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7 kinki2005 的帖子
楼主应该不是说血统的纯与否,而是指南雄市全境是否纯粹都是客家人居住区(95%为标准) 我们单位有个搞技术的是南雄人,非县城的,认同客家,但不与我讲客家话,他说是大学时跟梅州人接触后才知道自己的客家身份;深圳卫视也认识个南雄人,粤语普通话都很溜,县城人,不认同客家,说他们雄州话是一个方言岛,但他认同男雄其他地方人是客家。 切...别人认不认主我们也管不着...只要自己认为是客家人就行了.. 不是。南雄操虱婆聲、客家話、白話也有,主要是客家話,不是純客住縣。 我个人认为南雄县城雄州镇以及乌迳一带的方言不属于客家话,他们无论是口语、音调或单个字的发音都与其他地方的客家话相差甚远,可以说基本不能与其他客家方言互相交流。 讲南雄话的人不认为他们是客家人,韶关别的县的人也听不懂南雄话,认为不是客家话,不过奇怪的是,我一个同学,翁源的,能听懂南雄话,我也能听懂,但我最先头是听不懂的,他们的一到十的说法和各地客家都不同,我后来听多了南雄话就觉得没什么的,这么说吧,白话加普通话加客家话的混合语,差不多就是南雄话了,我这几种都会,听多了就懂南雄话了啊 客家意识是这10多年来在大陆才炒作起来。
上世纪70年代,要梅县兴宁每一个人说自己是
客家人或在商店写正宗客家菜招徕是很少。原因
是纯客县,外人进去少,从广州坐车要12个小时,
没必要强调客家人身份。那时客家人身份最重
是深圳,惠阳,东莞,博罗,增城。因为旁边就是
粤语区。客家人身份在太平天国年代开始先在
这地区确立,之后才幅射到嘉应州。上世纪初给
兴宁人罗香林发扬,提出客家精神。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