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客家。
整天在这里GGYY客家的,自已的子女有多少讲客家话的?所以,这个社区,更像一个仪式,一个告别客家的仪式。
别了,尽管有点不忍,尽管还有点不舍,但你如果想让你的孩子融入当地,融入社会的话,那个还敢教自已子女客家话呢?
学普通话的好处就是普通话思维的人,成绩会比方言思维的人好。到了孩子长大一点了,接触到当地语言了,也会很快学会的。
至于客家话,媳妇不爱,父母厌弃,自已不舍得也没办法。
别了,客家。 如果真的要走,实在不便挽留。走好!
但是我有我的看法:珠江说这话比楼主说的更可信。:lol 楼主低估了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也没有看到学习多门语言对开发儿童智能的好处。学习多门语言有利于儿童智能的开发,这是有科学依据,不是我瞎说的。恕我懒得找这方面的资料了,楼主感兴趣的话,不妨自己找找看。 呵,学点客家话,将来老乡朋友也多一些嘛,,,:lol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环境方面也制约很多。 克罗地亚不是有个母亲毕其一生培育她几个女儿成为国际象棋冠军嘛?看了此新闻我就想,为了后代来毁了自已的人生,值得嘛?好在大多数普通人都没有那么狂热,不然这个世界就不会那么和谐了。
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环境的制约,注定了普通人不可能付出那么多精力来让孩子接受那么多的知识。就是严客也做不到整天教他孩子说他家乡话吧,不信你问他好啦。NEVER你为人父母之后,就会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了。
不过也难说有聪明的孩子,能触类旁通,很快掌握几种语言。不然那些贫困山村,也会有一些小孩能进入到北大清华,尽管他们的教育资源很有限。以前有个华工的教授,自已的小孩怎么教育也只能读到高中,现在退休了孩子只是普工,只好保好点命好让他的小孩啃老吧。 我只能說在大陸的人普通話要學好,母語客語也不必放棄,多会一種語言是不会吃虧的。 克罗地亚那个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情和一般母亲无异,只是眼光和意识高于一般人,所以才会做出一般人做不到事情来,可能不被人了解,但不足以惊奇。国际象棋界有一个更著名的例子与家庭教育有关。匈牙利的波尔加家族。波尔加父亲毕其一生精力把他的三个女儿培养成世界冠军,但他这样做不是为了望女成凤,而是为了验证人类智能和教育的可能性,女儿在他看来就像是一种实验对象。这样的人真是让人啧啧稀奇。
教育也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问和艺术,但是却常被人忽视。。。。
NEVER你为人父母之后,就会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了。
谢谢你对我的着想。我可能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今年七月份毕业后可能要回家乡工作。 我相信多元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积极的。。。
学会多种语言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学普通话的好处就是普通话思维的人,成绩会比方言思维的人好。”
我觉得这需要科学地统计才能说明,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轻易地判断。。。 呵呵呵,别自暴自弃呀! 客家话,就如家乡如家乡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至少老了,回到家乡不至于那么寂寞。 我是想到的时候,尽量与孩子说点喇,会听,效果不如我期待,说得结结巴巴。但是我还会继续坚持下去。
小孩子环境很重要,当他们周围的小朋友都不说这种语言时,真的好难。
寄望于家乡的弟子还能有所坚持,毕竟大本营,与乡土相联系,多少有点根底。 家在城市的还是不错的,我同事是梅州市区近效的农民吧,可能是城中村吧。他媳妇就很乐意学习梅城话,还经常说我的客家话不标准呢,呵呵。不过他们的儿子跟他们住的话,还是教他普通话的,他的孩子是因为回到梅城住了一段时间才学会讲客家话滴。所以每次我见到他,都叫他“浚哥头”,当然他也回骂我,很调皮。
告别
如果哪天发生了以下两个情况,我也告别客家1.将畲族纳入客家。
2.为客家单独建立广西壮族,宁夏回族等类似的自治区或省,我也告别客家。
因为,那样原来意义上的客家将不复存在。我们迎来的将是混乱了意识形态的客家。每个人都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福建那边和江西那边的客家意识不强的原因之一。在那边客家都毫无疑义地继续汉族衣钵。没有所谓的客家概念。只有在广东因为广府人的称呼,以及不少人的误解歪曲,客家意识出现了混乱。
[ 本帖最后由 franklinwoo 于 2009-4-8 00:20 编辑 ] 现在的条件下,家庭客语能继续就是顽强的了。
城里有城里的交际,多些带孩子到客家朋友那里坐坐,或是参加些什么活动之类的,都会有帮助。
还有就是尽可能的多回家乡,特别是节景,乡土气息爆发出来,能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