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赣南客家民俗简介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辖18个县?市、区?和一个具备县一级人民政府管理职能的黄金开发区,全市现有人口831.2万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东邻闽南三角洲,南连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接湖南,北与本省吉安、抚州市相连,既是东南沿海的腹地,又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前沿地带,具有明显的东进西出、南接北承的区位优势。
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客家民俗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姓氏宗族、民居、饮食、服饰、民间文艺等诸多民风民俗。
赣南客家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而它又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
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创造的绚丽多姿的文化、独特的风情风貌源远流长。她不仅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还吸收了畲、瑶等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从而使客家民俗文化千情万种、云蒸霞蔚、独具特色.成为汉民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辖18个县市、区和一个具备县一级人民政府管理职能的黄金开发区,是江西最大的行政区。全市现有人口831.2万人,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分别占江西省的1/5和l/4。赣州东邻闽南三角洲,南连珠扛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接湖南,北与本省吉安、抚州市相连,既是东南沿海的腹地,又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前沿地带,具有明显的东进西出、南接北承的区位优势。武夷山、南岭不但是其东南的天然屏障,而且余脉伸展,丘陵纵横,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又由于它紧接北回归
线,纬度较底,受亚热带森林气候的影响,土地肥沃,林木茂密,故又有‘绿色宝库”之称,是全国十三个主要林区之一。土特产如香菇、松香、茶叶以至地下的钨、稀土亦莫不与山有关。境内章贡两水,汇成赣扛,顺江而下,与长江相接。考古资料证明,赣南旧石器就有居民,但由于地处边陲,上古时仍然被人视为“蛮荒之地”,与中原腹地少有来往。直到汉高祖四年?公元202年?才建赣、于二县?隶豫章郡?。吴嘉禾五年?263年?又于于都置南部都蔚?领六县?: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太守高始筑城于章贡两水之间,此即章贡区址;隋开皇九年?589年?置虔州,南宋高宗廿三年?1153年?改虔为赣,赣南的行政区域才相对稳定下来,赣州也才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赣州通天岩石雕和多处宋塔的存在,及《府志》中“唐始有士,宋始有名士”的记载都说明,赣南在唐宋以后经济文化才有较大发展。正因为如此,本区域许多客家民俗还比较多地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点。
分布区域多彩多姿,颇具特色和历史渊源的赣南客家民俗主要分布于赣南十八个县(市、区)。历史渊源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家人8000万以上。赣南、粤东、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赣南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全市客家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洒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中国历史上共有过五次人口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许多人举族南迁到长江流域;第二次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到这里,成为第一批“客家先民”;第三次是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朝廷南迁,一批批的汉民迁来赣闽粤三角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血缘上和经济文化上的交融,最终形成客家民
系;第四次是明末清初,赣南由于受满族铁蹄的蹂躏,后来又发生瘟疫,人口锐减。而此时闽西和粤东由于人口膨胀,加上清初为对付郑成功反清起义,颁布“迁海令”,封锁了沿海地区,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人口与土地的再分配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一部分客民只好携家出走,另谋出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回迁到赣南,与世居赣南的客家交错杂居在一起,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第五次是近代由于连年的战争,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一带迁到沿海,有的移居海外,谋取生路。
因此,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客家民俗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姓氏宗族、民居,饮食、服饰、民间文艺等诸多民风民俗。
客家民系的真正形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年历史,然而客家人所创造的绚丽多姿的文化、独特的风情风貌却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不仅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吸收了闽越、畲、瑶等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从而使客家民俗文化千情万种、云蒸霞蔚、独具特色.成为汉民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
基本内容赣南客家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它又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娘”等活动。除上述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赣南还有一些其它汉族地区?包括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
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等。而尤其以下几项民俗活动颇为传统而珍稀,既具有客家民俗的本土特色,又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既表现了客家人的心灵手巧,又凝聚了客家人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又面临消失和失传。
一、赣南客家婚丧礼俗赣南客家婚丧礼俗保留了中原汉人古风《六礼》的一面,又有演变的一面。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
展,时至今日,虽然各阶层礼仪繁简不同,但都有一些既郑重又隆重的仪式。赣南客家婚俗1、议婚,意即说媒。2、订婚,俗称“定亲”。定亲后男方要提前半年左右初定迎娶日,并择吉日带上礼物送到女方家,此谓“报日子”女方同意的话则按日期赶制嫁妆,准备出嫁事宜。3、哭嫁,出嫁前新娘要在亲友面前号哭,俗称“哭嫁”,这是种非常特殊的哭,是怀着喜悦心情向亲友诉说离别之情的哭。她边哭边诉,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婉转动听,若为具有山歌素质的新娘,还往往会触景生情,哭口成歌。这时旁边还有亲人“陪哭”“劝哭”,简直是场“哭艺”表演。当地人认为,“哭嫁”是种吉祥如意的象征,不哭不体面、不热闹,不哭命不好、事业不兴旺发达。此外,哭嫁还有一层意思是,可收受一些亲友安慰的红包。4、完婚,俗称“过娶”,男方叫“娶亲”、“归门”,女方叫“过门”。在婚礼头天或当天,对女方而言,称“行嫁”日,或“暖轿”日。这日新娘要沐浴换装,设筵于堂,行告祖礼,请族中福泽之妇为新娘开容,就是用麻绳绞去脸额颈项上汗毛,又称“开面”。这天男方一早要将鱼肉三牲等送至女方家供操办婚宴用,要装备花轿,带上一只活鸡公,沿途鸣爆鼓乐发往女家。接亲队伍至女家时,女家孩子会拦轿,要发红包才让进门,进入女家后,男方不仅要给新娘父母包“恩恤礼”,而且所有跟新娘有关的亲人,以及为新媳出嫁服务了的人都要包红包,如妆扮礼、沐浴礼、开桌礼、厨师礼、翰墨礼、上轿礼、主事礼等等,礼数不到不发亲。吃过“送亲酒”,即中餐,当催促发亲的唢呐声和鞭炮响过后,女方将陪嫁礼物摆放在男方抬来的扛盒里,新娘头摭红头盖,由娘舅或兄弟足踩米筛背上轿。米筛是千里眼的象征,踩米筛是表示娘家对出嫁女儿的祝福与思念。上轿时,女家还要陪送一只未生蛋的活母鸡与男方送来的公鸡相匹对回送男方,此曰“带路鸡”。然后一路锁呐饶钹吹打而归,故曰“归亲”。5.新娘快到男方家门口时,亲朋鼓爆相迎,花轿停在男方厅堂前,由礼生手执雄鸡,呼赞喝彩。完毕打开堂门,迎进花轿,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踏着米筛,迎着新郎撒来的糖果五谷,走入大厅,并在大颠箕里稍坐片刻,此谓“坐性”,然后开始拜堂仪式。先是由礼生面对新娘祝赞,并杀公鸡滴血绕颠箕一周,接着由多子女的夫妇分别扶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和夫妻对拜。礼毕入洞房,新郎新娘并坐床前饮交杯酒,喝鸡腿汤。外面大厅里则摆下盛宴招侍宾客,此谓“归亲酒”,即晚餐。6.闹房,闹新房的形式多样,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亲热和吉祥、热闹和欢快的气氛,这也是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情况下,男女双方此前并不亲妮的需要。其传统节目很多,如“喜相逢”“借问橄榄”“姜太公钓鱼”等等。一般要闹至半夜,结束时喜放鞭炮,招侍大家吃些点心,然后新郎新娘要洗澡更换新内衣。婚后旧俗有“三朝看嫁妆,四朝回面,五朝入厨,六朝洗手,满月送藤盘”等喜庆余音,现多为第三天,新郎伴同新娘,带一壶猪肉、鸡肉和鸡蛋的汤“回门”,也称“回红”,即回娘家,午饭后又一同返回。客家葬俗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一些地方至今旧俗犹存。赣南客家人的丧葬礼注重“寿”和“孝”两字。只有满60花甲以上的人亡故方算善终,善终者办丧事俗称“白喜事”。此等丧事往往讲排场,以示儿孙孝顺,且礼节较繁,一般有送终、报丧、守灵、入殓、成服、堂奠、出殡等程序,此后还有上坟、做七七、做百日、做周年、除孝等。此仅简叙送终、报丧、成服、出殡。1.送终,老人将死,儿孙要跪在跟前,烧纸哭拜死者“升天”。男要死在厅堂,谓寿终“正寝”,女要死在房间,谓寿终“内寝”。随即为之沐浴,更换专门为死人裁剪的“寿衣”,亲属戴孝,门贴白联,以示哀悼。2。报丧,父死子女先跪告家族,后跪告亲友;母死先跪告外戚,后跪告族亲。富贵人家治丧,多用书面讣告,周知亲长。讣告称谓,父死称“孤子泣血稽颡拜”,母死称“哀子泣血稽颡拜”,以示哀深虔诚。戴孝阶段,须将家中仓库钥匙交给族中有威望之长辈保管,子女无权过问,此谓“尽孝道”。3.成服,即子孙穿孝服迎接吊唁宾客。一般是孝子行三跪九叩礼后,执事者给孝子戴上用蔑编纸花扎成的“愁笼帽”,披麻于身,脚纳草鞋,腰系草绳,手执哀杖,跪伏灵堂前。哀杖,俗称“孝杖棍”,杖一尺八寸。男死用竹杖,女死用梧桐杆做,均粘贴白纸,俗称“得罪你一尺八”,说的是舅公对不孝外甥,可用此杖来鞭朴,以示惩罪。4。出殡,又称发送、还山。鼓乐呜咽声中,拾起灵柩上路,在送殡队列,鼓乐“铭旌”为前导,纸扎祭品及实物祭桌、引魂灵轿等跟后,其中有专人沿途鸣爆撒纸钱。紧随其后的是长子执杖在前,长孙抱灵在后,旁有叔伯手撑黑伞遮阳,并搀扶抱灵者,亦步亦趋。然后是四人或八人抬棺,孝子孝孙随柩行进,亲朋族戚跟随相送,最为忙碌的是端长凳搞路祭的执事。凡遇过桥、过缺口、过岔道口,都要举行路祭。孝子、礼生等人一直要扶灵送至墓前,待灵柩入穴封墓门后才可返回。其余送葬人员,只送到坟墓附近便驻足燃香作揖而别。送葬人返回必须另择路途而归,一概停止哭声。归途中要将孝服孝饰取下,回家后用酒洗手面,用艾草或禾草燃烟熏身,名为清除晦气,实为起消毒作用。孝子孝孙簇拥灵牌入厅堂,举行安灵仪式,即将灵牌放置神龛中,俗称“合香火”,然后洗身更衣,这时丧事方算完毕。
在传统的丧葬礼俗中,佛道合一的葬礼音乐贯穿整个过程,一般为老人去世后的一种超度仪式。由大约五人组成,在灵堂的中间搭一礼乐台子,即道场的道坛,道场上空悬挂了布道用的条幅,道坛右边为死者棺木。布道乐队的五人围坐于道坛周围。布道的程序一共分为请神、投坛、召亡、开经、午朝、巡材、归山、化簧、施食、秉水、出殡、送葬、接灵、上座、脱考等十五道,其中每一道程序唱词都不同,曲牌也有变化,在乐器的配置上也有讲究,在每套程序中间主要布道人员要更换衣服,全套程序下来,一般是几天几夜。布道音乐的乐器有:大小锣、唢呐、小鼓、二胡、木鱼等等。在整个过程中为一人唱两人和,唱腔起伏跌宕非常具有感染力。吹打乐的节奏变化特别大,在所有的乐器同时用上时可以与一民间吹打乐队相媲美。这是村民们自发组成的一支丧葬道教礼俗队伍,这些队伍的布道工具明显记载了它们的年份,大都有几百年的历史,现代传承的布道人员平均年龄也达到了60岁,是从解放后的60年代初期开始从师父那儿传承至今。但是,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村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往往丧事新办,这些自发的丧葬道教队伍将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他们曾经从师带徒的传授方式也将无法进行下去,因此,这种民俗活动作为一种非物资性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将其存在的形式其中的音乐、唱词、唱腔、曲牌和配器手法进行记载,保留并运用于现代音乐的创作中,因为音乐是没有边界的。音乐给予人们的是精神上的慰藉,每一种音乐的存在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
二、九狮拜象民俗 赣南独有的大型民间灯彩“九狮拜象”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客家文化遗产。主要流传在赣南上犹县营前、龙门、金盆以及崇义县的金坑等地。”九狮拜象“一般由1龙、9狮、1象、1麒麟、1牌灯和2锣鼓彩亭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进行表演。龙是中华民族所崇拜的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物,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狮是百兽之王,是威武、雄壮、强盛的象征,九狮象征九州。麒麟是传说的仁德之兽,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象,谐音“祥”,能预兆灵瑞,是兽中的“德高望重”者;象又可指天象,古书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因而象又象征上天,象征大自然;象与佛教又相关联,佛教又称象教,拜象即是拜天、拜佛。牌灯是前导灯,彩亭是乐队依附的“亭子”。将这些灯彩融为一体,在春节期间表演,蕴涵歌功颂德,迎春接福、九州同庆、万象更新之深意。表演人数一般都有百人以上,是在传统的舞龙灯基础上,突显精美的灯舞狮象艺术造型,气势磅礴是十分壮观。它表演套数有开厅、暖厅、团龙、参圩。演出服饰一般没有规定,与平时穿着一样,舞龙和舞小狮的艺人为其动作灵活和防止鞭炮烧身,需用红绸布扎腰,用带子扎紧裤脚,颈上围条毛巾,道具有狮、象、麒麟、蛇龙、牌灯、锣鼓亭、香火篮等。主要乐器唢呐,?它是开发营前的祖先从广东带来的,至今已有十几代的历史。?而每盘锣鼓由两支唢呐和小鼓、大钹、小钹、小锣、大锣组成。有时为加强气氛,也可用两盘、三盘锣鼓齐奏或轮流演奏,有条件的地方还有大筒号、沙喇子两种乐器,大筒号吹起宏厚的低音,沙喇子吹起特别高亢的声音,其音响能传几里路远,给新春佳节增添热闹气氛。
整套灯舞以造型艺术为主要特征,前导是一只制作精美的牌灯,牌灯上方扎着蝙蝠图样或花篮,中间写姓氏堂名,随后是锣鼓亭和伴奏队伍。后面是龙灯队伍,一般是九节蛇龙,一个龙头,每节龙身的间距数尺,再后面是各种各样神态的狮子,狮面可分蚕狮、猴面狮、猪头狮、狗头狮、牛头狮、猫头狮等,白象?腰上加红布?和五彩麒麟夹在其中。在锣鼓唢呐和鞭炮声中,灯彩队伍浩浩荡荡。表演时,麒麟伸颈缩腰瞻前顾后,各色狮子咧嘴咂舌摇头摆尾,相互逗趣,长达七丈多的蛇龙来回穿插,在炮竹的硝烟中时隐时现。慈祥敦厚的大象甩动长长的鼻子,接受龙狮麒麟的簇拥和朝拜。整个现场十分壮观。狮和象是最重要最醒目的组合.象气盖如山稳固庄重,是权利、地位、势力的象征。它有形象色彩,营前客家人大多是由广东内迁,对热带的象有所记忆;它又有佛教色彩,象是慈和动物,喻为佛王;它是相?宰相?的谐音。而狮隐喻等级,又喻示农村六畜,当地有“猪养象”、“狗养狮子”、“牛养麒麟”、“龙养五谷”之说,“养”有相生和象征之意。九狮拜象中,乐曲常用的唢呐牌子有“三子对”、“将军令”、“满堂红”、“得胜歌”、“状元游街”等,旋律奔放优美,响亮欢快、红火,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九狮拜象”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它融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表演的队伍庞大。器乐有沙喇子、唢呐、锣鼓,演奏起来喜气洋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表演手法有“小狮戏龙”、“金龙穿花”、“金龙蟠柱”、“金龙戏水”、“龙狮相耍”、“群狮相戏”、“九狮拜象”、“麒麟狮象团龙”等蔚为壮观的场景。“群狮相戏”寓意万物争春、人寿年丰;“麒麟狮象团龙”寓意团结和合、万众一心:“九狮拜象”寓意必须尊重、崇敬大自然,上天才会庇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三、田村花灯民俗田村花灯民俗流行于赣州市赣县的田村镇,它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田村花灯由汉代的原始灯笼、宫灯及走马灯,自唐至今逐步发展演变,品种繁多,工艺精湛,设计精美,独树一帜。田村花灯集古今灯彩种类之大成,融剪纸、纸雕、彩绘、绘画、挤粉、染片等各种古今精华工艺于一体,在原始灯笼、宫灯、走马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创作出茶蓝灯、牌楼灯、故事人物灯、宝盖灯、架花灯、龟纹灯、诗灯、谜灯、富贵灯等数十二个品种系列,形成多姿多彩的田村花灯大观园。
田村花灯的悬灯方法也与众不同,它由最初的露天单悬法演变为复选法,即用白布或色布覆盖于悬灯的上空,布下再串联悬挂各式花灯。这样既可避风雨,又可免日晒,使花灯不易褪色,且更加蔚为壮观,便于人们观赏。这种悬灯方法被称为“瞒天过海”。田村花灯民俗?灯会?一般三年?子、午、卯、酉年份?举办一次,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在田村的古街道挂灯展示。灯会期间还荟萃了龙灯、云灯、踩高跷、扮故事、吹打乐等其他民间艺术,载歌载舞,沿街巡游,场面宏大,热闹非凡,观者甚众,汇成灯如海、人如潮的壮观景象。在2004年举办的世界客属第19届恳亲大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田村人刘盛涵,花了一年时间,精心设计制作的108盏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声、光、电技术巧妙结合在一起的精美花灯,向世客会献了一份厚礼。四、兴国客家跳觋风俗觋,即为人祷祝鬼神的男巫。跳觋,是中原汉人用于祈福穰灾,降妖驱鬼的一种带有浓郁民俗文化的活动。兴国客家的跳觋原为中原风俗,随着中原汉民的南迁,客家先民们把这一风俗带到了闽西一带。唐、宋时期,跳觋这一祷祝鬼神的形式更具成熟,后又由福建传至兴国。跳觋活动到了兴国,这一中原风俗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当地的客家文化相融合形成了鲜明的兴国特色。这里的觋公师傅除掌握一整套跳觋活动的程式外,更重要的是演唱大量的兴国山歌和民间小调,跳觋活动与兴国山歌融为一体,使跳觋这一枯燥的祈神避灾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兴国的觋公师傅其实就是职业山歌手。
跳觋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程式。跳觋,根据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程式,通常有藏禁、暖禁、包花、赎魂、递保状、破胎、打油火等。藏禁的基本程式?共分三坛?。头坛,1.装坛2.请神3.扎灶。二坛;1.开角、取水、接师。三坛:?又叫行罡?行罡一共有三十六罡,通常只行三至四罡。行罡完毕,接着“解粮”。所谓“解粮”,也是一男一女?男扮女装?,演唱东、西、南、北、中五路的解粮歌,表演一些幽默娱乐节目,把跳觋推向一个热烈的场面。解粮完毕,演唱东河山歌—一祝赞山歌,又唱南河山歌,即是情歌,由听众点歌,或唱郎恋妹,唱妹连郎或唱锁歌,这些山歌都要演唱三四个小时,稍事休息后,又做起正坛工夫:1.上文表。2.祭将。3.过关斩煞。4、藏禁5.送禁。6.送神。除藏禁以外,其他包花,赎魂,破胎,打油火等的程式也基本相同,只是其中的内容因不同的目的而有所区别。
兴国客家的跳觋活动,从开头到结束,需要整个通宵达旦的时间。整个跳觋活动既是请神消灾活动,又是山歌演唱及娱乐节目的表演活动,因此,兴国客家的跳觋活动具有鲜明的兴国客家特色。五、崇义县舞春牛民俗上堡乡有着非常丰富的民间风俗习惯,在众多的民风习俗中,主要归纳为三大文化,即:酒文化、梯田文化、牛文化、。史书上关于上堡梯田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撰写的《立崇义县治疏》,文中介绍了从广东返迁此地的客家先民胼手胝足开垦梯田的业绩。为了维持生计,客家先民在岭上依山建房,开山凿田。由于山高坡陡,聪明的客家先民依狭窄的山势开垦小田,》甚至在沟边坎下石隙之中都会奋力开凿,从山脚开到山顶,不浪费寸土块石,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梯田犹如横在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写满了一代代客家人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以崇义县上堡乡南流村为中心的上堡梯田,其规模与品位仅次于广西龙胜、云南元阳梯田,名列全国第三。1。2万多亩梯田散落在全乡12个村高高低低的山岭上,令人叹为观止。在客家先民刚刚迁徙到上堡时,是以游猎为生,牛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在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梯田的开垦耕牛便成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赖以生存的劳动工具,因此,牛文化便应运而生。村民们对牛崇拜有加,在村民的心目中牛就是神,牛在上堡已经被村民们视作图腾。
牛文化作为一种农业文化,在中国各个历史朝代中都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从远古的先秦开婚就有“鞭春牛”的习俗,先是在京都和各级官府中进行,至清朝顺治年间己将此俗规定为每年一度的政事活动。皇上每年立春都要率领僚属至天坛的圜丘?祈年殿?进行农耕祭祀活动,目的在于祈求风调雨顺、国态民安、财运亨通等。后来此俗流入民间,逐渐变成各种形式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祈谷、拜牛活动。粤北地区各地盛行“春牛闹”,人们于每年新春开耕前扎制“春牛”载歌载舞到各地游村,以颂“牛”的功劳和自娱自乐。
随着粤北客家的迁徙,明末清初上堡村民唐氏唐崇校首先将“春牛闹”传入上堡及周边地区。唐氏在传入“春牛闹”后将原有的形式和内容根据本地的风俗人情进行改造和加工,并赋予神奇的色彩。
最早的舞春牛活动是在每年的立春时节,村民们自发来到河边,由人装成河神,在河上装灯彩:各家各户把河神请回自己的家中,在家中的牛栏、猪圈等家禽前进行参拜,以保家禽家畜的平安。然后在家中的各个方向,即各门进行参拜,舞牛,通常是四门、八门、十二门参拜,以保五谷丰登、祈求平安。舞牛队伍一般为30人左右,阵容比较庞大,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长方形牌坊,由一人举,牌坊中间写一个“春”字,牌坊两边是一副对联,对联的内容大都表现当时的社会现状,一般是以歌功颂德,表现国泰民安为主题,整个牌坊用比较古老的花纹进行装饰;在牌坊的后面紧跟着4个花灯,一个举一个,花灯上的图案为剪纸艺术,每个花灯上写上字,一般为五谷丰登,每灯一字,花灯由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不限制,以前花灯中点燃蜡烛,由于蜡烛容易造成花灯燃烧,所以传到唐太益老人的已改作电池取电,这样即美观又安全而且更换电池就能长时间地使用。四个花`灯排成两排,中间隔着春牛,也就是舞春牛活动的主要器具,春牛由两人举,一人举牛头,一人举牛身,两边各一个牧童对牛头进行指挥。牧童唱着?春牛歌》活跃气氛;在花灯的后面跟着渔、樵、耕、读,渔、樵、耕各由一人装扮,读为两个学生一个老师装扮,和牧童一起代表农、林、牧、副、渔等各行各业兴旺发达。此后跟着舞春牛的乐队,乐队由锣鼓共4个、笛子2个、胡琴2把、唢呐2把等乐曲组成,音乐曲牌丰富多彩,内容形式多样;在乐队的后面是一些新增加的民间故事人物,如“刘海砍樵”中的刘大姐和樵夫、“白蛇传”中的白蛇和青蛇、“八仙过海”中的八仙等等,还有?三花》中的两个丑角人物,手持扇子作为道具,表演各种绝技走在队伍的前面以挡住拥挤的人群,让舞春牛的队伍能够顺利通过街道。舞春牛队伍在村民家中进行参拜,行走并行祭祀礼乐,根据各家各户的需要进行几门操作,以求一年太平,五谷丰登,求六畜平安。六,客家门匾风俗门匾,是指住居大门门楣上的匾框及框内题词,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是具有赣南客家人特点的民俗文化,尤其是上犹客家人特别钟情于门匾,走进上犹的乡村,就像进入一坐没有围墙的展览馆,不管是百年老屋,还是现代楼房,门匾上都有精致的长方形匾框和讲究的题词,匾式不一,题词各异,琳琅满目,蓬荜生辉,令人目不暇接。
上犹的门匾无论是数量上还是使用的普及上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景。门匾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八个大类十九个小类:第一类为姓氏来历,第二类为姓氏祖居地和郡望,第三类为姓氏堂号,第四类为先辈和历史名人的有关信息,第五类为房主的有关信息及理念,第六类住居自然环境,第七类为时代性词语,第八类为祠堂专用语。
门匾大多数是各姓氏世代传承下来的,为各姓专用,有些也可以通用,但都打上了客家人姓氏、祖居地、郡望和迁徙路径及繁衍情况的明显标记,突出体现了客家人热爱民族、不忘祖先、牢记历史的思想和文化特征,新式门匾则反映客家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艰苦创业、建设家园、憧憬美好、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等
1、《客家婚丧礼俗》制品有:《客家丧礼民俗》光盘、《客家婚嫁民俗》图片光盘;器具有大小锣、唢呐、小鼓、二胡、木鱼等等
2、《九狮拜象》制品有:《九狮拜象》图片光盘;器具由龙、狮、象、麒麟、牌灯和锣鼓彩亭等组成。
3、《赣县田村花灯》图片光盘;器具有:蜡板、钻眼、蔑刀、子刨、剪刀、钢锯、卷尺、钳子、圆规、锤子、刻刀、竹蔑、绵纸、金铂、银铂、油彩等
4、《兴国跳觋》制品有:《兴国跳觋》光盘;相关器具有:太上老君神牌,陈、林、李三奶娘神像,米斗,雷印,令尺,师刀,圣告,台裙,画角,觋锣等。
5、《舞春牛》相关器具有:木制牛头、牌坊、花灯、剪纸、各种传说故事的人物造型、笛子、锣、鼓、唢呐、胡琴等。
6、《上犹门匾》器具有:《上犹门匾》图片光盘。传承谱系自从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人第一次举族南迁到长江流域以来,又经历了四次大的迁徙,中原汉民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不仅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吸收了闽越、畲、瑶等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从而使客家民俗文化千情万种、独具特色,成为汉民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
赣县花灯传承谱系:田村花灯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时期,后经刘裔询老先生传于其孙刘盛润、刘盛濂、刘盛涵,其后由刘盛涵传至其女刘小兰、刘小莲。
《兴国客家跳觋》传承谱系;原为中原风俗,相传为太上老君所创,经西汉茅盈三兄弟研究而成,随着中原汉民的南迁,客家先民们把这一风俗带到了闽西一带。唐、宋时期,跳觋这一祷祝鬼神的形式更具成熟,后又由福建传至兴国。跳觋活动到了兴国,这一中原风俗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当地的客家文化相融合形成了鲜明的兴国特色。现兴国莲塘的觋公师傅从天师立派算起,已是第23代传人。
《舞春牛》传承谱系;从远古的先秦开始就有“鞭春牛”的习俗,先是在京都和各级官府中进行,至清朝顺治年间己将此俗规定为每年一度的政事活动。皇上每年立春都要率领僚属至天坛的圜丘?祈年殿?进行农耕祭祀活动,目的在于祈求风调雨顺、国态民安、财运亨通等。后来此俗流入民间,逐渐变成各种形式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祈谷、拜牛活动。粤北地区各地盛行“春牛闹”,人们于每年新春开耕前扎制“春牛”载歌载舞到各地游村,以颂“牛”的功劳和自娱自乐。
随着粤北客家的迁徙,明末清初上堡村民唐氏唐崇校首先将“春牛闹”传入上堡及周边地区。唐氏在传入“春牛闹”后将原有的形式和内容根据本地的风俗人情进行改造和加工,并赋予神奇的色彩。唐氏传入“春牛闹”至今已经第七代,经唐士宇、唐清桥、唐正炳到现在的唐太益老先生及其子唐正豪,其孙唐明。项目论证基本特征客家人有极富魅力的风俗,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多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万象纷呈。
尽管如此,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又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故颇具凝聚力,把客家民系始终凝聚在一起。客家风俗反映着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和其他各种社会生活事项。或是对神明及祖先的祭祀,或是节日的叙情、娱乐和竞技,或是繁多的禁忌、服饰、生产……客家人在风俗中表达着“慎终追远”的思亲之心、对先贤丰功伟绩的景仰、对民族正气的崇尚以及亲友款叙之情的抒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风俗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有的现在仍传于民间,有些则在民间逐渐退化、消失。其间,有些则附带着相当浓厚的迷信色彩,但作为风俗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仍有其文化和学术上的价值。主要价值赣南客家民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赣州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赣南区域的优秀民间民俗文化。是古文化的一种遗存,一种表现。发掘、抢救、保护客家民俗,其价值主要有三点:
(一)学术价值。发掘、抢救和保护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将带动和促进整个赣南客家文化的弘扬。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掘、抢救和保护赣南客家民俗,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国客家文化。乃至对中国文化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赣南客家民俗,对赣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宏扬客家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人们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历史价值。赣南客家民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掘、抢救、保护赣南客家民俗,对于研究客家文化历史、客家民系能提供较好的生活素材和历史素材。
(四)文化价值。赣南客家民俗是客家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们的良风美俗。是赣南客家先民的智慧的结晶、文化的集成。
濒危状况:赣南客家民俗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作了许多发掘、抢救、弘扬工作,活动开展良好,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赣南民俗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俗日益淡化,赣南民俗在广大乡村中的展示平台日益减
少。
(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民俗活动失去了生存的依托: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提高以及观念的变化,对一些客家民俗的兴趣愈来愈淡漠,民俗活动也愈来愈少,一些熟悉民俗活动的老人相继离世,年轻一代外出打工使赣南客家民俗的发展举步维艰,后继乏人,一些民俗项目的濒危状况难以改变。
网络来源:http://www.jxwh.gov.cn/whzt/whzt4_4_6_9.asp
《九狮拜象》是上犹营前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