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省客家山歌高手槎城打擂
---------------------------------------------------------------------------------------------------------http://www.heyuannews.cn 2008年9月22日 河源日报 ---------------------------------------------------------------------------------------------------------http://www.heyuannews.cn/News/UploadFiles_7510/200809/20080922082359952.jpg 来自和平县的演员在表演《酒壶酒杯慢慢斟》 本报记者 刘烨华 摄 本报讯 昨日,在市会议中心,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为源自山间田野的客家山歌设下擂台,来自7省市的24支客家山歌代表队在这里亮嗓赛技。经过激烈角逐,5个参赛节目获得金奖,7个获银奖,12个获铜奖。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到场观看了客家山歌演唱大赛,并为获奖演员颁奖。
客家山歌演唱大赛是“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参加比赛的24支客家山歌代表队中,6支来自河源,12支来自梅州、韶关等省内其他市县,还有6支分别来自江西、福建、广西、四川、贵州及海南的外省代表队。
代表队带来的参赛节目在形式上包括独唱、二重唱、多重唱和客家山歌特有的表演唱,唱法上分山歌、民歌、美声,体裁上除了有原汁原味的传统客家山歌如五句板,还有以客家山歌为素材进行改编和艺术创作的客家歌曲如《客家女》,更有现代客家歌《冇下闲》……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员用发音相近的客家话演唱山歌,亲切的乡音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节目的精彩赢来阵阵掌声。
经过激烈角逐,广西民协推荐的《过山过坳追太阳》、我市和平县文联推荐的《酒壶酒杯慢慢斟》、韶关市文联推荐的《月姐歌》、福建省民协推荐的《风吹竹叶》以及东莞民协凤岗分会推荐的《客家山歌颂党恩》等5个参赛节目获得了金奖。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向云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赵铁信等人担任大赛评委,并为获奖演员颁奖。
访谈·金奖获得者
余西托:教学生唱山歌传承客家文化
歌声时而如涓涓细流,蜿蜒缠绵;时而又如滔滔江河,高亢雄浑。演唱结束后,市会议中心仍然回响着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金奖获得者余西托演唱的客家山歌《酒壶酒杯慢慢斟》的情景。
“能获得金奖,我感到非常高兴。我很喜欢《酒壶酒杯慢慢斟》这首歌,它反映了我们客家人的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淳朴品质,曲调和旋律都极富地方特色。我相信,所有的客家人都会喜欢这首歌。”颁奖仪式结束后,余西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山歌演唱大赛在河源举办得非常成功,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家朋友会聚一堂,用客家语言唱出了自己家乡的风情特色,不但增强了彼此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全国客家文化的发展,而且让更多人认识了河源的悠久历史与文化。
余西托是和平县高级职业中学的一位音乐老师,他是从2006年开始接触并爱上唱客家山歌的。接触山歌后,他才发现,山歌是一项如此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一首山歌里面往往描绘和刻画着客家人各种复杂的心理和思想感情。因此,他就喜欢上了唱山歌。身为音乐老师的余西托说,他一直认真地教自己的学生学习唱山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山歌一代一代唱下去。
(本报记者 黄小星)
汪进才:山歌要适应时代发展
当主持人宣布,由福建省民协选送的男声四重唱《风吹竹叶》荣获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山歌演唱大赛金奖时,《风吹竹叶》的10余名演员兴奋地紧紧拥抱在一起,并互相击掌祝贺。
汪进才是四重唱的4名演唱者之一,虽然是第一次来河源,但河源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河源不仅山美水美,更重要的是河源的客家人非常热情好客。”
“《风吹竹叶》是福建长汀的一首传统客家山歌,热情地歌颂了工农红军克敌制胜和劳苦大众踊跃参军上前方的动人事迹。歌词语言质朴,通俗易懂,顺口好唱。”汪进才说,为了能让山歌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排练中,他们在歌曲中融入了一些现代的旋律,并采用了艺术性的男声唱法。
“天下客家人都是一家人,大家聚集来河源参加比赛,我觉得非常亲切。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山歌演唱大赛举办得非常成功,而且很有意义。它为全国客家山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通过参加比赛,了解并认识到全国客家文化中许多共性与个性的元素,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进步。”汪进才认为,山歌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好并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让山歌适应时代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来唱山歌。(本报记者 黄小星)
访谈·银奖获得者
四川洛带客家艺术团:在避震棚前坚持排练
随着一声强而有力的怒吼“起程咯……”百年前客家先民推着鸡公车迁徙的一幕幕再次跃然于眼前,演员们把爱与力量融进了舞蹈与歌声中,他们坚定的目光和坚毅的神情让现场观众似乎看到了一种力量在慢慢凝聚。这就是由四川洛带客家艺术团表演的节目——《鸡公车进行曲》。
“我们27名演员代表四川300多万客家人,顺利地表演完《鸡公车进行曲》,心情很激动,我们没有想着一定要拿奖,只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四川客家人的风貌展现给全国的观众。”《鸡公车进行曲》节目负责人李声鸿激动地说,演员们是在临时搭建的避震棚前坚持把这个节目排演出来的,在排演的时候,断断续续有房屋倒塌,但大家都没有灰心丧气,是客家人坚强的毅力、高度的责任心、荣誉感和全国人民的关心让他们一直坚持到最后。“选用《鸡公车进行曲》作为参赛节目,是想告诉全国人民,矗立在垮塌的废墟面前,四川人并没有撕心裂肺地哭喊,我们一定会把家乡重建得更加美好。”强忍着眼角的泪水,李声鸿坚定地说道。
(本报记者 黄小星)
访谈·评委
国家一级演员徐秋菊: 很好地展现了客家风情
有“客家山歌王后”之称的国家一级演员徐秋菊在客家山歌参赛节目表演结束后,以嘉宾身份献唱了一曲客家山歌,引来阵阵掌声。
徐秋菊是此次演唱比赛的评委之一,她认为这次大赛举办得很成功,参赛选手的总体水平也很高。“对观众来说,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上都是一种享受。”她说,她参加过多次客家山歌赛,基本上是一届比一届举办得好,这次山歌比赛是她见过最成功的一次,把客家风情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徐秋菊认为,我市举办客家山歌演唱大赛,就是在创造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让全国各省市的客家音乐人相聚一起进行交流,同时这也是一次相互学习的机会。“这种全国性的客家山歌演唱比赛,对推动客家山歌发扬光大、促进其继承发展极具意义,希望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山歌比赛。”
徐秋菊在听完河源歌手李楠演唱的新编客家歌曲《客家女》后,被优美的音乐旋律深深吸引。她向该曲作曲家、同为评委之一的陈晓敏提出索要《客家女》曲谱及伴奏的要求,她表示,要在以后的表演中用客家话演唱这首动听的歌曲。(本报记者 邹茹玉)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罗学光: 感动于每一个参赛节目
“每一个节目都在打动着我的心,我很感动?选”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客家山歌演唱大赛评委罗学光看完比赛后说。
罗学光说,河源举办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是一种有远见的做法,打造河源客家文化,对于增强河源人民的凝聚力,提升河源的文化软实力,都有着重要意义。他认为,本届客家文化节内容丰富,非常成功,从“土楼回响”迎宾交响音乐会到客家民间艺术巡游,再到客家民间文艺汇演,都充满着浓郁的客家风情,客家山歌演唱大赛,则把客家文化节推向了高潮。
看完比赛后,罗学光对客家山歌赞不绝口,他认为客家山歌正在不断进步。“我感受到了各个层次的客家山歌,有原生态的,也有经过艺术再创作的改编音乐。可以说,这次大赛展现出了中国客家文化的高水平。”他认为,山歌演唱比赛对客家山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罗学光透露,准备明年组织一次客家山歌创作大赛,以鼓励更多的客家音乐人参与到客家音乐改编和创作工作中,以促进客家山歌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本报记者 邹茹玉)
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陈晓敏: 河源客家音乐文化并不逊色
昨天上午11时30分,客家山歌演唱大赛圆满结束,市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客家山歌演唱大赛主要负责人和评委陈晓敏走出会议中心大门,心情格外愉悦,他为自己几个月来的努力得到完美收官而高兴。
自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筹办以来,负责客家山歌演唱大赛策划工作的陈晓敏便一直忙碌着。除了与省文联及其他省市代表队进行联系、协调外,还要负责对本市的6个参赛节目进行甄选:参赛作品除了要具备优秀歌唱水平外,体裁方面只限于原汁原味的客家山歌,或以客家山歌为素材经改编和艺术创作的客家歌曲。“我们要把这次客家山歌演唱大赛打造成一个品牌。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客家山歌,才能体现这次大赛的特点,才能体现客家文化的内涵。”
陈晓敏认为,大赛的成功举办对河源客家音乐、客家文化在本市及外省市乃至全国的传播都将起很大的作用。“不但增加了本市客家人对客家山歌的了解,对我市客家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启发、引导作用,很多其他省市的官方代表随表演代表队来到河源,也观摩了山歌大赛,这对客家山歌的传播不能不说是一种促进。”
我市参赛选手在大赛中获得了一金二银三铜的成绩,陈晓敏由此认为我市的客家山歌无论在音乐创作还是演唱上,都不比其他客家地区逊色。他说,通过比赛,河源客家人向世人展示了河源本地的客家音乐。(本报记者 邹茹玉)
作者: 邹茹玉 http://www.heyuannews.cn/xw/20080922/24088.ht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