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卫PANSHI 发表于 2003-12-24 21:23:27

小时候的催眠曲

愿你我都有一个美好温馨的平安夜。


偶寨阿卫,磐石上新屋人。做细雅马就教偶唱:“打张草镰曲弯弯,送把阿妹上草山……”闲有“打开弄仔取观音,观音娘娘骑白马,一壶酒,一壶茶……”
语话偶好写岔字啊?争唔孩。偶写话啦。有一呢字唔知让罕写,唔孩巩写先啦。


我用家乡口音写了几句别人或许难懂的话,现将它用普通话表达一下:

我就是阿卫,磐石上新屋人。小时候,我奶奶就教我唱:“打张草镰曲弯弯,送给阿妹上草山……”还有“打开箱子取观音,观音娘娘骑白马,一壶酒,一壶茶……”
你说我喜欢写错别字吗?才不是呢。我写我们的家乡话嘛。有一些字不知道怎么写,不就是先这样写上了。

偶寨阿卫 发表于 2003-12-25 10:20:29

RE:小时候的催眠曲

圣诞快乐!

耶稣未曾开目,不可求之倏忽。
网页极难显露,链接总也慢速。


说明:
1、我在不同时段,反复检验不同网站的链接速度,发现:本论坛速度极慢!读帖,上帖,等待的时间漫长得令人绝望!
2、不是我喜新厌旧,刚申请用户名“阿卫PANSHI”又想换新的;也不是有其他什么企图;只是换用户名后祈求交上好运,大家读帖、上帖,网速都快,能节省好多时间。
3、我将用户名叫做“我寨阿卫”(我就是阿卫),签名档的话也有必要用普通话解释一下。上面说了,用户名介绍自己——我就是阿卫。签名档接着就说:“我不是说:阿卫就是我。我奶奶讲:说自己的话,听别人说‘耶稣’做什么?”(注释:“薯蛇”,象声词。意谓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你也跟着说什么)。

[ Last edited by 偶寨阿卫 on 2004-2-8 at 22:31 ]

偶寨阿卫 发表于 2003-12-25 11:14:54

RE:小时候的催眠曲

我读过刘镇发博士关于香港客家话调查和研究的一些论文。

我不怀疑里头关于客家人对母语(方音)的认同感,以及部分讲不同口音的客家人就社会对其口音所持态度的反击(主要是心理层面的)的描述,但是,正如我在上一帖中所言,那一情况并没普遍性,它是在香港社会环境条件下的一种言语心理的特殊表现。

说句题外话:刘镇发博士以前在香港一所大学工作,好像现在到厦门大学任教了。或许这样。

偶寨阿卫 发表于 2003-12-25 11:24:32

RE:小时候的催眠曲

上面的帖子应该发在“Re:蛇话指的是什么?”上的。因为网页转换很慢,点击之后,以为是那一“回复”的栏目了,就写上、发表了。弄成阴差阳错,都是网页转换惹的祸。没办法。将就着吧。

lykwp 发表于 2004-2-3 19:32:14

我没有感觉到客家社区会慢,可能是你那里有其它问题,你用的是宽带吗,IP服务商是那一家呀。

阿卫PANSHI 发表于 2004-2-7 10:32:18

现在好多了

大年初四,我在家乡上了一会儿网,发现客家社区版式漂亮多了,网速也快了些。

可喜可贺!

shanquan33 发表于 2005-7-4 16:33:58

阿卫PANSHI 发表于 2005-7-22 09:52:13

阿马=阿嬷

我们家乡称呼“奶奶”就是:阿马。 其实好古老的,即:   阿嬷。

阿卫PANSHI 发表于 2005-7-22 09:54:24

Posted by lykwp at 2004-2-3 19:32
我没有感觉到客家社区会慢,可能是你那里有其它问题,你用的是宽带吗,IP服务商是那一家呀。

确实不慢了。现在。

之前,使用学校的局域网,确实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时候的催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