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三文:我为什么要到网络工作?
方三文,龙岩市武平县人士,当年以总成绩全省文科第二、语文单科全省第一、作文满分的成绩考取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就职《南方周末》,后居《南方都市报》高管,现为网易副总编辑。http://www.xici.net/b244699/d44298333.htm
按:我宣布离开南都到网易工作以后,很多传统媒体界的朋友都不解,问了我很多大体相同的问题。我不烦一一解答,就写了一篇短文,对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回答。现在把它贴在这里,也算是和新的同事们交流一下我为什么要来网易,以及我的网络新闻观。
1,为什么要从纸媒转入网媒?
我做了8年纸媒的采编工作,从记者到编辑到采编的整合,在纸媒生产链中所处的位置,开始是只对单一的新闻产品的质量负责,后来更多的是要对所处媒体资讯产品的传播效果负责。在这个过程中,我就不能不对传播媒介的效果进行一些观察和思考。作为这种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之一是,从1998年到现在,我越来越发现在传播的效果和效率上,网媒表现出纸媒无可比拟的优势。
优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是速度快。从一条新闻的产生到送达读者的手里,纸媒要经过编辑、制版、印刷、分发投递等多个环节。网媒从新闻的采集到发布,只需要编辑一个环节,可以省掉制版印刷这些硬约束,一般来说可以节省10个小时以上。现在主要的新闻网站,每天刷新的次数都在5次以上,碰上重大的动态新闻,刷新的速度更是以分钟计。这是纸媒永远无法做到的,日(24小时)基本上被视为纸媒资讯刷新的一个时间极限。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现在纸媒上的非本地自采新闻,基本是滞后于网媒一天,甚至主要来源于网媒。受众关于重大事件的资讯,基本上首先是从网上得到的。
第二是信息的海量。网媒没有版面和纸张成本的约束,信息的扩张基本是不需要成本的,只要受众需要,网媒能提供给受众足够多的资讯。
第三是互动性好。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单向度的传播,媒体提供一条资讯,受众只能单向度地看,听。但在网媒上,受众可以自己参与新闻的传播和评论甚至生产。大家注意一下网易新闻最近做了一个调整,就是把网友的评论直接跟在新闻后面,而比较有价值和人气的评论会自己跑到前面。这些评论,有些只是简单的情绪表达,但也有很多就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或者新闻所处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在评论中所提供的信息和观点,往往比放在最顶上那条新闻(通常是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更有价值,更接近于事实,它们能够修正传统媒体报道中的事实偏差。
速度的快和信息的全面,是受众对资讯产品的基本需求,网媒在这两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它在传播效果和效率上的优势,而网媒的互动性更加强了这种优势。
有了这些优势,决定了网络将是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的接受资讯的主要渠道,网络本身也将会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这是我选择从传统媒体转入网络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现在的纸媒,基本上是100%的国有控股企业,而成功的网站,全部是民营企业。只要市场是充分竞争的,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也是国有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这也会使网媒拥有比传统媒体更好的前途。
2,网络没有自采权?
这是一个伪问题,会问这个问题的都是对现在网媒与平面媒体的关系没有认真思考的人。现在,传统媒体更接近于资讯产品的生产者地位,而网媒则更接近于销售者地位。这就是说我要开一个出售牛奶的超市,你却问我有没有生产牛奶的执照,这不是鸡同鸭讲嘛?
从技术上讲,采访权也根本不是问题。首先,现在网媒可以以极低的价格合法地获得传统媒体的资讯的转载权和发布权。第二,网络仍然可以做自己的原创的东西,比如现在各网站喜欢做的嘉宾访谈和直播,谁说这不是采访呢?比如网站可以直接约请撰稿人就热点问题撰写评论和深度报道,甚至,网络也可以养一批自己的作者,这样的产品,不是具有完全的独家性和知识产权吗?
更重要的是,所谓采访权的说法本身就是可笑的,只有少数人可以采写和发布新闻的制度本身就是反动的也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
从政治上说,新闻的采写和发布不应该是少数人或某个利益集团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
从技术上说,新闻的采写和发布没有什么技术门槛,识得汉字三千即可,以后随着DV\数码相机\拍摄手机的普及,更是人人都能成为好的现场记者。
更重要的是,网友的广泛参与,会给公众提供比现在的新闻媒体信息量大得多。价值高得多的信息,公众的知情权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而网络的互动性又会给受众更好的阅读感受。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将来新闻传播大的趋势不是职业化和专业化,而是大众化。迟早,网友自创和自己上传新闻,将成为新闻的主体。
3,网友自己上传新闻,会有公信力吗?
这也是一个伪问题。公信力从来不是通过少数的人技术水平或道德水平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公众的自由选择,足够多信息的互相印证来实现的。
事实上,由少数人把持新闻采访和发布权,正是现在假新闻泛滥,资讯产品质量低劣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新闻采访和发布成为一种特权,享有这种特权的人和集团特别容易和强势利益集团比如政府,大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故意封锁信息,发布虚假信息。
技术上的难度也会造成假新闻。因为每家媒体充其量只有几百名记者,他们对信息的捕捉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对每一个新闻事件来说,记者基本上是个外来者,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内一般是难以了解到事件的完全信息的。
与此相反,如果全球数亿,全中国上亿的网民,都来给媒体提供资讯,对资讯的数量和质量将是一个大的提升。
4,如果传统媒体联合起来抵制网络?
首先这根本不可能。传统媒体之间不可能结成有机的同盟。
现在纸媒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靠网络放大的。如果没有网络,现在的一些区域性报纸,一些发行量较小的杂志周刊,影响力可以说基本不存在。各媒体的从业人员,都以自己的产品上了新浪头条为荣,这就是象生产牛奶的厂商,希望超市把自己的产品摆在最显眼的柜台上。
在这个网络放大传统媒体声音的过程中,传统媒体以极低的价格甚至无偿出让自己资讯产品的转载权,是不是就成了一个受害者呢?恰恰相反,传统媒体也是一个受益者,因为在传播的过程中,传统媒体也以较低的代价,在较短的时间内赢得了靠传统手段发行无法赢得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会转化成扎扎实实的商业价值和利益。《新京报》在北京迅速崛起,靠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如果没有新浪网,新京报要有今天的影响力和市场地位,至少还要两三年的时间,两三个亿的投资,你能不说新京报是受益者吗?
所以说,传统媒体和网络的关系,不是互相替代和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一起把传播市场做大的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总的来说双方都是受益的。但这里有一个利益怎么分配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网络会分到更多,所以它的市场份额的增长速度将远快过传统媒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全世界的产业都是这样,销售环节的利润总是高过生产环节。
5,怎么看待网络的根本价值吗?
其实网络并不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怪物,作为人类技术创新的一个里程碑式产品,它和人类此前在沟通手段和传播媒介上的创新是一脉相承的。
应该说,人类在这方面的第一次创新是语言。有了语言,人与人之间就能比动物之间传递更多的信息,达到更优化的社会分工,人类才可以战胜体力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猛兽比如老虎。
第二次大的创新是文字的发明。语言只能口口相传,文字却能将人的智慧和经验固化下来,横向传播,纵向继承。应该说,有了文字才有了基本的文明。
第三次大的创新应该是电信技术的发明,包括电报、电话,它使语音和文字可以到达地球上任何地方去。
互联网又是一资创新,但这次创新是从属于刚才说的电信技术创新,还是一次可以跟这三大创新并列的革命性创新,现在还很难下定论。
人类每一次在传播手段和媒介方面的创新,都极度大地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易成本,优化了社会分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并且影响了社会型态。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纵深影响,应该说现在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网络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社会价值,就是消除信息屏蔽,从而有助于政治进步和人类基本权利的实现。
http://www.xici.net/b244699/d44298333.htm 沙发 、、、、、、、、、、、 1997年至2002年,方三文加入《南方周末》。后在《21世纪经济报道》挂单,然后北上参与创办东方早报,后来又回到《南方都市报》任编委。
2005年至2010年,担任网易副总编辑。
2010年创办雪球。
2014 年出版第一本书《老二非死不可》。
2015 年被评选为互联网证券委员会委员。
2017年出版第二本书《您厉害,您赚得多》 廖杰远,微医创始人,长汀人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互联网医疗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全国医联体联盟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家庭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
中国智能语音识别行业的创始人之一
拥有多项世界领先的智能语音识别发明专利
并创造性的将语音识别技术成功的应用在PC 、电信、无线网络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