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彬 发表于 2009-8-8 14:17:16

追忆石屋大队——— 海南岛上的大寨

【海南客家村】

追忆石屋大队——— 海南岛上的大寨

作者:蔡葩
原载:海南日报


  一个边远海岛上的小村庄,被新闻界誉为“海南岛上的大寨”,周恩来总理曾热情称赞“石屋是广东学习大寨的典型”。

  石屋的先进事迹当年占据《南方日报》、《海南日报》的头版头条;曾经被拍摄成中央新闻纪录片搬上银幕全国播放,成为全国农村学习的榜样;《人民日报》社论大篇幅引用石屋贫下中农说的话。

  全国中小学教材中有以石屋大队为内容的课文和数学应用题。

  石屋的带头人胡松从一个朴实的农民而成为儋县县委副书记、海南行政区委成员,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十一大中央候补委员。

  随着时代的推移,昔日声名显赫的石屋胡松的名字如今只留在那些喜欢怀旧的人心里。

  当“三农”问题重新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海南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令人瞩目并引起中央高层重视的今日,我们重访了当年曾与大寨、红旗渠一样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的儋州石屋大队,追踪石屋留下来的辉煌印记,希望能给我们今天的现实提供一种积极有益的思索

  这是时任广东省海南行政区海南摄影组组长的蔡自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拍下的当时儋县石屋大队在附近山区垦荒时期留下的珍贵历史镜头,镜头中的胡松手持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正带领着石屋大队的突击队员们津津有味地学毛选,展开学习讨论。据蔡老回忆,那时的石屋大队被树为广东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他当时正是为了采访先进典型而拍下了这组照片,那时这位农民的带头人胡松年富力强,干劲很足,勤奋而有想法,他白天带着队员们上山垦荒种橡胶种木薯,晚上大家一同聚在篝火边学毛选,这已成为走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共同的追忆。

  追踪石屋今昔

  初春来到绿树环绕、云雾飘渺的儋州市那大镇石屋管区,仍感受到石屋当年的辉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陆续盖起来的大队医院、敬老院,教学、办公大楼至今仍宽敞明亮,所不同的是外墙脱落,人气单薄。当年的石屋医院曾远近闻名求医者众,那时的石屋人实行了公费医疗,老人有养老金,小孩子免费上学。在电影还是奢侈文化消费品的年代,石屋人就有了自己的电影队,农民不出村门就可看免费电影。

  令今人难以想象的是,在没有商品经济概念的年代,石屋大队竟然修建了大型的橡胶加工厂、现代化的粮食加工厂、先进的养猪场;还组建了大队汽车队、拖拉机队,建设了农械厂和规模较大的农科所,华南热带学院的师生经常到石屋大队实习、生活。建筑规模可以与县级招待所比拟的大队招待所、大礼堂、办公楼、大队食堂等等,石屋人提前过上了令人羡慕的小康日子,创造了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的奇迹。根据当年的《海南日报》报道:“现在石屋全大队的集体储备粮达50多万斤,公积金、公益金达159万多元,集体家当达400多万元。”相比于同期崛起的河南省漯河市南街村(即后来重新扬名全国的南街村,也是当时的先进典型、全国的一面红旗),石屋大队的富裕水平是当年的南街村无法相比的。全国各地前来的参观者曾在这里留下他们充满疑惑的感慨:谁说干社会主义必定要贫穷,贫穷的能叫社会主义吗?

  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不会忘记在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叫《石屋大队换新装》。这是一篇描述石屋大队人战天斗地、敢将旧貌变新颜的文章:“十几年来,胡松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带领群众干革命不歇脚,征途千难万阻不回头。……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石屋换了人间。一百一十七座荒山野岭,变成了浓荫蔽天的5000多亩橡胶园;百数个当年资本家挖矿的旧矿坑,填成了100多亩稻田。把地旱、田瘦、山荒的穷山沟,建设成为拥有四百万家当的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根据《海南日报》1973年 9月22日报道,石屋和那个时代的大寨、红旗渠红遍中国,许多从未踏上海南土地的全国各地的基层干部是从当年的石屋认识海南岛的。石屋大队曾接待过来自昔阳、大寨的干部乃至外国国家政要及其代表团,石屋人以强健的力量和团结精神,创造了一个新型的富裕的新农村的形象,它的时代意义已经超出了朴实的石屋人的想象。

  在石屋,记者见到了当年与胡松一起开荒垦地的黄老伯。说起石屋当年,他回忆到,石屋的创业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三年灾害时期,起步于六十年代,辉煌于七十年代———从七十年代开始,石屋大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那时劳力年均收入1500元,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0%的农民住上大队统一盖的二层小楼,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就像今天所说的文明生态村,这在当时的中国农村极罕见!到了1983年,石屋的万元户已数不胜数,石屋大队的集体存款竟达100万元,存粮100万斤,这就是当年的全国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石屋双百万”!

  胡松印象

  1973年9月22日的《海南日报》头版,用整个版面介绍了儋县石屋大队党支部书记胡松的先进事迹,标题为《永远向前的人》,署名“儋县那大公社报道组、南方日报驻海南记者组和本报记者组”。报纸版面上卷起裤腿与农民一起在田间地头大干的石屋党支部书记胡松正对着镜头乐呵呵地笑着。曾任《海南日报》政文部主任的施继援说:“这是报纸报道中绝无仅有的。那时的胡松和石屋大队是海南岛最大的骄傲。”曾任海南电视台副台长的陈赞日先生1966年初参与采制的录音报道《海南岛上的大寨--访儋县石屋大队》,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专题节目广播,从此胡松的名字广为传诵。

  在一个浮夸成风的年代,叫一个出了名的干部保持扎实的作风、不说假话不虚报成绩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有一个例子在那一代大队干部中至今仍记忆犹新。黄老伯说,有一年,公社开展高产运动,有些大队提的计划指标比石屋的还要高。在讨论会上,有的干部说,我们石屋是全国闻名的先进单位,做到做不到,提的计划指标不能低于别人,否则面子不好看。胡松当即说:我们定计划、提口号是为了鼓舞群众去实现它,能做多少就提多少,决不能图虚名,放空炮,光打雷不下雨!后来,石屋大队实事求是地制定了计划。这一年,大队的粮食亩产超过了计划指标。胡松实在务实的作风,赢得了村人的敬重和上级组织的肯定。“那时到石屋来取经的人,总是被胡松的个人魅力所打动。他是一个朴实的人,脑子灵,能吃苦,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即使出了大名,依旧一年到头身穿短裤,光着脚板,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他故去后,村里人还给他建了一个公墓。”时任崖县田独公社党委书记的蔡明康这样追忆道。他曾有幸在1975年与胡松相见,看过他挥汗田间的情景。

  据曾经为胡松拍过照片的摄影老兵蔡自强回忆,那时候胡松正当年,他性情开朗乐观,像一棵挺拔的青松翠柏,永远显得那么年轻有干劲!他总是没日没夜地领头开荒、种田,石屋的荒山野岭变成农田和橡胶林。

  此刻,我们站在石屋大队办公室的原址———它至今也是石屋管区的办公所在,寻找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和物质财富。“发扬石屋精神,重展石屋雄风”被书写在办公室前上方。石屋的精神内涵到底是什么,石屋的历史和“石屋模式”给今天建设新农村的人们提供一份怎样的历史思索,这仍值得人们关注和探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追忆石屋大队——— 海南岛上的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