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西元前 发表于 2003-5-15 23:54:57

chinakj 发表于 2003-5-16 08:33:03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粤闽赣的客家地区可以建省,省城在梅州,广东人有广州,闽南人有福建,台湾,海南,客家人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家。

網絡正大儍 发表于 2003-12-12 21:13:29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yanxiuhong9 于 2002-4-13 12:15 写道:
鹤山县属于江门市,与佛山隔江相望.
东为南海九江、顺德龙江,南为新会,西为开平,北为高明。鹤山属于珠三角核心区域之一,大部分通行鹤山话(粤方言)。有开放初期“一张毯”(拉舍尔毛毯)的辉煌,有与西欧商人合作多年的沙坪高质时装厂等成功范例,前景广阔。

巴人 发表于 2003-12-13 16:45:49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客属组团赴湖南
作者:宋文郁
    6月4日,鹤山市客属联谊会常务理事一行6人,前往湖南省炎陵县参加6月6日在该县举行的首届世界客家人祭祀始祖炎帝神农氏大典活动。据悉,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一、在有“客家县”之称的炎陵县内的炎帝陵处举行祭祖大典仪式;二、举办由炎陵县山歌团体、梅县歌剧团、江西采茶戏团体为主要表演单位的“山歌歌会”;三、由炎陵县人民政府、国际客家学会、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北京大学、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和香港崇正会等主办的“文化论坛”。此外,还将参观张家界、岳阳楼和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之故居等。


巴人 发表于 2003-12-13 16:47:35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鹤山客家李氏源流
作者:昆南客子
    据抽样统计结果,李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9%,是全国第一大姓。李氏人口众多,房系纷繁。各地李氏多云出自陇西,而又各属不同的支系,迁徙过程复杂。但客家李氏则较为一致——均追溯到福建宁化县石壁乡,且大多都认李火德为始祖。
    据民国宋森《鹤山县志(稿)》载:“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其裔转徙岭东循梅之间,所至皆蕃滋硕大,代有闻人①。今县属南坑口、龙眠、横水、白水带、云乡、双石各村之李氏同此一系,清初自岭东而来者也。”为寻宗探源,笔者根据这一线索,搜集了福建和鹤山的客家《李氏族谱》多部,获得较详尽的资料。兹据以整理,力求客观地介绍这一支系李氏辗转迁到鹤山的过程。
                               李氏溯源
    关于李氏起源,资料甚为丰富。李氏得姓前的世系原并无确切的文字记载,现有的资料都是根据传说记录的,故此众说纷纭,当然难免以讹传讹。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众多的著作和族谱都记载皋陶是李氏之祖。
皋陶,或曰咎繇,为东夷部族首领,活动中心在偃地,即山东曲阜,舜帝因之赐姓偃。皋陶在唐尧、虞舜时为理官,即掌管司法刑狱的长官,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其后裔,历虞、夏、商,20世为理官,古人习惯以官为氏,故为理氏。
   到了商末,传到理证,因直谏于纣,被赐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难于苦县伊侯之圩(今河南鹿邑县),当时又饥又渴,见一树上结有果(木子),便采来充饥,为逃避纣王的追捕,遂以“木子”为姓,改理为李。依此说,以李为姓当始于商末周初。李姓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这是最流行的一种。
    此外,另有一种较合理的说法是起源于图腾崇拜——因崇拜李树,奉李树为图腾,因而演变成李姓。图腾(Totem)一词,原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方言,意为“他的亲族”。人们认为自己氏族的祖先是由某一种特定的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转化而来的。自己同该物之间有一种血缘关系,它对本氏族有着保护作用,于是便将该物作为自己氏族的族徽或标志——图腾,有目的地加以崇拜。根据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推测,图腾崇拜可能是因为某些植物意外地成了原始先民的食物而拯救了他们,或者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起了某种特殊作用,而幻想通过图腾崇拜求得保护。一个氏族只崇拜一个图腾,这个图腾的名称发展到后来就成为氏族的姓。
    商末之后,李姓仍默默无闻,直至春秋。春秋的李耳、李离、战国的李悝、李冰、李牧、秦朝的李斯等都是载于史书的人物,因此,无论上述传说是否属实,可以肯定至迟在春秋时期已有了李姓。且李耳为楚国人,李离为晋国人,说明当时李氏已非局限于一隅,尽管仍算不上大姓,但可能已是人数不少、分布较广并具有一定影响力了。春秋之后,李姓声名渐显。考古证明,至迟在西汉初李氏已进入广州——50年代,在广州东郊的华侨新村工地,发现数十座南越国时期(西汉初)的墓葬,其中一座木椁大墓随葬物特多,墓主是南越国大官;随葬物中有一枚玉印,阴刻篆文“李嘉”2字,表明墓主的姓名为李嘉。
唐室奉李耳为鼻祖,敕赠“太上玄元皇帝”、“混元上德皇帝”,立庙供奉,并诏天下亲王天潢②、公卿士庶,凡属陇西李氏宗支,当追而溯。李耳,字伯阳,即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曾任周守藏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隐于秦修道,相传《道德经》为他所著。
                               陇西郡望
    小时候见家里的仙桥(神阁)上写着“陇西堂”,甚至家中一些器具如禾桶、风柜等也写上“陇西堂”3个字,不知是什么意思。后来又见本房及其他的李氏族谱都说祖居陇西郡,逐渐明白遥远的陇西与李氏一族的渊源。
    据《辞海》注:陇西郡,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置,因在陇山之西得名;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西汉辖今甘肃东乡以东洮河中游、武山以西渭河上游、礼县以北西汉水上游及天水市地区;三国移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南);北魏时辖今陇西县一带;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改渭州为陇西郡。唐代曾在陇西建“陇西堂”,殿堂林立,巍峨宏大,后为兵燹所毁,今尚存牌楼一座。
    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依《大唐玉牒》③所载,以利贞为一世算起,至战国时,传至二十六世李崇,为陇西守,生平燕、平瑶。平瑶字内德,为南郡守,封狄道侯,生信。信字有成,陇西侯,生超。超字仁高,为渔阳太守,生仲翔。仲翔为河东太守、征西将军,生伯考,讨叛羌于素昌,战死,赠太尉,葬陇西狄道东川。伯考为陇西、河东太守,生尚。尚为(陇西)成纪令,因居成纪。李尚生广,即人称飞将军的西汉名将李广。至四十九世李暠,于公元405年建立西凉政权。至五十四世李虎,为后周柱国大将军,封唐国襄公。五十六世李渊,即唐高祖……由此可见,从李崇到李尚历7世居陇西为官,形成了陇西李氏的根;李广、李暠、李虎声名久著,大唐皇朝更显赫无比,陇西李氏由此渐显。
    其实,史籍记载李氏有十三郡望,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柳城李氏、略阳李氏、鸡田李氏、武威李氏、代北李氏、高丽李氏、范阳李氏、渤海李氏、西域李氏、河南李氏、京兆李氏。所谓“郡望”,也称“地望”,是指每郡显贵的世族,意即某族姓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每郡都有一个或多个望族,如江夏黄氏、京兆王、李氏、颍川陈、钟、赖、韩氏、陇西李、董、彭氏等。魏晋至隋唐时期,士族、庶族等级森严,士族之间又分不同的等级,出身名门望族的人在各方面都享有特权,故对郡望出身非常注重。李氏十三望之中,陇西、赵郡两支名声最大,人口众多。自唐之后,十三望之李,皆冒称宗室,各地李姓无不冠以“陇西堂”三字。故后世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
    唐代,陇西李氏人口迅猛发展,分布长江以北,有几十个房系。其中武阳、姑藏、丹阳、敦煌四房最为兴盛,称陇西李氏定著四房。
客家史话
    各姓族谱都有一个通病——千方百计地追认历史上的同姓名人显贵为本族祖先,这样必然掩盖了事实,抹杀了很多珍贵的资料,也造成后人研究的障碍。各地李氏均说是唐室后裔,本系李氏(李火德一系)也是这样。唐宗室至本系始祖李火德的世系,不但载入相关的《李氏族谱》,而且也详细载入福建《上杭县志》。据载,自唐中后期至宋,先后有四支唐朝宗室入闽,李火德就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一支。众多的族谱和报刊书籍都说李火德是唐室后裔,似乎是公认的事实。但笔者仍觉疑点重重。寻宗探源不是攀龙附凤,应尽力以客观材料为依据,故将这段可疑的唐宗室至李火德世系略去不表。既然是客家人,其南迁过程必然与客家南迁历史分不开。
    关于客家源流及客家民系形成的问题,得到众多学者的致力调查研究,结论已渐趋一致。一般认为,客家先民原居中原,先是唐末黄巢起义及五代十国的动荡,后有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靖康之变,宋室南迁,引起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其中很大部分逐渐经江西进入赣闽粤交界山区。这些客家先民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山区,经过南宋100多年的积聚酝酿,初步形成了客家民系。
    黄巢起义发生于乾符元年(874)。之前,唐王朝已十分腐败,社会动荡不安。据考,起义爆发后,席卷全国11个省份,其中活动时间最长是黄河流域,河南、山南一带遭到严重摧残。于是这一带人民纷纷向淮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流徙,其中当有一小部分深入到以武夷山为中心的赣东南、闽西一带。
    起义期间,各藩镇及地方豪强借对抗义军为由扩充兵力,以至起义失败后,朝廷对藩镇失去了控制,其相互间展开了一场以争夺地盘为目的的混战。混战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进行。这场战争,使中原地区几成废圩,原本繁华的淮南之地亦几成荒洲。这时,中原及淮南的受害百姓(包括先前从河南、山南一带流徙到淮南的旧移民)的唯一出路只有渡江南逃了。这些难民及败兵等构成庞大的流民队伍。据考,这批流民过江后,大部分经鄱阳、沿抚河或赣江溯水而上,进入江西中南部及赣闽边区。
    之后五代十国的动荡以及后来北宋末至南宋的战乱,再度迫使江西中南部的百姓最终迁入被誉为世外桃源的赣闽粤边区。之后这些客家先民在以武夷山为中心的赣闽粤交界山区盆地间过着相对稳定和封闭的生活。经过南宋100多年的积聚酝酿,客家民系初步形成了。这一带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还是人烟稀少荒山野岭,只有少量畲族人散居其中,所以,客家先民原有的语言、习性等能基本保留下来。直至今天,众多学者对客家的语言、风俗文化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分析,证明其中具有大量唐宋时期的中原文化因素。
    笔者推测,“客家”的名称可能是畲族人叫出来的。畲族人先到,自认为主,故称后来的客家先民为客;或者“客家”是古畲族语某种意思的发音,畲族人用来称呼家客家人,后成了专称。而客家人则称畲族人“阿畲”,因粤东山区除了客家人就是“阿畲”,久而久之,引申为称所有非客家人为“阿畲(蛇)”,至今客家人仍这样称非客人。
言归正传,从上述可知,自唐末至南宋,客家先民经历了由中原迁淮南、由淮南迁赣中南、由赣中南迁赣闽粤边区的过程。客家李氏亦然。
宁化石壁
   在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地方有一山脉,其势奇拔,其景奇绝,其水奇秀,称武夷山。山之东麓有一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唐朝时名为玉屏坑,后名石壁村(乡)。因其周围环山,有一粉红岩石斜立,晶莹如玉,故名。就是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地方,在客家人的迁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客家南迁的中转站”。
    石壁村作为客家人的大本营,是在唐宋间形成的。唐末,爆发了规模宏大的黄巢起义。据考,战乱在江西以虔(赣)、信两州为最甚,在福建则以建州、福州为甚。闽西的宁化,正处建、信诸州之南、虔州之东,未及兵祸。故身处赣南的客家先民纷纷从石城过大畚桥,翻站岭隘,进入福建宁化县石壁乡。
    传说,百姓听闻黄巢造反,隔山摇剑,动辄杀人,所到之处,草要过刀,于是拖男带女,纷纷逃走。有一妇人带着两个男孩,路遇黄巢。黄巢见她背着大的,拉着小的,因问她何故。妇人并不知他就是黄巢,答道:我们是走黄巢的;大的男孩是先兄遗孤,父母双亡,怕断了血脉,故背他;幼小的是我儿子,纵有不测,还可再生。黄巢深受感动,对她说:不用怕,黄巢这等邪乱之人,惧怕葛藤艾条,你回家挂上葛藤艾条,就不怕黄巢兵马了。妇从急忙回去,在居住的山坑路口,满挂葛藤,又在家门口插上艾条。妇人走后,黄巢随后下令部下不得骚扰挂葛藤艾条的人家。妇人又将这件事告诉村人,他们纷纷回到家里,插上艾条,那天正是端午节。自此,每年端午节,客家都在大门上插艾,祈求合家平安,成了习俗。妇人所居山坑,就是在石壁村,后人叫葛藤坑。
石壁村雨量充足,气候宜人,风光秀丽。自唐末五代至宋元这一动荡时期,战乱不断,这里一直未受影响。这一“山高皇帝远”的“世外桃源”成了客家人南迁避难的福地乐土。当然,小小石壁村,容不了多少人,她有闽西、粤东作后盾。自唐末至宋元,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先民迁到这里,再伺机转迁闽西、粤东等地。到了十三世纪的南宋时期,这里汇聚了39姓、2000多人。人称“小小石壁村,子民过半亿。”
    前文提到的李孟,又名奇,9岁随父迁居江西赣州石城渡。为避兵乱和沉重的赋税,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迁到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李孟生4子:珠、珍、珂、球。
    李孟长子李珠,号大郎,六岁随父迁石壁村,在乡试中录入副榜。李珠生5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接着与西夏和金交战,大规模的战争造成北方社会极为混乱,大批大批的人南迁逃难,不少流民涌入了石壁村。一时间,小小的石壁村成了“难民营”,人口激增,村中治安混乱,乞丐频临,偷窃抢掠时有发生。李珠知道石壁村地狭人多,非长远之计,决定让已成年的金、木、水、火四德外迁发展,写下“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远幸泽,举祖流芳。”16字作为子孙以后联系。于是,金德迁福建长汀。木德、火德于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迁居福建上杭胜运里丰朗村。水德29岁时(1231年)携母及妻、子迁居广东镇平(今蕉岭县)。李珠76岁时,由火德接到丰朗居住。
                            火德贻后
    李火德,原名炳凤,号闽海,南宋开禧二年(1206)十一月初八日生于福建宁化石壁村。21岁迁居上杭县胜运里丰朗村。为人忠信孝友,乐善好施。他并非达官显贵,也不是在某方面有特别成就的名人,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他后裔奇多,分布奇广,且名人辈出。
    关于他的故事甚多,有位叫松山贞子的人写下了数万字的《李火德之谜》。有两个故事流传甚广:一是李火德63岁仍无子嗣,由原配伍氏亲自作媒,娶邻居陈梅山19岁女儿,继而陈氏连生3子2女。二是李火德死后出殡之时,行至半路突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送殡的人只好将灵柩就地停放,回屋暂避。很快雨过天青,众人只见停放灵柩的地方竟然陷了下去,成了一汪水,棺木也沉了下去,微露顶盖。这时地理先生恍然大悟:“此乃天陷坟穴,曰‘螃蟹游湖’,就此建坟,大吉大利。”又说:“‘游’者主向外,有水方能游,他日后代往外,遇水立业,必有所成。”
    地理先生一席话,火德子孙代代传。丰朗村李氏全部外迁,一代一代不断向外拓展。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李火德后裔分布福建28个县市、江西27个县市、广东24个县市、广西23个县市、四川(含重庆)11个县市、台湾8个县市以及湖南、浙江、河南、山西、贵州、湖北、云南、海南、香港、澳门等省区和海外13个国家。鹤山客家李氏就是李火德后裔之一。众多的李火德后裔之中,不少各行各业的出类拔萃者,其中不乏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或影响的人物。正如县志所记“所至皆蕃滋硕大,代有闻人”。故人称李火德为“南国客家李氏之祖”。有《题火德公贻后诗》曰:
                   昔遭宋鼎将移日,火德携家避乱初。
                   纵在流离犹尚义,旋开卜筑竟成居。
                   万亩膏腴多家计,百年子孙富诗书。
                   至今裔木跨杭邑,总是当年积善余。
    又有像赞曰:
    观其貌伟而丰,想其德裕而崇。不显乎外,恒用其中。好善乐施,不让庞居口雅范;立身清洁,也分陶靖节高风。贻尔子孙众,有如绵瓞,有如蛰螽。古调独谈孰与同?佥曰:非他人,这就是火德翁!
    福建上杭稔田乡官田村有座李氏大宗祠(火德公总祠)很独特,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祠于清道光二六年(1836)由闽、粤、赣、浙四省之火德后裔捐资兴建,是前方后圆的围楼式建筑,占地5600平方米,工程耗时3年,正中有上、中、前3个大厅,左右有两重双层楼房,后部建双层围楼,共有170多间厅房,规模之宏伟,可谓罕见。那众多的房间是专供外地裔孙前来祭祀时住宿的,房间都编了号,分派给各大支房,从中可了解李火德后裔的大致分布情况。如:五华百八朗房分派11号房上下两间,若鹤山禾谷、白米田支房(属百八朗房派下)前往祭祀,可入住11号这两间房。
散居鹤山
    如前文引县志所记“……今县属南坑口、龙眠、横水、白水带、云乡、双石各村之李氏同此一系,清初自岭东而来者也。”已将本支李氏分布鹤山的情况大致点明。
    据笔者所知,鹤山曾称南坑且居住有客家人的有两处:一是雅瑶赤草南坑村,今全村只有5户人,均为本支李氏,南坑口当指这里。一在鹤城禾谷,叫严屋村,旧县志作南坑,现已无人居住,尚有李屋坪、谭屋等村庄遗址。原居民迁至今长潭面村,今有本系李氏10多户人。
龙眠即鹤城城西,今所属坪顶村居有本系李氏。
    横水有两处:一在龙口四堡,经查没有李姓。一在鹤城镇南,今属先锋村委会,居邱、邹、叶、罗、李、陈、黎等姓,县志所指的横水当是这里。今鹤城的东坑村委会民国时隶属横水乡,称横水坑,所属大东坑、金竹窝等村的李氏,系李火德裔孙于清初由惠州迁此的,这一支系现有数百人,1986年香港小姐冠军李美珊就是这里飞出去的凤凰。
    白水带的中李(钟李)村居有本系李氏。
    云乡之李氏多已转徙外地,今仅有几户人居牛山村。
    合成(双石)马布毡、月塘等村的李氏,系李火德的17代孙李新德、李新来两兄弟于乾隆年间从嘉应州松源堡案背村迁高明合水大洞村(与马布毡相邻)开基,后分支到马布毡、月塘等地的。
    除上述地方外,本系李氏还分布于鹤城小官田大咀、新联北芬、古龙、禾谷谷围、址山白米田网山脚、东门山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有些村庄是讲本地话的,但考其族谱由来,却是客家人,原因待考。如月塘村,村人都讲本地话,而同宗且相距不远的马布毡却讲客家话,考其族谱,属客家人无疑,且与之相邻的都是客家村,似不存在被本地同化的可能。又如北芬、古龙、谷围,村人操客家、本地两种方言,有人说自己是本地人,也有人说自己是客家人。
上述各地李氏同为李火德后裔,但并不是迁来鹤山后再分支的,而是各自于清初从粤东迁来,分属不同的支房,故没有一个共同的迁鹤山始祖。据笔者所知,白米田的网山脚、东门山与禾谷长潭面同属一房,东坑的大东坑、金竹窝同属一房,合成的马布毡、月塘与高明合水大洞村同属一房,其余待考。现以禾谷、白米田这一房为例,简述其辗转迁来鹤山的过程。
    一世李火德,居福建上杭稔田丰朗村。
    二世三三郎④,又名赏懋,字朝美。迁梅镇,再迁广东程乡(梅县)。
    三世四六郎,字义,原居梅镇,迁居稔田官田村(邻近丰朗)。
    至七世李敏,又名百八郎,生于元朝。迁广东长乐县(五华)紫金山,后再徙玉茶李唐基(今五华水寨镇玉茶),为五华、紫金房始祖。后裔主要分布五华县水寨、锡坑、周江、平南、横陂、紫金县九和、兰塘、永安、瓦溪、鸡公嶂等地,开支到本省普宁县、和平县、惠阳县、信宜县、鹤山市、江西井冈山、赣州龙布、赣县、遂川县、兴国县、广西贺县、容县、宾阳县、四川富顺县等地。李敏生2子:上达、上通。
李敏13世孙万宁(法宁),居惠州府永安县(紫金)下黄砂水潭都。
万宁孙士友,居水潭郁,生5子:昌吉、华吉、荣吉、魁吉、文吉。荣吉迁鹤山松塘。
    昌吉居水潭郁,生5子:凤栖、凤来、凤林、凤仪、凤翔。
    李凤来,入闽始祖李火德23世孙,五华、紫金房始祖李敏17世孙。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生于广东惠州府永安县下黄砂水潭郁,后移居永安李塘。他少习诗书,为人勤劳厚实。本务农,成家之后开始做小生意。先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来开平县古博都禾谷(今属鹤山,当时鹤山未建县)一带做生意,再于乾隆年间带其全家及其五弟凤翔一家迁鹤山禾谷、网山脚居住(详见《李凤来二下鹤山》)。
    这房人迁来后,陆续有不少再转徙他处,如李凤来之孙李文宽一家迁松塘长排。李凤来裔至第5代派分30多房,其中一房留居网山脚,一房居长潭面,部分居东门山,其余去向不明。留居网山脚、东门山、长潭面的至今繁衍到第11代,班辈字派分别为“凤、象、文、云、集、胜、永、庆、振、少、昌”,今“永、庆、振、少、昌”5世并存。

注:
①这句话见于《崇正同人谱系》,李孟为南宋人,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孟的先祖是唐朝宗室,唐末,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汴梁,至南宋时李孟迁福建宁化石壁乡。
②天潢:古时称皇室为“天潢”,指皇族的分支派别。
③皇族的谱牒称玉牒。《大唐玉牒》详细列出了得姓始祖利贞至唐宗室的世系,奉李耳为祖,但很多人对此世系提出质疑,如《唐书•宰相世系表》认为,自汉朝成纪令李尚之后世系是可信的,在此之前,则疑问较多。
④数字+郎(娘)名,是南宋至清初流行于粤闽赣之交的畲族与客家人的命名习俗。首字一般以大、小、伯、千、万、念等字排辈次,排完再循环,念即廿。次字一般为齿序,即兄弟中的排行。末字男称郎,女称娘。一说居丰朗村李珠为一世,李火德为二世,火德之子为三世,故首字为三。从三三郎至百三十六郎连续七代均为数字+郎名。这种取名方式千篇一律,重名甚多。






《鹤山乡讯》 [第65期]
关闭窗口

巴人 发表于 2003-12-13 16:52:08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生镥刀与林亚海之死
作者:昆仑野叟
    你听说过“生镥刀”这个名词吗?你凭直觉听起来还会以为是指生了锈的刀吧。错了,五十年前的鹤城地区,老少皆知生镥刀。这是指一年只有一次大举上市的猪肉的专用词。70年前它还引发了一桩反对苛捐杂税,杀死林亚海的事件。年长月久这件事人们也已淡忘了。
    客家人多聚居于鹤城区,包括附近的共和、址山、龙口、宅梧、云乡等都份乡镇,每年冬至前后有晒腊肉的习惯。天气晴和,正是晒腊味的好天气,所以不论贫富,或多或少都晒点腊味,富户有几十斤的。客家人的房子虽是坭砖屋,但多数是上三下三或三闸两廊模式,分上厅下厅,中间有天井。上厅天井檐口,通风透光都好,在那里架一杆长竹,把猪肉一条条串上去,任它风干,免收藏麻烦。腊干了要吃的时候,就用长杆钩慷,要哪一条就割哪一条,方便得很。
    晒腊味的时节,卖肉的临时档口特别多。每逢鹤城圩期,在圩场里但见一行行的肉档,真是十行九馆。这些肉档都是白水带客家人的。因为一年才汤一次猪,所以客来人都叫这些猪肉为“生镥刀”。镥是客家方言,是锈的意思,即生锈刀。因为价钱比当地肉档便宜,人们乐于购买,生镥刀的生意特别好。也就是这个生镥刀,引发了轰动一时的群众自发诛霸的事件,也就是白水带人乱刀斩死花头海的事件。
    那时政府也有屠宰税,平常由有钱人向政府取得承包权,由承包人向肉商收税。当地肉商都按规缴税,惟独生镥刀上市,征税就有麻烦了。他们不是商人,只是临时卖肉的农民。猪是自养自宰的,他们抗缴屠宰税。群众能买到平价肉,当然支持他们。
    大家都知道,白水带人以团结强悍见称,是不好惹的,所以过去承税人也不敢去惹。任由他们在这段时间自由买卖,这已成了传统习惯了。哪晓得今年林亚海缴去了他们的猪肉,捅了这个蜂窠。
    林亚海,绰号“花头海”,是鹤城有名的劣绅。他在东门外的黄坑建了一座砖瓦厂,经营还算不错。20世纪30年代初,他除承包烟赌税
外也承包了屠宰税,黑白两道都给他面子,成了鹤城一霸。人民对他虽不满,但亦无可奈何,肉商当然不敢逆他。平日他在公馆吞云吐雾,间或到砖瓦厂巡一巡。
    大概是1932年吧,生镥刀的季节又到了,白水带人照常挑着生镥刀来鹤城摆卖。不用说,林亚海派人去收税,遭到集体抗缴。于是林亚海向区府报告,请求协助。区府派出几名警察协助征税,抗缴者给予没收。这一来可激怒了白水带人,他们回去商量对策,群情愤激,一致决定“把他砍掉”。这样决定和执行,在今天法治的国家来说,应是杀人犯罪行为,但在当日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的腐败社会,人民投诉无门,迫上梁山,也就不顾后果了。他们了解林亚海的生活规律,上午多在共公馆吸鸦片。下一个圩期,他们照样结群境内来鹤城摆卖,人数比往常更多,准备血洗林公馆。“花头海”还不知死期之将至呢!
    鹤城镇是附近一带地区的一个中心集镇。那时址山、云乡、宅梧、禄洞、金岗还是一个小圩市,共和还没有建镇。所以每逢圩期,四面八方的乡民都来赶集,商业兴旺,整日人流拥挤。就在这样熙熙攘攘中,白水带人不但抗缴屠税,还大批人拿着屠刀拥到林亚海公馆前理论,要索回上一圩期缴去的猪肉。“花头海”恃势,不加理会。后来越嘈越利害,他干脆闭门不听。这一来,群情更激动。平日对“花头海”不满的人更是推波助澜,要一灭他的威风。于是一批白水带人手执屠刀破门
而入,其家人见势走进,“花头海”欲拿枪抵抗也已来不及了,手起刀落,死于乱刀之下。
    砍死“花头海”后,众人撤出林公馆作鸟兽散。区府闻讯即电县府,县公安局立派一车警察前来缉凶,但已人去圩空。事件迅速传开,四乡人听到白水带人斩死“花头海”,人心太快,都说“善有善报、悬有悬报”,活该。多少年后,人们还好象说书一样,绘影绘声,说起来眉飞色舞呢




《鹤山乡讯》 [第64期]
关闭窗口

盅揭者 发表于 2003-12-13 18:14:15

蔡志林 发表于 2003-12-15 17:13:43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各位人士:您们好! 可否提供客家蔡姓迁川资料以及相关蔡姓字辈派语??            我来自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我祖蔡某于清朝年间与姻亲董、杨(字辈为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二家,由粤东一带入川。几经周折,随后定居四川西昌府盐边县同德乡道中桥村(今攀枝花市仁和区同德镇道中桥村),因家世败没,族谱亡佚,我仅知祖父字辈为“官”,父亲字辈为“永”,我的字辈是“志”,恳请各位知情者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列出相关字辈等资料,感激万分!我的邮箱:caizhibin@ah163.com

巴人 发表于 2003-12-15 19:02:12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唐末,中原战乱,河南蔡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先居于福建宁化县,二传又迁至广东梅州。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有蔡姓部属随从,后留台湾垦荒,此后,又 有大批的蔡姓人从福建、广东到台湾开基,有的又移居东南亚及欧美诸国。

巴人 发表于 2003-12-15 19:24:05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蔡姓的寻根重要依据
    蔡氏自古以来在福建地区的庞大声势,当然不是单靠蔡襄一个人造成的,实际上,他们的入闽时间极早,和子孙的繁衍甚为旺盛,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关于福建蔡氏的来自中原地区,历来的蔡氏族谱,都有明确的记载,以下举几个例子,以供这一代子孙寻很探源的参考:

    台北新庄「鸿儒蔡氏族谱」:「为叔度之后,先世居光州固始。唐武后垂拱二年(公元六五六年,从陈元光入闽,乃居漳浦之缘溪桥。其后番衍,有徙龙溪、有徙鳖山,又有出赘广东省广州,……其祖淮让,处于葛潭,即今楼下,于明万历间,适值沧桑之变,乃迁南安罗云,继移清溪芹山,胜庐居焉。生二子;兄弟分居,传五、六世,于清康熙间,始移寓同安之烈屿。」

    本省「蔡氏谱」:「先祖有季通者,以与韩佗胄杵,宋庆元间(公元一一九五至一二零零年),窜道州。子孙分散,后自宁化避梅州。」

    「齐阳蔡氏族谱序」:「晋邑青阳蔡氏,胄由莆阳仙游,一世祖一翁者,大唐咸通年间来居于此,六世而常安公始置祭田,八世诚叟公举乡荐登第,授莆田尉……。」

    「蔡氏谱跋]:「吾家自叔度公肇基上蔡,历周秦汉唐以来,人文继起,世系缕析,至于有宋,科第蝉联,簪缨世胄,传至我忠惠襄公(郎蔡襄),以刚方正直之概,行仁义忠信之政,在朝则谠言侃侃,以进贤退肖为己任,出知兴化则复塘田,如泉州则建万安桥……。公之子三,长居泉,又居漳金浦、次居潮辟望;季居淅潮州德清县,皆由莆阳分派。]

    除了上述历在目的谱序文字,台湾这一代的蔡氏子孙要想找到自己的真正根源所在,下列相袭自「唐山]老家的世传昭穆,也是最为具体的线索:

    青阳派(祖籍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廿八都青阳市):(世衍)龙(十一世)世功复应和绵秉宗立士道文培希树世宋诒谋垂裕笃庆锡光景耀崇昌云汉昭章;(字衍)君尔元宣子若孙曾,汝逊念之其乃有济,允以为吉亦克永迪。

    晋水派:元亨贞继九,志谋嘉丰年。塘东派(台中市蔡炳*先生提供):周鲁宗邦,本支实继,敦尔文照,荣华百世,五子登科,三元及第。

    东石派:(命名排行)贻(九世)书芳自远,树德世龙长,崇尚斯承志,创垂翼克昌,*缨遗燕翼,继述绍仪容,万派朝宗委,千秋裕后祥;(冠字排行)卿(十一世)仲子孙,永膺多福,纬武经文,安邦定国,名重词林,功高紫阁,凤起蚊腾,兰芬桂馥。

    鸿儒派(台北市蔡登昌先生提供):源深泽必长,缵绪踵书香,悠远华封祝,万年喜克昌。

    祖籍泉州府同安县安仁里十六都东西蔡社(基隆市蔡庆涛先生提供):祖(一世)德宗功福泽长,贻谋燕翼有义方,传家远诏遵诗礼,继世丕扬在文章,忠孝节廉天地柱,缵承克守庆前光。

    祖籍泉州府同安县金门(古名浯州大祖祠堂):舜志宗朝廷,仕安定其国,奕世毓俊秀,*璋耀邦家。

    祖籍泉州府惠安县什都仙塘铺江陵宝锦鳞社:元宋大宗,建名立福,康裕光隆,显昭荣穆,谟烈尊亲,孝恭散笃,鸿基宠禄,世德文章。

    祖籍泉州府晋江县彭田乡十七、八都:君开士选,文章衍绍,奕*辉煌,诗礼传家。

    鲁庭派:(大宗字衍)朝廷尊爵禄,宗族贵伦常,继志亲贤公俊,诒谋爱炽昌;(命名字行)祖德垂芳远,宗功衍庆长,传家唯诗礼,华国有文章,乡士尊彝*,克庸世泽绵,忠孝懋攸绩,忠孝懋攸绩,继述重英贤;(取字排行)公侯伯子男,传家唯诗礼,克庸世泽绵。

    丰山派:(祖籍泉州府晋江县南门外一都运塘都):伯岂旺克,正永必得, 让德大若,龙山云开,春印盛源,胜世芳旭,奕叶科第,计岂文章,詹英以来,照乃士熟。

    济阳派:鸿恒奕迪,汝本然培,惟(七世)尔延逢,继世文章,懋昭大业,以承吉昌。

    金门琼林派:宜(十三世)宗尔体士允克君子仲尚永世承基显谟依兹丕烈。

    祖籍泉州府同安县马尾巷浦南乡(朴子镇蔡芳辉先生提供):仁义礼智,宗伯唯宋,同士应光,国芳文德,承秉美昌,荣世泽长。

    塘东派(祖籍晋江县金井镇塘东乡):周鲁宗邦,本支实继,敦尔文昭,荣华百世,贤才蔚起,修身立志;(字衍)汝则念之,其乃有济,学业文章,厚斯培植,家教相承,惟仁与义。

    祖籍泉州府南安县埕尾保四十四都;后生有君子,世振贞元德,高曾祖父身,子孙曹玄来,万代接流传,儿孙永昌盛。

    祖籍泉州晋江县南门外十三都:宗邦周老,本枝及第,三年百世。

    东石东埕派(祖籍泉州府晋江县锦亭乡):维书风自远,树德世攸长,宗尚期胜志,公分纪克昌,暹英位燕易,断述招宜阳,万派朝秀藏,迁居难裕祥。

    祖籍漳州府漳浦县东门外十五都六鹅保甲场头杜(二水乡蔡如渊先生提供):兹孟花则汉世立君统,孝思达而清代发家声。

巴人 发表于 2003-12-15 19:47:00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蔡姓没有一个全国通一的字辈,所以很难帮你找到。可能你太公迁去四川以后,再从他这一辈起从新口传新字辈,既然族谱丢失,那就没办法了。除非你太公是从老家带族谱去四川,那你就要到你祖籍地那里抄一份族谱回来。客家人一般迁去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字辈。只有孔孟曾颜四姓是全国通一的字辈。你还会不会讲客家话?你们当地有多少客家人?敬请回答。

巴人 发表于 2003-12-16 20:19:14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张汝韶代表全市人民热烈欢迎


    8月28日早上约9时半,903名三峡库区外迁农村移民从佛山火车站乘坐30余辆豪华大客车驶过九江桥,徐徐进入沙坪,然后分别前往8个移民安置镇。我市有史以来首次接收安置的三峡移民顺利有序地安居新家。
    这批移民分别来自重庆市巫山县大昌、曲尺及南陵等地,年纪最大的75岁,最小的仅两个月。他们被分散安置到龙口镇龙昌新村和龙凌新村、古劳镇麦水新村、雅瑶镇昆安新村、桃源镇虹光新村、鹤城镇鹤昌新村和鹤凌新村、共和镇东华新村、址山镇民乐新村、云乡镇丽景新村等8个镇10个安置点。为了使移民安全、顺利地落户,我市组织了近百名警力,沿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另外还抽调30辆由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驾大客车到佛山火车站迎接移民,医务急救车随行,确保万元一失。
    鹤山市委、市政府在佛山火车站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江门市副市长邓启明、广东省发展计划厅伍焕强巡视员、省三峡移民办副主任黄良钻以及我市领导张汝韶等到场迎接。
    市长张汝韶语重心长地对移民们说,你们从大局出发,放弃了自己的旧家园,迁移来到鹤山,你们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接收安置的地方政府,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尽最大的努力安置好你们的生产、生活。我们已经为你们建好新居,并从农民手中调整出耕作地给你们,为三峡工程建设尽了自己应尽的一份力。张汝韶真诚地希望移民尽快融入鹤山社会,以全新的精神、全新的姿态、全新的面貌,投入到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齐心协力,奋发进取,共建美好的新家园。“我们代表鹤山市36万人民热烈欢迎三峡移民到我市安家落户。现在,我郑重宣告:鹤山市人民政府在佛山火车站接收巫山县255户903人,由此刻开始,你们已成为鹤山市的正式公民。”张汝韶铿锵有力的讲话刚毕,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江门市副市长邓启明在讲话中也希望移民在我市的帮助下,安心搞好生产,遵纪守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共同建设好鹤山。
    交接仪式结束后,各安置镇按照原定顺序将移民井然有序地引导上大客车。客车启动,载着903位移民奔向各移民点,奔向新生活,奔向美好明天……

巴人 发表于 2003-12-16 20:22:21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旧貌依稀忆鹤城
作者:温志光
   鹤城,是1732年鹤山建县时奠定的县城,建城至今已有270年历史。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后,才把县城迁到水路交通较便利的沙坪。因此,失去县城地位也近90年了。
    今日人们惯说“人走茶凉”,对地方典故也一样,时过境迁,日子久了也会淡忘。不信请问,鹤山县衙、学宫、兵营、仓库、书院、祠庙、城墙等等你能指认出来吗?我看很多人已不知道了。70年前捕捉得盗贼都要游七街,你知道七街的名字吗?我看也很少人能说得出来,这不是鹤城人故意把它遗忘,而是与鹤城老一辈人缺乏历史文化教育有关。他们不但不懂得保护历史文物,相反无知地去破坏它,使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古城,几乎在人世间湮没了。今天“鹤城镇”名字尚存,但270年来的古旧建筑、文物已荡然无存,令人痛惜。
    70年前的鹤城基本上还保存旧县城的面貌。城墙还没有拆,广阔的学宫,壮丽的仪门供人游览。狭窄的石板街,低矮的店铺,没有两层楼房。因为鹤城是中心大圩镇每逢圩期赶集的络绎不绝,连远处的白水带、址山、共和、禄洞、金岗的人都赶来做买卖,街上人头涌涌。当时鹤城河没有砌堤,也没有中山桥,只有石板矮桥。牛行、柴革行都在对岸河堤交易,人们叫这个地方为牛行坝、草行坝。这个地方也真热闹,江湖卖药的在这里打起锣来,耍几路拳脚,人群就像潮水般涌来。
    现在的医院门诊部,早日的车站和靠着虎尾坪村一列楼店,及近街口的银行、信社等地方,原是一块高低不平的大草坪,草坪上坟墓累累。人们都说是清朝杀头的地方,所以小孩都不敢到那个地方玩。1928年开辟公路时,才把坟墓迁走,推土平整,建设车站于此。
    新中国成立后的车站,是旧时利民、利行两个行车公司的总站。现在的医院门诊楼一带,以前有四座两层洋楼一宇儿排列,由东算起第一座是邮政局,第二座是泰益行,第三座是四达和利南行车公司总站,第四座是电飞单车店。而今日靠虎尾坪村公路边一排店铺,原是一列长廊,作停车和机修用。这样三面包围着中心一个大的场地,各公司的汽车出站进站就有回旋的余地,这块乱莽地也就热闹起来了。
    鹤城的商业也分行分市,打铁集中镇南街,茶庄集中茶行街,染房集中西横街,棺材铺集中恩波路,汇兑银号多数在逢源街,卖谷卖糠的在谷行街。市场则是茶行街进入镇南街的河边一列圩廊,这里逢圩期才热闹。
    一座古县城,除了城隍庙外,其他庙宇也不少。如武帝庙、华光庙、观音庙等,都在马家祠门前及左侧,武帝庙门前还有一片如茵草地。县仓在二中运动场一侧、(准确地点现已难辨认,因为七十年前都已崩崩破破的了。)驻兵的地方叫武营,在马路尾近松山一侧。武营前有一宽广的草地,是跑马射箭习武的场地。二十年代初马槐在广场中建了一幢四层楼房。未拆城墙时的西城门,是在马一樵的故居围墙前,现在铺着膏石板的小斜坡正是旧的城门。
    从县衙向东走出东门就是东关顶,东关顶这条街原名忠信街,后来人们习惯叫东关顶反而不知原名了。据我所知,这里有很多客栈,是轿夫、江湖卖艺、占卦算命、脚夫聚集的地方。还有一班由鬼马容做班主的木偶戏常驻这里。谷行街和忠信街本是同一条街,它在何处分界弄不清楚。初建金鹤公路时,原路线是由今日镇政府后的稻田过河(架套题照片:建在河边的华南楼木桥),在民房旁穿过至东关顶,经白沙岭、南门咀在原茶叶改良所直出分水凹。后来因此段路都是丘陵山地,没有乘客,才在拆掉城墙的墙基上改筑公路,由谷行街、南门、到了昆中义学就离开墙基沿河边水浪陂拐弯到西门经龙眠乡、浅塘、合底等村庄,在茶叶改良所与原路衔接。因此,也把谷行街截为两半,所以今日人们称为上谷行、下谷行了。下谷行街有一座魁星阁,拆掉后才用石板铺成小斜坡。这一短小街巷通往逢源街,小街中段有一石板桥(人称当铺桥),通往同昌押(兼营汇兑业)。相对一边有一个闸门,穿过闸门就是有名的宝昌银号了。
    人们还记得鹤城有间名叫药房而不是卖药的店铺吗?它是保安药房,经营苏杭布匹、日用百货。因为兼营汇兑的缘故,在铺后河边建了一座很牢固的洋楼,样式象炮楼。这就是人们今日所谓华南楼。游击队遭黄汉山带领的保安队袭击时,曾在此楼闭门固守,保安队无法攻入,遂纵火焚烧。现在此楼尚完好,人们还把火烧华南楼当作故事传讲,可是有几个人知道它的原名呢?在保安药房隔邻有间福音堂,是耶稣教宣教的地方。每逢圩期都坐满教徒在听讲圣经。
    逢源街与西横街交汇的河边有一座高大洋楼叫杨家园。从杨家园沿河边到恩波路或转弯到南门口,这一地带昔日是很热闹的。这里有茶楼饭店,一间在杨家园右邻叫成就饭店,一问在恩波路口叫广和居茶楼,现在还存着一块伸出河边的水泥板,一端有一个约50公分直径圆孔,是茶楼汲水用的。这条恩波路中段,是《鹤山杂志》社所在地,两间铺位,有排宇房、印刷房、按期出版《鹤山杂志》。拐弯入南门这段石板街有酒米铺,制饼铺,烟丝铺、弹制棉胎的作坊。
    进了南门就是直达县衙的大街了。大街右边是学宫,左边是昭忠祠。
    说起这间昭忠祠,本来是咸丰年间洪兵起义攻陷鹤城时把县令马斌杀死,后来清政府号召附城都团练围攻洪兵,把洪兵击溃,克复县城,为祭祀马斌和死难团勇而建的。它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曾做过公安分局,抗战中期为国民党鹤山三区区党部,后来也做过鹤山县第二民众教育馆,抗战胜利后为鹤城中心小学,七十年代末不知为何把它拆掉。
    鹤城是鹤山市的中心地带,建县时选址于此不是无原因的。而且当年水源丰富,鹤城河可直通开平,经常有货船来往,在石柱螺装卸货物,现在人们还叫这里为船渡头。公路又四通八达,如果在空中鸟瞰,这里的确是个交通枢纽。所以日本空军飞抵鹤山,鹤城就成为轰炸的目标了。




《鹤山乡讯》 [第62期]
关闭窗口

liangpomen 发表于 2003-12-17 01:28:41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鹤山的客家话跟我们广宁的比较相像,不难沟通。 :D

巴人 发表于 2003-12-21 18:05:43

RE:鹤山客家人[转帖]

liangpomen 于 2003-12-17 01:28 写道:
鹤山的客家话跟我们广宁的比较相像,不难沟通。 :D
    广东西部的客家话交流是没有问题的,当地客家人都是讲惠州府的客家话为多。肇庆府以前管的地方很大,客家人当时也很多,但至从土客械斗以后,客家人就已经很少了,我们当地客家人大约有7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占全市总人口约20%——25%左右,在广东西南部已经是相当多了。你们肇兴市那个县有客家人占全县总人口20%以上?敬请回答。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鹤山客家人[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