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立新功——記優秀退伍軍人、天津薊縣毛家峪村黨支部書記李鎖
http://big5.people.com.cn/gate/big5/dangjian.people.com.cn/GB/78694/8722048.html在這個72戶、254口人的薊縣山區小村,無論你走到哪兒,看到的都是別致的美景。8年時間,全村人均年收入由原來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2008年的3萬多元,村級積累從零達到1億多元,這就是天津薊縣穿芳峪鄉毛家峪村。領頭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鎖是一名優秀退伍軍人。
“3年不讓大夥富起來,我辭職!”
毛家峪原本是個閉塞的小山溝,村民長年靠“春種幾壟地、秋摘幾筐果”謀生,窮得就像荒山裏的石頭,光禿禿。
李鎖1982年高中畢業後,穿上軍裝,走出了大山。3年服役期滿,他懷著一腔豪情回到毛家峪。見識了外面的世界,學習了新鮮的知識,家鄉依然貧窮如故,山裏山外、城市鄉村之間的巨大反差,讓他備感心痛。
1989年,李鎖東湊西借了1萬元,建了一家瓶蓋廠,1996年改制為躍華瓶蓋集團,擁有下屬企業20多家、員工500多人、固定資產300多萬元,李鎖年收入20多萬元。村民大部分非農收入都來自李鎖的企業。
2000年11月,全村黨員一致推舉李鎖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在上任後開的第一次村民大會上說:“我李鎖個人富了不算什麼,如果3年不讓大夥都富起來,我自動辭職。”
上任後,李鎖和村班子成員先從解決村民意見最大的道路、自來水入手。毛家峪以往只有一條又彎又窄的土路通往山外。村民早就夢想著修一條柏油路,當時,村集體是個空架子,沒有一分錢。讓群眾集資,人均至少1000元,村民拿不起。李鎖帶頭捐款5萬元,又動員一個在外地經營企業的親戚捐款5萬元。他還不斷拜訪在外幹個體、在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毛家峪人,勸說他們為修路捐款,積少成多,終於湊足了修路的資金。全村村民男女老幼齊上陣,僅用40多天時間,修通全長1.625公里的柏油路,從村民家門口修到了山外,與山外的世界連起來。
路修通了,李鎖又馬不停蹄地籌集資金,並自己墊資2萬元,改造了村內的自來水管道,整修街道,安裝路燈,使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窮山溝兒變成金窩窩兒
從擔任支部書記那天起,李鎖就苦苦思索毛家峪村人的致富路。他四處蒐集資訊,一次聽到同縣的下營鎮常州村搞旅遊致富的經驗,他心中為之一亮。“毛家峪有萬畝林場,森林覆蓋率高,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個天然大氧吧,非常適合搞山村休閒度假旅遊。人家能靠資源優勢富起來,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呢?”他萌生開發資源辦旅遊,辦旅遊促發展的思路。
李鎖經過考察和論證,在專家們的建議下,根據毛家峪自然環境好、長壽老人多的特點,對外打出了“毛家峪長壽度假村”品牌。
村民聽說搞旅遊、辦家庭旅店,心裏沒底兒。李鎖就帶頭推倒老房,在全村建起第一家標準較高的農家旅店。同時,動員黨員、村幹部,利用自家庭院,開辦家庭旅店。很快,全村建起12家農家旅店。
為吸引遊客,李鎖進天津、上北京,見旅行社門就進。村集體沒錢搞宣傳,李鎖就自掏腰包。2002年“十一”黃金周,一向沉寂的小山村突然熱鬧起來,北京、天津、唐山等地遊客慕名而來,毛家峪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開門紅”。當年底,本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達到4000元。至2004年底,全村全年綜合收入350多萬元,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
昔日的窮山溝兒,變成了如今的金窩窩兒!
“作為一個兵,就必須向前衝!”
毛家峪長壽度假村火起來了。然而,李鎖並沒有就此放緩發展的腳步。要使毛家峪在激烈競爭的旅遊市場中站穩腳跟,“作為一個兵,就必須不斷往前闖、向前衝!”李鎖說。
為做大做強旅遊這一支柱產業,在李鎖的建議下,村集體每年都組織黨員和群眾代表到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參觀學習,根據大城市遊客的需求,及時調整本村旅遊的發展方向和思路。
景區建設,需要資金。集體沒錢,李鎖就把自己的房產、有價證券拿出來擔保,貸了200多萬元投進去。李鎖也明白,搞村辦旅遊不是沒有風險,一旦失敗,自己家將最先破產!但為了能讓全村群眾過上富足的生活,李鎖豁出去了。
在李鎖的帶領下,村裏先後投資修建了“元古奇石林”、許願池、情人谷等景區景點,建起了太極養生基地。與此同時,他們投資3000萬元,建成三星級遊客接待中心,先後投資500多萬元,建立旅遊專用路、環村路、停車場;投資100萬元,建設污水和垃圾集中處理場,為遊客提供清新、整潔、環保的環境。李鎖還把抱水峪自然村合併過來,進一步拓展旅遊景區規模。
如今的毛家峪村,戶戶配電腦,人人用手機,農民們開心地享受著現代化的生活。
(責任編輯:李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