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一家亲 发表于 2010-12-18 13:13:21

一心忠赤山河见---曾生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12-18 来源: 广州日报




http://gzdaily.dayoo.com/res/1/1/2010-12/18/A6/res01_attpic_brief.jpg
1964年,曾生视察东江至深圳供水工程。

——永远怀念曾生同志
  欧初
  2010年12月19日,是我们尊敬的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值此,我不禁回忆起过去的峥嵘岁月。曾生是我敬佩的一位人物。他的革命业绩和高风亮节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学习。
  一、广州学生运动出色的组织者和领导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并向华北和全中国伸展它的侵略势力。1935年,当华北危急,民族危亡日益严重,华北再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北平爱国学生掀起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广州爱国学生奋起响应,开展救国斗争。中山大学(包括附中)、广雅中学、教忠中学等大中学校许多学生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而舍弃家庭利益,不计个人得失,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救亡道路。正在中山大学读书的曾生积极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广州的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员生工友抗日救国会主席团主席、广州学生抗日联合会主席。在抗日游行示威的队伍前列经常见到他活跃的身影。后来,国民党反动当局制造“荔湾惨案”,镇压学生运动,通缉曾生。他不得不逃亡香港。以后局势好转,他又回到广州,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有人问曾生如被捕,怎么办?曾生从容答:“大不了就是个死!”短短一句话,掷地有声,充分反映他把生死置之度外,爱国爱人民的情怀溢于言表,多么深刻,多么令人感动!
  二、威震南疆、蜚声海内外的东纵司令员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直逼华南。10月21日,广州沦陷。华南处在全面沦陷的危局!
  为抗击日军,为保卫华南,曾生在香港主动请缨回东江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了筹措部队的经费,他变卖了家里仅有的几亩田产。他毁家纾难的行动,体现了抗日到底的决心和气概。就这样他和东江的儿女们慷慨悲歌地奔赴抗战前线。在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孤悬敌后的极端恶劣困难条件下,曾生和战友们一起,按照党的指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东江两岸、港九敌后、粤北山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威胁着日军盘踞的广州和香港,控制着几百里重要海岸线。1943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东江纵队公开宣布成立,曾生任司令员兼广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经过血与火的锻炼和考验,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后来发展为1.1万人的革命劲旅,建立了东江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总面积共6万平方里,总人口约450万,先后建立了七个县级政府以及一批区、乡、村抗日民主政权,并发展民兵,领导农民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开创了蓬蓬勃勃的抗日局面。
  东纵还有一大贡献,就是从日军的魔爪下抢救重要的民主人士和文化人。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曾生和他的战友们全力营救被困在香港的何香凝、茅盾、邹韬奋等300多位知名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以及100多名国际友人、盟军战俘,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茅盾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国际友人也盛赞此义举。东江纵队由此得到盟军的信任,经中共中央批准,与盟军建立情报关系,与盟军合作,共同打击日军,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努力。
  在此期间,党在琼崖、珠江三角洲、粤中、南路、韩江、西江等地也先后建立了抗日武装部队和抗日根据地、游击区。东纵派出得力干部分别到上述地区工作或加强领导。当时,我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一支队支队长,与东纵派来任珠江纵队参谋长的周伯明同志相处八个月,彼此投契、交谈甚欢,并常为曾生和东纵战绩所鼓舞。在纪念抗战七周年的时候,党中央军委给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电文指出:“你们在华南沦陷区组织和发展敌后抗日的人民军队和民主政权,至今已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使我党在华南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提高,并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朱德总司令更把华南抗日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把华南敌后抗日斗争誉为“三大敌后战场之一”,使之与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光荣地列在一起,使我们受到莫大鼓舞与鞭策。同时也说明华南敌后抗日战场之重要地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朱德总司令命令在广东的日军应向华南抗日纵队投降,接受曾生将军的命令。曾生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江纵队与曾生坚持抗战,赢得了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拥护和大力支援,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送儿女回国参加游击队,这对部队的发展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
  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实现和平民主,曾生将军等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指示,率领东江纵队主力(包括华南其他部队的一些骨干)北撤山东解放区。
  当蒋介石破坏重庆谈判,掀起全面内战,北撤山东的东江纵队奉命改编为两广纵队,编入华东野战军(三野)的战斗序列,曾生任两广纵队司令员,带领部队参加了鲁南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1949年9月,曾生率部随四兵团、十五兵团一起,在地方游击纵队的配合下进军广东,为广州和全省的解放又立下了功勋。
  三、关心干部、苦心为民的好市长
  解放后,曾生先后担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珠江军分区司令员、政委、中共珠江地委书记、华南分局委员、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第三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市长等职务。
  曾生任广州市长,受命于困难之际。当时,正值全国经济困难、严重饥荒,广州经济也十分困难。曾生与市委、市政府班子的同志同心同德、共度时艰,绞尽脑汁为群众解决吃饭、居住等问题,为此头发也掉了许多。
  为解决珠江河上居民的漂泊、痛苦生活,曾生亲自带头上门做思想工作,动员上岸安居。经过他和前任政府的工作,解决了水上居民万余家、6万多人的定居问题。在其市长任内,新建的工业区如员村、河南、芳村、黄埔等地兴建了一批职工宿舍,还建了建设新村、和平新村、凤凰新村、晓港新村等居民住宅,配套建立了18个商业网点。在当年经济生活困难条件下,能够这样做确实不容易。
  1964年底至1965年初,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期间,万里、曾生利用机会在北京饭店举行一次小型会议,北京方面有廖承志、连贯等参加;广东方面有省长陈郁、副省长林李明和省政府秘书长的我参加。商讨决定两件事,北京运苹果、梨子到广东,广州则把岭南佳果荔枝、菠萝、香蕉、木瓜等运到北京。第二件事是把粤菜引入北京。会后两件事都落实了。
  曾生十分重视对爱国人士及民主人士的团结工作,他和何香凝、张治中、蔡廷锴等相稔,时有往来。1966年6月19日晚,刚出差回穗的省委书记陶铸同志在广东迎宾馆宴请从美国回来的李宗仁先生夫妇。出席作陪的有林李明、曾生等。陶铸同志欢迎李先生赴海南访问,并交代曾生做好广州方面的接待工作。曾生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得体出色。为解决民主人士的特需供应,曾生也十分关心,予以落实。因而党外人士将曾生称为“知心朋友”。
  作为市长,曾生想方设法抓好广州这一祖国南大门的市政建设。当时广州没有像样的宾馆,财政紧张。只好翻新爱群大厦、并扩建成新的爱群大厦,使许多重要的外事活动得以在这里进行。还修整好珠江边的长堤。外宾坐在舒适惬意的新爱群大厦,可以欣赏美丽的珠江风光。后来,曾生挂帅,与副市长林西一起组织各方面人才和施工队伍,兴建当时全国最高的广州宾馆。广州人曾引以为自豪呢!
  四、历经磨难不改初衷的革命家
  正在曾生全力于广州工作之时,却遇“文革”狂飙骤起。他与许多领导干部一样,无辜遭受迫害。1967年被捕、关押,投入监狱,受牢狱之苦长达8年,身心受到极大摧残。曾生出狱时,几乎失去语言能力。但他不改初衷,既不随波逐流,也不悲观失望,始终没有动摇对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信念。这种精神,这样的品德,多么令人感动啊!
  “文革”后,曾生重新出来工作,他以忘我的精神,加倍努力工作,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他先后任交通部部长、国务院顾问、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支持改革开放事业,支持蛇口工业区和深圳特区建设,提议袁庚出任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抓好先行先试验的工作。他不顾年迈体弱,专程赴海外与华侨联系沟通,做了许多工作。曾生为广州、广东和全国的建设事业日夜操劳,呕心沥血,贡献了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直至生命最后一息。1995年11月20日,曾生病逝。中共中央称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
  今天,我们纪念曾生诞辰百年活动,对于重温东江纵队的革命历史,大力弘扬东江纵队和革命前辈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激励广东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当先锋,敢于探索,再创辉煌,以及团结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建设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我们永远怀念曾生同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心忠赤山河见---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