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SR 发表于 2008-11-30 00:51:23

走进绿护屏村客家村


客家人历来重视教育。上世纪50年代初,在海拔300多米的客家村办起了一间绿护屏小学,虽然只有七、八名学生,却请了一个教师。迁出山后,增加到两个老师。近年,学校撤销,并入会城城北小学。


绿护屏村村民


绿护屏村客家村外貌


客家村的客家风情已保留不多了


细心寻找绿护屏村的遗址,有石砌瓦顶破烂小屋,有一个四方水井,草丛中有十多级花岗石台阶,台阶上面有一个约2尺高的石狮子 李兴发 摄

 
    在圭峰山下玉龙湖大坝侧,有一个绿护屏村,村民全是客家人,村民全姓欧,人称客家村。他们不像福建的客家人那样整族都住在同一座土楼里,而是一户一屋,分户而居。

  这里土名叫雀坑,原来没有人居住的。

  因圭峰山上的天鹅湖水库修建后,淹没了在圭峰山上的绿护屏客家村一些耕地,村民长期粮食不足,因而1973年,新会县政府从劳大和杜阮木朗划出了土名雀坑附近的几十亩土地给绿护屏村,让他们迁出重建。

  新村建好后,仍沿用绿护屏作村名。

  原本,绿护屏村也有很浓郁的客家风情,但如今,时过境迁,他们的客家风情已保留不多了。

  吃 去山卡拉餐厅吃客家盆菜

  11月的一天,朋友相约去圭峰山下,龙泉附近的山卡拉餐厅吃饭,笔者欣然前往。

  摩托车沿着圭峰山滑草场往龙泉度假酒店的公路前行,到玉龙湖水库的坝上停车,步下大坝石级,前行约50米,便到山卡拉餐厅。只见大门两边挂有好几个奖牌,据说此餐厅为江门名店,格局、菜式很有特色。

  山卡拉餐厅依山而建,设有空调大厅、临溪雅座、露天茶座共100多桌。龙潭水从旁边静静地流淌,小鸟在林间草丛轻快地歌唱,青山绿水,环境确实优美。

  甫坐定,服务员送来一个旧式茶壶和两套碗筷,又递上菜谱,并热情地介绍他们的特色菜:古法炭烧鸡、山坑魚、竹筒饭、山泉白粥、农家三宝、客家盆菜……

  “点个客家盆菜……”朋友对服务员说。

  “这里有客家菜?”笔者问。

  “有啊,不单有客家菜,还有客家人。这地头原本就属客家村。”服务员答道。

  俄顷,菜上来了,只见服务员端来一只锅,里面放了许多菜,有山猪肉、驴肉、牛仔肉、猫肉以及冬瓜、红萝卜、青菜、浮皮、鱼腐等十多样,还配置煤气炉、煤气瓶。

  “打边炉?”笔者不解。

  经理解释:“盆菜是客家的传统特色菜,通常是有喜庆、筵开几十席时才做。为使散客都能吃到这道特色菜,我们特别雇请了一名客家厨师,同时考虑到用盆装菜,冬天很容易变凉,于是便用煤气炉加热,客人吃过后很受用,遂成为本店的招牌菜之一。”

  原来如此。朋友要了一壶客家糯米酒,两人对酌起来。

  聊 走进客家村民居

  饭后,两人一边欣赏着路旁的水车、荷花池,一边慢慢步出餐厅。笔者突然萌发兴趣:何不到客家村一访?

  沿着山卡拉餐厅门前的山路下行,才几十米,就见一处民居。走入村内,不见如旅游杂志登载的客家大屋,眼前只是一排排泥砖砌墙、瓦片盖顶的低矮民房。在村中心的一间砖房门前,笔者见到一块牌子,上书:“新会市会城镇绿护屏村民委员会”,原来这就是早听闻的绿护屏客家村。

  笔者信步走进一家民居。屋主叫欧文佑,50多岁,退伍军人,曾当过绿护屏村副村长。他邀笔者坐下闲聊,笔者由此知道绿护屏客家村的变迁史。这客家村原在圭峰山绿护屏,因天鹅湖水库修建后,淹没了一些耕地,村民长期粮食不足,因而1973年,新会县政府从劳大和杜阮木朗划出了土名雀坑附近的几十亩土地给绿护屏村,让他们迁出重建。新村建好后,仍沿用绿护屏作村名。末了,他又带笔者在村内兜了一圈。

  绿护屏客家村的村民全姓欧,为同一宗族繁衍下来,但他们与福建(土楼)、梅州(围屋)那边客家人的居住方式不一样,他们是一户一屋,分户而居。全村原有20多间泥砖屋,都是1973年盖的,当时没有请建筑队,全由村民们自己和泥、打砖、砌砖而建成。

  征得屋主同意,笔者先后走进两间泥砖屋。两间屋是同一格局:四房一厅,厅正面设一神台,供奉祖宗牌位。厨房在门外,厕所则在屋后。全村现存的泥砖屋只有十多间了,而其中几间已倒塌不能住人。

  欧文佑一家5口,儿子、媳妇在顺德供职,自己在会城打工,老婆在家种地及打理家务、带孙。叨改革开放之光,积蓄了一些钱,2000年把泥砖屋拆了,在原地盖起了一座两层高的小洋房,花了5万元。类似的家庭,在绿护屏村有十来户,形成了一道泥砖屋与小洋楼并立的风景线。

  绿护屏村解放后属城东乡,之后改属工业农场。1959年新会劳动大学开办后,划归劳大。1974年改属会城镇,现在是新会区会城街道办属下的一个村委会,共有24户人家、村民百来人。

  采访村委会主任欧明德时,他正从田里运谷回来。他告诉笔者:绿护屏村没有一间工厂,也没有一家商铺。村民们除了耕种村前的30多亩田外,就是靠出外打工挣钱。近的在江门、新会,远的去顺德、广州、东莞。村委会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承包费和租金,与会城其他村相比,属经济实力较差的村。

  溯

  新会的“少数民族”

  客家人其实属中原南迁的汉族人,就如绿护屏村的欧氏祖宗原居中原,后南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再迁去普宁,最后迁香(中)山马鲚尾(现珠海斗门)。

  清朝乾隆末年,先祖欧宏彬夫妻从香山迁来新会。欧宏彬见绿护屏四面环山,中间有一块平地,状如孔雀开屏,风水绝佳,又有山溪可供食用及灌溉,便于此定居。后来生了6个儿子,逐渐繁衍成村。算来,绿护屏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新会的客家村共有4个,除绿护屏外,还有杜阮的中和村、大泽同和的鲫鱼山村、会城石涧的一个村,总人口约1500人。在拥有数十万人口的新会区中,客家人属少数,可算得是新会区的“少数民族”。

  新会4个客家村由于语言、风俗相同,互相之间经常来往。遇有婚嫁、建屋、丧葬等大事,更常聚为一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他们只在客家人之间通婚。与笔者交谈的欧文佑,他的老婆就是从大泽同和客家村嫁过来的。

  绿护屏客家村虽然村子小、人口少、地方偏辟,然而地方政府却颇为重视,新会县的历届主要领导都曾多次到该村视察,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及生活上的问题。绿护屏村虽然只得百来人,却享受与茶坑、都会等拥有数千人大村的同级待遇。

  客家人历来重视教育,自设私塾,教习子弟文章。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们办起了一间绿护屏小学,虽然只有七八名学生,却请了一个教师,负责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后增加五、六年级)各科的教学。迁出山后,增加到两个老师。

  张远贻担任县委书记时,见学生在破烂的泥砖屋上课,特别批示有关部门出钱,兴建了一间有4个课室、两层高并有一个操场的新校舍。近年,学校撤销,并入会城城北小学,该校舍则由村委会租给山卡拉餐厅做宿舍。

  现今绿护屏村的客家人除了讲客家话外,客家的风俗已保留不多,然而,他们却不再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村夫,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新一代农民。

  茶

  “世外桃源”原是产茶地

  话说客家欧氏先人在绿护屏定居后,把靠近湖边之地辟为水田,又在山上开辟茶园,每日种禾种茶、养鸡养猪,生活上自耕自给、自娱自乐,很少与外界交往。每隔好长一段时间,他们才带上自产的茶叶、鸡鸭,步行两三个小时、翻过几座山去杜阮墟或会城售卖,然后买回一些咸料及日用品,其境况仿如“桃花源”里之人。

  上世纪30年代末,学者李云谷曾到新会圭峰游览,后来他在《圭峰旧游杂忆》中写道:“圭峰与绿护屏,两山对峙,仅有一小路相通,路长数十丈,两侧则为百尺深谷,下临无地。中间风势至大,游人至此,虽在烈日下,也不敢张伞横过,虑为巨风吹落深谷之内,并名其地为‘牵线过脉’。山上峰峦无数,多不知名,周回达数十公里。中间涧谷纵横,水源充沛,亦有平壤土地,可供耕牧,因名玉壶村。村民依山而居,樵耕自给,鸡犬相闻,游此羡为世外桃源”。还写下了“依山几见黄云渡,易地还寻绿护源”诗句,直把绿护屏比作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客家人喜欢喝茶,也懂得制茶。早在开村之初,他们便在山上种茶,焙制后自用,后来又拿去杜阮、会城售卖。

  鸦片战争后,由于茶叶的出口需求增加,绿护屏的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据1908年刊印的《新会乡土志》载:“30年前,本境茶叶极盛。因通商之初,西人运茶,本在广东。邑人开绿护屏迤西数十顷山地种之,获利甚厚。”江门海关的出口统计显示,上世纪初,茶叶一直是江门口岸的大宗出口商品之一,其中1908年出口红茶5590担,1913年更达13774担。产自绿护屏的应是不少,绿护屏成了新会最大的茶叶生产、出口基地。

  解放后,绿护屏仍是新会的主要产茶区。上世纪70年代初,绿护屏有村办茶场和劳大茶场两个,茶园面积达500多亩,所产的圭峰红茶除作为名优商品供出口外,国内也很畅销,江门、会城的茶楼乃至市民家庭,大多以圭峰红茶奉客,人们并把它作为新会特产,馈赠外地亲友和港澳同胞。

  寻

  寻访古绿护屏村

  古绿护屏村既然是新会的“桃花源”,又是客家村的原驻地,笔者自然很想探究一番,但苦于不认识路,碰巧有朋友告知去过,便央他开摩托车带我前往。

  在新会人民医院住院部路口转入上圭峰山公路,摩托车盘旋而上,在半山腰有两条岔路:一条上圭峰山顶,另一条去天鹅湖、绿湖屏。沿进天鹅湖的路过“牵线过脉”,再到水库大坝,然后绕过山嘴,眼前豁然开朗,但见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大块平地。朋友告知,这就是绿护屏。

  笔者席地而坐,环顾四周,青山绿水,蜜蜂野花;泉水叮咚,鸟儿翻飞,好一个世外桃源!蓦然想起明代诗人李翔在《玉壶村绿护书舍》中的诗句:“率性樵夫似逼真,玉壶山远静无尘;松枝扳折忧妨鹤,桃片惊飞怕惹人”,真是恰切!

  江门学派的创始人、广东唯一入祀孔庙的大儒陈白沙曾在此结庐读书。《白沙子全集·云潭记》载,一日,“里生周镐偕其季弟京来谒予白沙,时维仲春,风日晴美,予与二子携酒饮于西山之麓,班荆而坐,仰而四顾。有云起绿护屏,炫烂如丹青,郁纷若祥瑞,予顾谓二子曰:‘是圣池之云也,伟哉!’”。笔者试图寻找白沙读书遗址所在,但遍寻不到。

  听说,古绿护屏村除了有陈白沙读书处、李翔绿护书舍外,还有椤严寺、莲花池、玉虹桥、黄巢坑(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曾在此驻兵)等古迹,可惜由于年代久远等原因,已全部湮灭。

  古绿湖屏村虽然海拔300多米,但水源丰富,周围原有6个湖,最大的叫天鹅湖,传说以前曾有天鹅在此出没。1957年,人们在山口修坝蓄水,把6个湖连在一起,形成了储水量为202万立方米的天鹅湖水库,供龙潭水电站发电和会城自来水源之用。

  笔者在草丛中细心寻找绿护屏村的遗址。在原村道旁,见到有一个1米多高的石砌瓦顶破烂小屋,应是原村民的猪舍。往前十数米,有一个四方水井,水很满,也很清,应是当年客家村的饮用水水源。再往前行,草丛中有十多级花岗石台阶,台阶上面有一个约2尺高的石狮子。山边有两个小窑洞,应是烧炭用的。窑洞前面有个烂灶台,估计是当年厨房所在。路旁两排落羽杉和水塘的水芋长得很茂盛,当是原村民所种。除此之外,原村舍的建筑已荡然无存。听说自村民迁出后,有关方面怕有坏人在此藏匿,用机器把它推平了,如今地上只留一片砖碎瓦渣。

  笔者想寻找当年的茶园,怕草丛中有蛇,于是折了一根小树枝,一路拍打着草丛,沿着长满杂草的小径缓缓而行。路边,见到当年灌溉、排洪用的水渠、涵洞仍在。梯级山坡上,当年种的茶树仍倔强地生长,只是被杂树遮盖,杂草丛生。路旁的水坑里,有十数个空饭盒,想是一些喜欢探秘的人留下。

  往回走时,已近中午。在“牵线过脉”处,笔者驻足眺望山下的龙泉度假酒店、龙潭水电站,又顺路游览了乳泉井、玉台寺。不经此行,何以知道这深山中,原来竟有客家村?

  ▲新会共有4条客家村,除绿护屏外,还有杜阮的中和村、大泽同和的鲫鱼山村、会城石涧的一个村,总人口约1500人。

  4个客家村由于语言、风俗相同,互相之间经常来往。遇有婚嫁、建屋、丧葬等大事,更常聚为一堂。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他们只在客家人之间通婚。接受笔者采访的欧文佑,他的老婆就是从大泽同和客家村嫁过来的。----江门日报

  

linqifeng 发表于 2008-11-30 07:08:57

以前有个同事,新会客家,姓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绿护屏村客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