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血统让我十分自豪——周杰伦御用作词人方文山来穗
稿源:南方都市报摘要:《青花瓷》的诗情画意,《东风破》的朗朗上口……周杰伦御用作词人方文山写的词,曾引领起一股名为“中国风”的潮流。然而昨日,方文山携新书来穗与读者见面,他想说“中国风”并非他的唯一,他还喜欢收藏旧物,喜欢搭建模型,喜欢演讲和写散文。
●方文山
祖籍江西,生于1969年中国台湾。曾经当过送报员、安装管线工,现在是著名作词人。嗜好收藏拆迁留下的铁制门牌。
《青花瓷》的诗情画意,《东风破》的朗朗上口……周杰伦御用作词人方文山写的词,曾引领起一股名为“中国风”的潮流。然而昨日,方文山携新书来穗与读者见面,他想说“中国风”并非他的唯一,他还喜欢收藏旧物,喜欢搭建模型,喜欢演讲和写散文。
他的疆域里只用中文
昨日下午3点半,方文山头戴黑色鸭舌帽,身穿绣着闪片的西装,在广州购书中心“亮相”,引来现场上千“粉丝”的尖叫。当中有人千里迢迢,带着女儿从中山赶到,只为与他“切磋”唐诗宋词;也有学生手捧自己填写的歌词,前来向他请教。
方文山表示,他写的词作常常涉及中国古代的种种,当中有不少是吸取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养料。有人形容这种写法为“中国风”,他自己则称此为“素颜韵脚诗”。
方文山说,“素颜”即一张纯文字的脸,“韵脚”是琅琅上口的旋律与节奏的心事。“在我的文字疆域里,只用中国文字,没有图片的陪衬,没有外文单词,没有阿拉伯数字,甚至没有标点符号。自成王道,蔚为流派”。
他的书透视了“私生活”
当讨论在“诗韵辞藻”的话题上不断环绕时,方文山突然话锋一转,“其实,‘中国风’不是我发明的,早在黄霑的《沧海一声笑》中就有,我更不等于‘中国风’。在我的新书中,你可以看到我的家居布置,我收集的拆迁留下的旧门牌,还有很多……这才是完整的我”。
方文山所收集的门牌,有来自台湾的,也有北京、上海和南京的。“我觉得,它们就像精准的坐标,定位了某段历史。它们曾经真实地存在于某个历史空间,虽然那个空间已经灰飞烟灭”。
在方文山心目中,门牌虽然只是一些民俗物件,但某种程度来说和青铜器、唐三彩的意义差不多。“时间久了更显珍贵,就像唐朝的砖、汉朝的瓦一样,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对话
客家血统让我十分“民族”
记者:许多人都佩服你重新浇灌文字的能力,这和你所拥有的客家血统有关系吗?
方文山:我的父亲是江西赣南的客家人,他始终深信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时期,由中原南下避乱的客家族群,是血统最纯正的汉人之一,而我承继的,正是这样的血统。在台湾,闽南人占数量最多,而客家人只占约15%。我总是认为“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客家血统,让我自豪,也让我变得十分“民族”。我有意识地在写词之时,延续这种中国传统的韵律。[/color]
记者:你和周杰伦在音乐创作上“孟不离焦”,被称为华语流行音乐史上的“黄金搭档”。你们在创作上出现过分歧吗?怎么解决?
方文山:我10多年来创作的歌曲共有300多首,其中起码有100首是给周董写的。和他合作的最大好处是,他给我足够的空间去主导自己的概念。周董讲故事的能力很强,他形容一个场景、一种画面,我则负责精准地押韵地用词句表达出来,《双截棍》属于这种情况。另外一种就是,纯粹让我自己听曲子,然后组织故事,比如像《青花瓷》。我和周董的默契,可以用“革命感情”来形容,几乎不会出现分歧。
记者:能在华语词坛中成功“跳”出来,你有没有秘诀?什么才能唤起你创作的灵感?
方文山:记住,灵感并不可靠,它往往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比如交稿)躲起来。我认为,积累和学习,让自己不退步,才是重要的,也可以说是成功“秘诀”。许多人说机会比实力重要,我同意,但认为应该加一句补充条件:实力不够的时候,肯定会流失机会。我在“词坛”走过了10多年,虽然拥有独特的风格,但从不敢松懈。写词不是闷头苦思,我把它当成拍电影,比如写《上海一九四三》,我不仅会搜集大量资料,还会坐飞机去当地感受。 何不写几首客家歌分人家唱下呢? 呵呵,说得好!延续这种中国传统的韵律。延续中华客家韵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