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栏山寻亲记
牛栏山寻亲记鍾达华
据家谱记载,始迁祖九龙公,字奉胜,号洪州,生于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进士,入翰林院,授征边御史,历擢至东阁大学士。明初携妻和四子:应贞、应惠、应德、应祥(原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四十七都)隐居于南岳衡山。次子应惠留居衡山,长子应贞迁新化牛栏山,三子应德北迁益阳修山(现属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修山镇),四子应祥迁安化丫头山。
那么,应贞大伯祖和应惠二伯祖之后裔一直以来,怎么没有跟我们联系?我们的祖宗是否跟他们联系过?于是,萌发了寻找其后人的念头。
二0一一年二月二十日,从新化县城出发,沿225省道西行,从西河镇沙江村转入环山小路,过天门乡,到青围村和尖石村之间,离新化县城百二十里许下车,沿山路步行四里多,有一个叫牛栏山的村民组。该村背后自古有山名曰牛栏山,该山虽深处大山之中,然为路的尽头,山之旮旯,实则为大山中一峰而已,谈不上风景秀丽,更不敢说物产丰富,而且,水田很少。由于太偏别,交通很不方便,况且,在新化县中并不出名,大比例的新化县地图上也找不到。依山傍水之村落只有20来户人家,给人以穷乡别壤的感觉。原住村民姓曾、姓陈,100多年前客家人伍姓迁入,没有鍾姓后裔,而且,当地村民说,方圆几十里内也没有听说有鍾姓人家。又步行5里多山路,想去借阅曾家家谱,看是否有与鍾姓联姻者而不遇。
根据对新化地貌的了解以及牛栏山之所处地理位置和当地物产田土等情况的分析,本人认为,在七百年前的交通条件下,大伯祖迁入此山而居的可能性很小。那么,应贞大伯祖迁新化之牛栏山是否属实呢?
及归,从百度、谷歌等工具仔细查阅新化及周边地理,均无牛栏山之地名。但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牛山,在湖南新化县南百里。接宝庆县界,一名长龙山,又名牛栏山。”“长龙山”,可能是因为山的形状似巨龙长卧而命名。不过,山之所以传世,却不是“龙”的原因,而是“其地控扼吭喉为新邵关锁传”意即此地处新化与邵阳的关口扼制之处而传名于世。牛山是旧时邵阳至新化的要道,中间还要穿过崔嵬耸立,飞泉千尺的石槽山。
是山为大伯祖迁居之牛栏山吗?
邵阳市新邵县北部旧属新化。在新邵县龙溪铺镇与巨口铺镇之间有地名牛栏山者,其东北有牛山铺村。此地按崎岖山路计算,应在新化县城南百里。
二0一一年四月十六日,从新化县城出发,沿217省道南行90多里达到牛山铺村,该村东边有山为古之牛山,凭感觉,此处应是我大伯祖及其后裔族居的地方。但是,该村主要只居住着肖姓、陈姓、刘姓等人家,没有鍾姓人家。该村西边2里许,有一个族居着十多户人家的村民组,该组名牛栏山,所有村民全为肖姓。据当地老人讲,肖姓是该地最古老的村民,但也就百多年的历史,到现在也只传了八代。其他陈姓、刘姓是后来迁入的,只听说七十多公里以外的新邵县城关镇(酿溪镇)有族居的鍾姓人家。
于是,乘车二个多小时到达县城酿溪镇,从酿溪镇往东南沿新邵至邵阳方向3公里许左拐步行15分钟左右,到谭婆村找到了该村群居的鍾姓人家。但是,经查阅其家谱,他们尊元海公为祖,由万一(万辉)公繁衍,世代居于此。家族内部流传的故事为:四片铜锣合族。即祖宗是四兄弟,将一面铜锣分成四块,能合在一起,即为一家人。但现在只有三片铜锣在一起,另一片下落不明。其派字为:……上德继成训,诒金玉大贤……,实际上,他们和新邵坪上镇鍾姓是近支。
那么,我大伯祖应贞公到底居于何处呢?据家谱记载,我三伯祖应德公因为思念兄长,七十七岁高龄时不怕山高路远,从益阳修山(今属桃江)到新化牛栏山探望,并客死他乡。可见,大伯祖应贞公居新化牛栏山应该是可靠的。但现在为什么找不到了呢?在七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是举族外迁了吗?抑或是跟早已居于此的其他族人合谱了?
记之,以待后人考证。
(二十派孙达华毅龙公元二0一一年四月十七日于长沙)
附:我九龙公入湘之派名为:大海生金,国泰联荣,紫受龙应,祖景系廷,时朝明日,本立邦宁,道超德裕,发达文清。世泽广远,敦厚继承,庆登灵瑞,秀拔奇英。
如有派名或辈份与以上字派相同的湖南新化、衡山以及全国除益阳、桃江以外的其他鍾姓宗亲请与我联系。QQ:49623981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