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9-9-2 12:44:51

知青、乡贤与学子的“成才”对话(武平)

知青、乡贤与学子的“成才”对话作者:钟茂富/文 李国潮/图 日期:2009-8-24 10:32:36 来源:闽粤赣边—武平网 http://wuping.gov.cn/Files/xwtp/xwtp4/cc2.jpg
图为访谈现场
http://wuping.gov.cn/Files/xwtp/xwtp4/cc3.jpg
图为香港凤凰卫视资深时事评论员杨锦麟在讲述成才经历
http://wuping.gov.cn/Files/xwtp/xwtp4/cc4.jpg
图为厦门大学常务副校长潘世墨在讲述成才经历
http://wuping.gov.cn/Files/xwtp/xwtp4/cc5.jpg
图为新加坡三达集团董事长蓝伟光在讲述成才经历
http://wuping.gov.cn/Files/xwtp/xwtp4/cc6.jpg
图为武平乡贤、网易执行副总编方三文在回答学生提问
http://wuping.gov.cn/Files/xwtp/xwtp4/cc7.jpg
图为香港凤凰卫视资深时事评论员杨锦麟为学生签名留影
http://wuping.gov.cn/Files/xwtp/xwtp4/cc8.jpg
图为厦门大学常务副校长潘世墨在接受学生咨询

  金秋八月,激情飞扬。22日,曾经插队落户武平,后从厦大起步,现为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的杨锦麟、厦门大学常务副校长潘世墨和武平旅外乡贤、新加坡三达集团董事长蓝伟光,分别作为传媒界、教育界和企业界代表汇集武平,与武平一中上千名师生开展了一场题为“成长、成才、成功”的主题访谈活动。

  成长:感谢那弯弯的田坎
   
  客家话里有“稚尾鸭子上田坎”的说法。嘉宾们回忆起40年前的知青生活,都说起了那道弯弯的“坎”。
   
  潘世墨副校长说,今年武平一中高考取得全省文理科双状元的好成绩,作为一位曾经到武平插过队的知青,他感到非常高兴。他说,40年前,也就是1969年,正在准备高考的他来到武平县大禾乡插队,那年他21岁。回想40年来走过的路,30岁时考上厦大,毕业后留校任教,40岁时出国留学,一步一步直到今天,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和当年在武平插队时的艰苦生活有关。他说,磨难是一种财富,只要想起插队时的生活,碰到再苦再难的事也不会觉得害怕。   
   
  而现为香港凤凰卫视资深时事评论员的杨锦麟,说起那段知青岁月,更是感慨万千。1969年,只在初中读了8个月的杨锦麟,来到武平县象洞乡插队。年仅16岁的他,当起大队民办教师,初上讲台上的他,腿肚子都在发抖,但乡下孩子的求知欲望,伴着他的腿一直在心里抖动。40年了,那8年的插队生活,至今让他时常在梦里想起闽西,想起武平象洞那弯弯的田坎。8年的生活留给他一生的影响。1977年他“因病回城”,在厦门在一家地下垃圾场做了半年工,几经周折,终于1978年考上厦门大学,而后于2000年走进凤凰台,实现了“铁嘴”的市场价值评估1.7亿元的“身价”。尽管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的积蓄,但杨锦麟坦言,他首先要感谢那弯弯田坎教给他的启迪——人生也要不断地等待。他说,客家人耐心等待,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武平一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香港凤凰卫视就曾两次播出纪录片《高三》,这让所有华人感动不已,而它反映的正是客家子弟执著的精神。

  成才: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潘世墨副校长说,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始终坚信,读书是人生最美好的事。因为一直没有丢弃书本,所以最终成为当年武平考上2名大学生中的一位。
   
  杨锦麟也一样,当他在弯弯的田坎上熬过,在厦门的垃圾堆里熬过“读书”岁月,终于考上大学。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我要读书。”他说,他有不少武平籍的学生都是自己挣钱作学费,乃至有不少人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等毛病。因为对穷苦的孩子,不管怎么说,只有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蓝伟光接过话题。这位拎着木箱子走进厦大,最终成为新加坡三达集团董事长的武平籍青年,1985年毕业时,他的愿望是——若能当个副厂长,真好。这份在磨难中缔结的情结,让他不敢仰望高峰,只老老实实坚持化学膜技术研究,终于他成了国际知名的膜技术专家;而后他创办三达膜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三达科技、瑞丰生物2家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他说,有了一中的平台,他才进了厦大;有了厦大的平台,才有了他跳跃式的发展,实现了心中的梦想。
   
  杨锦麟先生说,一个人要抓住机会,要相信自己。成功在于“殷勤”,“殷”是始终不渝的高要求追求,“勤”是主观能动的努力,只有努力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一旦机会来了,才能牢牢抓住。他还说,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要坦然面对失败,要永不言败,积极进取,坚毅前行,要主动适应环境,把握每一个成功的机会;要不断学习,活动老学到老,保持好奇心,保持求知欲,保持梦想,让希望相随,有梦才美丽。

  成功:对社会有贡献才有价值
   
  到底怎样才能成功?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三位嘉宾对将要走进大学校园,走在成长、成才、成功路上的学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潘世墨副校长说,成功体现在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考上大学,只是可能成功,能对社会作出回报,才是真的成功。大学毕竟不同于中学,就业看的是综合能力,所以进入大学后,同学们要学会改变心态、改变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勤奋学习,掌握技能,回馈社会。
   
  杨锦麟先生认为,大事靠天,小事靠己。自强而德薄者,不可远。他说,孝顺的人,充其量坏不到哪里去。自视才高,为速成而不顾天伦,得小位而抛弃情义,结果多为惨命。   
   
  蓝伟光董事长说,要想成功就要充分利用平台,提升自我,打造品牌,实现梦想,有梦才有可能成功,作为农村的孩子,千万不要自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准自己的定位,失败时不要气馁,成功时不可得意忘形。
   
  同为武平一中校友,现为网易执行副总编的方三文,面对同学的提问,诙谐地套用了《葵花宝典》上的一句话:要想成功,先上大学;上了大学,未必成功;不上大学,也能成功。
   
  访谈活动洋溢着热烈、友好的气氛。在互动环节,嘉宾们还就学生在成长、成才和成功理解上出现的一些困惑,一一作了精彩的回答,会场上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参与了此次活动学生表示,他们加深了对成长、成才、成功的理解,并将以此为契机发奋学习、努力向上、不断进取,立志成为栋梁之材。http://wuping.gov.cn/Get/xw/104951912.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知青、乡贤与学子的“成才”对话(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