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2-4-13 12:12:31

修纂台灣客家族群史[转帖]

修纂台灣客家族群史

来源:http://www.rdecctd.gov.tw/03s&p/s&p01_05_03.htm

前言

人、時、地是構成歷史的三大要素,而在台灣這個歷史舞台上,自史前時代以來,在不同的時、空下,有許多族群遷徙或移入台灣,在這塊土地上創造歷史;時至今日,閩、客、原住民、以及光復後遷台的外省籍人士,共同組成台灣社會的四大族群;其中,相對於原住民鮮明的民族色彩,客家在漢人族群中有別樹一格的文化特色。



客家人原居中原地區,自魏、晉以降,因戰亂等因素而歷經多次重大遷徙,故以「客家」稱之,亦有「客而家焉」的涵義寓於其中。而客家人在動燙流徙的環境下,依然堅持保有其語言及文化傳統,使得「客家」成為一個色彩鮮明的漢人族系。



在客家人遷入台灣方面,其詳確之時間並無定論,但以各種史料觀之,較具規模之客家移民大略為清康熙年間,迄今已歷三百餘年。於今日台灣南部、中部及北部至花東一帶,均有客家先民的移墾足跡;至於在談到臺灣南部地區客家人的開發時,咸認六堆是客家重鎮、也是當地客家移民之始;而由今天高、屏二縣的六堆地區經彰化平原永靖、埔心一帶,臺中縣、桃竹苗三縣、臺北縣迄花東鳳林等地,也是一般人認為客家人較多而集中的區域。



隨著台灣歷史的推展,客家人向來秉持的刻苦勤儉精神及其語言、文化特色,不但在台灣的開發史上留下痕跡,也豐富了台灣多族群的社會文化;惟時移勢遷,許多客家文化的特質常被誤解而流於刻板之印象,工業社會的快速發展,也使客家傳統文化、語言有逐漸流失的危機,凡此,均是對族群歷史文化不夠了解、無法產生共鳴所致;所以,在現今多族群的台灣社會裡,對各族群歷史的研究、文化特色的保存,不但有助於各族群之相互了解與彼此尊重,更能進而涵融新的族群文化,為台灣社會浥注不同的源頭活水,發展出更豐富多元的人文內涵。





計劃緣起





修纂「台灣客家族群史」計劃緣起於民國83年4月15日 宋省長於主席任內視察省文獻會業務時指示:應剋期完成簡明、通俗之族群史之整編、出版,以推廣、普及台灣之歷史文獻。有鑒於台灣之客家族群對台灣歷史之貢獻不容忽視,惟在近年之社會變遷中常被視為『隱形的族群』,且乏相關專論及研究,以致歷史定位不彰,為促進台灣各族群相互了解和同榮共進,即積極規劃辦理台灣客家史之修纂工作。





籌備過程





● 召開籌備會議,成立修纂小組

本計劃原預定以85、86兩年度編纂出版簡明之台灣客族史,於85年度召開2次籌備會議,邀集國內各階層之客籍大老菁英,如時任立委之林光華縣長、邱創良省議員、鍾肇政理事長、賴世烈館長等30餘人與會;決議 推定鍾肇政理事長擔任本項計劃之總召集人,陳邨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修纂台灣客家族群史[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