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客家新聞雜誌-紫色豆腐的秘密 2010-12-25 首播
http://farm6.static.flickr.com/5128/5286539435_441ec01d1a.jpghttp://www.tudou.com/v/KSIQnQEepy8/v.swf
一般豆腐都是白色的,您有吃過紫色的豆腐嗎?在南部六堆客家庄,就有這種紫色的豆腐,叫「花生豆腐」,說是豆腐其實是米食,菜市場、小吃店裡都有賣。屏東內埔還有一間傳承了三代的花生豆腐店,老闆鍾建弘和老闆娘賴家卉,延續了老一輩的技術,每天凌晨兩、三點就得起床工作,過年旺季的時候,更是忙到沒時間睡覺,因為許多旅外鄉親,回家鄉一定得要吃塊花生豆腐解解饞,或是買來當伴手禮。雖然現在會做花生豆腐的人已經不多了,兩夫妻仍然堅持古法製作,要繼續延續許多人記憶中的美味。
來到屏東,讓在地人推薦一道在地特色美味。
<花生豆腐,花生豆腐,花生豆腐,花生豆腐。>
每天半夜,位在內埔的這家花生豆腐店,就傳來陣陣忙碌聲。
[老闆
鍾建弘]
我們強調這個手工,最重要的完成的階段,一定要用手工去抓濃稠度,火的大小,靠我們的經驗,才知道這個好了沒。像今天剛好是冬天以來最冷的一天,煮起來時間要比較長。
外頭溫度才十度左右,大家還在沉睡,這裡頭卻已經忙得不可開交。
[老闆
鍾建弘]現在算是淡季,(一樣要半夜起來做喔),對啊,(那夏天銷量好的時候),又要更早起,(半夜12點就要起來了嗎),沒那麼早啦,不過也差不多啦,(那根本就沒有睡到啦),比較辛苦的是我老婆啦,還沒11點就起來了,(11點),(半夜11點就起來了),你們還沒睡覺,她就起來做了,要準備啦。
四個鍋子同時運轉,鍾建弘拿著攪拌棒不停攪拌,這鍋子裡頭就是花生豆腐了。
[老闆
鍾建弘]
一方面也要抓它的含水量,我要調整到,我做出來要保證跟六、七十年前,阿公時代在做的一樣,要保持一貫的水準。
紫色花生漿加上在來米漿,越煮越濃稠,這就是傳承了六、七十年的古早味。
<花生要用我們台灣本土的,不要用進口的,進口的做出來不好吃,一定要台灣的,在來米也要台灣的,也要超過一年以上的老米。>
<
為什麼叫花生豆腐,以前沒有什麼模子可以固定的時候,就把做好的漿倒進來,就在這裡固定,人家要去市場賣的時候,就要拿起來這樣頂著,很重喔,這樣頂到市場上去賣啦,就這樣。>
雖然稱為「豆腐」,不過實際上是粄類,也只有南部客家庄才吃得到。
[老闆
鍾建弘]
過了高屏溪(以北)就沒有了,一樣是客家庄,台灣到處都有客家人,就只有我們屏東的六堆,有做這個東西,目前主要還是在內埔。六、七十年前的婦女,家家戶戶婦女都會做,每一個人都會做,但是做的過程很辛苦,漸漸就有人不要做了,現在整個內埔可能只剩十一、二個在做,(十一、二個),整個六堆可能剩二十幾個人在做而已。
天漸漸亮,清晨的內埔,罩上一層霧氣,冰涼的空氣帶來寒意。最後階段就要完成,老闆娘說,一般花生豆腐都當冷盤,但其實剛做好的更好吃。
[老闆娘
賴家卉]
小時候零食很少,像媽媽一做好,做好的產品倒到豆腐桌上了,剩下的黏在鍋子上的,我們小孩子就趕快拿一個碗,一支湯匙,就把旁邊的刮起來吃,有時候刮一刮就有一碗了,淋一些醬油,就這樣吃了。
做一鍋花生豆腐得花上六、七小時,泡水、磨漿、過濾攪拌、充填、冷卻,步驟繁複,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晒花生」了。
<夏天晒一天,冬天得晒上三天,花生吸收了太陽的能量,也會變得比較香。>
[老闆
鍾建弘]
(要晒到什麼程度才可以),至少要晒到像這樣的土黃色,土黃色。現在這個差不多晒了八成了,八成,再繼續晒到中午就行了。
不含色素、添加物,其實花生豆腐紫色的祕密,就在這花生膜上。
[老闆
鍾建弘]
花生最好的精華,在花生膜,薄薄的那層膜,經過高溫煮過的變化,自然就會變成紫色,因為它含有很豐富的鐵和鈣。(所以它的紫色是從膜來的),對,所以這個紫色是完全天然的色,我們做七十年都是這個顏色。(所以常會被客人問到這個問題),十個有九個客人都會問,
[老闆娘
賴家卉]
第一就是因為懷念媽媽的手藝,就會想到說,媽媽這麼辛苦傳下來給我們,以前我們不會刻意去學這個東西,不是,小時候沒辦法,要在旁邊幫忙做,幫忙就邊看邊學,(以前就是)為了生活,才會去做。我們到現在可以說,加上一個責任了啦,就堅持下去,把這個吃的文化,繼續延續下去。
<旅外的鄉親,他們從台北、台中回來,就會想要吃。>
雖然曾被人笑「傻」,但他們依舊為大家,守著這個客家人記憶中的幸福滋味。一塊豆腐、一份堅持,簡單,卻也最真實。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蔡裕昌
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14779663.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