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长天 发表于 2004-3-24 20:14:04

【转帖】客都梅州“走遍中国”

http://www.southcn.com/news/dishi/meizhou/tp/200403240713.htm
http://www.southcn.com/news/dishi/meizhou/tp/200403240713_387761.jpg
南方网讯3月12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名牌栏目《走遍中国》的摄制组莅临梅州,拍摄即将在5月份播出的《走遍中国。梅州专辑》。摄制组拍摄的专题分为《客都梅州》、《我手写吾口——黄遵宪》、《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剑英》、《侨乡梅州》、《绿满梅州》、《客家山歌》、《客家妇女》等7个专题。我们跟随了摄制《客都梅州》、《绿满梅州》的专题组几天,从他们的镜头里,看到了一个个我们固有的而又不很在意的美。

  近乎宗教信仰的凝聚力

  摄制组来到梅州的第二天,刚好赶上梅县松口镇每年一次的邓氏祭祖仪式。他们奔赴现场时,见到一种令他们叹为观止的盛大场面:在邓氏祠堂,聚集了几千邓氏子孙向自己的祖先顶礼膜拜。

  “这样的祭拜让人体会到一种力量,一种近乎宗教信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虽然不是宗教信仰,但却能让人像它一样虔诚地膜拜。那么多人,从天涯海角来,在共同的一个日子只为着一个共同的姓氏,不远千里几代同来。”这是什么样的力量?感到不可思议的马威编导询问我们。这种他们从未体会到的力量,深深地震撼着记者们的心,他们把它收录在镜头里,而且当即决定把这个祭祖的场面放在“客都梅州”的第一段。

  此刻,客都梅州在他们的心中已经从概念转为有了具体的了解,他们明白梅州之所以会被称为客都,那是因为在这里可让客家人追根溯源,可让人感受独有的客家文化。为进一步解读客家文化,摄制组来到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围龙屋——梅县丙村镇温公祠。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温公祠一直人丁兴旺,虽然几经风吹雨打几经人物变迁,但温氏后代一直一辈一辈地在里边居住,他们以特别的形式保护着祖居。在温公祠,他们一呆就是四天,虽然这四天的拍摄到播出时只有几分钟的画面,但是,他们说从几百年来一直完好地保存着的温公祠再一次让人看到活灵活现的客家力量。

  客家女性卓越的奉献精神

  一个客家妇女挑着禾担的画面由远而近:高卷的裤管,壮实的小腿,宽厚的脚板,向着镜头一步步稳健地走过来。这些在农田耕作的客家女性像所有的母辈一样,在今日依然耕田荷锄。

  在梅县丙村镇芦陵村的田地里摄得客家女性不让须眉的劳作镜头,令记者们惊奇。在人们的印象里,传统的男女工作分配是男耕女织,而来到这片客家土地他们却发现客家女性既织且耕,客家女性从内到外肩负起生活重担的习俗让异域他乡的男人们肃然起敬。

  记者们说,仅仅用“勤劳”两字已无法概括令人钦佩的客家女性风采。在温公祠采访的间隙,他们用闲谈的形式与当地的男人们真诚交流。他们获知,客家女性是家庭内外的一把手,是田里菜地里、工作单位的一把手,亦是孩子们的导师,也是一个家的厨师和保姆。“特别受尊重”,镜头着力表现了客家女性特有的地位。他们觉得正是客家女性无可比拟的吞忍与付出,让遍布全世界的客家族群能以母亲的名义,让客家力量、客家文化代代传承。

  天人合一富于诗情的山水画

  一朵熟透了的木棉花在摄像师镜头里一左一右地旋转着,几秒钟后,红艳艳的木棉以雍容的姿态翩然落下;一个敦实的农村小男孩拿着个竹篮提着把小锄头,悠悠然在屋后竹林里挖了虎头虎脑如他般的竹笋,兴冲冲回到屋里交给满脸慈爱的老奶奶,老奶奶手脚麻利地一片片剥了笋壳……

  客家人傍山而居,靠山吃山,客家文化最具概括性的精神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是梅州客家特有的精神物质:春分谷雨时节,一场庄重的祭拜仪式在大埔桥溪村隆重举行,这个特殊节气里的祷告不是纪念先人,而是为了一年的五谷丰登,村民此番祭拜的是村口种植的五棵被尊为五谷树的树木,它们的枝繁叶茂象征着五谷丰登。人对自然的膜拜体现到极致,已不能简单地用迷信观去解释,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念与寄托。

  梅州人对绿充满了渴望,他们是绿的主人,曾因为生活因为靠山吃山的生存观念对绿造成破坏,但几经周折,至今天又发现绿是梅州的瑰宝。镜头里,一幅幅关于绿的美丽画卷在展示。他们的拍摄常常是信手拈来,比如到梅县丙村镇芦陵村的本意是拍摄山民们的劳作,到了那里之后,他们发现芦陵村门口的石窟河的美韵,立即把它收入镜头,从摄像师拍出的镜头看,竹影横斜,水清可渔,一幅小漓江的美妙景致。

  通过这些大师的巧手,“走遍中国”的梅州,会让思乡念祖的客家人感受到一个共同的欢乐,亦会让喜爱云游四方的人更了解这个客家之都。

(编辑:冯怡驹)

大黄赣客话 发表于 2004-3-27 16:59:29

【论文】【推荐】这个事情是好事情,是客赣人的光荣。

我们都知道赣文化,与客家文化很多相似的地方 ,生活也彼此包容,客家人的文化影响了赣文化,赣文化以它的独特性,保留,现在我们的客家人赣人都面临广东话,影响,很多人希望有一个信仰文化,很多人去拜妈祖,广东的妈祖影响客家。很多人被广东化了,客家话被人忘记,为什么。客家人现在面临信仰危机,我觉的把万寿宫作为客赣的公共的图腾,赣文化是悠久的,赣人是宽容的。这里各种各样的教堂,和圣庙,特别是这个万寿宫已经成了一个客居他乡的形象归属,客家人是一个很大的群落,一个很有朝气的一族,一声声客家方言可以牵动赣人的心,赣方言,赣文化,也能给客家人一种归属感。因为她们有很相同的历史背景,很接近的语言。我相信相互融合。一定是最优秀的民系,你感觉呢,

ouny 发表于 2004-3-27 17:17:24

万寿宫就是老表所敬仰,请别灌水 ok!

粤东客家 发表于 2004-3-29 18:12:28

万寿宫?不太清楚,梅州地区有这类神明信仰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内部消息】中央电视四台来梅州拍专集(2004.4.11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