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家族—秦巴山区客家人
陈良学著《漂泊家族》此为陈良学《明清川陕大移民》卷二《飘泊家族》的梗概,共举证300例,其中:湖南移民61例,湖北移民54例,麻城移民40例,广东移民35例,福建移民22例,江西移民31例,安徽移民30例,江浙移民8例,晋豫移民7例,川黔移民12例。每例对该家族的发源郡望、世系源流、迁移始祖、字辈派语、在川陕创业要素、繁衍支派及播迁情况作简略介绍。本卷32万字。
湖南移民(61例)
一、长沙地区
01、延陵世家,善化吴氏祖籍江西丰城,元末迁居湖南长沙善化县,清初数支族人相继迁居四川、湖北郧西和陕南汉阴、紫阳、石泉等地。
02、三槐衍派,善化王氏 乾隆七年(1742)迁居陕西安康汉阴县,定居蒲溪、双乳一带。
03、庐陵望族,善化彭氏世居江西吉安庐陵县,洪武七年迁湖南善化县,道光十年迁陕,定居汉阴县蒲溪、双乳、涧池等地,亦有迁居四川者。
04、潭州镇守,善化陈氏乾隆年间迁居陕西安康,定居在恒口清泥湾,后陆续析居到汉阴县的双乳、平梁、双河口、观音河、药王乡等地。
05、江右流移,善化李氏乾隆七年迁居陕南汉阴县,其后析居城关、汉阳、旋涡、双河、平梁、观音河等地,亦有迁居石泉、宁陕、安康、汉中、关中等地。
06、豫章世家,善化唐氏源出江西,南宋末迁湖南浏阳,明初转徙善化,乾隆七年自楚迁秦,定居兴安府西路越梅铺东,族人散居安康、汉阴、石泉、紫阳、岚皋、宁陕以及汉中略阳等地。
07、武威世家,长沙石氏康熙乾隆间,该族各支接踵迁居陕西安康、湖北、四川等地,今安康、汉阴之大河、沈坝、元潭、田禾、八庙等地居多。
08、茶陵千户,长沙柳氏先祖为茶陵千户所指挥,柳谨和移居长沙。乾隆三十七年迁居陕西汉阴县西路平梁铺,复迁汉阴东路涧池铺凤亭乡。
09、武陵源派,长沙龙氏源出江西吉水,洪武九年迁湘,乾隆年间迁居陕南汉阴县三清、清明寨等地。
10、湖广流移,长沙杨氏乾隆年间由湘迁陕,散居汉阴县蒲溪、涧池、田禾、龙门、三清、清明寨等地。
11、太邱脉裔,宁乡陈氏太邱世第,后唐同光二年迁居江西吉安泰和县,复迁湖南宁乡,传三十六世,乾隆八年由湖南迁陕西,族人布居于汉阴县之蒲溪、涧池、城关,安康县之五里、恒口、王彪店、流水、茨沟、叶坪、大河、流芳,石泉县之杨家山、西沙河、中池河、大坝、马岭、前池等地。
12、曲江望族,宁乡张氏源出广东曲江,系唐名相张九龄族裔,南宋初居四川绵阳,始祖张浚谪居潭州,其子占籍宁乡,后裔散居湖南各地。乾隆间迁居川陕支系颇多,此举其二:一在安康大河等地,一在汉阴蒲溪等地。
13、太原衍派,宁乡王氏乾隆四十八年迁居陕西石泉县黑石头铺(今藕阳新溪村)。
14、湖广流移,宁乡彭氏嘉庆、道光年间入陕,定居在安康北部山区的沈坝、蔡坝、双溪及汉阴的田禾、清明寨等地。
15、江西流移,宁乡孙氏乾隆间由楚入川,隶籍川东夔州府万县,后人散居云阳、万县、开江及湖北利川等地。
16、闽粤客家,浏阳罗氏原居福建连城,元至大年间客居潮,传十三世迁居湖南浏阳,清初迁居陕南安康皂树乡。
二、湘潭地区
17、豫章世家,湘潭罗氏源出江西吉水,明初移居湘潭鼓磉洲,是为望族,号称“鼓颡罗”,乾隆年间,其一支迁居陕南汉阴,后裔散居蒲溪、双乳、小街、风亭、永宁、旋涡等地。
18、湖广流移,湘潭李氏乾嘉间迁陕,散居在安康大河、汉阴田禾、鹿鸣、铁佛等地。
19、湖广流移,湘潭龙氏乾隆八年入川,定居重庆府大足县,后世有迁居贵州、云南、四川、浙江等地者。
20、文种遗脉,湘乡文氏康熙二年由江西永新徙居湖南衡山、湘乡,越十年其一支转徙云南。乾隆三十二年迁居陕西汉阴县,后裔散居蒲溪、涧池、田禾、清明寨等地,一支族人迁居四川三台。
21、上党衍宗,湘乡冯氏南宋末年迁居于湖南湘乡,乾隆中各支族人相继迁居陕西安康,散居于汉阴县高梁铺、蔡家河、上七里、汉阳坪、石泉县中池、紫阳县马家营等地。
22、文正衍派,湘乡曾氏该族乃曾国藩之族裔,同治年间迁居陕南,散居在汉阴涧池、蒲溪,安康沈坝、大河,岚皋金淌等地。
23、金陵世家,湘乡彭氏金陵世家,先祖迁居江西庐陵,后支祖因官迁楚,卜居湘乡;乾隆年间一支族人迁居陕南汉阴,后裔散居蒲溪、涧池等地。
24、汾阳衍派,湘乡郭氏唐相国郭子仪之后裔,先世迁居江西安福县,明永乐元年迁居湖南湘乡;嘉庆初年一支族人迁居陕南商州东牛槽。
25、庐陵流派,湘乡李氏先祖居江西吉安,明末元初落籍湘乡,嘉庆年间迁居陕西汉中府佛坪县。
三、湘中地区
26、吴西衍派,新化谢氏系出吴西,原籍浙江台州府临海县,南宋淳祐三年官仕邵州,后定居新化。清初各支族人接踵迁居云南、广东、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其支派繁多,棋布星罗。今居陕西汉阴一支,后裔散居涧池军坝、月河等地。
27、新野流派,新化邓氏源出南阳邓州新野,先世居江西庐陵,明初迁居湖南新化、益阳等地,乾隆初远迁四川、陕西,其一支定居陕南汉阴,支裔播迁紫阳、岚皋等地。
28、赣南流派,新化罗氏源出江西,宋元明三代有族支相继迁湘,清初各支族人接踵远迁四川安岳,绵阳、成都、湖北郧阳、樊城、广西罗城、龙胜、兴安、恭城、灌阳、柳州、陕西安康以及贵州等地。
29、赣南流派,新化康氏源出江西泰和,五代时迁湘,乾隆间西迁鄂、陕、川;迁陕族支散居安康恒口、沈坝、双溪、铁星、大河及汉阴蒲溪、田禾等地。
30、皖赣稀族,新化况氏清代初期由湖南迁徙陕西安康汉阴县。
31、泰和衍派,安化龚氏乾隆十八年迁居陕西汉阴马安桥,族人播迁汉阴城关、观音河、铁佛、三清、清明寨、田禾以及安康五里等地。
32、西平世家,安化李氏系出西平王李晟之后,世居陇右,后蔓衍于江西各地,占籍豫章,明兴以来徙楚之安化,乾隆中迁入陕南,散居安康北部山区的沈坝、叶坪、大河及汉阴的铁佛等地。
33、宋室支脉,安化赵氏系出宋太祖赵匡胤之后,始祖赵瑺随宋室南渡,见机而移家于湖南安化,康熙乾隆间迁入陕南,分布在平利、安康、岚皋、汉阴等地。
34、湖广流移,安化梁氏乾隆元年迁四川绥定府达县,乾隆四十八年从达县再迁陕南紫阳县任何流域。
35、晋阳郡望,安化唐氏始迁钱塘,再迁江陵,又迁江西,明洪武间迁居湖南长沙,蔓衍三湘及浏阳、宁乡、安化,及湖北恩施。清初接踵迁徙川陕,散居安康牛蹄岭、黄洋铺、陈河铺,商洛之镇安,郧西之竹溪等地。
36、湖广流移,安化夏氏先代迁居四川万源,咸丰初迁居陕南紫阳汝河、洞河等地。
37、江南望族,安化吉氏祖籍苏州,元时迁居于楚地,明永乐二年由溆浦迁居安化,康熙三十六年迁居四川潼南,后世析居四川内江、合川、资江、安岳等地。
38、义门衍派,茶陵陈氏源出江西德安,义门世第,流移湖南茶陵。康熙末迁居川东梁平、大竹等地。
39、湖广流移,益阳周氏顺治年间迁居四川万州府万县。
40、南阳衍派,益阳傅氏乾隆年间四房弟兄同时西迁川陕,一支居陕西汉阴县,一支迁居陕西镇安县,一支迁居四川,一支迁居湖北。
四、湘南地区
41、湖广流移,衡阳洪氏乾隆九年迁居陕西平利。
42、琅玡衍派,衡南王氏派衍太原,系出琅琊,宋初至衡阳,乾隆初年迁居陕南,定居汉阴县涧池铺,后裔有迁居汉阴县城及其他各地者。
43、赣南流移,零陵龚氏祖籍江西,后迁居湖南永州零陵县,康熙三十六年相继入川,五支分别定居于川东营山、仪陇、蓬安、南部及陕南汉中之城固县。
44、中原流移,永州毛氏康熙三十六年奉旨填四川,卜居重庆、广安、南充等地。
45、奉旨入蜀,永州唐氏康熙年间奉旨入蜀,定居广安岳池县。
46、泰和军籍,零陵伍氏源出江西,明初迁湘,卜居零陵,清初其一支迁居陕南紫阳。
47、湖广流移,零陵杨氏康熙四十五年迁居四川成都简州仁善乡。
48、湖广流移,邵阳吕氏顺治年间迁居四川三台八洞和西平。
49、南阳宗脉,邵阳隆氏源出江西泰和,元至正时移居湖南宝庆,清初迁居陕西省汉阴县蒲溪、涧池等地。
50、湖广流移,邵阳谢氏康熙年间迁居西蜀北道潼川府中江县。
51、湘南望族,祁阳陈氏源出义门,湘中望族。康熙四十四年,三支族人相继接踵入川,定居定远,播迁达州、铜梁、成都及川东各地。。
52、泰和客宗,祁阳周氏明初由江西迁居湖南祁阳,清初又迁居四川重庆府铜梁县。
五、湘西北地区
53、湖广流移,沅陵何氏乾隆年间流徙陕南,几经漂移,终定居汉中西乡上高川。
54、湖广流移,常德谢氏乾隆时迁居涧池镇东坝、洞河、蒲溪镇田河沟、南窑等地,
55、常德衍派,桃园谢氏源出江西吉安,洪武间迁居湖南常德,乾隆末向川陕迁徙,分别落籍四川和陕南。定居陕南族裔散居在安康双龙桥、岚皋等地。
56、江西客户,平江李氏该族乃唐太宗第三子李恪之后裔,石晋天福二年由江西建昌迁居湖南平江,乾隆嘉庆间迁居紫阳毛坝关。
57、赣南流派,芷江龙氏康熙乾隆间首迁四川广安,历三代,复迁川东绥定府太平县,嘉庆初迁居陕西紫阳毛坝关;也有支派播迁四川南充、合川、武胜、金堂、贵州羊坪、湖北来凤等县。
58、义门衍派,桑植陈氏源出江西德安,义门世第,宋嘉佑八年析居湖南,乾隆二十年迁徙陕西省兴安府平利县,散居秋坪、八仙等地。
59、湖广流移,岳州谌氏清代迁居陕西西旬阳县石门乡,播迁平利县兴隆镇;另有分支迁居四川三台、广安,后裔散居重庆奉节、贵州遵义等地。
60、四知家声,辰溪杨氏源出东汉杨震之后,原籍江西吉安,南宋末年落籍湖南辰溪,康熙三十五年入川,定居蓬溪、遂宁、江油三县。
61、庐陵衍宗,黔阳易氏祖籍江西庐陵,南宋嘉定年迁湘,康熙初多支族人迁川,播迁成都、金堂、德阳、彭州、汉川、仁寿、简州、内江等地。
湖北移民(54例)
一、武昌地区
01、金牛巨族,武昌陈氏乾隆初年从湖北武昌金牛镇迁居陕南紫阳县洞河。
02、金牛世家,武昌毛氏嘉庆年间,毛氏族人曾有不少人因参加白莲教反清大起义而遭受株连,其一支避难流徙陕西紫阳,播迁在蒿坪河、瓦房店、高滩、毛坝关、盘厢河一带。
03、湖广流移,武昌刘氏乾隆后期从湖北武昌迁居陕南商州镇安县黑窑沟,后裔分布在镇安县城以及黑窑沟、红洞、庙川、月河、云镇等地。
04、瑞昌衍派,武昌张氏源出江西瑞昌,先世迁居湖北武昌,乾隆间陆续迁居鄂西竹山县、陕南白河县卡子乡、安康吉河以及四川等地。
05、范阳世家,武昌卢氏望出范阳,祖居武昌,乾隆间入陕,定居岚皋、紫阳等地。
06、南昌衍派,武昌熊氏源出江西南昌,明成化年迁居湖北,乾隆年间迁居陕西安康平利县洛河乡、商州镇安县柴家坪以及四川,湖南张家界等地。
07、舟楫世家,黄陂夏氏系出夏禹之后,乾嘉间从汉江水道徙居旬阳吕河。
08、商贸流移,黄陂章氏系出炎帝之后,祖居山东东平,明初始居湖北,乾隆间因贸易迁居陕西紫阳,嘉庆初接踵来陕者数十户。
09、贸易创业,黄陂雷氏世居江西,后移居湖北,乾隆间经商贸易定居陕南紫阳县。
二、咸宁地区
10、齐鲁望族,咸宁晏氏乾隆末迁居陕西商州镇安县等地。
11、轩辕遗脉,咸宁但氏世居中州洛阳,唐末迁居南康,南宋末徙居湖广兴国、通山、黄州、郧阳、安陆、京山、江夏等地,清初迁居重庆府合川、长寿、陕西褒城,嘉庆年间由湖北咸宁迁陕西白河县。
12、湖广流移,嘉鱼李氏道光二十五年迁居商州孝义镇。
13、孝感流移,嘉鱼廖氏湖广填四川时迁入四川荣县,播迁乐山犍为、内江威远等县。
14、临淮衍派,蒲圻徐氏雍正初迁居陕西商州镇安;乾隆二十年析居洵阳。
15、扶风世家,蒲圻马氏乾隆十五年西进陕西,后世散居白河、洵阳等地。
16、罗成遗宗,蒲圻罗氏道光初年迁居陕西兴安府流水铺易家河。
17、湖广流移,通山徐氏乾隆初年迁居洵阳小河。
18、匈奴遗脉,通山金氏源出汉匈奴王太子金日蝉族裔,东汉末年移居湖北通山,乾隆十五年迁居陕西紫阳。
19、皖赣流移,通山焦氏源出安徽无为,南宋时先祖因官迁居江西鄱阳,宋末元初自江西迁居通山,乾隆年间迁居至陕南紫阳县。
20、秘书堂裔,通山夏氏祖籍会稽,唐永泰年迁江西洪州武宁县,元至元间迁居湖北通山,乾隆初迁居陕西紫阳县。
21、赋梅家声,通山宋氏系出唐朝文贞公之裔,宋元间由赣迁鄂,明末迁居陕西紫阳。
22、湖广流移,通山冉氏康乾年间迁四川广元,民国年间复迁陕西紫阳县。
23、德星堂派,通山陈氏世居通山巨族,乾隆中各支接踵迁居陕南之安康、紫阳、旬阳、白河、汉阴、商州、山阳及鄂北之房县、郧西、竹山等地。
24、鄂东流移,通山余氏约于嘉庆道光间迁居陕南紫阳县。
25、皖赣望族,通山程氏祖籍安徽新安篁墩,先世迁居江西吉田,后播迁湖北通山等地,清乾隆年间一支族人又迁居陕南商洛之山阳县。
26、壮猷堂裔,崇阳方氏望出河南,元末自吴迁楚之通山,明时转迁崇阳,清初由湖北迁居陕西山阳县,其后一支由山阳县迁居紫阳。
27、厚德戴天,崇阳钟氏乾隆四十年前后徙居陕西紫阳。
28、湖广流移,崇阳庞氏乾隆三十一年迁居陕西紫阳县。
三、黄石地区
29、闽南客家,大冶柯氏源出福建兴化之莆田县,明弘治年间迁居湖北大冶,乾隆初迁居陕西石泉县。其族人多分布陕西汉阴、平利、旬阳等地。
30、进贤庄派,大冶陈氏源出九江义门,先祖析居南昌新桥,传二十六世而迁居湖北大冶,乾隆年间迁居湖北竹山、陕西白河、旬阳、商州、雒南等地。
31、衍圣族裔,大冶孔氏衢州派第四房支,南宋末迁居通山,乾隆年间迁居陕西省兴安府旬阳县。播迁商洛之山阳、镇安等地。
32、中原名门,兴国樊氏康熙至嘉庆年间,兴国州樊氏有十四支族人迁至陕西,分布在商州之镇安、山阳、商南、孝义,兴安之宁陕、旬阳,汉中之留坝、洋县、凤县,以及关中的秦州、鹿州等地。
33、鄂西大家,兴国明氏源出吴兴,后唐同光间移居湖北兴国州,衍传九世,一支西迁至十堰,明清迁居四川、重庆及陕西平利、旬阳等地。
34、鄂东流移,兴国饶氏宋时自吴迁楚,居武昌府兴国州,乾隆初迁陕西平利淑河。
35、岭南客家,兴国罗氏道光初年迁至陕西兴安府流水铺。
36、鄂东流移,兴国倪氏乾隆四十六年迁居陕西安康之旬阳县仁河口,嘉庆间复迁商州镇安县青铜关、黄龙铺等地。
37、湖广流移,兴国刘氏元末经麻城孝感乡入川,途经万县留居一支,明洪武四年落业巴县,后裔析居今江北、渝北、北碚、大渡口、九龙坡、南岸等地。
38、江夏衍派,兴国黄氏源出江夏,早期自中原移居闽粤,清初自广东揭阳迁居湖北兴国,乾隆中期迁居平利西河。
39、双井脉裔,鄂东黄氏鄂东黄氏与江西分宁黄氏为同宗同源乾隆年间迁陕,定居秦岭腹地的宁陕县,同时有一支黄氏族人迁居麻城,再迁陕西汉中,后又继续西迁至四川广元青木川、仪陇东观场、巴中恩阳以及贵州等地。
四、黄冈地区
40、鄂东流移,英山吴氏雍正十三年迁徙陕鄂边地湖北竹山县牛岔沟,后又迁居陕西白河县茅坪等地。
41、曲江客家,罗田李氏源出陇西堂,祖居广东曲江,宋嘉定三年移居湖北罗田,乾隆年间迁陕西兴安州砖坪厅,后裔布居岚皋、平利、安康、旬阳等地。
42、义门衍派,黄冈陈氏义门世家,乾隆初迁河南汝宁,复迁陕西宁陕县。
43、商贸流移,黄岗胡氏乾隆二十七年贸易至陕西白河,遂家于此。
44、业儒有声,黄岗李氏乾隆间迁居陕西宁陕;嘉庆间又一支族人迁居至汉中佛坪。
45、咸同流移,黄安董氏同治年间迁居汉中府佛坪县。
46、派衍平阳,浠水柴氏派衍平阳,宋室南渡迁居江浙,先祖因官知德安府而移居浠水,乾隆年间徙居陕西商州及兴安府白河县。
47、武略世家,蕲水缪氏系出秦穆公之后,唐时家于江西,元初迁居湖北蕲水,乾隆年间迁居湖北竹山,复迁陕西安康县牛蹄西铺,播迁双龙河等地。
48、武毅世第,蕲水王氏系出晋兵部侍郎王显之后,伯武郎徙於蕲,乾隆初年迁居陕南,始居平利县,后世播迁平利、岚皋、安康等地。
49、清河流派,黄州张氏原籍江西金溪,明成化间徙湖北黄冈,明朝入川,乾隆年间又由四川迁居陕西宁陕县。
50、皖鄂世家,黄梅吴氏乾隆初由湖北迁入陕西商州黑龙口镇 。
五、鄂中地区
51、鲁赣流移,荆州邹氏迁居安康平利县八仙镇狮子坪;
52、江汉望族,天门李氏祖居湖北天门,乾隆初西迁竹溪,复迁陕西平利县城定居。
53、豫章衍派,江陵揭氏源出豫章丰城,落籍荆州武昌,洪武二年离楚入川定居内江;康熙年间又一支揭氏族人迁居四川泸县。后裔播迁资中、大邑、绵阳、重庆长寿、会里、云南省宾川县等地。
54、南安世泽,湖北单氏约于乾隆间迁居陕西省安康汉滨区流水镇。
麻城移民(40例)
01、宋室遗脉,黄麻赵氏南宋时因“蒙古入侵,为避战乱”,迁川后裔在川东的渠县,后裔分布在巴县、万县、达县、通江、陕南安康等地。
02、湖广流移,孝感赵氏明万历间迁居陕西安康西路陈货铺,清初,一支迁居四川。
03、豫章衍派,獭河张氏系出江右,明洪武初由麻城迁黄陂,复徙四川重庆府巴县;天启中一支播迁陕西紫阳;
04、清河衍派,槐荫张氏明末清初迁居陕西安康五里铺王彪店。
05、甲申残黎,魁星张氏明末迁居陕西兴安州安康县越梅铺铁炉沟。
06、成化流移,黄麻唐氏明成化年间迁居于安康,其后裔播迁紫阳、岚皋、汉中西乡以及四川等地。
07、奉旨入川,孝感唐氏康熙三十九奉旨入川,定居今四川省江油市等地;另南充嘉陵区亦有分支族众。
08、彭城衍派,孝感彭氏乾隆初年始迁云南,第二世之一支迁居四川屏山,后裔播迁资州、叙州、镇远、宜宾、隆昌、丹棱等地者。
09、湖广流移,孝感彭氏元末明初迁居四川南溪县。
10、沅陵流移,孝感向氏元至正间因官入蜀,洪武初退居夔州,旋移居万县,正统间一支移居陕西汉中;万县支裔繁衍播迁丰都、云阳、巴县、湖北监利等地。陕西紫阳县毛坝关也有一支麻城向氏。
11、洪武迁民,槐树李氏祖籍麻城大槐树,明初迁居陕西安康之石梯铺,
12、陇西衍派,孝感李氏明初迁居安康王彪店,后裔播迁恒口、流水等地。
13、宋埠望族,麻邑李氏明初,抱宗谱而上奔陕西,把篙干而远适旬阳苏木沟,后裔播迁旬阳城关、吕河、神河、赤岩,平利坝河等地;
14、巴州军户,孝感李氏先迁居四川巴州,后裔播迁陕南岚皋县东山乡。
15、军屯附籍,吴易李氏系出季扎之后,元末楚乱,先祖携子侄八人逃金州胥窝,后析居紫阳、五堰河、大道河、小道河、将军山、土地岭、朱家坪、岚河滩等地,其杨博村一支以吴姓代录军籍不便,遂易吴为李。
16、湖广流移,麻城尹氏清初迁居陕西安康西路五里铺尹家营(今西桥村),派衍汉阴涧池铺紫云村,城关及太平等地。
17、湖广流移,麻城周氏清初迁徙安康,定居西路五里铺创业。后子孙蕃衍,族大人多,多有播迁平利等地者。
18、甲申流移,高堰柳氏明末清初迁居四川高邑县左丁山,后裔播迁重庆梁平、垫江、长寿、开江等县各地。
19、洪武迁民,孝感杨氏洪武初迁居四川简州东乡烂坝子(今四川简阳县普安乡)。
20、睦族家源,仙居毛氏乾隆年间,兄弟三房同迁陕西安康,一房定居安康五里镇四合乡,一房落籍王彪店(今大同乡),一房迁至紫阳县毛坝关。
21、元末流移,麻城漆氏元末自楚入蜀,定居重庆永川,明初复有族人迁居至江津以及贵州遵义等地,族人在陕南紫阳、汉阴等县亦有分布。
22、仕蜀入籍,孝感龚氏洪武三年仕於蜀,后落业迁居自贡中溪河,后裔繁衍至今。
23、应诏填川,三沙饶氏明初迁居江津朱阳溪、姜家坡、鲁市里等地,后世析居合江、仁寿、资阳等地;清初,饶凤翎一支再次入川,定居巴县。
24、咸丰流移,赣派饶氏咸丰五年,因贼扰而迁居陕西省平利县长沙铺。
25、仕蜀落户,赣籍鲜氏元末明初由江西泰和迁居湖北麻城,永乐间因官徙蜀,致仕后卜居巴渝石桥铺,其后裔析居南川、营山、川北、壁山、达州,贵州平越、龙泉、邓江,云南昆明等地。
26、江西流移,孝感熊氏源出江西南昌,元至正间迁居麻城,洪武二年入川,定居重庆巴县,后世散居邻水怀远、长寿、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忠县、涪陵、重庆等地。
27、洪武转徙,豫籍王氏洪武八年入川,卜居通江马三垭,后裔析居高阳山、马家沟、岳家沟、蓑衣领、河家荣等地;一支迁居泸州安贤乡。
28、舟楫流徙,孝感刘氏明初行船沿汉江西上,至陕西旬阳县落脚,后裔分布在旬阳县菜湾及安康石梯等地;雍正二年,孝感乡刘氏又一支族人从麻城迁入四川,其后裔播迁乐至、安岳、犍为等县以及成都、攀枝花以及重庆市等地。
29、鄂东流移,孝感黄氏乾隆年间逆汉水西上陕西,落籍安康县官家乡小关村,后裔播迁安康坝河乡及平利县魏汝镇等地。
30、三闾衍派,黄麻屈氏明末迁居陕西兴安州旬阳县,后裔播迁安康茨沟等地。
31、义门分庄,果石陈氏洪武初年沿汉水西上,定居陕南安康张滩陈家湾;另一支兄弟三人迁居四川涪陵蔺市里,后裔播迁陵水、壁山、巴县、江津、綦江以及贵州省绥阳桐子和山东等地。
32、渤海衍派,麻城吴氏渤海族系,明初由楚入蜀,定居仁寿陵阳,甲申之变,入川七世祖吴宗城偕子、弟避寇于黔,家于遵义。
33、三槐衍派,孝感王氏明初迁居四川,定居三台、射洪、盐亭等地。
34、黄麻流移,孝感傅氏明洪武二年兄弟三人相继入蜀,定居忠州、简州等地,后裔后裔又分析为15支,遍布各地。
35、洪武移民,孝感梅氏明代洪武二年入川,定居重庆府垫江县永安镇。
36、神秘墓葬,高阶赵氏洪武年间入川,定居通江县胡渡坝,播迁移玉坝营;清嘉庆年间于陕南岚皋县开辟陵园。
37、清初流移,高堰梅氏雍正年间入川,先在四川内江,后迁居垫江。
38、集义堂裔,高堰宋氏元末明初由江西移居湖北麻城;洪武二年四兄弟移居四川省射洪(三台)县,播迁郫县等地。
39、湖广流移,高堰谭氏祖籍江西,五代后汉时移居麻城县孝感乡高家堰,明洪武二年入川,后裔播迁于万县、忠县、石柱、丰都、涪陵、云阳、巫山、梁平、合川、重庆、开县、开江、湖北利川等地。
40、洪武迁民,麻城熊氏洪武二年从湖北麻城迁入四川,定居于江津石马岭,播迁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忠县、涪陵、重庆等地。
广东移民(35例)
一、粤东地区
01、江南客家,嘉应邬氏南宋末由赣入闽,后移居广东;清初迁居陕西安康之南溪、四川遂宁、隆昌、内江,荣昌、华阳、泸州、屏山以及广西桂林、柳州等地。
02、中原客家,嘉应蓝氏乾隆十年前后由粤入川,落业潼川府三台县西路,道光年间支派分迁四川中江、成都西坝、绵阳以及陕西等地。
03、宁化客氏,嘉应陈氏乾隆四十三年由粤迁秦,定居陕西汉中府西乡县。
04、闽汀客家,长乐范氏宋元时居闽汀石壁,元初迁往粤之兴宁、长乐,明末清初向川陕迁徙,先居川南叙永之永宁县,乾隆十二年定居川西华阳县。
05、粤湘客家,长乐蔡氏唐末战乱入闽,先居福建,复迁广东嘉应州,康熙初年迁居湖南浏阳,旋迁陕西省兴安府安康县越梅铺,有裔支析居紫阳县蒿坪。
06、豫章衍派,长乐罗氏早期从江西迁居福建,明代迁居广东梅州,清乾隆三十年从长乐迁至湖南浏阳,后又转迁陕西商州西乡泥峪川;四川涪州石家沱、陕西岚皋等地亦迁有分支。
07、兰陵世家,长乐缪氏源出苏州崇明,元初迁居福建,继迁广东惠州,旋又迁居嘉应州长乐县,雍正十三年五支相继入川,落籍四川富顺县,后裔播迁珙县、宜宾、自贡以及贵州等地。
08、曾参遗脉,长乐曾氏源出光州固始,唐禧宗时入闽,南宋末由福建省宁化石壁徙粤东潮阳,再迁粤东长乐。康熙间迁居四川富顺、隆昌、金堂,后裔播成都、新都、广汉、龙泉驿、什邡、简阳、德阳等地。
09、江夏衍派,兴宁黄氏源出湖北武昌江夏县,先世移居福建、广东,康熙乾隆间,其族人先后迁居四川及陕南等地,其一支定居陕西汉阴县堰坪、凤江。
10、闽粤望族,兴宁廖氏祖居汝南,唐时由江西宁都迁于汀州宁化石壁。宋末复由宁化入广东,雍正初迁居四川和陕南,族人播迁成都、华阳、简州、金堂、新都、双流、灌县、绵竹、什邡、彭山、罗江、内江、富顺、宜宾等地;陕西汉阴一支散居蒲溪、涧池、城关、双乳等地。
11、济南衍派,兴宁林氏康熙中叶沿长江溯汉水西迁,定居陕西安康汉阴县凤凰山南麓,修建了聚族而居的山中城堡。
12、开闽族裔,兴宁陈氏源出开闽始祖陈元光之后,原籍广东潮州,明景泰七年移居兴宁。康熙、乾隆间迁四川重庆府荣昌县、西蜀巴县等33户,一支迁居陕西汉阴凤凰山南麓。
13、宁化客家,兴宁巫氏源出山西夏县,东晋末避乱山东转徙福建,隋大业间居福建宁化,清初入川,播迁金堂、华阳、新都、简阳,永川,威远,隆昌,内江、仁寿、资中、德阳,石柱等县;一支迁居陕南汉阴县西区高梁铺。
14、闽粤客氏,平远赖氏源出颍川,先世迁徙福建汀州,播迁广东平远。康熙年间迁居湖南浏阳,乾隆中迁陕,定居商州洛南之广东坪,播迁柞水等地。
15、粤湘客家,平远颜氏源出鲁国堂,颜回世家,先世迁居住福建省泉州,一支转迁粤之平远,乾隆三十五年迁居陕西省洛南县小曲保杨家街。
16、弘农衍派平远杨氏康熙年间流徙到陕西商州,创业落籍。
17、宁化分派,镇平谢氏派分福建宁化,先世移居广东,康熙年间离粤迁楚,乾隆中迁居陕南汉阴,后裔播迁安康之紫阳、平利、岚皋、石泉及汉中之留坝等县。
18、中州军魂,镇平邱氏源出河南中州,先世迁于闽之上杭粤之沉香,宋末元初随文天祥驻守镇平,兵败散居岭南,乾隆间经江西义宁州迁陕,散居安康越梅铺、汉阴城东关,蒲溪、双乳以及紫阳、平利、石泉等地,一支播迁四川隆昌。
19、临川世家,程乡李氏明洪武年间由江西临川迁居广东程乡,清初移居湖南浏阳,乾隆三十三年迁居安康西路坝高涧村,后裔析居汉阴太平、城关、草桥、双乳,安康县高涧、河西、铁路、五里、城区以及旬阳县等地。
20、宗圣南派,程乡曾氏雍正四年迁居四川隆昌县,后另有族人到富顺落业居住。
21、荥阳衍派,潮州潘氏系出荥阳堂,唐末避难徙居闽粤,乾隆年间迁居陕西安康,散居汉滨区双龙镇等地。
二、粤北地区
22、中原士族,韶州陈氏源出颖川,南宋时迁居闽粤,清乾隆间迁居陕西汉阴县蒲溪、涧池、药王、观音河,石泉池河,岚皋滔河及四川万源石塘坝等地。
23、闽汀世家,韶州朱氏系出朱熹之后,明成化从福建汀州迁居韶州乳源,康熙四十五年入川,定居川北广安龙台寺,子孙繁衍日盛,播迁广安、营山、渠县、蓬安、仪陇等地。一代伟人朱德元帅即出自该族。
24、颖川世家,韶州钟氏朱德生母钟孺人家族,约于朱德家族同时期迁居四川仪陇。
25、韶州望族,仁化谭氏康熙年间谭文善率先由广东迁入川东大竹县,雍正五年其弟谭文兴携六子接踵而至川东,后裔播迁川东之大竹、万源、云阳以及在陕西安康汉滨区、平利县等地。
26、郓国公裔,乳源邝氏源出河南南阳邓州,唐神龙天宝间迁居江西吉州,宋时播迁湘粤赣十余州县,康雍间一支自乳源县远迁四川梁山,复迁陕西汉阴东路蒲溪铺,后裔分布在安康、汉阴、汉滨、紫阳及四川广安、渠县等地。
27、岭南流移,乳源李氏乾隆初年迁居四川垫江。
28、荥阳衍派,乳源郑氏系出荥阳,先世落籍闽粤,康熙末迁蜀之业仪陇。
29、岭南望族,乐昌欧氏系出平阳堂,唐天授间避难逃至广东顺德,韶关、乐昌等地,雍正元年迁居四川,复移居陕南汉阴。后裔散居安康、石泉、宁陕等地,1949年前有族人播迁台湾之花莲、台南及高雄、嘉义等地。
30、闽粤客家,乳源潘氏康熙五十四年迁居四川仪陇。
31、岭南流移,乐昌汤氏康熙中期迁居四川省达州大竹县。
三、粤海地区
32、闽粤巨族,惠州罗氏祖居福建宁化县石壁,洪武年间由迁徙广东惠州府龙川县,康熙初年迁至湖南浏阳县,康熙、乾隆间奉圣谕入川垦荒,多支族人相率接踵入川,后裔散居在重庆府荣昌、犍为、江津、江安、隆昌、泸县等地。
33、闽粤世家,惠州邱氏始居广东潮州,后迁汀州石壁,传十二世迁居广东程乡,十六世迁惠州龙川,康熙年间入川,定居四川泸阳、绵竹、隆昌、简阳等地。
34、闽赣望族,惠州李氏先世由福汀宁化、上杭移居于江西赣州,明正德嘉靖间徙居广东惠州,雍正初族人相继举家迁居四川重庆府荣昌县、叙州府隆昌县等地。
35、粤桂衍派,高州陈氏乾隆年间迁居陕西汉阴与安康接壤的北部山区。
福建移民(22例)
一、闽西地区
01、清河赣派,龙岩张氏经湖南宁乡县,徙籍于陕西汉阴、安康等地。
02、南阳衍派,龙岩邓氏明朝洪武时自中原贸易至福建龙岩,衍传九世,康熙四十二年迁湖南长沙,康熙五十五年又由楚入蜀,定居内江。
03、从军返迁,龙岩罗氏经河南驻防陕西洵阳,避乱徙居安康傅家河,后裔析居铺子岭、白鱼河、财梁、茨沟、岚河等地。
04、闽赣客籍,龙岩傅氏明清之际由龙岩迁居江西瑞金,旋转迁四川金堂,播迁简州、成都北玉局、大竹、渠县、简阳,重庆梁平,以及陕西汉阴等地定。
05、开闽奠基,上杭张氏播迁海内外,遍布闽、粤、赣、湘、浙、桂、黔、川、陕、皖、鲁、等省及港澳台地区。
06、闽汀七元,上杭赖氏源出松阳郡,先世迁居闽之上杭,乾隆初迁居陕西安康恒口、紫阳松河、任河及汉阴上七、凤江等地。
07、中原流移,上杭吴氏康熙初年迁徙湖南岳州府浏阳县,乾隆中迁居陕西商州。
08、闽汀巨宗,上杭陈氏迁往四川重庆府璧山县,后裔分布在璧山、简阳、资阳、乐山、巴县、重庆、石柱、丰都、忠县等地;
09、闽西客家,上杭梅氏明末清初经湖南宜章县迁居四川忠州垫江县。
10、陈留世家,武平谢氏由福建武平迁徙至陕西汉阴,复迁居安康、岚皋等地。
11、彭城衍派,武平刘氏迁居四川富顺县,“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出自家族。
12、闽粤巨族,武平钟氏北宋时福建武平望族,康熙五十九年经商到重庆,遂定居于重庆府壁山县,后裔播迁江津、自贡等地。
13、闽粤客族,平远刘氏源出刘累之后,刘备衍派。先世迁居福建武平,后刘文达一支迁居广东平远,乾隆中叶迁居到陕西商州韩峪川。
14、赣闽望族,永定吴氏清乾隆至咸丰、同治间,永定吴氏各支族人,多迁移至四川新繁、灌县等地。
15、范阳衍派,永定卢氏明成化年间一支族人迁居四川江津县;乾隆时又一直族人从福建永定县龙潭乡迁徙入川。陕南宁陕亦有“范阳世胄”庄园。
16、闽西望族,贡川陈氏迁居四川三台县(今绵阳市三台县)等地。
17、商旅创业,宁化郭氏迁居四川乐山县沙湾镇,郭沫若即出自该族。
18、汀州名门,宁化刘氏源出宋末开七公一脉,为刘广传十四子之后裔,乾隆年间迁居四川内江,播迁巴县、璧山等县,垫江、铜梁等地亦有同宗支系。
19、九龙望族,龙溪陈氏乾隆时迁居陕西汉中府城固县北廉泉庄。
二、滨海地区
20、九龙德泽,晋安林氏始祖林禄,祖籍福建晋安,清初迁湖南安化,康熙末年又从湖南安化入陕,定居陕南安康之旬阳县双河镇。
21、九牧衍派,莆田林氏与晋安林氏同出一源,康熙三十年前后经湖南武岗州迁居四川成都府什邡县。
22、南宗衍派,海澄曾氏雍正五年由广东迁移隆昌。
江西移民(31例)
一、赣北地区
01、双井世家,分宁黄氏源出江西洪州,南宋后迁居英山、大冶,乾隆年间徙居陕西白河卡子、宁陕汤坪,安康、岚皋、旬阳亦有分布。
02、南阳名门,宜黄乐氏系出南阳堂,乾隆嘉庆年间由江西迁居湖北郧西、陕南旬阳、和商洛山阳县乃至贵州等地。
03、洪都故宗,宜丰贾氏源出甘肃武威,先世徙居江西南昌、宜丰。明初经湖北汉阳府远迁川东重庆云阳县院庄乡等地。
04、四知宗脉,星子杨氏系出杨震四知堂,先世迁居江西南康,元末迁居湖北郧西、陕西省白河至旬阳汉江沿岸;另有族系散居安康恒口、紫阳燎原等地。
05、汝南世第,临江廖氏望出汝南郡,唐贞观间因官迁居江西虔州,旋迁粤之兴宁,嘉庆年间迁徙陕西宁陕;道光初另一支族人由临川迁居旬阳。
06、洪州巨族,临川李氏系出李唐皇室,世居江西洪州,南宋时迁居临川,后裔遍布江西,其后又由江西迁居陕南各地。
07、武陵故人,新余龙氏源出武陵郡,先世徙居江西临江府新义县,明末经湖广流入四川酉阳县,康熙二十九年徙居南川县城西吴家坝。
08、易姓承嗣,南昌马氏祖原李姓,因稽承舅氏而易为马氏,乾隆三十五年贸易来秦,卜居陕西紫阳洞河源(今岚皋地),后裔播迁岚皋铁佛、民主、潭山寺等地。
09、赣北流移,浮梁周氏清乾隆年间迁陕,族人分布在石泉县之银龙、喜河、后柳及宁陕县贾营乡旱坝村等地。
10、陶唐脉裔,丰城范氏系出陶唐,食采于范田,先世迁居苏州吴县,唐宪宗元和间迁居豫章丰城,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出自该族。乾隆初年族众接踵西迁湖北郧阳、竹溪,陕西平利、镇安、旬阳、四川华阳、射洪、渠县、彭县等地。
11、南昌世泽,丰城喻氏源出南昌,苗裔迁居四川,二十一世紮站巴州,明季迁移至川省保郡苍邑河西。
12、江南世家,宁州邬氏望出南昌,先世住江南徽州,移居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又迁广东惠州,再迁江西省宁州。乾隆初年流徙到陕西安康定居。
13、吴兴望族,瑞州沈氏源出会稽,堂号吴兴,播衍江西,明天顺间官仕四川泸州,天顺五年迁居陕南汉阴,衍传十九世,为汉阴最大之家族;
14、洛阳赐姓,高安谌氏 源出洛阳,东汉时迁江西,元末迁湖北麻城,洪武二年入川,散居巫山、云阳、凉山等地;
15、鄱阳世家,饶州贺氏洪武初年由江西迁湖北新洲,派衍黄冈、武昌、麻城等地,明末清初,部分族人支派迁居河南商城、四川开县、梁平、泸州,陕西白河县等地。
16、泽承丰镐,进贤周氏源出汝南世家,东汉末年迁至江西进贤,雍正年间西迁进入贵州,一支播迁云南省彝良。
17、南康流移,星子赵氏乾隆年间由江西迁至陕西商州商南县滔河流域;
18、英山客籍,豫章谢氏乾隆十三年由湖北英山迁居陕西兴安府安康县。
19、汴梁世家,江西崔氏康熙年间迁居陕南旬阳县北区闾关铺,后裔迁居安康城区。
二、吉安地区
20、新野元勋,庐陵邓氏系出河南南阳,乃汉高密候邓禹之后,先世居江西庐陵安福县,洪武十三年邓鹤轩人蜀,定居四川广安县。一代伟人邓小平出自该族。
21、易姓潜名,吉安邝氏祖居汴粱邓州,天宝谪居吉州,号庐陵堂,传十余世而迁居湖广临武,宋末元初避战乱移居广东乳源县,康熙初远迁四川凉山,数年后辗转迁居陕西汉阴县。
22、江右流派,吉安谢氏祖居江西吉安,移居湖广长沙府湘乡,康熙间迁四川顺庆府营山县;族人析居阆中、蓬安及定远(今陕西镇巴县);另一支族人迁居湖北郧西,越六世播迁陕西兴安府白河、洵阳等地。
23、庐陵支脉,吉安李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明正德四年迁楚之宁乡,弘治八年徙居安徽,清初徙居西蜀。
24、赣南义族,吉安黄氏明末自吉安迁贵州遵义,清初又迁居四川铜梁县。
25、桃源客籍,吉安刘氏祖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永乐二年迁居湖南常德桃源县,清初迁居陕西安康、四川大宁等地。
26、义门果庄,永兴陈氏源出九江义门,宋嘉佑间析居江西永兴,明清两代,支裔接踵外迁湖北阳新、竹山、沙洋,四川大宁、云阳,陕西周至、武邑、镇安、平利、安康、洵阳、汉阴、西乡等县所属的一些乡村。
27、洛阳望族,泰和唐氏源出东都洛阳,世居江西吉安,元末明初迁湖南靖州,永乐初迁居沅州黔阳,康熙中徙四川绥定,乾隆末由川入陕,定居紫阳。
28、四明宗风,泰和贺氏源出东汉会稽,先世居江西吉州泰和县,后唐同光二年迁湖南湘乡,元末明初徙居湖南宝庆府,明成化年间一支迁居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清乾隆、嘉庆间由湘乡徙居四川万州云阳落业,后一支迁陕西白河县。
29、赣南望族,泰和周氏明初迁湖南祁阳,清初迁居川东,康熙中迁居重庆铜梁。
30、弘农世家,泰和杨氏南宋嘉熙四年由吉水杨家庄迁居庐陵泰和,万历四十八年经湖北麻城迁入四川开县,后裔播迁万源、宣汉以及陕西紫阳等地。
31、庐陵世家,泰和陈氏明永乐初年迁居湖南新宁,康熙三十六年西迁入蜀,定居乐至县。族人播迁内江、重庆等地。陈毅元帅出自该族。 这些人还会不会讲客家话的?
这个首先要搞清楚的,,, 个个都望族,世家???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架? 俺们钟氏的资料严重不齐。。 漂泊的人艰难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