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没过完就想回厦门 城市生活改变外来子弟
在等待红绿灯时,出租车司机邓师傅忍不住叹了口气,对记者说:你说,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没等记者搭腔,他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抱怨——过年前,他把孩子送回三明老家,但过不了几天,两个孩子就都吵着要回厦门。原来,他们嫌乡下脏,又不能上网,说住不惯。最让邓师傅纳闷的是,两个孩子都在乡下长大,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才来到厦门。 但是,重点似乎又不是农村的卫生和网络问题。在一家洗车场,不到二十岁的洗车工阿祥也有类似的困惑。年前兴冲冲地回到德化老家,但过了不到一周,他就开始想回厦门。阿祥说,刚回去时很兴奋,到处串门,吃吃喝喝。但是,一周过后,他发现自己已经适应不了家乡的生活。一到晚上九点,村里就什么声响也没有,四周都静悄悄、黑乎乎的。这使他格外怀念城市的灯光和喧嚣,他甚至等不及假期结束就想回厦门。这让妈妈很伤心。妈妈问他:到底哪里是你的家啊?
过去的春节假期,无数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在回到家乡后发现,城市生活已经改变了他们。困惑随之而来,一些人突然意识到,他们似乎成为游离城市和农村的“中间人”。
和上一代进城打工者相比,城市对新一代打工者的“改造”更为迅速和彻底。大年初一,在厦门一家美发店当助理的小林顶着一头漂染后的金发回到漳浦老家,结果他头发的颜色成为这个偏僻乡村的热门话题。回家的三天里,小林一步也没敢走出家门。
小林说,他事先预料到这样的发色回家会被人说,但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他有些郁闷:从专业角度来说,他的发色很美——漂染把他的黑发“漂白”了,这时染出的头发颜色是最纯的。但是,在乡村里,没有人和他探讨专业问题,也不习惯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时尚。在乡村里生活了十几年,到城里打工也就两三年,但小林开始感觉到他和家乡的隔阂。
这种隔阂让这些年轻人的父辈有点担心。在厦打工的一对四川夫妇遭遇和邓师傅一样的困惑。今年春节前,他们想回老家,但两个孩子不乐意。这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在厦门,他们一家四口住在窄小的出租房里,可在四川老家,他们有一幢属于自己的楼房,那是他们在厦打工十几年的成果。
妻子刘女士说,丈夫担心孩子从此“忘本”。她和丈夫憧憬的未来是,在城里多挣点钱,然后回老家。但是,孩子们可不这样认为,在厦门从小学读到高中的大儿子说:我可不愿意回到那种地方。
刘女士说,儿子曾经问她:“我到底算是哪里的人——在学校,同学称我为外来人,回到老家,他们说我是厦门人,但我感觉我两者都不是”。
http://fj.sina.com.cn/xm/news/ms/2011-02-09/075613081.html
这种现象很普遍,反认他乡是故乡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