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 发表于 2004-2-11 20:54:01

闽台王游氏客家

在诏安县秀篆乡祖地和分衍于台湾省台北县和桃园县、宜南县的王、游两姓,世代联婚,两岸都共用一座祠堂"盛衍堂"。同姓不同宗而共祠堂已很罕见,不同姓而共祠堂,别处所无。

原来,王、游两不仅是裙带关系而已,而还有以男性世系为血缘标志的两姓交流。

王游两姓都是明朝永乐年间开基秀篆的客家。王氏第二代(始祖王念八之子)王先益过继给游氏第三代(始祖游念四之孙)游信忠为嗣,改姓游,后裔繁盛,分居于龙潭、溪唇、北坑、安美、拱涯洋一带。

嘉庆年间,抗倭名将俞大猷从福建追击倭寇入广东,经过秀篆,游姓第五代(其"骨"是王姓第四代)四位健儿添加剿倭行列,立下战功,俞大猷奖给"四勇奇勋"匾额,游氏族人就在龙潭建起祠堂,命名"盛衍堂",将这匾额挂在祠堂中堂。

明末清初,秀篆游姓很多人添加郑成功的抗清队伍,赶走荷兰侵略者,据守台湾。清朝统一台湾后,游氏一部分人居留台湾,建基立业。干隆年间,秀篆游氏族人又陆续到台湾。有的在台北、桃园一带垦荒拓土,有的随吴沙开发三貂岭(今台北县项寮乡),又越过三貂岭,垦拓了噶玛兰平原(今宜兰县)的大片处女地。游氏后裔分布在今台北县贡寮乡,宜兰县番割田、北角庄、北六斗,桃园县南圣角等地,人口众多。

诏安秀篆的王氏,起初人丁稀少,是游氏传衍于台湾的第十四代孙游祖送回祖地过继给王姓为嗣,王氏子孙才兴旺起来。由于游原是王,王原是游,所以秀篆王氏也以游氏始建的"盛衍堂"为祖祠。

秀篆王氏缘游氏大台湾已建基立业的关系,也陆续到台湾开垦,建基立业。两姓在台湾与在祖地一样,也是同村相处。

在清一代,两岸王游交往频繁,虽在日据时代也不间断。至1937年抗战爆发,两岸断绝来往。

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王游两姓在台湾的后裔回秀篆谒祖会亲。两岸宗亲共同筹款修建祖祠"盛衍堂"。

秀篆盛产茶叶,起初王游两姓乡人过台湾,带去家乡茶种在台湾繁殖;以后,又将在台湾经过改良的茶种携回祖地繁殖。

在秀篆乡龙潭"盛衍堂"祖祠,每年元宵佳节都举行灯会,王游两姓家家户户制灯送到祠堂参展,五光十色挂满灯棚,互相辉映,竞先争光。这是两姓群众一年一度大聚会,男女老少同欢乐。

两岸王游宗亲合力共修祖祠的碑记一直保存在"盛衍堂",永存纪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闽台王游氏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