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行者 发表于 2004-1-24 11:16:54

【转帖】广东梅州发展之我见

来源:梅州论坛
最初来源:http://www.southcn.com/nfsq/sqrdgz/200310220689.htm
编者按:梅州地处粤闽赣交界的南岭山脉里,自然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世界。梅州又是客家人最为集中居住的地方。客家人由于中原战乱,南迁到此南岭山区,可以躲避战火爨衅,开辟家园。由于山多田少,自南宋始不少人飘洋过海到异国他邦谋生。梅州市的华侨有百多万人在海外,足迹遍及世界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因而成为著名的“华侨之乡”。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最近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梅州、开放梅州、文化梅州、生态梅州”的战略方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关于“工业梅州”

  网友qlc2101@21cn.com:今天建设工业梅州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可谓是时不我待了。广梅汕铁路线、梅坎铁路线的建成通车,梅州至广州、香港航空线的开通,电力网的建设,梅州至汕头的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随着中国加入WTO的形势发展,将涌现出世界各国华侨回家乡创业发展的大批企业家,梅州要创造好让华侨和外商前来发展工业的软硬环境。民营企业更要在十六大的春风中蓬勃发展。同时也可以让有竞争力的梅州企业到海外去设厂,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开放改革的二十多年,已经给建设工业梅州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网友gzmike:一是梅州交通不太方便。那么,我们可以发展单位运输成本比例不高的行业。比如制药、烟草业,梅州本来有一定基础,要大力发展这两个行业,尤其是制药,多引进几家外国大药厂,形成一个规模效应,城市的工业方向也就明晰了。二是人口庞大,资金不充裕。那么,我们可以一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只要没有污染,技术水平低一点都不要紧。关键是老百姓有活干,有工资拿。比如制鞋、成衣业。

  网友ayuebo:我个人认为能做好珠三角工业中心的后基地,梅州的发展就算成功了。梅州地处粤东山区的闽粤赣三省交界,地理位置上既有劣势又有其强势。我的意见是一方面加大力度建立高效的物流运输系统,另一方面省政府出面与福建江西等省加强协调,将梅州建设成为闽粤赣物流周转中心。

  关于“开放梅州”

  网友qlc2101@21cn.com:还要充分利用客家人的优势。不但要团结国内的客家人,特别是粤、闽、赣周边的客家人和台湾的客家人,蕉岭县藉的台胞就比本地的人口还多;而且还要团结世界上的客家人。作为号称“客家之都”的梅州,在团结客家人方面当会更有作为。要积极主动联络世界各地崇正会和其他客属组织,开展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探亲访友等活动。努力争取国务院外交部和新加坡茶阳会馆、泰国客属组织的支持。

  网友ayuebo:我反对把梅州发展成区域经济中心,一个健康的经济强省哪里需要这么多经济金融中心?所谓的经济中心越多,并不代表经济发展越好,反而容易形成地方主义、集团主义和排外主义的不良经济发展。

  关于“文化梅州”

  网友gzmike:我们应该争取省政府支持,办一套全省性的客家话电视节目,通过全省的有线电视网络,在全省范围传播。人才不是问题,节目来源也不是问题。我国庆回家,发现梅州有很多客家山歌、广东汉剧等的VCD卖,种类还不少,这些可以成为全省性客家话频道的节目来源。

  网友qlc2101@21cn.com:建设文化梅州,除了要认识“客家”二字之外,“梅”字亦须了解其含义。“梅”字的信息符号告诉人们:每人的母亲目(木字同音)望着孩子成为栋梁。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为百花魁首。梅花,暗含着梅州文化发达,每个学子都要为“文化之乡”争光。“梅”字读音通“煤”,说明梅州的煤炭资源要利用好;煤是在梅州人的脚下,象征梅州人的脚下充满着热力,因此也要充分发挥“足球之乡”的优势。“梅”字读音还通“媒”,也就是媒介、传媒、媒体的“媒”。以梅州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重要的媒体,更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重要的媒体,“华侨之乡”便是这一媒体文化的具体表现。“梅”字之义深矣!

  网友ayuebo:另外梅州作为文化教育之乡,在人才输出方面有自己优势。省政府可以考虑在梅州建立国家级大型人才培训基地、交流市场,吸引福建、江西乃至全国的人才到梅州来,建立完善的人才输入输出平台,将梅州建设成为人才资源交流流通中心。

  关于“生态梅州”

  网友qlc2101@21cn.com:生态梅州,就要很好地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是要因时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并把生态农业和旅游的文章结合起来做,增加其生态效益。要发展客家民居游,把客家土楼与客家洋楼结合起来组织旅游路线,从中看出客家人活动的足迹。文化名人游也是很有开发意义。梅县蔡蒙吉、宋湘、叶剑英、张明达、温生才、邓仲元、林风眠、李金发等的故居,蕉岭丘逢甲、谢晋元的故居,大埔张弼士、姚美良的故居,兴宁罗香林的故居,五华李惠堂、古大存的故居,丰顺丁日昌、李坚真的故居,平远姚德胜的故居,梅江区黄遵宪的故居等,也要维修保护好,让游客参观受教育。要提倡发展远足高峰游。粤东最高峰丰顺铜鼓嶂海拔1559米,梅县最高峰明山嶂海拔1245米,大埔最高峰银窿顶海拔1357米,五华最高峰七目嶂海拔1318米,蕉岭最高峰皇佑笔海拔1150米,平远最高峰项山甑海拔1529米,兴宁最高峰阳天嶂海拔1017米,梅江区最高峰高观音海拔770米,这些峰峦的负离子处于最佳状态,是天然的氧吧。这些地方的旅游开发,更要呵护好生态环境,因而也就更具价值。

from:http://www.southcn.com/nfsq/sqrdgz/200310220689.htm


[ Last edited by xiaoxishan on 2004-1-24 at 11:19 ]

粤东客家 发表于 2004-1-24 14:00:33

把梅州建设成为广东的休闲城市,会议城市,培训基地,旅游城市.

广东东东 发表于 2004-2-5 22:50:31

梅州定义为历史文化名城

梅州发展,当前首要还是要认清形势以,前几年天天吹什么“三高农业”,结果呜呼哀哉!
最苦的还是千百万的农民伯伯!
我们梅州应该充分利用好“华侨之乡”这一名堂,搞好工业为先,有工业才有各方面的经济!可喜的是在叶帅的故乡,一个镇搞了几个上市企业,让我心里多少有点安慰!
梅州不是没有人才,我们只是少了一些真正有胆识,敢作为的当家人!
恕我直言:在兴宁吹得比天响的,跑到市里吹去了!………
我们每一个公民(注:我不说百姓),还能有什么指望?还敢有什么指望?
拿破仑说过一句话,录此供各位老乡参考:
只有无能的将领,没有无能的军队!

广东东东 发表于 2004-2-5 23:00:04

人家买不起煤气而烧柴,我们总不能斥之为“污染环境”吧,各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广东梅州发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