢房内设有钟楼与鼓楼,构成前厅后殿式建筑格局。庙外还附设厨房、卫生间。前斤主要设施是活动式戏台和阁楼式看台,戏台前和阁楼上都配有桌椅板凳,是村民娱神演戏、看戏和神诞会餐的地方。后殿就是神殿,是神明栖身之地,也是村民崇拜祭祀之所。前斤的戏台紧靠庙门而建,多为木制结构,分为左右两部分,这是为了方便进出村庙而设计。中间空出地为过道,与大门等宽演戏时铺上木板,便是戏台,因而可称为“活动式戏台”。看台设在戏台左右,为阁楼形式,这样可以增加建筑的使用面积。平时桌椅板凳不用,都放在阁楼上,这样前斤更为宽敞。传统社会中“男女授受不亲”,妇女看戏不能与男性混坐在一起,所以阁楼看台是专为村中妇女准备中,新社会已没有这种规矩,阁楼上的看台任何人都可以就坐。如果想要悠闲地看戏,只有上阁楼,可以边喝茶边看戏,这样并不影响其他人看戏。福建村庙这种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人神共乐”的特征,增加了世俗的气氛,扫去佛道教正规寺观的神秘气息。村民们平时常聚集在村庙中聊天,神诞会餐时则在神殿内大摆筵席,猜拳行令,不亦乐乎。神诞演戏时,吹拉弹唱,热闹非凡,这说明村庙既是社区宗教活动中心,也是社区文化娱乐中心。
  闽南村庙结构与福州、莆田地区的村庙外形有所不同。闽南村庙较低矮,缺乏东北部地区的高大雄伟,但多了情巧与华丽,庙内外的装饰较多。庙内不设戏台,也不设厨房,戏台多是露天的,位于庙前的广场上。从面积上看,闽南村庙多在100平方米左右,而闽东北的村庙多在400平方米以上。闽南夏秋季节台风时常登陆,过高建筑物易受台风损坏,所以闽南村庙建筑设皿显得过小。不过,闽南村庙建筑样式虽小,但装饰较多,庙内外常配且精美的石雕,如石狮、石龙柱等,在造价上并不低于福州地区的村庙。漳州无海市角美镇五恩宫造价多达800万人民币,全部由台湾乡亲捐资建造,雕梁画栋,用料考究,华丽而不失典雅,称得上是民间村庙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
  村庙建筑在传统社区中具有多种功能。村庙不仅仅是传统社区的宗教活动处所,也是其社区活动中心之一。从宗教学角度来看,村庙为村庙信仰提供一个宗教活动最佳的凝聚空间,能把宗教信仰者、神职人员和各种礼仪活动容纳在特定的空间中,这个空间是宗教建筑和宗教艺术的组合体,是开展宗教活动的“圣地”;从传统社区角度来看,村庙同时也是村民们休闲娱乐之地,其神圣性没有制度化宗教那么严格,一个明证是村庙也是传统社区中的老人协会活动中心,福建大多乡村都有老人协会,它是老人自发组成的,具有娱乐与互助性质的团体,其活动场所大都假借村庙与祠堂,尤以村庙为多。在福州地区,老人协会活动场所与村庙结合最多。如果村庙同时又是村老人活动中心,则村庙每夭都要开放,而且还是早开门,晚关门,成为社区中最热闹的地方。
  村庙最主要的社区功能是宗教信仰功能。村庙所供奉的神明都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色彩,都是一种社区神,它们大都与当地村民有一定渊源关系。村庙神明都富有人性,且法力较大,经常是“有求必应”,保护着全村居民的幸福安康,家庭是社区村庙信仰的基本单位。在传统社区中,村庙通常以它境内所有的居民为其信众,村民有义务也有贵任祭拜村庙神明,村庙神明则为其信众祈福镶灾,村民与村庙神明之间建立一种“求祈与护佑”式的响应模式。村庙依托村民的信仰与捐献而存在与发展。村庙信仰共同体就是围绕村庙神明而产生的地缘性宗教信仰团体,有信仰,也有仪式。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是通过神职人员、祭祀人员所开展的各种仪式进行的。村民(香客)的信仰方式是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上庙烧香拜神,另外参加集体性的游神、神诞会餐、看戏等活动。村庙信仰是一种群体性的民间信仰,它的集体性仪式活动概括为四种:聚餐、斋醮(法会)、演戏酬神、游神巡境。仪式由村庙管委会或轮祭组织出面举办,经费一般由各家各户自愿捐助。
  “民以食为天”,制度化宗教中都有饭食仪式方面的宗教仪式,如基督教的“圣餐礼”、伊斯兰教的“开斋节”等。在福建的村庙信仰中也有饮食方面的集体性活动,这就是“聚餐制度”,其社会功能也是多方面的。神诞聚餐的来历大致是这样,村庙神明诞辰,村民需要用丰厚情美的食品向神献祭,仪式完毕,村民们再聚集在一起享用祭神的美食。村庙聚餐通常在庙内诸神的生日时举办,因此一年内不止一次,其中以村庙主神神诞聚餐最为隆重,但多附在其他活动之间,较少独立开展。村庙神诞聚餐有两种形式,一是在村庙内的社区居民家庭代表的会餐,二是家庭里的亲朋好友聚餐。这两种形态上。福州地区偏重于村庙内聚餐,家庭内亲友聚餐也有,而闽南一带偏重于家户内的聚餐,没有村庙内的聚餐。闽南一些地方农村在村庙主神诞辰日家家户户要杀猪宰羊,准备鸡鸭鱼肉敬神,同时发出请帖邀请亲朋戚友光临吃大餐,看热闹(看戏和游神巡境)。
  在传统的村庙信仰中,为答谢神恩,求得神灵欢心和庇护,除了给神献上丰盛的祭品外,“演戏酬神”、“演戏娱神”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戏剧的起源与古代社会的祭祀有关。福建民间信仰演戏酬神历史悠久,清代时民间酬神演戏一度达到最高峰,无庙不演戏,每逢村庙演戏,举村若狂。复兴后的村庙信仰,其演戏酬神活动仍保留着,成为村庙集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项目,通常要连续演出3场,是传统社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村庙信仰中的演戏活动是传统社区居民生活中的大事,需要花钱,也是体现村庙经济实力之时。沿海地区村庙演戏要比山区多,经济发达地区要比经济落后地区多。对庙所在社区居民较少,经济实力不强的村庙演不起大戏,经常用放电影来代替。不过,这种情况较少,更多的村庙总是想方设法集资演大戏。
  游神巡境就是将村庙中的主神等抬出来,辅以各种仪仗及娱乐队伍,巡游村庙所在的社区全境。巡境也称“游神赛会”、”游神“、”游春“等,它是村庙信仰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仪式规模最大、最为热闹与隆重的集体性活动,可以说是传统社区的“狂欢节”。游神巡境规模取决于村庙所在社区的大小,社区人口越多,游神巡境规模也越大。通常,跨村的联庄庙的游神巡境的规模都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长。小型游神规模100人左右,中等规模约500人,大型游神规模在1000人以上。福建村庙信仰活动中的游神巡境源自中国传统民间社会借娱神行乐的庙会,集宗教信仰、商品交易与娱乐活动于一身,但同时也是颇受社会争议的一项活动。游神赛会是由村庙组织出面举办,时间多选择在春季或秋季,取“春析秋报”之意。春季游神主要是增加春节的喜庆气氛,祈祷本年度风调雨顺,万事兴旺;而秋季游神。通常是在村庙主神诞辰之日进行,意在庆贺丰收,感谢神灵庇护。目前,村庙游神巡境活动在农村地区基本上成普及之势。如闽清县是福州地区个山区县,该县400多座村庙中,约有260座村庙有游神活动,约占村庙总数的60%,参与游神的群众达27万人。有的迁移外乡的村民专程回来请神出游,有的受外乡之邀就出现了跨乡镇与地区的游神。
  四种群体性仪式性活动的社会功能各不相同,聚餐突出是交际性,斋醮突出是村民与神沟通的神圣性,演戏酬神突出的是娱乐性,游神巡境则既突出了神圣性,也突出了交际性与
  乐性。从仪式规模与社区影响来看,集神圣性与娱乐性一身的游神巡境具有广泛的社区性,在社区中影响也最大。
  由上看来,村庙文化对于现代农村社区与某些城市社区来说,其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具有宗教信仰方面的心理慰藉功能,而且还具有社区公共娱乐、交际与休闲功能。因而,这种空间是多维度的,村庙就是现代农村社区中的“教堂”、“咖啡厅”、“酒吧”或“剧院”,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构成社区居民的公共生活空间,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的村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