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雄主席南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演讲(全文)
吴伯雄主席南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演讲(全文)2009.5.31
讲题:让文化引领两岸未来
尊敬的洪书记、陈校长、各位教授、各位贵宾、各位同学们:大家早!
今天对我来说是一生非常难忘的时刻,在大陆名列前茅并且被指定为重点支持的名校--南京大学,授给我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我个人不但觉得很荣耀,也觉得我蛮有福报。但是要我在这里讲话,紧张的程度不下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跟胡总书记的对谈,对我们习惯于政治工作的人来说,两岸两党的会谈比较习惯,但是一个人一生当中能有在接受名誉博士的场合演说,到底对我来说是比较生疏的事。
谈到这段因缘,我们知道,南京大学从最早的校史,一共有一百零七年,已经超过一个世纪,改为南京大学以后,也有六十周年,我们看看南京大学的校史,这个家族真是枝叶繁茂,「亲戚」特别多。
1949年以前,南京大学前身就是中央大学,前几天我在重庆参观大学园区时也介绍到中央大学,当时是抗日期间从南京迁移到重庆的时间,校史上也很清楚的记载着,在重庆时代,蒋介石先生曾担任过一年多中央大学的校长。所以,南京大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亲切感、熟悉感的地方。
各位同学都知道,国民政府迁到台湾已经60年了,有很多当时在大陆的名校校友到台湾来,一心一意怀念、爱护原来的学校,纷纷在台湾复校,例如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东吴大学。但是基本上来说,这些当然是由于海峡两岸的分治导致,但是学校彼此之间绝对不是闹双胞、打对台,而是基于共同拥有的历史、校风,拥有的很多人才,分别在台湾跟大陆有一样校名、一样校史的学校,中央大学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台湾复校。
中央大学复校的过程,刚开始只有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苗栗一个很小的地方,后来决定要把整个中央大学在台湾复校,要找较为宽阔的校地,当时要争取中央大学的地方很多,每个县市各显神通,都说我这个地方最好,当时我的家乡是在桃园县中坜镇,我们愿意提供最好的土地,但是那个土地很贵,于是组成一个促进委员会,地方上出钱出力,甚至把当年地方政府的建设经费停止一年,争取中央大学在中坜复校。
回顾这段历史,我觉得我的乡亲真有眼光,虽然很多基本建设稍微受到影响,但能够争取这样的学校到地方来,得到的效益远超过此,也非常巧,当时地方上成立的促进委员会主任委员,就是我的伯父吴鸿森先生,冥冥中好象有个因缘。
由于我们跟中央大学的关系,今天能到南京大学接受这样高的荣誉,事实上,南京大学给我这个荣誉,不只是给我个人,而应该是要给两岸千千万万有智能的中华民族,他们觉得两岸继续「对立、敌对、冲撞」,是错误的方向,应该改采「和平发展、双赢互利」的方向来走,我只是很幸运的代表这千千万万的人得到这个荣誉。
去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中国国民党在失去政权八年之后,在台湾的两次选举,一次是国会的立法委员选举,一次是总统的选举,都获得大胜,重新取得执政权。去年5月20日重新执政,5月28日我们组成国民党访问团到北京去,跟胡锦涛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举行第一次、60 年来两岸执政党的高峰会议,当时最重要的决议就是立刻恢复两岸之间的协商,让中断九年的海基、海协两会协商能马上恢复,当时胡总书记说:「这个事情要尽快」,我当时不晓得要快到什么程度,结果15个小时之后,海协会对海基会的邀请就到了。
在这短短一年当中,海基会、海协会进行三次会谈,达成九项协议、一项共识,这些协议对两岸交流、两岸合作跨进一大步,包括大陆观光客到台湾,包括所谓的「大三通」,海运、空运、邮政的大三通。在几年前各位绝对没办法想象,现在从台湾到南京是这么方便,现在我们可以在台湾吃早饭,赶到南京吃中饭,再赶回台北吃晚饭。
我参加这些过程,总觉得得来不易,但是说容易也真容易,「想通了就通了」,往往是一念之间的事,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有智能,知道我们应该走那个方向,其实一想通,很多事情就通了。
今天我也要在这里说明,中央大学过去的校友,在台湾的各行各业所扮演的领导角色,大家知道台湾经济成长最快的时候,有一位很重要的推手李国鼎先生,就是中央大学的校友,他也是台湾科技之父;在台湾两任的教育部长张其昀先生、朱汇森先生,也是中大的校友,有两任的中央银行总裁徐柏园先生、谢森中先生也是如此,在台大很有名的校长虞兆中先生,也是中央大学校友,所以我相信中大也好、南京大学也好,在两岸培植了许多领导国家的人才,贡献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各位同学,我今年刚好七十,以各位的年龄是无法体会的,当我从大学毕业时,两岸的军事还是在对峙中,我们大学毕业后还要去当一年的兵役,叫做预备军官役,我在1962年当兵一年,派到金门去,虽然当时八二三炮战已经告一段落,当时两岸仍然互相打宣传弹,有很多运气不好的人就被宣传弹打死。我在金门当兵时,背后的两门大炮就锁定厦门车站,我经历过这样的两岸军事对峙,去年8月23日八二三炮战五十周年,我们到金门去缅怀当时牺牲的军民,但我们更从过去军事对抗的过程,看到现在的金门跟厦门,已变成两岸来来去去最重要的通路,我们真的非常感动。
所以去年我和胡总书记会谈时,我曾经讲过,当时四川刚发生汶川大地震,我们同感关怀与哀痛,当时我发自内心的讲了一段话,「我们虽然没办法控制天灾地变不再发生,但最少可以用我们的智能,让炮口相向、兵戎相见的日子永不再来」。
有一位美国的官,也是诗人Oliver Wendell Holmes曾经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我们占据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去的方向。」这句话让我深深的思考,我们目前走的方向到底对不对。
两岸之间由于长期历史的纠葛,国共内战的延续,长期的分治,有些问题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有些问题是有争议的,一谈到那些问题一定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但是我们可以用智能搁置争议,虽然有「异」,但是我们求「同」,很多事情道理很清楚,需要交流合作、互相帮忙,不应该受若干争议的影响,这方面就需要拼命去推动,存异求同,当「同」越来越多,化解「异」的可能性也就在增加中,这是我这两年的一点心得,我们可以把争议搁置,但还有很多可以做的,我们有很多共同的基础,两岸之间的共同基础就是血缘、发自自然的、同属炎黄子孙的民族感情,另外就是我们的文化。
我今天也愿意在南京大学特别强调,希望南京大学能扮演两岸间文化互通、互相学习的典范,因为南京大学已经和十九个台湾的大学有合作关系,每年将近有两千位台湾学生来这里,教授之间的交流也很频繁,我相信南京大学可以扮演这样的角色。
我这次到大陆来,深深觉得两岸文化相通的深度,过去一个礼拜吃了四天的粽子,一到吃饭时间,「明天是端午节,先来个粽子」,端午节过了就说,「刚刚过端午节,再来个粽子」,连续吃了四天,吃粽子、划龙舟只是形式上的民俗活动,但也具备了很深的文化意义,两岸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文化都是相通的。各位同学也许不晓得,从四川送到台湾的猫熊,在台北也开始吃台湾的粽子了!
所以,很多事情可以在一念之间发生变化,看看过去东西德的问题,谁能想到柏林围墙一下就垮掉了,我们也很担心美国的种族问题,但是现在非洲裔的欧巴马已经担任了美国的元首。年轻的一代,心中不需要背着很多上一代的恩怨,不必背着很多原罪,你们的思考可以带来非常好的、新的事情,年轻的一代应该在生活方式上多思考,怎样的生活方式是最符合人性、符合普世价值的。我们要民主,当然也要法治来融合;我们要富有,但也要有礼节,要富而好礼;我们希望经济发展,但也要兼顾社会的公平正义。像这类的思考,正是现代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生一定要出世来体察社会、体察人民,而不是走入象牙塔出世,这是我给各位同学的一点建议。
总而言之,前几天国共两党的会谈共识之一就是,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这一代的两岸人民对于振兴中华和发扬文化具有共同的责任。两岸之间年轻的一代也应该距离更小,如果台湾现在来了很多同学,相处一段时间,不会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很多思考模式都是一样的。听说大陆的大学生喜欢在网络上下载「康熙来了」这个节目,之前在一个很愉快的场合,他们要逼我唱歌,想听听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唱情歌是什么味道,我就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是邓丽君的歌,结果一看每个人都在唱。台北市有101高楼,附近信义计画区内充满着年轻人喜好的活动,据我所知跟南京1912火红的广场相差有限。
我觉得两岸文化可以一点一滴存异求同,「同」要怎么「同」?除了经济合作的力量,文化的交流上,我们同属于一个文化,这更是凝聚两岸感情不可磨灭的力量。
我曾经有个观念,当大陆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曾觉得保存中华文化最好的地方是在台湾,但去年参观北京奥运开幕式,看到那种表达的方式,把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表达的这么让人感动,我觉得我要调整看法。台湾也曾有一股逆流叫「去中国化」,去了半天不可能成功,因为生活不是意识型态所能改变的。
今天到了南京大学,我特别要向各位同学提到,年轻一代在大学校园接受知识的启迪,思想不妨大开大阖,不必背负上一代的恩恩怨怨、历史原罪。
以大陆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来说,不论是「摸着石头过河」,或是我刚才看到校史馆内,南京大学胡福明教授首先倡言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句话当时看起来是很有挑战性、抗议性的话,但是这句话得到邓小平先生的加持采纳,于是惊天动地的改革开放开始,带来今天这个局面。
一个知识分子的思考,能带动这么深远的影响,各位同学都不要妄自菲薄,请你脑力激荡,看有没有更好的,可以影响下一代的思考模式,在你们的脑中涌现。
最后,我要做一个结论就是,希望大家在思想上可以大开大阖,但从过去很多经验,无论是在大陆或台湾,有个经验就是「避免走偏锋,尊重多元文化,发扬人文精神,珍惜两岸发展的黄金机会,共创两岸文化价值的新时代」。
过去两岸之间都曾经付出代价,就是若以意识型态做主导的民粹路线,因为政治的激进偏锋,给民族带来灾难,这是我们研读中国现代史进展所得到的血泪教训。
我是佛教徒,前天到杭州用最虔诚的心到灵隐寺礼佛,方丈跟我说,灵隐寺曾经是红卫兵想破坏的对象,他们很感谢当时浙江大学的同学站出来保护了灵隐寺,我做为佛教徒,要深深为那些保护多元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同学们,致上最高的敬意。
范仲淹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动人的传统。知识分子必须入世,为国为民,而不是出世进入象牙塔。知识分子必须站在历史浪潮的顶端,更应该为两岸文化价值的整合与创新,做出点点滴滴的努力和贡献。我在这里诚恳的期许南京大学的全体师生,未来能够发挥大学的角色功能,引领两岸文化的新潮流。
在结束我的讲话前,我要再一次重申,从现在开始,我们都是南京大学的校友,下次各位同学碰到我可别忘了叫一声「学长好」,假如各位有机会到台湾来,不要忘了有位学长痴痴的在等着你们,最后再一次感谢,敬祝南京大学校运昌隆,各位同学鹏程万里,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850655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中山陵演讲:朴素、动人
演讲视频
http://tv.sohu.com/20080527/n257102035.shtml
吴伯雄客家人的骄傲!!!客家精神
客家精神是来自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积,来自万里迁徙的磨练,来自偏僻山区恶劣环境的锻冶,来自祖辈一代一代的言传身教,来自客属先贤“源于斯,高于斯”的添薪曾彩。史学界为"客家精神"作了以下的小结:爱国爱民,反压迫反侵略:勤劳刻苦,努力开拓;勇敢无畏,富革命精神:挚诚团结,敬祖睦宗;不亢不卑,平等待人。所有这些优点也涵盖在中华民族之中,所谓"客家精神",其实是"中华精神"演绎。 敬佩吴先生,不容易哦~ 说得很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