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客家土楼是如何横空出世的
以生土墙作为民居的承重系统,并非永定客家人首创,但是,永定客家土楼把中国传统的生土民居建筑艺术推向极致,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农村)建筑模式”,与中国传统的生土民居建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新石器时代,生土版筑技术就被广泛应用。6000多年前,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的原始村落的房屋,就是以生土构筑而成的小型房屋,平面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其北边发掘的45座小型房基大都坐北朝南,并形成一个面向大房子、不规则的半月形。后来,生土版筑技术被应用于长城、城垣、宫殿、楼宇和民居建筑之中。
3500多年前,河南偃师二里头的王家宫,墙体以生土夯筑而成,整体由堂、庑、庭、门等组成,主次分明,布局严谨。陕西省岐山发现的西周初期的殿堂式大型建筑群,墙体也是以生土夯筑而成,并且以门道、前堂、过廊、后室为中轴,东、西两侧配置厢房,厢房左右对称,所有廊道贯通全楼,即内通廊式平面。永定客家土楼的内通廊与之异曲同工。
公元前一世纪以后,生土版筑技术仍被广泛采用。公元4世纪(北魏)以后,砖结构大规模被运用到民居建筑之中。公元14世纪(明代)以后,民居建筑的夯土墙逐渐被砖墙所代替。尽管如此,生土民居建筑并没有消失,仍然遍布中国许多省份的农村。但是,这些房屋绝大多数只有一层,两层高的仅占少数,其单体建筑的规模、功能、档次等等,都远远不如永定客家土楼。
永定,从公元10世纪六七十年代(唐末宋初)以后,即闽粤赣边区客家民系形成之后,仍然大量产生以生土夯筑而成的民居建筑,并在此后的近千年间不断发展创新,至清代形成了生土民居建筑艺术史上的高峰,至今仍在继续居住和建造。永定客家土楼也因此成为中国生土民居建筑艺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的杰出例证。
据《福建通史》、《汀州府志》、《永定县志》以及大量谱牒等历史文献记载,唐代中期(公元10世纪早期)以前的永定客家先民为数甚少,从北宋(公元960一1127年)开始至明初(公元14世纪60年代),永定有吴、赖、王、江、郑、胡、巫、阙等20多个姓氏迁入永定。明末以后,迁入永定的客家人越来越多。永定客家先民作为某一个家族其中的一个支脉,从外地迁入永定时,人数少,家底薄,居住比较分散,生存条件十分恶劣,要建立真正属于聚族而居的家园,尚需经过一段时间的顽强拼搏、苦心经营。
南方雨量充沛、空气潮湿,永定境内年降雨量在1700毫米以上,新来乍到的永定客家先民面临的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以竹片或木片为墙,搭茅草屋居住。搭这种茅草屋简易便行,自古以来永定农家为了便于耕作时避雨、歇息、存放肥粪,在距住宅较远的山田旁边也建了许多类似的茅草屋,但它不利于防卫、御寒、抗风。二是以泥砖为墙,以木料为粱,以树皮、竹片、茅草为瓦,选择避风向阳、依山傍水、适宜生存的地址,建造土屋居住。土坯砖的使用,原始社会已有,周代以后更加广泛,且一直流传,所以技术上不成问题。不过,冬天北方干冷,南方尤其是山区湿冷,在同样温度的情况下,湿冷要比干冷更令人难于忍受。然而,对这些新来乍到的主人来说,根本无法也没有必要在短期内建造高大的土楼作为住宅,只能暂时搭茅寮(茅草棚),或者盖起小型的以土坯砖作为承重墙的土屋作为安身立命之处。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他们在稍稍安顿下来之后,便运用早就熟知的生土建筑技术夯筑简陋而小型的土屋的可能。建造这些简易便捷、取材方便、造价低廉的住宅,作为他们此时的首选,乃顺理成章之事,而绝对不是个别人所说的,“福建土楼起源于明嘉靖年间漳州九龙江中下游以及漳浦沿海一带,乃是先民抗倭的产物”。“土楼建筑的灵感来源于明代兵防土城。明代将土城、土围、土寨、土楼、土堡等总称为土堡”。
永定地处闽粤边陲,闽西最南端,地方古志称之为“闽之绝域”。唐代(公元618一907年),永定与闽、粤许多地方一样被称为“蛮獠”,是朝廷统治薄弱的地方。由于朝政腐败、社会动乱,县境内外群盗四起、流窜抢劫,给从异地陆续迁来永定开垦创业的永定客家先民带来了巨大的艰难险阻,迫使分散在偏僻山区的他们不能不沿袭中原祖先居住过的城堡形式,建造比土屋规模大得多、具有防卫功能的土楼聚族而居。换言之,至迟在唐代晚期(公元10世纪),即客家先民在闽粤赣边形成之前,永定客家先民就以土楼代替了土屋,虽然当时的土楼十分简陋,但是土屋从此在永定退出了历史舞台。 土楼成了客家对外宣传的主要元素~
不错~~
回复 1# jqhjerry 的帖子
欢迎清华老弟多点发些有意义的帖子:) :hug: 广 告 呀!看而不见;听而不闻.
[已除了,真快!]
[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09-11-26 18:35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