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客家古今地名
摘自以下网址:http://www.gdheshan.gov.cn/book.asp?BName=鹤山百科全书&SName=鹤山历史附城都 -- 清代至民国初年鹤山县属下的一级行政区域。其管辖地区包括今鹤城、址山、云乡3镇。下辖17个图,52条村。其中,鹤城部分称内附都,址山、云乡部分称外附都。该地原为开平县古博都,雍正十年(1732)鹤山建县时,整个古博都划归鹤山县管治,因为新的鹤山县城建在该都,所以改称为附城都。附城都处于鹤山县版图的中央,自建县至清末,曾经成为鹤山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双桥都 -- 1912年前鹤山县属下的一级行政区域名称。唐代双桥都属义宁县,宋太祖六年(966),义宁并入新会县,次年复置,太平兴国二年(977),义宁更名为信安,双桥都划归信安县,宋熙宁五年(1072)废信安,双桥都划归新兴县,隶属肇庆府。清顺治六年(1649)割新兴、新会、恩平3县部分地域新置开平县,双桥划归开平县。至雍正十年(1732)置鹤山县,双桥都从开平划入鹤山县管治,并就近合并了原新兴都、得行都的部分地方。当时双桥都包括今宅梧、双合、合成三镇,共5图,93条村。境内山多人少,是鹤山县的边远山区。
四堡 -- 历史地名。是德安堡、德良堡、迳心堡、狗头岗堡的合称。在龙口镇西南15千米处,沙(坪)鹤(城)公路经村前。清雍正年间(1723~1736)何、黄、刘、余、缪姓先祖自惠州、潮州徙此开村。1959年筑四堡水库时,大部分村民移迁到址山及中山另建村庄。1998年,有村民945人,操客家方言。耕地67公顷,主种水稻、花生、红烟,兼种茶。林地977公顷,以植松、杉、竹为主。旅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华侨及港澳台同胞900人。在旅外乡亲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小学,村道等设施。辖内的昆仑山、皂幕山,每年重阳节有众多游人往此登高。
合成圩 -- 历史地名。是鹤山境内西端集镇,合成镇辖。东南距合成镇区(华城)6千米,西连新兴县,北邻高明市,是三县市交汇地的小圩集。1927年鹤山、新兴、高明三县商人集股合资共建,故名“合成圩”。圩内一条主街道由东向西延伸,有店铺40余间,常驻人口200人,有商业、银信、医院、学校,逢二、五、八日为圩期,是一个商贸十分兴旺的小圩集。1998年引进外资兴办一间年产2000万只的洪腾火机厂,员工二百多人。有水坭大道接宅(梧)合(水)公路。
黄帝石 -- 历史地名。宅梧镇白水带村委会辖下的一个自然村。距宅梧镇区10.5千米。位于彩虹岭西山腰。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廖、陈两姓自惠州迁此植茶,建村聚居,分廖屋和陈屋两村,面积0.6平方千米,是鹤山市地势最高的村庄。村舍为泥墙瓦房,村民操客家方言。鹤山建县后,为方便双桥都人来往邑城,缩短行程而“捐金钱,募壮丁,从山径中刬削平坦,就其势之折旋而为路”。此为彩虹古道。因村北有一山石似人横卧于地,鹤山首任县令黄大鹏题“横地”二字于石上,村名从之,称横地石。客家方言“横地”与“黄帝”音近,故雅称黄帝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黄帝石是共产党游击部队的堡垒村。1959年11月12日被广东省政府定为革命老区棗抗日游击根据地。1978年前全村人口70人,以种茶为主,兼牧牛、采药、养蜂、捕猎。登山进村,爬“彩虹古道”,需2小时。村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部分村民迁往白水带、宅梧镇区定居,尚有4户村民也于1999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全部迁到白水带或镇区定居。黄帝石青山常绿,溪水长流,层林叠翠、怪石奇布,鸟鸣不息,彩虹常现,云雾缭绕,景色宜人。是旅游、狩猎,怀旧和避暑的好地方。
铁坑肚 -- 历史地名。在鹤城镇万和管理区北。相传过去因“水打崖门”,人们为避水灾,迁居铁合,铁合为铁坑、合水两村的合称,铁坑肚,三面环山,为客家方言“铁坑内”之意。1998年,有70人,全为客籍人。居舍皆为泥砖瓦房。主种水稻。办有腐竹加工厂。
鸡仔地 -- 历史地名,曾名芥子地。西南距鹤城镇区9千米。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谢、黄、张、余、马、缪等姓从潮州大埔迁此开村。聚落沿山坡伸延,呈阶梯状。村舍为泥砖木结构,多为四房朝厅平房。村以山形似雏鸡得名。1998年,有250人,耕地15公顷,耕地多为山坑冷底田、砂质土,主种水稻、花生,兼种红烟、番薯、木薯、大豆。另有果园3公顷,村办有个体腐竹加工场及砖瓦窑10余间。有小学1所,卫生所1间。旧325国道经村东。
待续。 竹叶水 -- 历史地名。现上排、下排、余屋、张屋、谢屋等5个自然村的旧称。在鹤城镇区东10千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余、谢、张等姓从潮州大埔迁此建村,分五个小聚落,分布于同一山溪两旁,沿山坡延伸,呈阶梯状。地势狭长,酷似竹叶,又有溪水流经村前,故得名。居舍皆为泥砖瓦房。1998年,有760人,耕地51公顷。耕地均为山坑冷底田,砂质土,主种水稻、花生,兼种红烟、木薯、豆类等。村办有砖瓦厂。有小学1所。旅居美国、加拿大等国华侨及港澳同胞200余人。有乡村大道接325国道。
昆仑迳 -- 旧村名,现称昆中。在龙口镇最西南角。四堡村民委员会辖村。其村位于昆仑山之东面,西南面的山凹是其与鹤城镇营信村的分水岭,也是龙(口)鹤(城)公路的分界处。东面山泉为龙口河之源。山溪两边储藏着大量大小不一、形象各异的天然猪肝石,近年来有顺德,南海等地前来采购用作园林亭苑之观尝景物。1723~1725年间,有惠州、潮州先民曾、罗二姓徙此开村。现有村民74人,客籍。耕地面积6.8公顷,全是瘦瘠梯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山地67公顷待开发。有公路从村前经过。
樟木树 -- 历史地名。云乡镇云新村民委员会辖的自然村。位于村委会西北部,距离云乡圩约1千米。清雍正九年(1731)陈姓由紫金迁来开村;现为杂姓。因当时该村到处都是樟木树,村名从之。文化大革命时期,改名为向阳村。1998年,有307人,耕地8公顷。主种水稻、花生、荷兰豆、马铃薯、龙眼、荔枝等作物。云乡储良龙眼以该村产的为上乘品。
陂头背 -- 历史地名。现称均田。在皂幕山东南麓,东北距鹤城镇区5.3千米。清康熙年间(1662~1722),陈、范两姓从潮州迁此垦荒定居。聚落沿山坡延伸,呈阶梯状。村舍为泥砖瓦房。村位于水陂背,故称陂头背,后因水利与邻村纠纷,经调解,用水平均分配,确保农田耕作,故又得现名“均田”。1998年,有220人。耕地17公顷。多为山坑冷底田,主种水稻、花生,兼种大蒜、红烟、茶等。有松林134公顷,办有腐竹加工场。有简易公路接325国道。
稔子排 -- 历史地名。现称红星村。云乡镇云中村民委员会辖的自然村。位于云乡镇西部,是革命老区。又称湿屋村,1966年更名为红星村。1998年,有262人,耕地面积17公顷。1998年工农业纯收入87万元,人均收入3320元。农业种植水稻、花生、西瓜、荷兰豆、马铃薯、储良龙眼等作物。有粮食加工厂、红星造纸厂、腐竹厂等企业。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汽车可直达村内。村民饮用自来水。
白水带战斗 -- 抗日战争时期留守在新高鹤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歼灭顽军的战斗。1945年2月上旬,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部队挺进恩阳后,国民党军对皂幕山抗日根据地发动“第二期进攻”,3月3日,国民党军挺五纵队一部及鹤山自卫总队共500余人,围攻已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白水带乡,鹤山自卫总队第十中队占据白水带乡的“联昌”、“厚福”两座炮楼。5月3日晚,坚持在新高鹤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二、第三团和独立营共300余人,在严尚民等 指挥下,从元坑出发,午夜抵达白水带,将两座炮楼的顽军重重围困,发起攻击,顽军自知无法抵抗,遂缴械投降。共俘敌20余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10余支。重新收复了白水带抗日根据地。
火烧云乡 --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顽军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犯下的罪行。1945年3月6日,国民党顽军第四战区挺进第三、第五纵队,和鹤山、开平两县地方团队共1000余人,由石抱奇等指挥,分兵六路,大举“围剿”鹤山云乡敌后抗日根据地。此时,留守的乡政干部和抗日自卫队共10余人,在樊仲威、张志德等领导下,分别坚守在张怀楼和云清楼。当顽军进入拳头山村时,即向张怀楼猛烈进攻,守楼抗日自卫队员奋起抵抗,伤敌多人(见云乡张怀楼六勇士)。翌晨,敌军杀害身负重伤的张帝荣。坚守在云清楼的乡务委员会副主席樊仲威和樊纪云,为保护楼内群众生命,战斗至7日午后,开门出楼,惨遭杀害。云乡陷落,敌军抢掠群众财物,烧毁上环、下环、义学、殷屋、拳头山等村民房屋480余间,众多群众无家可归,云乡抗日民主政权及各种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凤凰山战斗 --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一次反扫荡战斗。自中区纵队(后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挺进粤中,连战皆捷,指挥员中已滋长轻敌情绪。1945年2月6日,据报,高明大洞村来了国民党军一五八师的一个连,要“扫荡”抗日游击根据地。司令部认为,只须派两个主力连,由副司令员谢立全率领,以一团副团长秦炳南为前敌总指挥,足可歼灭该敌。而大洞村后有凤凰山高地,利于攻守。命令下达,部队立即从榕树村出发,经合成运动到凤凰山,部署攻击。当尖刀班插到村中,战斗打响,才发现附近各村都有敌军,这里不是一个连,而是整个四七三团,且正在展开反包围。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总指挥当即下令撤回下山的队伍,拚力突围,战斗失利。秦炳南“小肠气”发作,行走不便被俘,牺牲战士18人。这是中区纵队挺进以来第一次失利仗。 云乡张怀楼六勇士 -- 抗日战争时期留守张怀楼6名抗日自卫队员英勇抗击国民党顽军。1945年3月6日,国民党第四战区挺进第三、第五纵队及鹤山、开平两县地方团队,共1000余人,由石抱奇等指挥,兵分六路,大举进攻鹤山县云乡抗日根据地。驻守张怀楼的云乡抗日自卫队的6名战士英勇奋起反击,一连打退敌人多次冲锋,毙伤顽军多人。激战竟日,敌军攻楼不逞,遂于当晚搜来柴草,堆满楼的周围,泼上煤油,施行火攻,妄图烧死守楼抗日战士。守楼战士一面顽强地抗击敌人,一面用粪水冷却烧红的铁门,张怀楼岿然不动。激战至午夜时分,决定乘黑夜掩护,组织突围,撕破各人的夹被,拧成绳索,身负重伤的战士张帝荣自愿留下作掩护,张志德、张乔龙、张泽林、刘宝霞(女)、李名扬等5人,从楼吊下突围成功。翌晨 ,敌军爬入楼内,身负重伤的张帝荣落入敌手,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鹤城同善分堂 -- 晚清至中华民国时期的慈善机构。位于鹤城镇茶行街中段。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1.2平方米,是一幢砖木结构为主的古建筑。由善信、华侨、殷商、富户捐资兴建,捐资者达1741人,捐得白银6383元。建堂始至清末民初,有坐堂中医生8人义诊,病者凭坐堂医生处方,可得施药一剂。1932~1936年,春季为儿童施种牛痘疫苗。1939年日寇飞机滥炸鹤城时,堂后东墙被炸毁,修建后继续进行施赈业务,为饥民施粥,直到1942年。1944~1948年为鹤城镇公所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鹤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现为鹤城老人活动中心。
鹤城大世界银号 -- 私营侨汇收兑的机构。位于今鹤城镇茶行街。中华民国二年(1913)后,鹤城由私人合股经营的银号有“大世界”、“宝昌”两家,专营兑换、买卖、借贷和侨汇收兑等业务。侨汇收兑方面,接驳港澳、美国、加拿大、巴拿马、秘鲁、智利和南洋各埠侨汇,由银号集中金单,派人到香港换回港币,用担保信寄回来,收取百分之二的手续费。中华民国初年经营的侨汇,有白银2万余元。此项业务一直经营到1949年底。1956年初成立鹤城大世界侨批局,股东由巴拿马归侨钟名恺、吕嘉振、智利归侨邝煜合股组成,配备专职侨批员多名,下设鹤城和沙坪2个侨汇派解站,负责侨汇解付工作,上门将侨汇送到侨眷手中。成立时,得到了美国、古巴、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侨团、华侨和港澳同胞支持,侨汇业务迅速发展,先后发展了侨汇庄口联号和私人收兑点20余个,不仅接驳侨汇,而且指导侨胞、侨眷争取禁汇或限汇国家的侨汇;坚持“谁款谁收”的原则,保证安全、迅速、保密和存取方便的服务质量,做到侨汇当天解讫,最迟于第二天,将正收条寄还汇出行,等候汇款人或代汇庄口、代汇人领取,以清手续,受到广大侨胞、侨眷信赖。对赡养亲人,繁荣侨乡经济,均起过积极作用。1967年与鹤山县侨汇派送处合并,改名为“高鹤县侨汇服务社”,1969年撤销。
李义兰烟庄 -- 民国时期私人企业。创办于1939年,业主文瀚、文潮、文珍兄弟。鹤山上南乡人。厂址:沙坪镇南兴路。经营主要是加工生产及销售烟丝为主。生产设备简陋,仅用手摇或脚踏切烟机生产。1946年生产高峰期拥有工人142人,年产烟丝330吨。是鹤山规模最大的烟庄。其产品黑猫牌烟丝,颇负盛名,远销穗、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为迎合城乡顾客之所需,创出装璜精致,内藏烟纸的密封式小号包装烟丝,曾一度畅销于各地烟草市场。
鹤山抗日民主政权 -- 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共地方党组织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政权机构。为实现中共广东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开辟皂幕山根据地和接应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区纵队主力挺进粤中的战略部署,新高鹤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大队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区纵队,先后在云乡和宅梧等地建立了一批抗日民主政权。1944年10月,在鹤山县云乡成立了“新云乡乡务委员会”;1944年12月,在鹤山县宅梧成立了“鹤山县四区临时行政委员会”,下辖乡民主政权有:宅梧镇行政委员会;靖村乡行政委员会;双桥乡行政委员会;白水带乡行政委员会;荷村乡行政委员会。与此同时。在云乡、双桥、白水带等地成立了抗日自卫中队。各地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立即废除国民党强制施行的征兵制度,实行志愿兵役制;废除国民党苛捐杂税,实行合理负担税收制度,宣布减租减息,实行“二五”减租;恢复学校教育,改革教学内容等。为后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部队向西挺进打下基础。
鹤山学宫 --清学宫。在鹤山县鹤城镇区,已圮。雍正十一年(1733),修筑鹤山县城,同时创建学宫。以后经过多次修葺。有光绪五年(1879)石刻学宫平面图保留至今。从图上看,学宫规模宏大,宫前有照墙,间以空地,棂星门为三间四柱冲天式石牌坊,再到学宫。学宫座北向南,深四进,东西两侧有青云巷,西面巷口门楼曰“礼门”,东侧为“义路”,巷末各有一门楼。学宫前门三开间,中间高出的为“文明门”,两侧有稍矮的小门楼。间隔庭院到二进,庭院内东西两侧有对向厢房,应为试舍,二进为“黉宫”。三进为“大成殿”,后为庭院,亦有东西厢房对向。四进为三开间后楼。学宫东侧相邻义路,分别有“明伦堂”、“儒学衙”、“阁楼”、“厢房”、“儒学花园”等建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