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4-3-7 21:11:27

客家传统快板

懒尸妇道

懒尸妇道,讲起好笑;半昼项床,喊三四到;
面也唔洗,地也唔扫;头披髻颓,过家去嬲;
听到碗响,佢肚最坳;唔养头牲,冇计冇教;
田头地坜,泥灰傲傲;上墟出入,一日三到;
煎堆扎粽,样样都好;求人扯借,哀求哀告;
冇面冇皮,骗撮解调;冇钱来买,倒米去交;
老公教育,又泼又闹;家娘骂哩,葫棚下嬲;
激到家人,冇气可报;早知如此,贴钱唔要。

lykwp 发表于 2004-3-7 22:06:50

多多收集,确是经典。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4-3-7 23:49:33

以前有正面的“客家好媳妇”的条文,原来在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13:

勤俭姑娘
梳头决面
先扫净地
灶头镬尾
煮好早朝
上山砍樵
养猪种菜
纺纱织布
针头线尾
伶伶俐俐
有鱼有肉
煮得好好
爱惜子女
仔细扮米
人客来到
灰卵鸭蛋
欢欢喜喜
不说是非
担柴卖米
啥嫌丈夫
鸡啼项床
接水满缸
后堤茶汤。
洗擦光光。
快洗衣裳。
急急忙忙。
熬汤煮浆。
唔离间房。
织在奖箱。
老实凄惶。
口唔敢尝。
敬奉爷娘。
如肝如肠。
无谷无糠。
细声商量。
浸豆刨姜。
捡出家菠。
唔好排场。
唔怨爷娘。
肚肌上床。
............

版本不是很好,可能有些字不对。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4-3-7 23:55:01

这份比较好:
勤儉姑娘,雞啼起床。梳頭洗面,先煮茶湯。
灶頭鍋尾,光光端端。煮好早飯,剛剛天光。

洒水掃地,擔水滿缸。吃完早飯,洗淨衣裳。

上山砍柴,急急忙忙。淋花種菜,燉酒熬漿。

紡紗織布,唔離間房。針頭線尾,收拾櫃箱。

唔說是非,唔敢荒唐。愛惜子女,如肝如腸。

留心做米,無谷無糖。人客來到,細聲商量。

歡歡喜喜,檢出家常。雞春鴨孵,豆鼓酸羌。

有米有麥,曉得留糧。粗茶淡飯,老實衣裳。

越有越儉,唔貪排場。就無米煮,耐雪經霜。

砍柴出賣,唔蓄私囊。唔偷唔竊,辛苦自當。

唔怨丈夫,唔怪爺娘。此等婦人,正大賢良。

人人說好,久久留芳。能夠如此,真好姑娘。
http://cls.admin.yzu.edu.tw/lm/langu/adage_listall.asp?sType=%B1%D0%A4%C6%BAq%A1%D0%C4U%BD%E5%A8}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4-3-7 23:55:49

懶尸姑娘,說起好笑。半晝起床,噪三四到,日高半天,冷鍋死灶。
水也唔挑,地也唔掃。頭髮蓬鬆,過家去嬲。講三講四,哈哈大笑。

田也不耕,又偷谷糶。唔理唔管,養豬成貓。老公打了,開口大叫。

去投外家,目汁像尿。外家正大,又罵又教。歸唔敢歸,嬲唔敢嬲。

送回男家,人人恥笑。當初娶來,用錢用轎。早知如此,貼錢不要。

http://cls.admin.yzu.edu.tw/lm/langu/adage_listall.asp?sType=%B1%D0%A4%C6%BAq%A1%D0%C4U%BD%E5%A8}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4-3-8 00:07:17

客家妇女是怎样炼成的?

十勸妹歌 一勸妹,妹在家,切莫上家遊下家,上家有個懶尸嫂,下家有個懶尸姆,養懶身子害自家。
二勸妹,妹在家,你愛勤讀學繡花,一來打扮親郎並自己,二來打扮相好儕,同妹有了愛掩遮。

三勸妹,妹有緣,園中小某賣有錢,莫學街頭賤婊子。三十過了唔值錢,那有老子轉少年。

四勸妹,妹在家,切莫思思念念轉外家,十字路上時有打劫漢,打劫漢子會採花,弄壞身名正知差。

五勸妹,妹有情,同了我時莫同人,一來爭風怕人打,二來會打爭風人,平地無風會起塵。

六勸妹,妹無雙,你愛善待你老公,東西至怕人眼賤,蝴其虫專望水浪深,細妹有了莫露風。

七勸妹,是立秋,阿哥過苦妹過有,妹子有錢貼郎用,貼來貼去一樣有,小河出水望長流。

八勸妹,是中秋,中秋妹子可比天上何仙姑,阿哥可比洞賓樣,洞賓還愛弄仙妹,你愛遮掩親丈夫。

九勸妹,哥講你,切莫上墟遊下墟,上墟有個風流子,下墟有個大跳皮,多少銀錢莫同渠。

十勸妹,叮囑你,切莫想著那問題,朝晨早起理家務,晚來待候小孫兒,件件周到正可以。

http://cls.admin.yzu.edu.tw/lm/langu/adage.htm

zzjjhh2000 发表于 2004-3-8 09:56:21

楼主说的好象不叫快板吧

叫什么呢?

兴宁阿哥哩 发表于 2005-4-3 15:14:08

Posted by zzjjhh2000 at 2004-3-8 09:56
叫什么呢?
或者讲系民谣。
一般系民间艺人说唱本前,先来一段顺口溜,既起到开场白的作用,也有传统的教化功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传统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