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拿出来讨论
就是想大家多提提建议和意见
以前也没有策划过类似的活动
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谢谢上面各位客家乡亲的意见
经粤、闽到川路程
曹氏迁川祖玉辉于清雍正五年丁未岁,从广州老屋移居至四川资中罗泉,有五千三百四十里之遥。玉辉又于乾隆二十八年回广东将父亲(赞勋)、大娘(曾氏)检金负上四川罗泉老鹳嘴宅后同穴并莹双葬,以便后世子孙祭扫。
玉辉三次来回罗泉至广州,可见千心万苦,不辞跋涉,历经险阻,得与承先启后,使我族落但蜀地。凡为子孙者当念我祖我宗贻谋燕翼之情,深刻于骨,铭于于心,没世不忘也,祖宗阴灵会有感。
曹姓从罗泉到广东的路程索引。分水路和旱路。
水路(天):资中搭船走泸州到重庆府(12)、到宜昌府(10)、至湘潭县(8)、到萍乡县(16)、再走旱路过山(60里)到盧墟上船至樟树镇(8)、再转江剩船到赣州府(16)、在船至会昌县到均门岭(12)、上岸到广州平远县热水乡(240里)。
旱路(里):罗泉120资州府90内江县120隆昌120永川县120走马岗90重庆府关口140善背陀120羊鹿口110培州关口(进小河)走羊角七120里中坝嘴80里到澎水县160郁山镇140(川湖交界)钱江县220来凤镇360永定县180慈里县180常德府大关口180龙扬120沿江县180长沙省关口220湘潭县90醴隣120坪乡县100(江湖交界)远州府140分宜县140吉安县180杆州府大关口420会昌县420均门岭100城江县80(广江交界)平远县120热水乡100老屋。
[ 本帖最后由 clf 于 2008-10-19 18:29 编辑 ] 谢谢CLF
你的资料很详细
走水路142天加最后240里,估计145天左右到老屋;
走旱路,共5060里,如果走路一天8个小时,10里/小时,一天80里左右应该能走,那走旱路才2个月就能到了?
以前查资料有两个月走单边的说法,也许路上不出事的话,是应该可以的吧;
但是走水路为何时间那么长呢? 我是去不了 啊 唉没办法
回复 13# namlow 的帖子
信过感人,阅毕,不禁潸然有泪矣。遥望南极,星辉尚存,吾等川中人等,亦无时不念桑梓故地。
蜀中虽好,也夜夜梦南极星辉。越鸟朝南枝。
族中人等今繁衍数千人矣。常同桑梓宗亲,祖炉添香,络绎不绝。
言语之间,只纸传情。唯与族中子弟,晴耕雨读,以光耀祖宗。
水陆交通问题
因为水路,系上水船,上水船,并穿三峡。越夔门,故进度缓慢。陆路无此,故迅速。
光绪年间蜀人亲身经历
转<网上读书园地论坛 湖广填四川与湖北麻城孝感乡>可知移民入川之艰险:由宜昌行上水到万县,如遇顺风,不过十二三日,如遇逆风,则一二月之久尚不能到渝。由万县而上,滩多河小,上水舟费时日太多,故商人多由万县起旱进省。
由宜昌到万县之旱道,山荒,石滑,路狭,站短,力贵,客苦人稀,店恶食粗。
自宜昌行数日,一路并无小菜,即咸菜亦未有也。只有风猪肉。
宜昌之力夫力弱……行李只挑八十斤,用力行之杆秤准约,以十四两为一斤,其实只每挑六十斤耳。……每名力夫到万县价钱五千五百文,犒钱二百文,酒钱二百文,定规照给,万不能少。
如夏日行宜昌道中,气凉蚊少,然臭虫千百成群。旅客多支木板,另架为床。
自宜昌直到川界,沿途兩旁皆牛眠石,色青而光滑,路中亦少石板,且在万山之中,睛雨不时,遇雨则此蜀道难行矣。
由宜到川,只有郎水河及此河(即四渡河)二处,行人早有戒心。若遇山水涨,则阻人行,水陡而急,难以跋涉。……从上游山边树丛中之小径蛇行至水浅处,山路逼仄,泥滑难行,攀藤援木,万一失足,则跌入悬岩矣。……过此河后,大家亦相大庆贺矣。
天门坡石级宽大,油滑易跌,坡在山顶,自河边至此均上坡行,共计十五里。
自候家垭下坡,凡下二千数百級之大山坡,数步一转折,陡如壁立,心意惊悸,目不敢旁注,舆(滑杆)中人步行,否则将倾坠出矣。
自野山坝二里许,下大级甚陡……自宜昌入川之道,惟此站难行,因上下大山,……常有失事者。……且在万壑之中,米饭红恶,砂石相杂,凡过此者,须自家多备路菜,否则一野蔬万钱难购也。
清期闽籍移民入川路程
顾万富于康熙55年1790年正月初一,从福建汀州府永定县起程入川。于三月二十一日至重庆府,二十七日到江津县佃房居。十月初八,置买鹤山坪太堡山(距江津县城约30余里)下面程家田地房屋耕种为业。直接来江津路途三月。郑氏19世入川祖,原籍福建汀州府永定县龙安寨涵水湖横屋田,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农历九月十三日被官府押送来重庆府江津,于次年三月初九日到江津县麻柳场外廊瑭(麻柳场即上述鹤山坪上,距江津县城约30余里)。官差押送路途半年。
回复 15# JGSR 的帖子
我也想参加,到时通知我.谢谢. 楼上的兄弟你现在在哪呢?
我们可是从四川出发哦 有点沉静。 我是来自四川仪陇的选手,可惜我没有时间,可惜了,哎 最近工作出差
没有时间处理相关客家事物
周末有空骑车锻炼身体
多多积累相关的经验 骑车回广东的计划一直搁浅
看来是理想跟现实,跟自己的安排很有关系
令我欣慰的是
这周三,我们成都龙泉张洪庆公后裔,坐火车开始了回五华的省亲之行;
一路有5位张氏客家后裔,在昨天早上凌晨到达龙川火车站;
热情的五华潭下宗亲一大早就在车站来接待了;
希望这次回原乡之行,能补充我们龙泉张氏客家族谱的资料,跟原乡客家宗亲的交流能一直延续下去。 入籍重庆江津的“古三立”,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琴江都(今五华县梅林镇琴口)洋坪约嵋山下,父子九人,一路同行,“乾隆四十二年(1777)丁酉岁新正初八起程,至四月初八日,到四川省重庆府江津县中白沙白家垣子栈宿,后移于名门镇思里七都七甲地名九树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