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xianmin 发表于 2009-2-27 11:35:46

成都东山客家妇女的孝慈品德及其成因

http://www.hakka21.com/Html/kenews/sichuankejia/933242.html

成都东山客家妇女的孝慈品德及其成因

作者:未知 来源:互联网 文章点击数:14


摘要:成都东山客家妇女具有上慈下孝的美德。文章通过一些语言民俗现象去看待孝慈品德的习俗表现,同时还探讨了形成这种美德的原因,有习俗的力量,传统伦理思想的作用,东山客家人迁徙经历及其生活状态的影响等。

关键词东山客家妇女孝慈习俗表现成因

孝为孝顺,慈乃慈爱。上慈下孝是中国人崇尚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习惯用“严父慈母”来对古往今来的父母作基本评价,这个评价意味着“慈”在中国妇女身上体现得更加普遍。东山客家话中有句俗语说:死得当官爷,死唔得叫花娭。此话极言母亲对于子女的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是孟母善于教子的故事,孟母教子有方被世人所称道。的确,幼时的孟子学为丧葬哭嚎之事,学为买卖屠杀之事,孟母没有采取打骂的方式去教育他,而是通过多次搬家的做法给幼时的儿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其所为就是在今天看来都十分难得,放在两千多年前去看足见孟母之了不起了。今天在钦佩她的见识之余,不禁也为她的慈爱而感动。亚圣孟子能够说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语,如果没有他母亲仁慈爱怜的浸染,怕是不大可能的。孟母实在是一位可垂范万世的慈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诗句更是让天下的儿女感念天下慈爱的母亲。

古有孝子,也有孝女,花木兰替父从军、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把古代女子之孝彰显到了极致。

长辈的仁慈怜爱和晚辈的尽心奉养日常生活中总是体现在具体而细微的事情上。笔者近年在对成都东山客家方言的调查过程中看到不少和睦的四世同堂家庭,了解到东山客家妇女孝慈品德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独特习俗和语言表现,心有所感。尽管这些习俗在东山各乡镇保存的程度有不同,甚至有的习俗已不再时兴,但它们在客家人的口语中已凝固成了具有特定含义的民俗语言现象,成为中国伦理道德中关于孝慈这种懿德嘉行的生动的民系记忆。

本文通过民俗语言现象去观照东山客家妇女的孝顺和慈爱,并从习俗的力量、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从客家人迁徙的经历及其生活状态的影响诸方面来探讨东山客家妇女孝慈品德的成因。

一、东山客家妇女孝慈的习俗表现

1、送雨水 送寄生——东山客家女儿虔诚的孝行,浓浓的爱意

这是跟二十四个节气中的“雨水”有关的习俗。

立春之后的第一个节气便是“雨水”,其时东风解冻严寒过去,雨水频降草木萌生,这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节气。《礼记·月令》曰:“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雨水是滋润生命、生发万物的。雨水节开始日,是生命复苏的关键日子。它对于草木如此重要,对于人又如何呢?

东山客家人认为这一天非常重要,他们很重视这个节气,因此在这一客家聚居区有独特的“送雨水”习俗。可以说,雨水这一日,是出嫁的客家女儿表达自己孝心的特殊日子,是客家父母接受出嫁女儿孝心的“父母节”。

树木发芽需要水分。树木通过根吸收水分并通过内部的导管把水输送到树叶的情况,东山客家方言叫做“上水”。东山客家人认为,人跟树木一样,需要“上水”才能生存,如果上不到水就要死去;并且认为老年人满60岁以后自然“上水”比较困难,需要有外力相助才能“上水”,才能像春天的树木一样重新枝繁叶茂,获得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延年益寿。

“雨水”之后树木枝头开始发芽、长叶,树木的生长启发了东山客家人对雨水日的重视。这一天,孝顺的客家“妹子”会亲手炖制肉食给年满60岁的父母送去。因为是在雨水这天炖的,所以叫炖雨水,又因为是这天送的,所以叫送雨水,还因为在肉里面加进了寄生炖,所以又叫送寄生。这里的寄生是指寄在老树上面生长的别种小树苗。小树苗不长在泥土里而长到另外的树上,这种生命现象很奇特,因此东山客家人认为寄生有一种很强的神秘的生命力,相信自己的爷娭吃了寄生炖的肉食以后就能够上得到水了。

送法大都是一个女儿连续送三年,一般头年用寄生炖猪蹄子,第二年用寄生炖猪髈,第三年用寄生炖整鸡。有的头年还专门去要七姓人家的肉来炖:陈姓的不要,担心爷娭染上沉疴,刘姓的也不要,担心爷娭得了病会被“留”住;要代、戴、周、马、熊、宋、万姓人家的。“代”和“戴”与“带”谐音,东山客家方言把生养孩子叫做“带小节子”,用“代”或“戴”家的肉就表示女儿想着爷娭的养育之恩;“周”表示女儿应该周到孝敬爷娭;“马”有威武之气,熊与“雄”谐音,这是希望爷娭身体硬朗,宋与“送”谐音,如果爷娭有病可以被送走;“万”是大数,意味着爷娭活得长久。

东山的地形有浅丘和台地,东山客家人把这些小山包称为“岭岗”,许多人家“老屋”前都有这种岭岗。肉食炖好以后连着锅一起提到爷娭那里去,爷娭接到先在屋外的岭岗处吃,吃一大半,再端到屋里吃。有的头年还要送一棵柏树苗去并把它栽到房前,以后送寄生去就先在柏树下吃。柏树本身象征着生命常青,“柏”还与“百”谐音,取长命百岁之意。现在的东山是枇杷之乡,所产的枇杷个大、皮薄、肉细而多,枇杷树四季常青,今也有老人靠着门前的枇杷树吃。一个女儿送完三年以后母亲要回送东西给女儿,一般是送一条裤子,有的也送一条围腰。

送雨水或者送寄生,是东山客家女儿表达孝心、孝行的一种习俗,是寄托女儿虔诚心愿的习俗,今天这一习俗虽已有所简化,但客家女儿用心之良苦,思虑之周到,情意之拳拳仍可从中见到。

2、逻三朝嫽三日逻九朝嫽九日 嫽二月 嫽六月

打发钩钩伞——母亲的温馨关怀

这是跟东山客家女儿出嫁有关的习俗。嫽:读,是“玩耍”的意思。客家人的女儿嫁出去以后,并不是“泼出去的水”,依然还是自己心疼的亲骨肉,从女儿择亲到出嫁到怀孕生子到生日到过年过节,做母亲的无不一一挂怀。在父母亲的庇护下长大成人,今辞别爷娭嫁到别人家去,初为人妇、初为儿媳的女儿习惯新婚的生活否?跟丈夫、跟公婆相处和睦否?在新的家庭里心情愉快否?这些都是亲生母亲挂念于心的。于是在女儿出嫁的第三天,当母亲的一大早就起床,带上一个小男孩儿和两根缠了红毛线的长甘蔗(象征节节红),踩着早晨的露水去看望女儿,这就叫逻三朝。“逻”是看望的意思,因为是早上踩着露水去的,所以又叫逛露水。去看了女儿后把女儿接回家玩三天,这就叫嫽三日。有的母亲在第九天去看女儿并把她接回家玩九天,相应地这就叫逻九朝和嫽九日。

东山客家人办喜事一般在秋季,到了第二年出嫁的女儿差不多都会有身孕。二月和六月两个月是“转外家”(回娘家)的时间。回到亲生母亲身边一方面做婴儿的衣服,称为做小陪奁,一方面在母亲的陪伴下好好休息,二月回去称为嫽二月,六月回去则称为嫽六月。在娘家两个月的时间里婆家只是礼节性地送点东西,吃喝、用度主要由娘家提供。当母亲的给女儿做好吃的,尽心地照顾有身孕的女儿,指导她做针线活。母亲的慈爱惠及女儿的身心,无疑,这让将为人母的女儿觉得有依靠而且温馨。

打发钩钩伞,也是母亲对女儿和女婿的慈恩体现。女婿,东山客家方言也叫做“婿郎”,“一个婿郎半边赖子”是东山客家人的口头禅。爱吾女以及人之子,人之子成了自家的女婿,当娭子的自然很疼爱。这种疼爱通过“打发钩钩伞”的习俗得以承载。在东山地区,对新做了婿郎的人说去“丈人婆”(岳母)那里拿钩钩伞,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前面已述,东山客家人办婚事一般是在下半年,到了第二年的“五月节”(端午节),新婚夫妇就会双双回去拜节。五月的天气已经很炎热了,夏天不时会有雷阵雨,为了让婿郎和妹子少受日晒雨淋之苦,做母亲的便特地买伞送给他们遮阳挡雨。由于过去的伞是带钩的,把“钩”字加以重叠,因此就说成了“钩钩伞”。有的老人解释说,“钩钩”可以钩住东西,女儿和女婿建立了家庭以后,相互的感情有了归宿,就是互相被钩住了。由是,可以看出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家庭稳定、婚姻幸福的良好愿望。

3、烧火鞋——儿媳献给婆婆的孝敬鞋

嫽二月的时候,儿媳只做针线活,做针线活较之体力活轻松很多,基本上相当于嫽。婆婆让儿媳回到娘家嫽而自己承担全部的家务活儿,可以看出客家婆婆对儿媳的关爱。离开婆家时儿熄向家娘(婆婆)辞行,家娘一般总会这样说:安心嫽,唔要记得屋下,屋下个活路有亻厓       。想到婆婆恩准自己转外家,自己离开了以后,喂猪喂鸡、缝补浆洗、烧火做饭,婆婆事事躬亲,整日马不停蹄地忙碌,儿媳心中甚是感激,于是就利用做针线活的时间给婆婆做双鞋。这双鞋叫做烧火鞋,因为婆婆在家里做的最多的事情是烧火做一日三餐。老年妇女说,这双鞋要用最好的面料、最好的做工,要怀着恭恭敬敬之心细心做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媳妇对婆婆的感激和敬重之情,表达对婆婆的一片孝心。

4、拜枕——新娘孝敬长辈的见面礼

这是结婚当日新娘送给丈夫家中长辈枕头的习俗。即将出嫁的东山客家妹子在准备嫁

妆的时候,就要向“老公”问清楚家中有多少长辈以便准备相应的枕头在结婚那天奉送上,以表示自己孝顺和尊敬之心。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是吃和睡,睡觉离不开枕头,无需花多少钱即可做或买且经久耐用的为每日数小时睡觉所必需的枕头,真是一件送给婆家长辈的好见面礼。拜枕头的仪式是在吃了“昼”(午饭)后在厅下(堂屋)里举行。先“谢红”,即答谢“红爷”(媒人),红爷走了以后就拜枕。长辈们都坐在一起,新郎领着新娘按先内后外、按辈分的高低逐一给长辈磕头。先给阿公、阿婆磕头,送上枕头,然后给公婆磕头送上枕头,有的新娘家庭经济比较好,给公婆还有一铺一盖(一套床上用品)奉上。然后再拜族中的伯公、舅爷、姑爷等长辈并奉送枕头。

孝,《说文》:“善事父母者也。”在拜枕的仪式上体现的孝是尊祖敬宗,这是孝的扩大。

5、鸡髀——孝敬老人的好东西

“鸡髀”就是鸡腿,在东山客家方言中鸡髀具有特殊的含义,它是晚辈孝敬老人的常用

的最好的东西,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它成了孝顺的代名词。中国人喜欢吃鸡,鸡身上的鸡腿喜欢尤甚。鸡腿肉多且是活动的肉,就是今天看来也是美食,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就更加稀罕了。解放以后东山的客家男女结婚以后一般也是另立门户过日子,客家妇女因勤劳、节俭、持家有方等原因在家庭里获得了当家的地位,所以家中的大小事情都能够做主。鸡腿给谁吃的事情往往是家中主妇决定的。东山客家习俗中出嫁的女儿不在娘家过年,一般在年后正月初二回娘家看望父母。过年时她们会专门剁下一只鸡腿不吃,这叫做“宰鸡髀”。这个鸡髀很大,差不多连胸脯肉都一起剁下。正月初二回娘家时就把这个大“鸡髀”带回给亲生父母和阿公、阿婆吃。客家女儿生了小孩,第三天女婿得去岳母家送鸡髀、送酒报生。平时家里有大事小事杀了鸡,如果爷娭没有来吃饭,也会留下一只大鸡髀给他们送回去吃。由此可见,区区一只“鸡髀”的事象,体现的却是日常生活中女儿对父母养育恩的反哺之行、回报之情。

6、阿婆讲个月婆个东西唔拿分老个食都冇得罪——婆婆对儿媳的怜惜

上文已经说到,“婆婆”在东山客家方言里叫“家娘”,东山客家妇女称呼婆婆也可从儿称为“阿婆”。婆婆是一家中非常辛苦的人。从前的家庭大多有几个儿子,分家以后就分成了几家人,父母亲老了实行“轮食”,婆婆帮着各家操持家务。做饭、带小孩儿、扫地、喂猪、纺线、绩麻、织布、做衣服鞋子,样样活儿都干,遇到儿媳坐月子,还得照顾儿媳和刚出生的孙子。在我所生活的同安镇,有一位客家妇女刘容阿姨,今她已过花甲之年,她婆婆已去世20多年了,在我进行方言调查期间,她两次说起她婆婆,回忆起老阿婆在世时的辛劳和慈爱她都情不自禁。

她婆婆叫江黎氏,缠了小脚,丈夫早逝,膝下有四子一女。四个儿子结婚以后分成了四家。那时生产队集体出工干活,年轻人都得去挣工分,煮饭、洗衣、扫地、带孩子等家务事全部落在了她身上。她每日天亮起床以后就忙开了,几家人三餐吃什么,她不但安排而且背上背着小孩亲自做几家的饭菜。把这家灶膛的火烧燃了,便到另外一家的厨房去生火,这家的番薯(红薯)下了锅,又到另外三家去依次把番薯倒进锅里。这样有条不紊地忙乎,等到年轻人下班回来,大家就端上现成的饭吃上了。手心手背都是肉,每家的活差不多都要同样地做。遇到夏天,身上的衣裳会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刘阿姨坐月子的时候,看到婆婆如此劳累非常心疼,就煮醪糟蛋给婆婆吃。她记得有一天,天气已经冷起来了,中午时婆婆洗菜回来,她把煮好的蛋端给婆婆请她一定要吃,婆婆“对嘛对嘛”地答应,哪知却把蛋放到了旁边。到了下午,她对儿媳说:“刘容,你唔要煮蛋了哈,亻厓         分你炖到灶上得。”“阿婆,你唔食,亻厓         啷门子下去得倒?”“阿婆讲个月婆个东西唔拿分老个食都冇得罪”,她好歹都不吃醪糟蛋。“阿婆讲个月婆个东西唔拿分老个食都冇得罪”,这句话笔者在洛带镇、黄土镇、龙潭乡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只一句话,婆婆对儿媳的怜惜之情可见一斑,它由阿婆们代代相传,相沿成俗,朴素却动人。由此想到东山的客家儿歌:家娘待心舅,要当亲妹子。……你越心痛佢,佢越孝顺你。由此也想到另外的一句俗话:三十年的媳妇熬成婆。两相比较,东山客家婆婆没有成了婆婆的威风和苛求,儿媳也没有“熬”的艰难和屈辱。婆婆对儿媳的心疼和怜惜毕现其慈爱之心。

反映东山客家妇女孝慈习俗的还有闰月时女儿送红衫、送凭椅给爷娭,岳母给身体不好的婿郎送红蛋、送裤子等带有辟邪求吉的习俗。

这些习俗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长辈的慈与晚辈的孝都是紧密联系的 如有母亲养育的慈恩才有出嫁女儿的“送雨水”,女儿、女婿去拜节就有了母亲的“打发钩钩伞”,有婆婆恩准“嫽二月”,才有儿媳孝敬的“烧火鞋”等;

第二,注重反映女儿对亲生父母的孝顺因为出了嫁的女儿平时未能在父母身边尽孝的缘故,便只好在逢年过节郑重其事地表示自己的孝心了;

第三,这些习俗都跟物质形式联系在一起思想没有赤裸裸的,孝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些物质形式就是外在化的孝慈;

第四,这些民俗语言和活动充满了温情 它们是上抚老下慰小的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客家妇女贤淑善良仁爱品格的写照。

二、东山客家妇女孝慈品德的成因

美籍传教士罗伯特·史密斯曾经说过:“客家民族是牛乳上的奶酪,这光辉至少有百分之七十归功于客家妇女。”这句话除了“客家民族”的概念不妥当以外,对客家妇女的赞美极是。客家妇女“勤劳俭朴、贤淑善良、刚健果决”的品格,谢重光先生有过阐述,他认为孝慈是“贤淑善良”的一部分内容和体现。(69页)就其孝顺和慈爱来说,恐怕其他民族或民系是很难与客家妇女比肩的。东山客家妇女孝慈品德的形成,除了她们具有客家妇女贤淑善良的品质这个显而易见的因素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习俗的力量、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和东山客家人迁徙的经历及其生活状态的影响几个重要的原因。下面就此三方面的原因加以论述。

1、习俗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说:“一切德行通过习惯而生成,通过习惯而毁灭,人们通过相应的现实活动而具有某种品质。”(286页)上面的种种民俗语言现象,即是种种习惯,种种现实活动,在共时的平面,它们是对东山客家妇女充当母亲、女儿、婆婆这些角色表现的孝慈美德的生动反映,在历时的平面,它传承和宣传着一种思想,教导着身在其中的一代代客家女子去做一个孝顺长辈、疼爱子女的人。

民俗在人的社会和文化系统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民俗具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文化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27页)每一个人一出生,就落入了一张民俗的网里,他就在网里穿行。民俗就是一本教科书,就是一个高明的导师,它说得很少,却教导得容易而且多。

关于客家妇女孝慈的习俗独特而且丰富,一个女孩子,当她身边的人不断在习俗中诠释身为女儿、母亲和婆婆这些角色应该具有的孝顺和慈爱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她的心中播下了孝慈的种子,只要一有土壤和水分这颗种子就会发芽长叶生根。“阿婆讲个月婆个东西唔拿分老个食都冇得罪”,这是婆婆心疼儿媳,不吃醪糟蛋的理由,因为她认为那是该做“月婆”的儿媳吃的东西。这句话包含着这样明确的信息,她做“月婆”的时候,她婆婆也没有吃,也这样对她说过。婆婆善待了她,轮倒她做婆婆的时候,她也照样如此善待自己的儿媳。今天我看见勤劳善良的刘容阿姨跟儿媳相处如母女的情景,我就会想起这句话,尽管吃几个鸡蛋现在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阿婆讲个月婆个东西唔拿分老个食都冇得罪”这句话,在我看来它就像是历代客家婆婆对儿媳不变的怜惜承诺和实践,令人衷心感佩。

精神生成语言、形成习俗,习俗反过来规范、调整着思想观念和行为。有关东山客家孝慈的习俗的作用是形成东山客家妇女孝慈品德的一个原因。

2、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

客家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为本、慎终、追远、睦宗、修

族谱、重视四时八节等观念和活动的产生直接源于传统文化。梁漱溟曾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主导的原则不是法律而是情义,重义务而不重权利。(4页)下面从三个方面来看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

从内容上看,“孝”和“慈”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孔子仁学中“孝”是“仁”的根本之一。《学而》中说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一部《论语》中有19处说到“孝”,有一处把“孝慈”并提:

《为政》中季康子问“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互相勉励,应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这里的“慈”,杨伯峻注释为:上爱下,父母爱子女。(296页)

儒家经典《礼记·内则》对“妇孝”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妇事舅姑,如事父母”,并且把“妇”跟“子”做了相同而具体的要求,如:

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

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

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

姑,《说文》:夫母也。从女古声。《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把“夫之母”称为姑,夫之父称为“舅”,这种称谓的来源是古代姑舅表亲通婚现象。

慈,《说文》:爱也,从心兹声。“爱”可以是爱任何人,是《论语》中的“泛爱众”,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可以是上对下的“爱”,如上举《论语》中的“孝慈”,又如《周礼·地官·大司徒》的“一曰慈幼。”“慈”还特指父母疼爱子女。《管子·形势》:慈者,父母之高行也。颜之推讲到了“慈”与“孝”的关系,《颜氏家训·教子》:“父母威严而又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儒家经典《左传》中专门提到“父慈”、“母慈”、“姑慈”:

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昭公26年: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従,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文公八年: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毋庸再援引经典的用例,已可看出客家伦理中的“孝慈”与古代伦理思想中的“孝慈”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客家妇女的孝慈美德正是从古代伦理一脉衍来的。

从客家先民迁徙居留的时代看   一般认为,客家民系形成于南宋,谢重光先生曾对“客家民系形成于南宋”做了有说服力的证明,(396)他把客家先民的概念严格限定为指客家正式形成之前的南迁汉人。(14页)这个限定必要且很恰当。客家先民第一次从中原到达南方的时间在东晋到隋唐,第二次从中原到达南方的时间则在唐末到北宋之间。因为客家民系在南宋已经形成,因为客家人的主体是南迁的汉人,由此我们可以说客家人的“根”是在中原。中原地区是三千年来连绵不绝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它孕育了远古时代的华夏文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是从这里向全国推行开的。赵保佑说“中原文化秦汉至唐宋为兴盛与繁荣期”,具有“正统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骨干和核心”。从客家先民迁徙的年代看,客家先民曾经生活在中原文化的中心地带,与传统文化有“近水楼台”之便利,可以说他们是沐浴着中原文化如日中天的光辉进入闽粤赣边的。

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上看李泽厚说:“意识形态和思想传统从来不是消极的力量,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的性格,成为巨大的传统力量。”(36页)“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在长久的中国社会中,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亦即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39页)客家先民到达南方、在闽粤赣边形成客家民系以后,尽管受到了南方獠蛮文化和习俗的影响,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点仍是中原文化。在明末清初以后到达四川东山的客家人一方面带来了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一方面传统文化继续以它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川西平原大都市近旁的这个客家聚居区。1915年无名氏编写出版了一本《广东小儿歌》,这是一本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教材,是一本用东山客家话写成的劝戒歌谣集,作者编写的目的是“借以稍知善恶”,所以这是一本进行伦理道德的教材。每一首儿歌都分别被冠以“劝”或“诫”的字眼儿,提倡孝敬、慈爱、尊敬、友爱、忍让、勤劳、守贫、诚实、好学、修德等,反对懒惰、奸诈、赌博、吸鸦片、贪财、信邪教等,对儿子、对子女、婆婆、父母等专门有歌谣进行劝勉和警告。在此姑且引用相关的几首(引用时个别用字做了改动):(259,261,263,264)

劝孝顺

桃花红,李花白,红红白白开无数。

一番大雨,一番风,千花万花一夜空。

昨晡看花花正好,今晡看花只有草。

细子大了大人老,孝顺爷娘要趁早。



劝妇女孝友

张大嫂,李大嫂,晡晡足亢 床你要早,服侍公婆你要晓。

饭要软,菜要好,公婆餐餐食得饱。

床要火巴,多铺草,拿分公婆做棉袄。

家娘讲你唔要应嘴,姊嫂当成亲姊妹。

侄子外孙真心待,蒸酒腌菜样样会。

又勤又俭又耐烦,唔讲闲话唔讨嫌。

老个面前少过错,心舅照你样子做。



   劝小姑娘

三月杨柳青又青,姐妹讲话莫大声。

发狠做活路,做到二三更。

有事赶紧做,有食莫去争。

要孝道,爷娭面前莫拗爆。

敬大嫂,敬阿哥,哥嫂有错唔要挑唆。

惜老妹,惜老弟,做大姐个唔要歪。

学绩麻,学纺棉,热天冷天有包缠。

勤织布,勤喂蚕,后来行嫁有嫁奁。

要干净,要伶俐,邋遢衤来衤带 讨厌去。

坐要正,行要端,唔系至亲唔要乱钻。

广东歌,要记倒,晓得善恶实在好。

记得歌,当读书,免得人家笑话你像条猪。



劝爱媳

家娘待心舅,要当亲妹子。

亲家辛苦来带大,家娘拣到现成使。

心舅做错事,家娘唔要火起。

家娘唔要火起,心舅偷欢喜,越发听教听管依规矩。

你越心痛佢,佢越孝敬你,唔要讲心舅隔肚皮。

唔要乱叨,唔要乱骂,把面骂囚了,心舅颠转唔听话。

病要心舅来服侍,死要心舅来祭祀。

唔要一点唔合适,舅拿心舅来出气。

细心舅过可怜,因为爷娭冇得钱,交分家娘去包缠。

家娘过要耐烦带,唔要把心舅磋磨坏。

带过几年心舅大,家娘有事佢担待。

几多赖子死了心舅守,冇食冇着佢唔走。

纺棉绩麻唔歇手,要同公婆顾身又顾口。

读着这些歌谣,我们想起了儒家经典中那些关于“孝顺”和“慈爱”的观念,也

想起《女诫》、《女论语》、《内诫》和《女儿经》等规范妇女德行的著述。东山妇女的“孝慈”品德受到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是非常显然的,而且更为可贵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东山客家妇女的“孝慈”已经没有了旧礼教中“三从四德”和“节妇烈女”、“愚孝”等那些摧残人性的糟粕内容。去芜存精,孝顺、慈爱、贤惠,东山客家女子发扬并光大了古代伦理思想中的“孝慈”传统。

3、东山客家人迁徙的经历及其生活状态的影响

    客家人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的迁徙,从西晋末年到清朝乾嘉时期,时间跨度在1400百余年。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战乱危及了生命安全,客家人从闽粤赣迁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生活难以为继。每一次迁徙都是被迫的,都是无奈的。中国人第一看重的是家庭生活,可是每家每户的迁徙都是在失去自己曾经生存的家园后,扶老携幼跋山涉水达几千里之遥。在漫漫长途中忍饥挨饿、餐风宿露时他们所怀有的唯一期待便是重建一个更好的家。为了这个理想,他们历经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我读东山客家人族谱,在被他们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坚韧精神所感动的时候,内心常常也为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和辛酸而嘘唏。

今同安镇80多岁的客家老人江志彬所珍藏的《江氏族谱》说:

我江氏者,广东惠州府永安县世族也。清康熙年时,两广大饥,草叶树皮皆食尽。日死者无数,尸积道上如邱焉。而广东濒海,民性刚毅喜远游,故当是时,皆相属外出焉。西蜀之地,沃野千里,仓廪殷实,居民豪富,自明季受献忠蹂躏、杀掠迨尽。斯时清方收入版图而数里无人烟矣。清廷一面徙湖广囚犯于彼耕种,一面诏两广居民自愿入蜀者弗禁,故当时两广皆相属入蜀焉。斯时吾海清、玉清公等亦随之入蜀。因无资斧,路上停留多,前进缓,至蜀时已无无主之田矣。而归不得,公等忍苦耐劳,为人佣工,勤俭异常,稍有余资则佃业于金堂牛头庙附近。又回粤同二兄迎慈母及父骸上川。斯时父子一堂,天伦无乖矣。

今洛带镇刘国文所珍藏的《刘氏族谱》中说:

家计萧条,衣食维艰。镇公方一十有二,良公甫六春。母子三人或采薇而充饥,

或茹蔬以过日。艰难万状,度日如年。于雍正播粤来川,至川东荣邑,盘费缺少。祖妣携良公在邓姑丈(讳集魁)家下居。镇公一人至简州为人佣工二载,始接祖妣与良公来简邑两河口耕种。兄弟二人克勤克俭,无怠无荒,披星而出,戴月而归。暑不避炎热,寒不畏风霜。夏日炎炎之时,常赤身以胼胝;雨雪霏霏之际,恒赤脚以拮据。险阻历尽,辛苦备常。幸而彼苍眷顾,列祖默佑,颇有余积,始创业于锦佳池。

颠沛流离之后终于安定了下来,年复一年的胼手胝足之后终于建立起一个家,终

于能够与亲人团聚,此时对家和亲情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又回粤同二兄迎慈母及父骸上川。斯时父子一堂,天伦无乖矣。”这些句子是饱经苦难以后言之深切的真情,所流露的是亲人得以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喜悦心情,心理上所重视和依恋的是无价的亲情。由此看出迁徙以后的经历使得客家人更加看重亲情。一个客家女子涵泳在其乐也融融的亲情中,酿就其“孝慈”品德则是很自然的了。

再从东山客家人定居以后的生活状态看也会很自然地形成亲情、成就孝慈美德。他们到东山以后仍然是聚族而居,从事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按照传统宗法原则进行组织。东山客家民居大多数为“四合头”房屋,那些老房子东山客家方言称为“老屋”,“刘家老屋”、“钟家老屋”、“林家老屋”是对不同家族的客家人聚居点的称呼。在这里过去基本没有村子的概念,总是以“××老屋”来代替某个居住点。“老屋”里有很多套“四合头”屋密密麻麻地连在一起。一套四合头进门处是厅下(厅堂)和下厅(与厅堂相对的部分),厅下和下厅之间是天井。厅下、天井、下厅的左右侧都是房屋,一般有6间,加上两个厅,合起来称为“硬八间”。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按辈分的高低有序而亲密地住在一起。有的规格更高的老屋,套着很多套可以通行的硬八间,一个大家族的几房人都住在一起。这种居住方式,给家人或族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帮助和照应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样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很容易地产生生命相依、休戚与共、痛痒相关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形成亲情,形成东山客家妇女孝慈的品德。

综上所述,东山客家妇女的孝慈是深入到灵魂深处的一种美德,它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在一些以妇女为主体的习俗当中。这种美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本源是我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其外力是习俗,习俗为客家人所创,复转而陶冶了客家妇女;其内源是客家妇女贤淑善良仁爱的品格以及东山客家人到达东山以后对亲情的眷恋和恪守,多种不打一处来的原因之相互影响和作用,最终形成了东山客家妇女的孝慈美德。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9-2-27 11:56:42

成都客家的确比较成功地延续了粤东大本营地区的好传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都东山客家妇女的孝慈品德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