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9-12-20 22:36:30

新疆天地集团创始人郑大清(仪陇县客家人)

郑大清  新疆天地集团创始人郑大清
http://baike.baidu.com/view/2846972.htm?fr=ala0_1
http://www.schakka.com/Article/ShowInfo.asp?ID=5931

  郑大清创建的新疆天地集团,是新疆有名的民营企业之一,企业从九年前的零开始,到目前拥有资产19.6亿元人民币,负债率仅为8%。集团共有16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从事着商业、农业、房地产业、电子通讯、生产加工业、生物药业、酒店服务等众多行业,全员职工5000余人,并以原创资产在九年时间里增长5000余倍的非凡业绩创造了一个西部企业的发展奇迹!在“2004年全国成长企业”评选中,新疆天地集团获得“第三届中国成长企业百强冠军”。
  短短的几年时间,新疆天地集团先后还获得了“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国家级诚信单位”、“新疆先进私营企业”、 “新疆纳税大户”、“新疆重点保护企业”、“创业之星”、“慈善爱心企业”等众多荣誉称号。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视察该公司后给予了高度评价。郑大清先生个人在2004年中国慈善榜全国爱心企业家排名中,名列第41位。
  从一个普通的农村打工仔到创业之星,再到慈善爱心企业和全国百强冠军,郑大清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却充满了坎坷、艰辛、奇迹和苦难。
  慈母爱心,塑造坚强性格
  郑大清出身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穷的山村,在艰苦的环境里,母亲悉心的教诲和贫困的生活练就了他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和勤奋好学的性格,这种诚实、勤劳、善良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深得母亲的疼爱。
  他还在读小学时,有一次,学校组织各小学三好学生到十几里外的乡镇去汇报学习,母亲给了他一角钱中午好让他在街上买点东西吃。他到中午就买了两个包子,但自己一个人却舍不得吃,一直等到天黑回家他把包子献给了母亲。母亲很感动,骗他说,她不爱吃包子, 非让他一人吃不可……
  从小他便懂得了比大海更深的母子之情。
  母亲不但勤劳和慈爱,还特别擅长讲故事,在郑大清幼小的时候,母亲经常给他讲述些有关人生向善的美好故事,并时常教导他要作一个诚实善良和守信的人,而这些善恶均有不同结果的故事,在少年郑大清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影响着他的一生。至今都几十年过去了,每当他回忆到慈祥的母亲时,仍然感慨万分。
  刚粉碎“四人帮”后不久,国家百废待兴,郑大清为给父母分忧和寻找人生道路,依依惜别父亲母亲,并第一次离开生他养他的村庄,走进了军营。在部队,他积极上进,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全团是第一批当班长、第一批获得团嘉奖的新兵,并在当班长第一年就带领全班荣立了集体三等功。在部队的几年生活里,练就了他刚强、果断的意志。
  可是,和母亲一别后,母亲因劳累过度,又无钱治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是他一生中最痛心的事情。
  “这都是贫穷要了母亲的命啊!”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的郑大清,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母亲的坟前长跪不起,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干一番事业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从此,他开始购买大量书籍埋头苦读,忘我的学习各种知识。他这时的理想是要做一名文学青年,并立志要最终成为一名作家。他学习写过散文、诗歌、中篇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等各类文学作品,虽然由于自身知识、生活经历和经济上的不成熟等原因,均没有获得成功,但这些文学创作经历却大大提高了他的文化素养、知识面和增加了他丰富的想象力。这些宝贵的知识财富对他以后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后来梦想在文学创作上有所作为的郑大清深深感到文学创作是一条非常艰难而又漫长的道路,苦于生计,他又不得不先到当地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打工糊口。调沙灰、砌砖头、扳钢筋……无论被安排做什么艰苦的活儿,他总是毫无怨言,不折不扣地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干一行爱一行,他不畏劳苦、踏实肯干、待人真诚,深得老板和工友们的喜爱。
  这时的郑大清深深地感到了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性,他更加酷爱学习,哪怕只有五分钟的空闲时间,他也要用来看书学习。在建筑工地上,他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全部用于买书看。夏季的夜晚天气闷热,蚊虫叮咬,当每天干完十几个小时的繁重体力活后,疲劳至极的工友们都已熟睡了,可他仍然光着身子,蜷缩在低矮的工棚里如痴如醉地钻研着建筑图纸和各类书籍。
  当时,很多人对郑大清的举动不能理解,甚至有少数人嘲笑他:“工地上专门有技术人员看图纸,有你一个小工的啥事?”但他们哪知郑大清的宏图大志呢。
  “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母亲从小就教给他的人生格言,已在他心中点燃了理想的火焰。
  很快他就自学会了有关建筑工程技术、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他开拓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坚信,路只有从脚下开始。
  坎坷创业、练就翱翔本领
  1985年,郑大清怀揣从亲戚朋友筹集的70元钱路费只身来到新疆,踏上了一片未知却充满神奇的土地,开始了他新的创业历程。
  3月的新疆,寒风凛冽。经过几天几夜的拥挤和奔波的郑大清在走出乌鲁木齐市火车站的大门时,全部的家当只剩下1毛2分钱和一床在部队用过的旧棉被。面对人生地不熟的新疆,他不知道该走向何处?
  “有一个同乡在水磨沟当小工头”突然郑大清想到了一个人,就像找到了救星,想方设法混上了开往水磨沟的汽车。
  暮色笼罩,阴沉沉的天空飘着雪花,郑大清扛着一床棉絮,来到了水磨沟。
  站在露天坝里,他顶着呼啸的寒风,忍受着饥饿,等啊等,从傍晚一直等到深夜,始终都没见到同乡归家的影子……
  半夜里,郑大清被一阵声音叫醒。原来极度疲劳和饥饿的他,裹着棉絮不知什么时候躺在飘着雪的屋檐下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那晚,幸亏他被同乡的邻居叫到一间堆放煤炭的茅屋里,才免遭了一整夜的风雪和冻伤。
  后来,郑大清凭着懂一些建筑知识的优势,在同乡的工地上当了工班长,劳动一天能挣到5元钱。在那里,他除了吃苦干活、拼命读书外,更是细心学习人生各方面的知识和管理经验。
  他认识到,光用力气打造的天空是辛劳、漫长而暗淡的,而用智慧和勤奋打拼的世界才是长久、稳固和光彩夺目的
  第二年四月,郑大清回到家乡召集了40多个农民工来到新疆,并从别人手里转包了一些小工程。他带领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劳动,按时顺利完成了工程。但没有想到等工程交工后,因包工头不讲信誉,光干了几个月活,但他们没有拿到一分钱。
  那段日子,郑大清日日夜夜都在忙碌奔跑着。因为这时几十个工人的吃饭都成了问题。
  他对工人们说:“眼前大家虽然苦点,但是,我保证只要我郑大清在,我们一定能再找到活儿干,一定能挣到钱!”郑大清以他坦诚的人格力量、必胜的信心和超人的胆识感染着每一个人,鼓舞着人们的士气,就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人还是紧紧地跟随着他。
  然而,最后依然是事与愿违。那年,郑大清虽然又找到了活儿干,但由于当时民工毫无保障,后来叫他们干活的那位老板,在年终时也携款跑了。工人们向他讨工钱,借钱给他的人们也纷纷向他讨债。每天,他如坐针毡,但郑大清没有躲藏,没有回避矛盾,他挨个的向工人们出据好欠条,他叫大家相信:“我郑大清这辈子就是当牛做马也要偿还清欠你们的一分一厘钱,决不会让你们跟着我吃亏。”
  郑大清的承诺,表现出了一种超凡的镇静、稳重和人格力量,但他内心根本没谱,一直在盘算着如何才能偿还清这笔债务。
  这年年底,郑大清没能回四川老家和家人团聚。这时身无分文的他,不知道明天往哪里去,更不知道如何在举目无亲的新疆度过寒冷的春节。
  严冬,冰天雪地的乌鲁木齐更冷,也找不到活干。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一位朋友给了他5元钱,就是这5元钱,他在繁华的乌鲁木齐市生活了整整一个星期,有时,他一天只吃一次饭,有时晚上饿得难受,就起来喝冷水充饥。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他为了节省1角公共汽车票钱,常常坚持步行,几乎每天都要走几十里路。有一天,已是下午六点多还没吃早饭的郑大清,从衣袋中搜出2角钱,在一个街边小食店买了一碗牛肉面,几口就把一碗面汤喝下去了一半,当他再次向老板要面汤时,老板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几乎沦为乞讨境地的郑大清,但一刻也没有放弃进取的努力。1987年春节,当千家万户团聚在家,喜迎新春时,郑大清依旧流浪在天寒地冻的乌鲁木齐街头。这时的他虽然背井离乡,身无分文,忍着饥饿,但他每天仍都还要穿梭在各个劳务市场和建筑工地,了解信息、寻找机会、走访行情、结交朋友。
  一个冬天过去,他靠走路磨穿了两双鞋底……生活往往就是这样残酷,你怯懦退缩时它会把你打击得体无完肤、一败涂地;你勇敢坚强时它会因你的不屈不挠而退让,给你亮出一片风雨过后的艳阳天。
  天道酬勤。郑大清的努力没有白费,他那睿智、坚韧、自信、诚实、善良和不畏艰辛的品格博得了人生。在他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迎来了1988年的春天,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和新疆制胶厂签订了13万元的厂房维修合同,三个月后,他就按时按质完成了全部工程,并受到了甲方的称赞。接着,他又干了几个小工程,那年,他除了还清所有的债务,还有了几万元的利润,就这几万元钱,成了他人生中重大的转折,并改变了他今后一生的命运。
  一个出身贫寒却有远大抱负,但又长期身无分文的人突然之间拥有了几万块钱,这对1988年的他来说简直充满了兴奋、满足和对所有人的感激。也就是这些钱使他从一个根本不知道城市为何物的闭塞山村青年有条件在城市里与城市人一起生活,并最终了解城市。就这样,到三年后的1990年,郑大清已经在乌鲁木齐市站稳了脚跟,此时的他,资产已有几十万元。
  当年下半年,郑大清花了二十万元在乌鲁木齐市闹市区租了一间大型地下室,经过装修后,开办了一家商场,同时,他还看到新疆土地辽阔,煤炭资源丰富,于是又投资在乌鲁木齐市东郊开了两个煤矿。
  按理说有本钱赚钱更容易,可是,天不从人愿,在这之后的两三年间,由于他人生经历太少,经验不足,决策失误等种种原因,导致两个煤矿连续破产;他的商场也因自己没有经验,被对方在合同上算计,最终落得了血本无归。管理无方、决策失误、被人欺骗、失败……一次次的不幸接踵而来。
  骤然间,从一个几乎就要成为百万富翁的他,却又变成了不但身无分文,还倒欠他人几十万元债务的穷光蛋…..在这人生沉浮不定期间,他彷徨、痛苦,他真正尝到了“走投无路”的滋味。但每当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常常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在他幼小时母亲留给他的许多深刻不灭的印象……。
  最难忘的一件事大约是在他两岁左右,自己在院子里玩耍时重重的摔了一跤,当时任凭他怎么哭喊,母亲却不拉他也不抱他,而是要让他自己站起来。随着岁月的流逝,郑大清才渐渐明白当时母亲这种几乎不近情理的方法其实就是在锻炼自己坚强、勇敢和不怕困难的意志,而郑大清就凭着这种顽强的意志,又一次次从失败和走投无路的地方爬起来,从头做起,他凭借不怕失败的顽强个性,终于在经了无数次的成功和失败、失败和成功之后,于1995年,在他到新疆的十年之后,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他自己发展的清晰道路,迎来了他人生和事业上真正的春天。
  诚实守信,叩开成功之门
  这一年,郑大清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大西门地段上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企业——新疆天地实业贸易有限公司。在经历了无数次磨难之后的他,真正成熟了,并很快找准了第一个投资项目,筹借到了第一笔40万元借款。他推行 “以仁爱之心管人”,倡导“企业管理亲情化”的文化理念和“我就是企业主人”的员工思想,将“时刻为他人着想”切实从身边做起。他施行的这些仁爱的管理方法,加深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感情关系,使庞大的一个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人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温暖。
  1998年,郑大清的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一年,他投资2亿多元的“东方100商厦”克服了没有经验、没有市场、没有资金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的全国商业不景气的种种困难,一座三万多平米的现代化商业大厦实现了当年拆迁、当年施工、当年招商、当年开业的非常目标。整座大厦从开工到正式营业仅仅只用了九个月的时间,这在商业界被称为“西北地区的奇迹”。
  在修建东方100商厦的时候,因资金严重不足、公司员工和建筑工人的工资长时间都不能正常发放,如果稍有闪失,有一环扣链扭断,都将导致整个计划的彻底失败。郑大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每天都要深入工地和工人们拉家常、问寒问暖,给大家分析公司美好的前景,他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保证工程按时完工,到时什么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他用真情打动了员工的心,大家不但原谅他没按时发放工资,甚至还有很多人把自己家里的钱借给了公司。
  东方100商厦总经理马晶回忆说:“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郑总总是保持着一种乐观、自信,并且这种自信会带来所有人的必胜信心。是他用真诚、宽厚、仁爱的胸怀赢得了所有员工的辛勤工作和大力支持,赢得了众多厂家的信任。他诚实守信,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感动着每一位员工,郑总成就了公司,也成就了我们每一个员工。兢兢业业地工作,把公司做大做强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就这样,他的新疆天地集团公司从九年前的零开始,到目前的已积累了二十亿元资产,负债仅为8%。如果以九年前40万元借款投资起家计算,九年来,他以超人的能力使公司资产增值了五千余倍。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必然结果,也不能不说这可能就是诚实做人的因果关系,或者说这就是“天地神话”。
  回报桑梓、寄予无限真情
  郑大清富了,但他致富没有忘记家乡,他像深爱他的母亲一样,深深地爱着他的家乡。
  2001年10月,他和全家回到仪陇拜祭母亲。伟大的母亲用了多少爱心养育了自己,可在她七十岁寿辰时拿什么来奉献给自己的母亲呢?当他看到家门前的小河时,又勾起了他痛苦的回忆: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夏季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滔滔洪水挡住了他们从学校回家的道路,两个同学不顾劝阻,挽起裤腿,战战兢兢地向河中心的跳墩子走去。突然,一股急流冲来,瞬间,两个同伴的生命被洪水吞噬……
  母亲说:如果在河上架座桥,那该有多好啊!
  三十多年过去了,郑大清看到现在家乡落后的交通仍然还严重制约着家乡的建设,心情非常沉重。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和支持家乡的建设,他当即决定无偿捐资为仪陇县69个乡镇每个乡修建一座能通行汽车的公路桥,又取名为“慈母”
  目前,他已在四川省仪陇县和新疆共无偿捐款修建公路桥75座,建希望小学五座,并设立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家乡优秀学生和救助特困生,同时,他还解决了家乡近千人在他的公司里就业。
  郑大清说:“是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我没有理由不为家乡的建设出力”。他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还要回家乡投巨资办大型综合企业,引导全县人民走工业兴县之路。
  仪陇县县长吴道军说:“为感谢郑大清对家乡建设事业的鼎力支持,我们将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所修建的桥梁、学校和街道,让家乡人民铭记他的义举”。
  在知道这件事情后,郑大清非常感动,但他并没有同意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说:“一个人将企业做大了,其实这个企业就是社会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造就一个人的成功靠的是社会,所以,他理所当然将他的一切财富回报给社会”。
  他在取得成功以后,他感激着全社会,感激着天下所有的人。他说:“是这个社会和天底下的好人帮助了他,他才有了今天的业绩!”
  从有手机开始至今,他的手机号码从来没有更换过一次,他说他害怕更换了手机号码后,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万一有什么困难需要他帮助时无法与他联系。
  他在取得成功以后,他感激着全社会,感激着天下所有的人。他说:“是这个社会和天底下的好人帮助了他,他才有了今天的业绩!”
  当他在报纸上看到贫困山区有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孩患上了骨结核,因家庭困难无钱医治而将面临终身残疾的报道时,他毅然将小孩接到新疆医学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用十多万元,使孩子得以康复,又回到了天真浪漫的生活中。当孩子的父母怀着感激的心情找到记者和有关职能部门,要求写报道感谢他时,郑大清先生却安排工作人员拒绝了任何采访和报道。他人不解地问:“他们素不相识,那他做这天大的好事为了什么?”郑大清先生在得知这一问话时只平淡地说了一句话:“这事谁见了都会做的”。
  多么感人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故事呵!
  多年来,他默默无闻的为社会做了许多好事,由于他做事低调,不让媒体宣传报道,还有许多好事善事外界都不知道。
  金钱不能堵塞心灵的缺口,而要填满那遗失的角落。小时候,郑大清非常想读书,可家里穷,没钱让他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他感情非常深厚的母亲也因家里穷,生病无钱医治过早地离开了人间。郑大清说:支持教育和医疗事业、帮助有特别困难的人会成为他自己今后要实现的一个最大的梦想。
  到现在,郑大清很富有,但是他却非常朴实。坐飞机时没有特殊原因,他肯定都是坐经济舱,他目前坐的车也就是一辆普通国产奥迪。凡见过郑大清先生的人都说:他平和、淳朴、谦虚,在他身上感觉不到一丁点儿的骄横、高傲和铜臭气。
  截止今天,新疆天地集团已成功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正在向发展阶段迈进,他们将会朝着新的目标苦练内功,强化管理,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计划在2010年公司成立15年时,将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己的科研队伍、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综合国际竞争实力、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国际大型企业集团。
  2004年底,郑大清为朱德故乡仪陇县无偿捐款修建了75座公路桥,又取名为“慈母桥”,这些桥从2001年开始修建,历时三年,前后共有五十多家建筑队参加了施工,在经过精心设计和紧张施工后,现已全部竣工通车了。这些桥梁的竣工使该县受益乡镇69个、受益村369个、受益人口39万,接通县内村社道路1010公里。“慈母桥”的修建,将全面改善仪陇县乡村的交通条件,加快全县公路村村通进程,结束部分村社农副产品外运和工业品购进肩挑背扛的历史,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农村致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朱德故乡恰好也是郑大清的家乡,他像爱着他的母亲一样深深地爱着他的家乡。
http://baike.baidu.com/view/2846972.htm?fr=ala0_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天地集团创始人郑大清(仪陇县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