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客语家庭 共同传承客家文化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11-4-16 21:22 编辑http://web.pts.org.tw/hakka/news/file/pic/70338.jpg
为了推动客语传承,行政院客委会这几年提出了客语薪传师,及国民中小学生通过认证者,提供奖学金等各项奖励措施,带动全台客语学习风潮,让全台有越来越多,符合客委会认定的客语家庭,在客语家庭南区表扬大会上,行政院客委会主委黄玉振,向在场所有受表扬者表达感谢,也盼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客家文化及语言能够永续传承下去。
本届客语家庭,全台共计有654个家庭,符合资格,而南区共有155个家庭获奖,显示了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是家长带着小孩一起参加客语认证,行政院客委会主委黄玉振表示,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的原因,除了客家乡亲的认同之外,还有一项重要诱因。
行政院客委会主委 黄玉振:“客语认证考试,中小学学生的奖学金制度,有效吗?有效吗?”
现场的掌声代替了回答,有诱因让小朋友学客家话,通过认证和家庭分享荣耀,家长也很有荣誉感。
客语家庭得奖者 邱先生:“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这句话很重要,我想说通过认证,就是对这句话的认同。”
客委会也指出,举办客语家庭表扬活动,是因为家庭是传承客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场所,所以希望透过奖励制度,吸引年轻人开口说母语,才能让客家的文化及语言能够传承下去。 (2011-04-16)
http://archives.hakka.gov.tw/blog/twhakka/articleAction.do;jsessionid=F8339498AC7CF5A3F9F76425F11C59EC?method=doViewBlogArticle&articleId=NTg3NDU= 本帖最后由 hd136302 于 2011-4-17 07:01 编辑
语言具有功利性一面,大语种学的人多,小语种少。大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小如越南语、马来语。
从某种角度来讲,客家话地位连小语种都不如。
只有提高情感工具意识,才能更好地延续客家话传承。如果仅仅是交流工具,客家话势必消亡,在竞争中被普通话和其它语言所取代。
当客家话同时具备情感工具和一定的社会交流工具的功能时,就不存在传承困难的问题。
仅以家庭为最小单位,其传承比较困难。家庭语言仅仅是星星之火,但未必能燎原。无社会功利性(实用性)的语言,小孩子不会积极学习。
文化的传承主要在于语言,说客家话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客家文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