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裔嗣客家始祖——潮汕何姓源流考略
2008-12-05 16:03:17 《汕头特区晚报》2004-11-18 【大 中 小】 【打印】 【我要评论】何姓,是潮汕大家庭姓氏之一员。提起他们的祖先,大多数会回答:原由兴梅客家人衍变而来。
中国宋代出版的姓氏小百科全书《百家姓》明确指出:“何庐江”,说潮汕何姓与中国何姓同源,出自江西庐山、九江一带。
两晋:第一次南迁
远在秦汉时期(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元年),何姓已是中原地区名门望族,世居河南南阳宛地(今河南南阳市)。最初见诸史籍的,是汉代武将何苗。当时,汉高祖刘邦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迁徙“六国强族”,即“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共十余万人于关中,其中包括部分何姓。何姓由此成为集官僚、地主、文人于一身的仕族。
何姓的第一次南迁,是在西晋永嘉4年(310年)。当时,中原地区曾发生过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永嘉时期的民族斗争。北方的许多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等。
316年,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成帝太宁元年(326年),朝廷置“晋安郡”。地处东南沿海的晋安郡,远离北方战场,遂成为当时中原仕族的理想避难处。两晋时代崇尚门第,讲究郡望。入闽仕族中以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大姓氏最为显赫,号称“衣冠八姓”。
其间,有何姓从赣北迁居闽南,散居粤东,是为今天东南沿海何姓之始祖。
唐末:衍为客家始祖
唐代后期,由于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统治阶级残酷地剥削农民。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四处逃亡。中原仕族,惶惶终日。
唐僖宗乾符一年(875年),山东、河南一带发生旱灾,爆发了3万余人参加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带领下,从山东转战到河南、安徽、湖北,攻占浙江、福建、广州、洛阳、长安,于乾符6年(880年)在长安建立政权。在这一期间,大批世居中原地区的士族,为避战乱,纷纷南迁。地处闽西山区的宁化县石壁乡,时称“玉屏乡”,据闽赣要冲,始有中原何姓入住避乱,是为今日客家人之始祖。
后梁时,何姓37世裔孙何大郎中进士,后授福建宁化县尹。何大郎在职19年,任满不归,择居石壁乡。后唐时,卸任后的何大郎游旅至粤东北武平地域(今广东平远县一带),“嘉其地美,而徙居于此”,“生子五”,是为今天粤东何姓始祖。
六、七百年间,何姓裔嗣柯枝蔓延,散居粤东、赣南、闽西各县,蔚成大族,成为客家主要姓氏之一。明代初年,有一支定居大埔县湖寮乡双坑村,是为今天潮汕何姓的开基始祖。
明清:融入潮汕社会
明朝初年,中央集权制高度发展。明王朝统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措施。商品经济得以扩大,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至1522年),世居大埔湖寮乡双坑村的何姓第61代裔孙何石泉,迁入饶平县饶洋乡名扬楼村,是为今天潮汕何姓之入潮始祖。随着农产品的商品化和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增加,村、镇贸易集市发展迅速。何石泉在短时间内,即成为当地有名商人之一。“山海之民,猎山渔海,耕农自食,贾不出门”,即其当时的真实写照。
清代初年,随着农业、手工业的逐步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出现了以“闽粤通衢”、“河海交汇之圩”为特色的沿海商业城市。期间,饶平何姓始迁居潮州、澄海等县。
250余年,何姓后裔散居潮汕各县、市部分乡、村、镇。目前,汕头市区有何姓约万余人。据不完全统计,潮汕三市现有何姓,应在6万至7万人之间。除了绝大部分是客家后裔,尚有少数由珠江三角州迁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