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济公”吴生佛
赣县南塘有座麂山,因吴生佛腾云而名。据清同治《赣县志》载:“吴生佛,俗名文佑,五代虔州信丰人,出家后择麂山建寺。该僧不行修饰,不循规矩,好酒肉,似疯癫,行善罚恶,料事如神,常作偈语预事,精准灵验,民间称之‘生佛’。”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吴生佛在麂山明觉寺僧伽院圆寂。南宋开禧初年,理宗敕封麂山为“妙高峰”、吴生佛为“灵济禅师”,30年后加封“慈佑”。明代解缙曾专门著文详述其事,民间信众却说,吴生佛在麂山修炼成佛,于山巅峭立巨石上腾云而去,故而香火盛极。昔时山巅有腾云石,山腰有仙人井、老虎岩,山下有九曲街,寺内有无梁殿、琉璃灯、出米洞等古迹。“文革”时,无梁殿被拆,妙高寺被毁,琉璃灯不知所终。但客家“济公”吴生佛在南塘、田村一带教化、助人的传说仍广为流传。孝子哭冬笋。话说某年冬日,有一老僧化缘路经竹背,见一男子在竹林中悲泣,声震四周,鸟兽闻之惊心、秀竹听后垂泪。老僧问路人:“此子因何大哭?”知情者答:“哎,可怜呀,此人本是一个不孝子,他幼年丧父,与母相依为命,全靠母亲拉扯成人。少小时,因母溺爱,凡事对他百依百顺、娇惯放纵,长大后使子冥顽不化、脾气暴戾,至今未娶。平日里稍有不顺,就拿母亲出气,轻则谩骂,重则殴打,致使其母整天提心吊胆,度日如年。今年秋天,他驱母牛和幼犊到远处犁田,因其母在家料理家务耽搁,午饭迟迟未能送到,眼看秋日西斜,人饥牛乏,他便停止耕作,卸去农具放牛到路边觅食,自己也在路旁歇息坐等饭食。他一边抽着烟,一边欣赏母犊之间的亲昵,触景生情,良心发现,昔日母亲的养育之恩油然而生。此时,白发苍苍的老母正挑着饭食和草料颤颤状进入他的视线,他连忙拔腿跑去,本想接过老母肩上不堪重负的担子,谁知整日担惊受怕的老母以为逆子怪她送饭太迟又要来打她,便扭头就跑,结果连人带饭一起跌入坎下。儿子撕心裂肺地抱起母亲哭诉真情,母亲闻后强忍疼痛,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儿子把母亲背回家,因骨折卧床不起,便四处求医问药,细心照料,数月不止。数日前,其母提出想吃竹笋,为满足母亲的要求,他漫山遍野四处寻觅却不能得,因山上的毛竹冬天没有笋,故而急得他在竹林中啼哭不止。”老僧闻后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往农夫跪哭的竹林一指,一颗粗壮的冬笋破土而出,农夫喜出望外,挖到竹笋就往家跑。从此,江南的毛竹既长春笋,也有冬笋。
吉塘葫芦井。田村东北角有个吉塘村,因地势高于周边,每当少雨便经常缺水遭旱。有一年久旱无雨,农田龟裂、禾苗枯黄,全村人一面打井抗旱保苗,一面焚香祈祷求雨,但日复一日却打井不见水,求雨没雨落,最后连全村的人畜饮水都发生困难,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正当人们心急如焚的时候,有位骨瘦如柴、蓬头垢面、浑身长满疥疮、身着破衣烂鞋的老人,拄着拐杖、拖着病体沿路乞讨化缘到此,该村的族长看他非常可怜,便把他安排在家祠的客房里住下,不仅天天给他饭食,还请人给他治病。老人一住就是十多天,村里人不嫌不弃,百忙中轮流照看,老者甚为感动。不日,老者前去向族长辞行,见他正领着村民在中门掘井,大家听说他要走,便放下手中农具为老人送行。送至下门,老者止步说:“感谢列位多日照看,也无钱物回报,就给你们留口井吧。”说完,老者将手中拐杖往地下一顿,轻轻摇晃几下,一眼口小肚大的水井便呈现在众人面前,大家兴高采烈地上前围观,只见一股清泉从井底喷涌而出,井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村民欢声雷动。当他们缓过神来找老人道谢时,老者却无影无踪,不知去向。从此,这口造型奇特的葫芦井一直沿用至今。据清同治《赣县志》载:“吉塘村有葫芦井,井口如瓮,下则空阔无涯,人不敢入。以石投之,声如鸣锣,余音甚长,其水甘洌,与它井殊。士人相传,掘井时有仙过其地,以杖击土,豁然而成。环井皆民居,至今无崩塌。”
夏屋十八家。有一年春天,一位化缘的老者路过田村夏屋,看见忙春插的村民正在绿荫树下过午(家乡农忙或请工时,会在午饭前增加一次餐饮,俗称“过午”),目睹这香醇的米酒、碧绿的茶水、金黄的米馃,还有那诱人的花生、瓜子、玉米花等,饥渴的老人更是垂涎欲滴。他拄着拐杖,一步一瘸地走上前去,对一位正在添茶倒水的村姑说:“小娘俚,小娘俚,我饥渴难耐,能否讨碗茶给我喝?”村姑看到眼前这位邋里邋遢、臭气熏人的老者,便雌眼怒睁、手指小溪道:“茶?水都冇敢便宜!你渴了就到旁边河里去,要喝多少有多少。”其他人对村姑的言行不仅熟视无睹,没人制止,反而哈哈大笑,照吃不误,老者哀其不幸,便悻悻离去,并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夏屋只有十八家,夏屋只有十八家……”其意是夏屋人太小气,连碗茶都舍不得施舍,真是做过做绝。村姑闻后道:“夏屋现在虽然只有十八家,可以后会增添无数家。”老者说:“夏屋只有十八家,添一户就会少一家。”不知是巧合,还是不幸被老者言中,夏屋历来是个人丁稀少的自然村,直至20世纪70年代仍是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
杨梅淌塘泥。翌年,又是一个春暖花开时,有位鼻脓泪水、眼屎巴渣的老僧化缘到杨梅,他一路走,一路咳,见当地村民正在把塘泥挑到周围的田里去肥田,恰逢晌午,劳累了半天的村民便放下担子围坐在田间地头过午,有的正在吃吃喝喝,谈笑风生,有的吃过了坐在一旁抽烟歇息。老者便凑上前去讨要:“老表,我饥渴难耐,可否倒碗茶水给我解解渴?”农夫看他可怜,也不嫌他脏,连忙起身让座,“老人家,来来来,要茶要酒,你尽管喝。肚子饿了,凡是这里有的东西你尽管吃。”老者谢过后席地而坐,狼吞虎咽,毫不客气地吃喝了个够。之后,老者一边打着饱嗝一边问:“我看这塘泥至少有万余斤,你们这样一担一担往外挑,又走这么远的路,不仅人辛苦,还误了春插的农时,何不改种省时省力的办法?”“我们祖祖辈辈都这么干,哪有什么省时省力的法子呢?”农夫不解地问道。“有有有,你们先把鱼塘里的水放干,留点水再与塘泥搅浑,然后用戽斗往外戽,让它顺着水渠往稻田里流淌,若遇沟溪阻隔,就找几块木板做成水渠状,再把塘泥渡过去。”说完,老者飘然而去,不见踪影。杨梅人照此办理,果然奏效。从此,杨梅村的塘泥只需淌,毋需挑,沿用至今。奇怪的是,此法唯在杨梅管用,其他村的塘泥易沉淀,流不远,仍需人挑。来源:中国赣州网 个人觉得放在民间文化版比较合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