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08-8-28 21:06:03

跨越时空的闯海诗篇(散文诗一组)

本帖最后由 情系珠江 于 2021-2-13 20:46 编辑

跨越时空的闯海诗篇(散文诗一组)

(广东)老杨家猫首长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一个流行千古的概念:“四海之内皆兄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人认为中国就是大海中央的一块陆地,东、南、西、北四个海之内就是中国。当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轰开古老中国的大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蒙受痛彻心肺的耻辱与灾难,人们才开始普遍知道世界有五大洲七大洋[注:五大洲七大洋,是从西方文学开始流传的说法,以人类居住的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美洲“新大陆”为“五洲”,不分南北美,不算没有人烟的南极洲。“七大洋”到底是哪七个,不知道,是一个美丽的谜,北太平洋也算一个大洋吧。据说“福尔摩斯探案”有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诗句--“吹过七大洋的风”,韵律优美]。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波涛,千百年来潮起潮落,在古老的中国海岸徘徊,再徘徊,却离普罗大众的距离非常遥远。人们看中原内陆时很近,而即使面对近在眼前的大海也觉得是到了天尽头。海南三亚巨大礁石上的“天涯海角”题词,就说明了古人这种面对大海的悲凉感。

正如香港电视连续剧《大地恩情》主题歌所唱:“人于天地间,似蝼蚁千万,独我苦笑离群,当日抑愤郁心间!若有轻舟强渡,有朝必定再返,水涨,水退,难免起落数番......”可以想像,世代以土地为生的人们,离开土地漂流大洋是什么感受。中华民族作为自古就以高原文明为主导的民族,当海洋时代来临的时候,不管是世纪伟人还是凡夫俗子,都在同一片蓝天下面对同一个问题。困惑也好,彷徨也好,奋进也好,生活总要继续,历史总要前进。太平洋西岸的这片土地,是近代历史风云际会之地,多少故事,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沧海桑田,汇成滔滔不绝的浪花。苍穹下,我只是海岸上微不足道的小不点,借助变焦镜头捕捉沙滩漫步所见的几朵浪花、历史长空掠过的几缕霞光,在光与影的交融中,映出这个非凡时代的壮美。


红土地的惆怅黑土地的梦想
沿海贫瘠红土地上无数先民的血性,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民族

在中国辽阔的蓝色国土上,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穿洋过海闯关东。山东半岛的先民,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前行,迎着旅顺口日军机枪的疯狂扫射,一批批强行登陆,死里逃生,在大清王朝废弃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屈不挠、顽强抗争、锐意进取的血写篇章。在大雪覆盖的黑土地上,一行行饱含血泪沧桑的深深足印,通往无边无际的林海深处,拓荒者的篝火燃烧正旺,照亮一张张冻得通红的脸,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灵震撼啊!晚清子民的艰难,江湖世道的险恶,荒无人烟的苍凉,闯海团队拓荒生存的顽强,在雪白与血红交织的东北原野尽情挥洒。

历史的场景再往前推,在明朝大航海时代,广东珠三角东岸的先民,在和平环境下也为梦中的黑土地而追波逐浪、命悬大洋。在东莞上沙古港,有一个名叫孙礼瓒的农民,带着两个儿子,横渡珠江口,在香山的涌口门登岸,繁衍后代散布涌口、左埗头、翠亨村等地。新垦的土地依然贫瘠,这些孙氏后裔再乘长风破万里浪,前赴后继到达美国檀香山。翠亨村的孙眉就是在檀香山荒岛上顽强垦殖、创业兴家的华侨新一代富豪。热风吹洒的檀香山洋学堂,由此增加了一个思想活跃的少年--孙眉的胞弟孙文。这就是后来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伟大影响的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风里来雨里往,绝大部分光阴都是横越太平洋,联络欧美、南洋华侨华人和国内的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呕心沥血,无数次高举义旗,无数次泪洒汪洋,无数次发出民主富强的先声。反思中国历史上种种悲壮、悲惨、悲愤的命运,都在于自古封建统治者缺乏一种海洋一样博大的胸襟,更缺乏一种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的观念。岭南的江河,穿过千山的阻隔、万丈的红尘依然波澜壮阔,汇入南中国蔚蓝色的海洋,是中国面向世界的透亮门户,也是中国民主进步曙光的初露之地。在法占广州湾,曾有一位大号“黄镇东”的义士,一腔热血策动革命,他就是孙中山先生的胞兄孙眉。正是南中国一批批闯海的人,用热血和生命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这就是沿海贫瘠红土地上无数先民的血性。他们正如刚烈的海边岩石一样,勇猛、团结、刻苦、奋进、昂扬,永不气馁,永远不向命运低头,从不放弃对新生活的渴望,并为此而不惜勇闯怒海。

移民大潮起粤韵伴潮生
粤西粗犷豪爽的文化底色,引无数英雄竞西漂

古代东莞的民间航海移民群体,无一例外的目标是向西拓进,恍如美国的西部牛仔。珠江口西岸有他们的身影,遥远的粤西沿海也有他们的身影,乃至越南也出现了东莞莫氏建立的王朝。大海并不宁静,浪急风猛,海盗猖獗,当年船舱里简陋的自卫武器就是平民百姓捍卫生命与尊严的带血宣言。大头船漫无目的地向西南漂流,不知何处是尽头,有一支船队就在迷濛中到达了鉴江下游的吴川,最后落足在吴川西北部与化州、廉江的结合部,这就是我的祖先率领族人、亲戚、乡邻、佃丁挺进广东西部沿海的民间历史。平凡的我,也是明朝大航海时代东莞航海移民粤西沿海的后裔,大海在我的内心深处是奋力前行的原动力。每次海边观海,我都能感受到,大海就是无边无际的路,风帆就是祖先飘荡的灵魂,祖先的血脉就在我的胸腔汹涌搏动。

粤西并非蛮荒之地,而是伟大的粤文化的源头,是中原文明在岭南的第一缕曙光诞生之地。由秦汉到隋唐,从广信(广东封开-广西梧州)到高凉(广东高州、电白、阳江为中心),汉文化在岭南核心地域的传播经历了漫长的进程。当中原秦汉雅言、隋唐音韵与世界上声调最丰富的壮侗音韵实现优化组合以后,交融中产生了当今中国最切合隋唐韵的粤韵风华。粤语的每一个声调,都对应一个音乐声阶,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这是怎样的一种天造地合啊。古汉语的几个声调,壮侗语的十几个声调,结合为粤语的九个声调,还分出长短元音,平仄跌宕,入声完整,如诗如歌。这一巨大的文化遗产,就是我们的汉越祖先智慧的结晶。中国古代的“特别行政区长官”冼英和她的孙子冯盎,就是说着这种“汉语”,以粤西沿海的高凉郡为中心,统率岭南各部,归属中央王朝,保境安民,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冯盎的祖先冯融是北朝贵族,避乱于朝鲜半岛,继而率众渡海到达岭南,由冯宝与冼英结合,形成牢不可破的汉越联盟。是海洋为粤地注入了新鲜的文化元素,也是海洋为移民与土著民族的交融提供了博大的心境。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移民顺着洋流西漂,到达粤西这片土地,形成粤西粗犷豪爽的文化底色。

翻开尘封的族谱,有一副描述一位叔祖的对联不乏纵横驰骋的豪气:“赤手建奇勋记当年兵无百勇无千独领乡民平巨寇,丹心图伟业喜尔日兄有三弟有一同扶艺祖创宏基”。当年的刀光剑影中,那一声声呐喊,用的是什么语言?那时我们家族世代相传的是东莞粤语。只是有一个特别的发音不同于一般的东莞粤语,那就是“妈”字,与中原官话的发音完全一样。每次看电视连续剧《东北一家人》,总是听到那个熟悉的“妈”字发音,我就会联想到,我们在东莞以前的祖宗讲的是不是中原官话?谁也不知道这段历史,只有来自福建的隐约说法。粗通历史的我,也能判断出族谱在元代以前的世代记述是渺远不清的,这在南方族谱中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我们就这样迷失了自己的根了吗?当然不是,我们是沿着祖宗的足印走过来的,我们的语言印证着祖先奋进融合的痕迹,每一字都是祖祖辈辈留下的文化基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华夏文化精髓。正如我们不知道远古的祖宗住的山洞是什么样子,但我们老祖屋的存在,就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我们的老祖屋,只有天井,没有窗户,大砖超大,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把吃大蒜,颇有严寒地区那种大大咧的气概。只有逢年过节新居入伙的时候,才有煮糯米糖饭的风俗可以看出台湾海峡南北一带的文化气息。粤西就是这样一块土地,兼容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开阔和坦荡。

                  烈火炼真金 中流见砥柱
一群在生存的压力下以胆搏胆、以命搏命的汉子,民族热血浇闸北

在粤西内陆罗定一角,蔡廷锴兄弟分道扬镳,弟弟下了南洋,蔡廷楷选择了去读桂林陆军小学,在枪林弹雨中搏杀,在北伐中著名的铁军--第四军任第十师师长,来自吴川西北部的猛将张世德成为其得力旅长,长年在吴川塘缀家乡设点招募兵员。我爷爷因生活所迫而投军。这支部队,后来成为赫赫有名的十九路军。由此,我也留意到十九路军的传奇故事。1932年“一 •二八”上海抗战中倾巢而出的十九路军副官处,原本就是“军地两用人才”的管理中心(各部副官的职责主要包括侍卫、特勤和军需)。我爷爷当时还是刚参军不久的前线士兵,后来成为副官,这种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胆大心细、忠勇顽强、低调务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靠得住。“副官”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是很陌生的,实际上就是相当于今天的“干事”,单打独斗或带领精干小分队是强项,不乏身怀绝技者,但带兵冲锋就非其所长,连长排长和作战参谋才是率众冲锋的急先锋。

没有生别死离,没有大彻大悟,中国千百年来的磨难与砥砺早已让这些大兵变得无所畏惧、视死如归。蔡廷锴当连长的时候回家乡招兵,口号就是:“冇怕死个,就跟我到外面去做世界!”我想,张世德和他的继任者张炎也是这样对老乡喊的,用的是浓重的吴川土话口音:“冇怕死个,就跟云冲(我们)去外底搏一搏!”就是这样一群在生存的压力下以胆搏胆、以命搏命的汉子,在中华民族危难的时刻,当几十万东北军黯然退入关内,上百万中央军保不住华北的时候,以祖辈相传的忠义和血性,在上海闸北与日军殊死搏斗,作为主力主攻敌酋,救援友军,重创强敌,杀声震天,豪情动地,代师长张炎在前线身负重伤,无数官兵与日军同归于尽,全国人民为之热血沸腾,广东的十九路军坟场就是一块巨大而沉重的丰碑。十九路军兵员绝大部分来自广东(包括后来划给广西的合浦、北海、钦州、防城、东兴等沿海地带),全军通行粤语,也有一部分官兵讲客家话,十九路军解散后归属中央军88师、在四行仓库顽强抗敌的民族英雄谢晋元就来自客家侨乡。还有一部分讲闽南话、外省话,著名的江淮侠客王亚樵,原来就是十九路军的情报官。早在铁军北伐时期,排山倒海的粤语“丢那妈”就成为北方军阀胆寒的冲锋号令,官兵奋勇争先,犹如大海涨潮,涛声冲天,巨浪层层迭迭,雷鸣一般猛扑上去。没机会读什么书的大兵们,用自己的粗犷语言和英勇行为,血洒中华,浇开民主富强自由之花。

海鸥飞处希望永存
广州湾畔,现代海洋文明将在大西南的门户实现伟大复兴

每当我站在故乡的戏台前,静看发源于吴川的南派粤剧的时候,就会想到,有多少热血军人牺牲在抗日的前线,生命永远定格在某个年龄段,连听一声锣鼓都是一种隔世的奢望,而大戏正是这些农村大兵的至爱啊!如果我们的国家能够早日富强起来,我们浴血奋战的前辈能早日解甲归田,亲身感受这个和平祥和的舞台,该有多好啊。歌舞升平中,以武打见长的南派粤剧场面壮阔,动作刚猛,唱腔雄浑,与珠三角粤剧完全不一样。然而,直到南派粤剧式微,也没见到一部以古代海洋文明为题材的戏剧,难道充满血性的海洋文明就这样落幕了吗?历尽沧桑的南中国海,承载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也蒙受过如高山一样沉重的羁绊--元明清三代持续几百年的海禁,十年浩劫期间围海造田、咸潮毁地,让人们对海洋文化噤若寒蝉,连唱戏也只唱男耕女织、才子才女、忠臣奸臣,但海洋的魅力始终是抹不掉的。吴川芷寮古港,曾经是浙闽商人聚首、万船云集的商埠旺地,海上丝绸之路上行走的商船也在此停泊,曾几何时,只剩下芷寮蟹、沙螺这种近海土特产才让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小地方;吴阳千年老县城,有限门沧海,有状元故里,人杰地灵;吉兆湾,好风光,度假休闲好去处,惊涛拍岸,彩霞烂漫,是中国一流的风景地,也是广州摄影发烧友常年聚会的地点,中央电视台拍摄反映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专题宣传片也选取这块充满艺术灵性的黄金海岸,然而,电白的虎头山都比吉兆海出名,“海”的名字在“山”面前退居二线,怎不让人怅然若失!

如果说明朝的所谓大航海时代只是官府的船队周游世界,毫无经济、军事目的的劳民伤财,只许三保太监乘新舰往大海扔黄金白银,不许一方百姓驾旧船在海浪中追逐残梦,那么闽粤沿海的老百姓不顾禁令扬帆冲浪,该是多大的勇气和胆略啊。澎湃的浪潮,赋予沿海百姓的是无尽的韬略和激情。深化改革开放,正是对这种灰飞烟灭多年的激情松绑、释放,让其在民主法治轨道上重新焕发出生

机与活力,长盛不衰。如果说英法先后强占香港、广州湾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那么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不能建设好沿海巨港就是更深的耻辱!当年救国图存的爱国志士进行革命的基地就是列强强占的租界、属地,正是香港、广州湾的政制和法制环境为孙中山等仁人志士提供了直接的借鉴。孙中山在香港、孙中山之兄孙眉在广州湾(湛江)留下了奋斗的足印。中国民族资本也在这种新的环境进行振兴民族经济的探索。香港早期四大家族之一的许爱周,其实业基础就是在广州湾打下的,其家乡就是历史上的吴川县坡头区,现在是湛江市坡头区。广州湾,原来就是历史上吴川县南三岛上的一个村庄名。

抗战胜利,民国政府抢先一步收回广州湾、建立湛江市的时候,佛山只是南海县的一个镇,以手工业为主。深圳只是宝安县的边陲小镇,珠海只是中山县的香洲渔民区。广州湾邻近的梅菉市(今吴川市中心),是省辖市,是广东南路的政治中心。若论自然条件,广州湾(湛江)比香港维多利亚湾强。湛江港可开发的深水港口面积是世界第一大港荷兰鹿特丹港的好几倍,在中国沿海深水港口中与欧洲的航程最短,而且是终年不冻港、深水良港、有海岛作天然屏障的防风、防沙良港。湛江发展还可带动整个大西南。如果蒋介石不是急于收回广州湾,其地位比香港更重要。蒋介石也想抢先收回香港,但被英国捷足先登。如果蒋介石抢先一步收回香港,而慢一步收回广州湾,或者能有毛泽东的远见,在时机未成熟的时候不急于收回这种面向世界的窗户,中国的历史将改写,整个广东南路的历史将改写。

中国的改革开放,比西方晚了两个世纪。湛江作为广东西部沿海都市群的龙头、中国特大城市的规划,尽管姗姗来迟,但毕竟是“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希望之光。海鸥飞处,广州湾畔,依港建设的巨型企业湛江钢铁厂破土动工,可开发的深水港面积比现代世界第一大港荷兰鹿特丹港的深水港面积还要大,现代海洋文明将在这个大西南的门户实现伟大复兴,广东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画卷将在这里续写。

风再起时鹏搏万里
广东正如面向大海展翅欲飞的大鹏东西两翼萎靡不振的冷场总有一天要打破

当年法国强占广州湾作为“租界”,腐朽的清朝连一分钱租金也没收过,不割地赔款已经让昏庸的统治者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而任由法国军队驱赶、杀害吴川、遂溪两县民众,霸占土地。吴川、遂溪两县民众为了维护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和自身的尊严,挥舞大刀、盾牌、长矛、火枪,与法国军队殊死搏斗,夺回大片土地。以“一寸山河一寸金”寓意的“寸金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标志。这些被朝廷遗弃的农民,又被法国军队肆意屠杀掠夺,命贱如蝼蚁,唯有拼死一搏,保住自己的活命田,也以奋勇抗争的方式苟延残喘。这是何等的悲凉,何等的压抑,何等的耻辱。这与新界百姓抗击英国侵略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新界抗英惨败,而寸金桥抗法获“胜”,所以经常被唱成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

广州湾啊,蕴藏着太多的沉重话题。今天,中国海军南海舰队这支威武之师的司令部就在湛江,南海西部石油开发的总部也在这块土地,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建设的现代化海港也在这里崛起。当今中国在新一代领导人的执掌下,民主进步、富国强兵的潮流已经势不可挡,不可能逆转。中国的前途与命运,掌握在充满希望的人之中。

如果说中国地图在近代由海棠叶变成了雄鸡高唱,那么广东地图在现代的变化只有西翼断了一截,合浦-北海-东兴这一块到了广西。整个广东,依然是以湛江为中心的西翼、以汕头为中心的东翼在蓄势待发,鲲鹏展翅的梦想一直未曾放弃。中国的希望,广东的希望,出路在哪里?古往今来的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永远在蓝色的港湾!那是蔚蓝色国土的核心啊!那也是内陆腹地赖以依托的、走向世界的大门啊!

中国的港湾千千万万,但广州湾只有一个。广州湾历史上归属的吴川,西北部塘缀镇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已经成为这个广东省卫星镇的一大亮点,吸引着周边市、区络绎不绝的车流、人流和物流。高速公路就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啊,它一头连着广深港澳,一头连着湛江北海和云贵川大西南。新一轮开放大潮中,台湾商人逐利逐浪而来,台湾工业园的第一桶金就在大洋村周边的原野开挖。由台湾海
峡踏浪而来的名贵兰花也在林海中傲然生长。沉寂多年的陆地,只因浓烈的海洋气息,昂然奋起,焕发盎然生机。正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重返政坛时所说的:好运来了,门板都挡不住!成群的白鹭,在湛江最高的大洋塔下尽情翱翔。那是在珠三角闯荡的大洋村人出资兴建的。与塘缀镇中心近在咫尺的杨屋村,在珠三角搏击弄潮的杨屋人出资兴建了大型灯光足球场,球场旁边的跑道上
一道全新的起跑线格外醒目。龙腾虎跃人心齐,不断有新的道路在木麻黄防风林带延伸,各村百姓集资兴建的林间水泥公路密如蛛网,连结百巷千村。在某条水泥村道的尽头,连结的是开山斩树形成的乡土道路,穿过密林到了村头,有我梦回魂牵的小村家园,闯海者的歇息港湾,千金不换的清凉山居。站在楼顶天棚,疾风迎面而来,周边林涛阵阵,远处吴川林场的风光依然绚丽,近处的大片灌木
林依然是小孩冲杀的丛林战场。正如养育了很多代人的乡井水依然甘甜,糖果零食对于农村小孩仍有很大的吸引力。最能看出新农村气息的就是拔地而起的新楼,就像春天的竹笋一样不断冒头,同时建楼的就有七八家,但一切的变化都与本土没有什么关系,几乎所有生活的改善都来源于珠三角的拼搏,而不是这片林海深处的静谧被打破。

广州湾方圆几十公里周边乡村的静谧,不知延续了多少日子,不过人们也就这么过。塘缀这个广东省确定的卫星镇,也曾有轻工业产品的辉煌,风头盖过湛江的大厂大矿。轻工部定点生产的压力容器,在塘缀镇区周边形成支柱产业,塘缀技工参加全省乡镇企业焊工比赛荣获第一,糖酒设备的生产风魔过大江南北,企业冠名“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的都是牛气冲天,订单如潮,塘缀镇的经济指标包括财政收入曾经为此位列湛江全市第一,然而,就是在那时候的塘缀乡间也是一片静谧,对农民生活并没有产生多少影响,你办你的厂,我赶我的牛,就算你能生产导弹,农民也不关注。当然,墙内开花墙外香,吴川市范围内的各家压力容器企业甚至引起了北方大厂的关注,一家效益不错的大型企业设备急需更新,向吴川梅菉的华立集团定制,完工后,超级长车组成的车队拉着巨大的圆筒形密封设备,昼夜兼程,马不停蹄,围观者还以为这是导弹部队在开拔,那一边,党委书记正带领大批职工,在厂门敲锣打鼓迎接。而当年的华立只是国营企业转制改产的,真正的压力容器老行尊在塘缀镇。曾几何时,风光不再,厂子纷纷关门大吉,只剩下依稀可辨的几块大招牌。当年客商云集的地方,如今是私营豪华大巴的集中点,当年的产品展销部成了售票部兼小卖部,高速公路出入口使这块地方依然成为吴川市的热点,欧洲产的豪华大巴每天都繁忙地奔走在广州、深圳、珠海与塘缀之间,完全直达,这是广湛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速公路为西翼提供的最直观的发展机遇。由塘缀往西,就是湛江的龙头,一个美妙的名字。湛江,原本应该成为西翼的龙头,但长期落后,近年经济高速发展,发展速度经常是名列全省前茅,而老乡们看了,最多的是苦笑:基数低,增长率当然就高。如果能有珠三角的水平,就算增长率只有1%,我们也乐坏了。然而,离珠三角的距离是多少?高速公路开通后是5个小时,而发展水平相差是多少个十年?沉痛的翅膀啊,何时奋起?

广东要协调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湛江应该是首选。湛江人经过太多的风风雨雨,闯海的热情似乎已经消退了不少,很多人只求达到佛山石湾和广州芳村农村那样的水平就满足了。芳村一个85岁的老头沾沾自喜地写“诗”曰“想穷不能穷,年终又分红”。解放前的塘缀,也有一个地主得意洋洋地宣称“想煮粥,偏偏煮成饭”。真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谁能预料到解放前后、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谁能预料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广东新一轮思想解放开展以后将发生何等变化?历史发展的步伐是惊人的,也许不用等多少个十年,当年法国佬没能经营起来的第二个香港,就有望崛起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带动西翼的腾飞。

海洋无藩篱天涯共此时
海的精彩、海的博大、海的永恒魅力,与世界同在,与人类共存

现代意识的海,不仅仅是指连通世界的大海,还指商海、宦海、林海、人海、网海......平凡如我,遨游网海是常事。那是与外界联系的最便捷通道啊。它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又像大海一样承载千钧压力就像闲庭信步,还像大海一样浪潮澎湃,需要一个个温馨的港湾,还要有深水不冻巨港,凝聚人气,推动社会大步跨越发展。当然,它也像大海一样,也会恶浪滔天,也会沧海横流,但海的精彩、海的博大、海的永恒魅力,是与世界同在,与人类共存的。忆当年,我的祖辈与外界联络的渠道就是塘缀墟里的“大宝号”(私人商铺)。每逢墟日,老板就拿着外面寄给某某大宝号转某村某人的来鸿,大声喊某村有一封信,淳朴的本村人或邻村人就应声而到,接过信件,充当义务信使。有心急的家人,还会经常到商铺打听有没有亲人的来信。我父亲在小小年纪就曾经多次徒步往返商铺与老家村庄之间,足有十公里之遥,为的是我祖父在战火纷飞中寄回乡间的家书。我父亲的小名叫“阿福”,寄托着老一辈所期盼的“平安是福”。和平发展,在历经战乱的中国,是何等的难得啊!看今朝,在和平环境下,电子邮箱转瞬代替了古朴的邮路,互联网四通八达,无论是近在眼前,还是远隔重洋,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能有信息相通。广东省农村也将在今年内实现互联网络全覆盖、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党务、政务互动平台越来越多。

广东是全国网民人数最多的省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2008年初发起“我为广东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征文活动,为广东推进网络民主平台建设迈出了扎实的一步,许多网文已报送省领导和相关部门,成为重要的决策参考。据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有关征文的专报中批示:“网民的建言献策质量很高”。共有35人获奖,其中全国有名的网海风云人物呙中校(真实姓名)获三等奖,一名新闻记者获一等奖,我的征文没有留下姓名地址,获得了二等奖,也在正式公文中郑重地写上网名“猫首长” ,还由省委宣传部领导宣读出来,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颁奖,由工作人员代领奖状、奖金保管,对网民和网络言论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是中国首例。这说明广东省委、省政府对网络舆论的重视,对普通网民的尊重,以及对社会民众的承诺。广东的网络舆论由此更加多元,既有充当“专家”的,也有乐做参谋的,更多的是乐做自由人,把很多鲜为人知的或者专家和参谋都不敢提的问题提出来。中国的网民不同于外国网民,中国网民借助网络平台反映自己的心声、表达建言愿望,是非常迫切的,犹如大海扬波,经久不息。每当我轻点鼠标,遨游网海的时候,早已忘我,不是蜗居一隅,而是纵横天下,融进信息化的海洋。故乡的消息,他乡的故事,北国的风雪,南海的潮汐,都凝聚在这方广阔的天地。无论身处何处,闯海的故事都常存在我的脑海,时时激励我,情系家乡的土地,发出真情的呼唤,融进时代大潮,汇成惊涛拍岸的澎湃乐章。

http://static7.photo.sina.com.cn/bmiddle/5a777e97g55171c19c7b6

吴川吉兆湾的彩霞。中央电视台拍摄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宣传片的取景点。

情系珠江 发表于 2021-2-13 20:21:24

本帖最后由 情系珠江 于 2021-2-13 20:23 编辑

衷心感谢这个真诚交流、归档完整的平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跨越时空的闯海诗篇(散文诗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