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华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論壇 聯合大学研究成果受矚目
客家研究從1990年代中後期起,在全球化及多元主義興起下,同步成為兩岸學者共同關心的課題。三年前,中華海峽兩岸客家經文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有感於兩岸客家血脈同源,相關學術研究,不管是循著歷史長河追溯、或者對照比較,兩岸在在成為研究重點,因此決定舉辦兩岸客家高峰論壇,以增加彼此互動,前兩屆由中國大陸北京聯合大學與廈門客家經貿交流協會主辦。這場高峰論壇上午先安排三場演講,首場由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以「海峽兩岸發展之契機」為題展開演說,將從全球化的觀點切入,探討兩岸政治互動及經貿發展的務實做法及未來可能之發展。接下來,中國歷史學家許嘉路璐也將以「兩岸之合作與發展」為題提出看法;另外長期研究客家文化的彭清欽教授將從其個人參與海峽兩岸客家合作「英客大辭典」的經驗,梳理客家文化的核心價值,三場演說均深具啟發價值,值得有興趣的朋友前往聆聽。
四場學術發表會被安排在下午議程,共分客家文化、經貿、農業及青年等四組,分別由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莊英章、中央社董事長黃肇松、中洲技術學院校長彭作奎及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江明修主持。審查通過的三十餘篇論文中,來自苗栗的國立聯合大學計有四名教師及一名學生入選,是這場論文發表會的大贏家。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成立至今四年,已招收三屆學生,並已有學生陸續畢業,師資素質整齊,陣容堅強。在客家研究方面投入甚深。聯合大學的客家研究學院除了理論探討,也十分強調在地聯結,而苗栗為台灣客家人口分佈最密集的縣分,本身亦富含各類研究材料,兩者相得益彰。以下針對聯大發表的論文簡介如下: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所長范瑞玲在其「台灣客家話詞彙的演變」的研究中指出,語言的內部因素和社會以及心理的外部因素會交互影響,使語言形成多種不同的風貌,例如台灣客家詞彙受到日本統制及興閩南長久交流,就出現許多借用、轉用、混雜等現象,像DORAIBA -螺絲起子,BANNJI -鉗子,SEPIRO -西裝等,受閩南影部分,如「懶散」說成「傾菜」、「蘿蔔」說成「菜頭」、「南瓜」說成「黃瓠、金瓜」等。
客語傳播所教授吳翠發現客家人在互動過程中,不主動使用客家話,甚而經常出現遷就聽者的語言,因此針對客家人語言調適行為展開初探,發現以語言使用的聚合和背離現象有四種,包括(1)向上聚合:指的是說話者意識到聽者是優勢語音,為了取得對方認可,會調整自己的語音去接近聽者;(2)向下聚合:說話者雖意識到對方為劣勢語音,但為得到認可,仍修正自己語音以拉近距離;(3)向上背離:說話者察覺自己持優勢語音,為區隔與聽者的不同,仍選擇使用優勢語音;(4)向下背離:說話者認知與聽者比較起來,自己是劣勢語言,說話者不遷就聽者,反而選擇使用其語音。這份研究可以說明語言變遷的歷程。
在經貿組方面,聯大客家研究學院教授李威霆則以苗栗南庄的民宿業為例,探討客家文化創新與產業轉型之動力,他先波特的五力競爭模型為基楚,並用陳明哲的動態競爭模型略加修正後,再將訪查得來的三百分問捲進行分析,發現即使在偏闢的南莊,客家產業的營運仍以品質為優先,一個高價格之產品只要其在消費者心中有良好之價值感,高價格並不影響消費意願;因此,如何創造高價值與優質形象,攸關業者經營績效與獲利情況。
胡愈寧副教授則以Colin Clark 提出的農業部門與非農業部門理論,來解析苗栗縣府經濟發展政策主張收益的增加就是成本的減少,從成本面歸納聚集經濟的內涵有:(1)內部經濟:生產規模擴大,平均生產成本隨著技術革新或效率提升而減少,即規模經濟。(2)外部經濟:同類產品的生產廠商因聚集於同一區位,獲致生產與運銷上的成本節省,如技術革新的傳播或基礎建設服務水準的改善等論點。
該研究並透過調查問卷訪談企業經營者對對縣府地方經濟發展政策(十二大旗艦開發計畫)認知與施政滿意度之影響。解析苗栗縣企業經營者對縣府經濟發展政策(十二大旗艦開發計畫)的滿意程度。
客家語言與傳播所研究生朱國志則以「1394打戲路」的紀錄片為文本,探討經過大眾鏡頭所呈現的客家風貌,其所呈現的敘事觀點為何?用什麼樣的角度去探討客家的同時,也試著和另外6部非客家主題的紀錄片的敘事風格做一比對。
网络来源:記者林錫霞/苗栗報導 http://www.nownews.com/2009/03/13/11463-2422027.ht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