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热的背后
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的帷幕尚未拉开,来自广东、广西、香港等地的客属团体就已经悄然展开了一场争办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的角力赛。陕西客家联谊会会长李世文向西安日报记者透露,目前,广东河源市客家联谊会、广西客家海外联谊会、北海市客家联谊会、香港广东客属联谊会等客属团体均向本届大会主席团提出了承办下一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申请。据悉,在本届大会主席团会议上,各客属团体将一一作申办陈述,由主席团最后的投票结果决定下一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承办地。而即将召开的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主席团会议上,“作申办陈述的客属团体可能会更多。”
回顾西安自1996年至2006年间,三次申请承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坎坷历程,李世文说,西安和其他城市之所以热情而执著地要求申办大会,是因为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举办36年来已成为影响深远的国际盛会,申办城市借大会平台赢得了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机遇。
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拥趸者甚众的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一股“客家热”的持续。
客籍民众、文化学者为“客家热”加温
在古代,居住在陕、甘、晋、豫等区域的一部分中原汉人不堪边塞少数民族的入侵及天灾战祸,多次举族、举家南迁,到赣南、闽西、粤东北定居下来,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据考证,到明朝中后期,随着赣、闽、粤地区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生存发展条件矛盾突出,生活在此的客家人不断向外搬迁繁衍扩展,甚至远走海外。
“改革开放以后,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很多海外客家人返回祖国寻根谒祖,随之出现了许多客属社团。”李世文认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世界性和地区性的客属恳亲大会等活动频繁在国内举行,掀起了这股“客家热”的浪潮。
可以佐证李世文观点的是,1971年至2006年仅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世界各地举办过21届,其中,在中国大陆就举办过5届。2006年,香港地区还举办了全球客家福音大会,并决定每五年举办一次;2007年,河南安阳举办了全球客家人华人华侨促统大会,旨在加强与海外客家人的沟通联系……
与海内外客籍民众一起掀起这场客家热的还有学界。据了解,研究客家的机构与队伍不断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客家研究机构已经遍布于客家大本营的闽粤赣三省以及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如华东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广东嘉应大学客家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客家研究所等。进入21世纪,四川社会科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家研究所等也加入到客家的研究中,为客家文化传播推波助澜。
客属民系成为社会发展重要力量
有客家文化学者认为,全球化的步伐催生了个体性族群在文化、经济、心理等方面寻找相互依托的力量,因此,客属民间团体不断涌现,客属联谊活动频繁举行。
在客属团体举办联谊活动的同时,中国地方政府更加看重其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知名度的提升有帮助,因而呼应了海外族群认同力量。加上客家大本营地区民众的参与,三股力量合流,共同登台亮相,把客家族群认同的运动推向了高潮。
“恋国恋乡是我们客家人的优秀品德,无论走多远,我们始终忘不了自己的根。”李世文则认为,客家人的乡土情结是“客家热”的情感纽带,而社会对客家的关注则与客家民系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奉献精神分不开。据陕西客家联谊会的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客属个人、团体为陕西教育文化事业的捐款多达2100万元。
在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开幕式上,江西省省长黄智权在致辞中也提到了客家人对社会的贡献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作用。他表示,“客属民系是我国汉民族有着特殊意义的族系。客家人以其特有的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爱国爱乡、团结互助精神,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客家热”的兴起和持续一方面体现了客家原本强固的族群认同意识更加得到彰显,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各界已懂得充分利用海外宗乡资源。李世文认为,越来越多的客家人,尤其是迁居海外的客家人,已成为今天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我国的对外开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这篇报道很多地方搬用了我那篇《族群的认同与重构》论文的原句。 警惕“世客会”被劫持~~~“客家”招牌被劫持~~
回复 3# lengdy 的帖子
已经被劫持了!: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