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重光教授讲座会
马来西亚,柔佛新山南方學院《南方沙龍》人文學術講座系列第廿七場講座主講人:謝重光教授
講題:客家民系與客家文化
日期:2009年11月16日(星期一)
時間:7.30pm--9.30pm
地点:南方学院125会议室
新闻稍后
谢重光教授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谢重光,男, 汉族,1947年生,福建省武平县人。厦门大学历史学硕士(1982)、北京师大历史学博士(1987)。博士毕业后先后在福建社会科学院、广东汕头大学和福建省委党校从事研究工作,曾任福建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主任、历史所副所长,广东汕头大学学报主编,福建省委党校闽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职,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专门史博士生导师,福建省《客家》杂志主编,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和宗教研究所兼职教授、江西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广东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浙江丽水学院畲族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主要社会学术职务有:福建省客家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宗教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历史学会理事、福建省社科联委员;国际客家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敦煌学会、社会学会等全国性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史、文化史及中国东南区域社会与族群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在各研究领域都独树一帜,取得显著成果,尤以佛教社会史和客家学名家。
在佛教社会史方面,先后出版了《中国僧官制度史》(合著)、《唐三藏传》、《汉唐佛教社会史论》(另一版本题为《晋唐寺院与寺院经济研究》)、《敕修百丈清规释译》、《中国历代名僧》(主撰)等专著,并在《历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敦煌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佛学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
在客家学研究方面,先后出版了《客家源流新探》、《海峡两岸的客家人》、《客家形成发展史纲》、《乡土中国—闽西客家》、《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等专著,提出了客家是文化的概念、客家先民的基本构成是平民百姓、客家与畲族、福佬互动共生、畲族族源多元论等重要论断,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客家学者,在畲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也卓然成家,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在治学方法上,深受传统史学的熏陶,严谨缜密,务求实证,而又博采众长,注意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史学界的京、沪、华南各派兼收并蓄,择善而从。在治学态度上,把陈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及“学者要预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许多重大的学术问题上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而又言必有据,持论客观、公允,体现了史家的学识、使命感和社会担当的勇气。
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专著16部,参加编撰书籍多种,著述总量约400万字。出版的专著除前面述及者,尚有:《李后主传》、《柳宗元传》、《唐高祖传》、《陈元光与漳州早期开发史研究》、《金门史稿》(合著)等。曾参与“七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佛教教团管理制度”的研究,主持福建省“八五”社科基金项目“五代闽国史研究”和“十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宋以来客家妇女社会生活研究”。目前正主持福建省“十五”社科重点项目“客家文化述论”。
曾多次到美国、日本、东南亚和台港澳等地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研究成果获得过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三次,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中国民族图书三等奖一次,华南地区优秀图书奖一次;合作项目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一次。合作专著《金门史稿》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和津贴。 謝重光領路追本溯源‧5大要點剖析客家文化
• 柔佛
2009-11-18 11:37
•
祝家華(右三)在講座開始前,贈送紀念品予謝重光(左三)。左一是韓慶祥,左二是蕭光華;右一是安煥然,右二是黃重山。(圖:星洲日報)
1 of 2
(柔佛‧新山)中國學者謝重光週一(11月16日)晚上分享了他長年來研究客家人的心得,讓大家知道更多的客家文化,也深入瞭解客家民系的構成。
•
新山南方學院學術研究處週一晚上主辦了《南方沙龍》人文學術講座系列第27場講座,講題是“客家民系與客家文化”,主講人是中國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文化所所長謝重光教授,主持人由南院學術研究處主任安煥然擔任。
謝重光在講座中,以客家人不是單純的北方移民,客家人是漢、越、蠻三種族群長期融合的結晶,客家民系的形成、發展與分佈格局,客家文化的類型與特性,客家文化的中原情結與草根本色這5大要點,來講述客家民系的構成與客家文化。
出席者包括馬來西亞派報同業總會總會長韓慶祥、新山客家公會會長韓光華、南院院長祝家華博士。
客家人非單純北方移民
謝重光表示,不少人認為客家人是古代從北方遷移到南方的人,有的人還會說客家人是來自中原的世家大族。
他說,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錯誤源於最初的研究者簡單地從種族和血統上認識客家,以及他們對客家界定的偏頗。
謝重光表示,單從種族和血統上認識與界定客家是錯誤的,而他有2個重要理論作為依據,一是費孝通的民族多元一體說,一是陳寅恪的文化史觀。
他表示,雖然民族、民系與種族有關,但是畢竟不同於種族,對民族和民系進行識別的最主要依據還是文化,因此在本質上,客家是一個文化的概念,而不是種族的概念。
他說,東晉的陶淵明、唐朝的李白、白居易、劉禹錫、元縝等都出身於少數民族,但是他們完全被漢文化同化了,就成了漢族的文化名人。
漢越蠻長期融合結晶
謝重光的研究結論是,客家民系主要是由南遷漢人與百越種族,以及遷入閩粵的盤瓠蠻相互融合而形成。
他說,南遷漢人不只是到達閩粵贛邊區後與當地土著有融合,在遷移過程中也與途中居民進行了交流和融合。
此外,他認為閩粵贛邊區的當地原住居民,應包括先期遷入其地的畬族或畬族先民,即指南遷的盤瓠蠻。
他也覺得作為客家來源的南遷武陵蠻和南遷漢人,既是畬族先民,又是客家先民。
平原進至山區農耕為主
謝重光表示,民系構成有4個要素,包括共同的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社會心理素質和共同語言。
他表示,客家先民自中原、江淮等地移居贛閩粵交界地區,所處的自然條件變化很大,因為他們由平原進至山區、由氣候寒冷乾燥之處進至氣候炎熱、瘴癘盛行之地等。
他說,山區特色的經濟生活的特點包括農耕為主、狩獵和山林經濟為輔;自給自足的經濟色彩;婦女參加生產勞動和家務勞動;礦冶業成為農業的補充成份;自然條件差,農民付出的勞動多而收入少,故生活比較困苦。
他說,客家民系應在南宋時期就已初步形成,而贛南、閩西、粵東成了客家住域,或者說這3地在醞釀、形成客家民系的過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此外,他說,客家分佈地域也不斷地擴大,向西擴大的地區包括四川、廣西等,向南是南洋,向東則是台灣。
客家文化擁3特性
謝重光說,客家文化的特性有山林性、邊緣性和向心性。
“山林性是指環境是山林,主要經濟形式是山林經濟,還有僻居山林,遠離廟堂、天高皇帝遠的含義;邊緣性是指地理上的邊緣,文化上的邊緣;向心性是指心向中原,崇文重教等都是其表現。”
中原烙印及草根本色
謝重光說,客家的族源很複雜,客家先民有自北方南遷的漢人,有贛閩粵邊土著的百越後裔,還有其它南方少數民族等多種成份。
他說:“但是多種族源整合後,都自以為是中原移民後裔,有很濃厚的中原情結。這可從客家人的祠堂和族譜看出來。”
謝重光也說,客家人的中原情結都是觀念層面的屬性,可是在衣食住行、婚喪、節慶等人生基本活動中,客家文化表現出的則是另一番面貌,那就是它的草根本色。
他表示,客家飲食深深打上山野的烙印,取材多是山林的出產,重山珍、輕海味;重內容、輕形式;重原味、輕混濁。
謝重光說,舊時的客家服飾也具備山野本色和繼承少數民族傳統兩大特點。
他說,在山野本色方面,客家人喜歡穿藍衫,土布縫製,用自製的靛青染色,因此大多是青色、藍色、黑色,而衣物以質樸、簡單、實用為主。”
星洲日報/大柔佛‧2009.11.1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