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電影Hakka Movie「源」
客家電影Hakka Movie「源」 分類:客家電影2006/11/11 11:18【片名】1980《源》The Pioneers【演員介紹】王道, 徐楓, 石雋, 關山, 張盈真, 周丹薇, 歸亞蕾
【電影類型】國片,劇情片
【故事大綱】本片是根據張毅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描寫一百多年前,由大陸渡海來台的移民,攜手同心、闢疆拓土的血淚故事。是中影公司第一百部作品,投資最大,耗時最久的鉅片之一。演員王道將戲中男主角演的入木傳神,徐楓更把中國婦女堅貞賢淑的形象表現的栩栩如生。影片的技術和內涵都值得稱道,因而被影評人協會評為年度十大佳片第二名。
【賞析】
中影的第一百部作品《源》是一部紀錄先民來台開拓的大河小說,故事劇情的路線十分單純,即描述唐山過台灣移民的歷程。中國廣東因為地狹人稠,生活不易,因此許多廣東人便紛紛冒險渡海來台,他們對台灣這座蓬萊仙島充滿了幻想與希望,想在此地闖出一片天地,不過由於來得太晚,許多耕地已被稍早來台的福佬人所劃分殆盡,所以「源」片一開始所表達的就是客家先民前往山上開墾的原由與經過。往山地墾植的過程中,經常會與當地的原住民起衝突,原住民的「出草」讓漢人怯步,「源」片中主角吳琳芳為了與原住民保持良好關係,就答應以後會付墾租給原住民,而後也和居民們一同搭蓋具守備功能的石頭圍牆與柵欄,居民也就稱此地為「石圍牆」。影片中所描述的「石圍牆」,也就是今日的苗栗公館鄉石牆村(但大家仍慣以「石圍牆」稱之)。有了石圍牆的保護,人民終於可以安居樂業,勤於耕作,在墾荒的過程中,吳琳芳發現了一種黑色的油,邱茍告訴他那是「火油」,吳琳芳了解火油的特性後,就一直想要開發這種神奇的黑水,吳琳芳發現火油的番界即是今日的苗栗「出礦坑」。
台灣五十年代,是政宣電影盛行的年代,所謂「政宣電影」,就是主政者將電影當宣導政策,啟迪民智的工具。二二八事變後,因為政府極須溝通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感情,強調本省人的祖先都是從大陸移民,因而政府發動各公營片廠,多拍「尋根電影」,於民國六十九年拍攝完成的「源」片,也是在這波政宣電影風潮下所產生的。雖然政宣電影會讓人產生一種是政府所把持的工具的想法,但是就如黃仁所說,精心製作過的政宣電影所表現的藝術價值會讓觀眾忘記政宣片背後的宣傳性,特別是取材於真實人物故事的政宣片,也可能成為傳紀片或歷史片,而有永久的藝術價值,如尋根片《雲深不知處》、《香火》、《唐山過台灣》、《源》;抗日片《茉莉花》、《青山碧血》、《血戰吧噍哖》、《英烈千秋》、《八百壯士》,革命片《落鷹峽》、《大湖英烈傳》、《碧血黃花》;反共片《罌粟花》、《皇天后土》、《假如我是真的》、《苦戀》,歷史片《西施》、《還我河山》、《緹縈》都有不可抹煞的藝術價值,為台灣政宣片留下典範。
「源」片當中有許多客家人與原住民或是客家人與洋人的衝突場面,當漢人佔據原住民的土地時,原住民就會以「出草」的行動來趕走漢人;當吳琳芳越過番界用油時,也有一番驚險的場景出現,漢人只能用錢、用土地去交換自己的安全;影片中描述來協助開油的外國工程師與他的女朋友十分開放的風俗,卻不知這樣招來漢人的閒言閒語,而因為不懂漢人的風俗與習慣再加上語言上無法順利溝通,造成許多不便與誤會,就像工程師的助理認為他們要拿他的衣服去燒只是為了給小孩子收驚是一件讓他無法理解的事情,還有,外國工程師因為可憐吳琳芳的兒媳婦在艷陽下日日工作,因此做了一頂帽子要送給她,卻被吳霖芳以不成體統而拒絕了。但是,片中也不完全呈現衝突,例如我們可以看到最早的撫墾首領吳端,他就有一個原住民妻子席孚洛,顯示當時也有客家人與原住民通婚的現象;而來協助鑿井開油的外國人後來也一起穿上中國服裝過中國年,片中盧瑪和杜老師的女兒一起穿中國服跳舞,西方音樂與舞蹈配上中國服飾與中國年,感覺片中也想呈現一種文化融合的概念。
我們在片中也可以看到許多性別意識的表現,吳琳芳的太太江婉,因為從小就受到父親的寵愛,因此也讓她能夠讀書識字,在那個傳統的年代,女子讀書識字總是被視為多餘,將來都要嫁人,何必唸那麼多書,但是江婉表現出一種不受傳統束縛的形象,她要表現得比男人強,她要讀書,她不要嫁給一些孱弱無用的人。在男女關係中,傳統觀念總是男女授受不親,婚姻是受媒說之言而訂,沒有什麼自由戀愛的觀念,當江婉教導吳琳芳讀書識字的事情被大家發現時,他們就被投以鄙視與嘲笑的眼光,但是江婉的表現卻令我驚喜,她不顧一切追求自己,我覺得在整片中,江婉的角色一直都很突出與不同,她有自覺的力量,不過這點力量也在她與吳琳芳結婚後被抹煞掉了,江婉成了一個刻苦耐勞的客家女性。
在「源」片當中,可以看到許多關於客家文化的呈現,限於政策宣導片的限制,在語言方面就無法表現出客家,但是在影片的一開始,就可以從吳琳芳幼年的回憶去清楚了解到這是一部描述客家人從廣東嘉應州(今廣東梅縣)渡海來台的電影;歸亞蕾、江婉、月春身上所穿的藍衫以及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客家女性特質;福生染坊所染的藍染布;以及吳琳芳他們定居的石圍牆(今公館鄉石牆村),不管在源頭、衣著、聚落都是客家的呈現。在整部片中,客家婦女堅毅的特質最明顯的呈現應是在江婉身上,片中的江婉一樣下田耕種,任勞任怨,為了孩子與家庭,也開起了染房,親嚐染料,而他的命運卻也如此悲慘,最後因為難產而死。而客家聚落的呈現則是說明客家聚落的拓墾與建立,由於影片要呈現的是清朝時期來台的先民,所以影片中所呈現的一些聚落場景,今日是幾乎不復見,無法對照片中場景的,只能藉由古地名與特產的線索去找出是今日的苗栗公館與出礦坑,當時所構建的柵門與石牆,如今柵門已無跡可尋,石牆剩下庄北門號159號的鄧民開先生正門前的一段,不若往昔樣貌;而吳琳芳採石油的紀念就是出礦坑的第一號古油井,位於中國石油的大樓旁,古油井旁立有一紀念碑,而紀念碑上的文字就記載著吳琳芳開採石油的艱辛過程。
【相關資訊】
1.民國68年中影與外國展開合作。陳耀圻以六千萬元鉅資拍攝《源》片,引進日本技術,聘請歐美著名演員約翰菲力普勞等參加。
2.《源》片及《香火》均在意識型態上肯定臺灣與大陸之血緣關係,同時肯定早幾代移民之貢獻。
【參考資料】
1.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film_show.htm?SID=2795台灣電影資料庫
2.http://movie.cca.gov.tw/PEOPLE/people_inside.asp?rowid=327&id=2台灣電影筆記
3.苗栗公館石圍牆記事 整理/淡竹
4.台灣政宣電影的興衰 文 /黃仁
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musicbox360/article?mid=27&prev=28&next=25
[ 本帖最后由 tpshb168 于 2008-10-6 19:43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