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正月花灯民俗:歌舞花灯会 茶篮灯会
第一章正月:欢天喜地第三节正月半—客家狂欢节
歌舞花灯会
客家“灯会”即客家民间“花灯会”,也称作“灯彩”。作为一项多种材料、多种工艺、多种装饰技艺的客家民间综合艺术,“灯会”生动表现了各地客家的民俗风情,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岁时客家文娱活动。
“花灯”源于东汉时代的“宫灯”,本是一种照明器具,大约南北朝时期开始成为传统节日的应时之物。随着唐代官定灯节假日的制定,彩灯的制作进入盛世。每逢元宵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远远望去,万家灯火,形成“月华连昼色,灯景杂星光”的瑰丽景色。南宋时,花灯已从民间家庭自扎自玩的手工艺品变为了可以用来交易的商品,杭州等地还出现了专门的花灯买卖市场——“灯市”。明清时期,由于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元宵节,故彩灯的品种和样式都有了新的发展。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为庆贺元宵节,曾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盏。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除在现今的灯市口大街设立了当时最大的灯市外,还在永乐七年诏令元宵节自正月十一日起,给百官放假十日,以度佳节。《西湖游览志·熙朝乐事》更是对明朝杭州节前灯市规模和彩灯类别及种类进行了详细描述:在腊月后春节前,从寿安坊下至众安桥,谓之灯市,出售各色花灯。台人物类灯有老子、美人、钟馗打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等;花草灯类有栀子、葡萄、杨梅、橘柿之类;禽虫类有鹿、鹤、龟等。奇巧的则有琉璃灯、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罩等各种花色。富家豪门制灯则用料丝、彩珠、明角和镂画羊皮等物。
民国时期开始,包括花灯会、端午祭在内的各种传统民俗文化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打压、遗弃,而大量地接受甚至完全以欧美为代表的所谓西方文化。因此,原本随处可见的民间灯彩,已经成为非常稀罕的事务。就目前中国民间灯彩的代表,如广东佛山灯彩、广东潮汕灯彩、江苏灯彩、浙江灯彩、北京灯彩、福建闽南灯彩,几乎都只剩下灯彩的观赏性,而不再保留灯彩的歌舞风貌。以南京花灯为例,虽然其花灯种类繁多,有狮子灯、鲤鱼灯、兔子灯、蛤蟆灯、荷花灯、花篮灯等,大灯有一人多高,小灯似蜜蜂一样,走马观灯里甚至包罗了各种风格的戏剧人物,但却没有了乡土气息的灯歌、灯词、灯舞表演,唯有靠花灯的华丽、精巧、美艳来吸引市民或游客。最遗憾还是这种节庆灯会不再具有广泛的民间基础,而往往由官方来主办。
客家灯会却原汁原味,朴素而传统,广泛而狂欢。
以“客家灯彩之乡”赣南石城县灯彩为例,因灯具造型不同和表达主题各异,石城灯彩种类繁多,除传统的龙灯、采茶灯外,还有几百人共舞的桥板灯,表现婚姻民俗的麒麟送子灯,祈祷丰收幸福的荷叶灯、稻谷灯、酒杯灯、烟叶灯、蚌壳灯、鲤鱼灯等,林林总总多达三十余种。石城灯彩深受中原华夏文化和南方古越文化的双重影响,集音乐、舞蹈、美术、剪纸、灯光、装潢、竹木工艺制作等多种民间艺术于一体,通过乐器声音、人物舞蹈和灯具光彩的流动和变化,以文传声、以灯抒情,表达客家人对生活的美好祝愿。石城灯彩的历史可上溯到南唐(公元937年-975年),自公元953年石城建县开始,歌舞花灯就已经在民间盛行,且历经千余年仍魅力无穷,直至今天正月半期间,家家户户花灯高挂,村村寨寨歌舞灯会方兴未艾。石城灯会多从年初一开始,只要各村不同风采的灯队一出演,客家民众便纷至沓来,看得高兴忘乎所以是常有的事,还往往随灯队演员一起唱和甚至客串一把,民间基础非常深厚、广泛。据1983年民间舞蹈集成的普查,石城县十五个乡、镇共一百八十三个自然村,竟有三百五十个灯队。
客家灯会不仅具有强烈的娱乐性,而且独具祭祀功能,闽西宁化治平乡高地村池家的“文武灯”便是其典型代表。该灯起舞前,须在宗祠里行三叩礼,舞毕也须三叩谢祖。据《柏溪池氏族谱》记载:池姓“是得于秦司马公子池,后即以祖字为氏焉。簪缨显贵,代不乏人,秦则有子华为宰相,汉则有池妥为中牟令,北魏有钟鱼封城门侯,宋有光庭钦点翰林,南宋则有溥公官居广东连州司尹。……自裕郎公始公于赣之宁都鹅圹徙居闽宁之池家陂,时在大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也。”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池家先人文有文举,武有武将,其后人每年春节必玩“文武灯”,就是为了祭祀先祖,激励后人。池家“文武灯”一般为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开灯。灯共十六盏,其中“高照灯”、“朱笔灯”、“令旗灯”、“关刀灯”、“月斧灯”、“铜锤灯”各二盏、“令箭灯”四盏,每盏灯高一点五米,宽度约六十至八十厘米,工艺精巧,有很强的立体感。开灯在祠堂举行,先响三声“菩萨铳”,立时鼓乐齐鸣,十六名青壮汉子每人手执一灯,向祖宗神位拜上三拜,然后,随着鼓乐的节奏起舞,时而如龙腾虎跃,时而如凤翔鹤舞。众灯回环往复,绕梁缠柱,古代交战中的团伙阵、龙门阵、回门阵、八卦阵等阵法交替表演,场面热烈火爆、蔚为壮观。据说舞“文武灯”还有个规矩:正月期间到再远的乡村,都必须当天赶回村;同时,灯里的烛火还不能熄灭,所以,出灯时必须有两个人挑着蜡烛跟随。在途中其它花灯要给“文武灯”让路,并主动熄灭自己灯里的火,待“文武灯”过后,才能重新点燃。每年正月十五舞毕后,一式灯样要在祖祠先祖牌位前焚化,以此祈保众子孙多福平安,新年五谷丰登。
至于其他灯彩,也同样可以用以祭祖。尤其从正月初八“迎灯”、“接灯”开始,客家花灯歌舞队均会受到各村各客家姓氏的演出邀请,在“上灯”、“赏灯”祭祖前后开演,一则客家花灯表演多有“祝赞”,对各祠堂先祖功德、业绩加以赞美,二来将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与民间娱乐相结合,带给宗族子孙一个狂欢的时刻,三则可以招徕其他姓氏的乡邻前来一起观赏,达到社区相互交流、共享和美的功效。
客家灯会从花灯形体、歌舞内容加以区分,可归结为三大类。其一、舞龙、舞狮类,以结合了客家传统武术的舞步变化而著称;其二、采茶灯类,如云灯、竹马灯、兔子灯、八宝灯、蚌壳灯、莲花灯、罗汉灯等等,悉以客家民间小调即采茶调、客家山歌演唱为主,舞蹈动作相对简单,多通过队形变化来表现其艺术造型之美,通过灯歌、灯词的演唱,将客家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民俗活动鲜活地展现出来;其三、民俗器具花灯歌舞类,如于都客家的茶蓝灯、甑笊舞、禾杠舞,瑞金客家的车灯、鱼篓灯,又如梅州平远客家的船灯等。这类灯彩载歌载舞,或以舞见长、或以歌著称,其形制概以客家日常生活、生产用具为题材,尤其通俗、感人。其歌唱风格、曲牌多与采茶灯相同,但更多滑稽、诙谐、夸张的因素,因此更具有客家灯会的狂欢色彩。
茶蓝灯会
茶蓝灯可以说是客家歌舞花灯的源流,也是客家采茶戏的原型。茶蓝灯最开始流传于赣南客家地区,随着茶蓝灯文化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到明清时期,只要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有茶蓝灯灯会。茶蓝灯俗称“茶灯”,茶蓝灯歌舞灯会于都、瑞金客家俗称“揩茶篓”,宁都客家则俗称“搬灯子”、“搬茶灯”。
茶蓝灯作为赣南客家独树一帜的客家灯彩,自其形成之日开始就纯粹为客家新春歌舞所用。它以一男丑角手捧宝伞灯,四旦角手捧茶篮灯,在传统客家管弦乐的伴奏下,载歌载舞。基本舞步是穿对角、押篱笆、绕八字、占四方等。这种表演形式的形成,在“花灯之乡”石城县还有一段传说。说的是石城名山通天岩盛产岩茶,岩茶进贡后龙颜大悦,于是赐赠御制黄罗宝伞。县令携茶农夹道迎接,当县令接过黄罗宝伞时,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茶农们也跟着歌舞起来,并从此年年春节沿续下去。
茶篮灯的出现,使灯彩从宗教礼仪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以娱乐为主的表演艺术。灯彩品种也因此逐渐繁多起来,宵型类物的客家花灯数不胜数,真是达到了“海阔天空万物全”的境地,并开始向有人物、有情节、有感情、有思想的歌舞剧艺术迈进。除了类物的茶篮灯、宝伞灯、莲花灯、风车灯、绣球灯外,主要的是为适应情感的需要,大量地出现了肖形灯,如鸡公灯、兔子灯、鱼灯、蚌灯、狮灯、象灯等。这些肖形各种动物的灯,基本上与表演者融为一体。有肩挑的茶篮灯,脚踩的船灯,背上背的鹤灯、蚌灯,头戴的鲤鱼灯、碗灯,手舞的狮灯、宝剑灯、云灯、梅花灯……
图1-68赣南石城县客家传统《茶蓝灯》
目前,传统客家茶蓝灯保存完好的地方主要有赣南于都县沙心乡、宽田乡,瑞金县万田乡、岗面乡以及石城、宁都部分乡镇。沙心乡只有六个自然村,茶蓝灯会最盛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曾经共有十几支茶蓝灯队,平均一村两队以上。由于每支茶蓝灯队演员的服装、唱腔以及道具、音乐均各有风采,因此同一聚落同一晚上先后邀请两支甚至三支茶蓝灯队来表演,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客家茶蓝灯有两大表演体系,一种是手举茶篮花灯进行表演,一种是肩挑茶篓花灯载歌载舞。花灯形制上,前者是茶篮形,后者则是茶篓形。两者的灯歌、灯词基本没有任何区别,只是队形、舞步各有要求。石城、宁都等地客家茶蓝灯会多属于前者,于都县沙心乡、瑞金县万田乡客家茶蓝灯会则完全属于后者。
客家茶蓝灯的经典灯歌有《十二月采茶歌》、《倒采茶》等。其最初的演唱形式比较简单,先是一人清唱,一唱众和的联唱形式。后来则发展到用笛子、勾筒(基本类同二胡)、锣鼓伴奏,演员也由一人发展到六人、八人、十二人,单人清唱也就演变成多人的自然和声。明末清初,茶蓝灯已在粤东客家地区广为流传。清康熙年间吴震方《岭南杂记》记载:“潮州灯节,有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而采茶歌尤妙丽。饰姣童为采茶女,每队十二人或八人,手挚花篮,迭进而歌,俯仰抑扬,备极妖妍。又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擎綵灯,缀以扶桑茉莉诸花,采女进退行止,皆视队首。”又李调元《粤东笔记》载曰:“而采茶歌尤善,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人,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以为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可知采茶歌舞的特点主要是以集体队舞演唱茶歌为主。其时的茶蓝灯都是由姣童扮演采茶女、茶婆(八人或十二人),手提花蓝,边歌边舞,另有男队首一至二人,作为茶蓝灯队的指挥穿插其间。
由于角色的差别,茶蓝灯会表演中男女舞步各有特点,如石城《倒采茶》动作诀窍曰:“左手举灯不偏斜,交叉踮步手帕花;步轻如云走,扭动风摆柳;跳起如虎,蹲下如鼠;站四方走对角,上下调换穿篱笆。劳动生活入歌舞,围绕宝伞唱采茶。”男女动作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举、扭”两个字上,举灯必须正、不能斜,扭动必须轻如风摆柳。男女动作不同之处,女的主要以转、蹉、蹲、跳四个基本动作来表现舞姿的轻快、柔美潇洒和细腻。如《倒采茶》的手帕转花、四方手帕花、左右摆和穿插花四个动作都十分富有乡村妇女的生活动作。男的动作主要以摆、矮、弓、跳四个基本功作来表现舞姿的轻松、活泼、粗犷和稳重。如《倒采茶》的左右点步、起势、狗蹶土和半转身扇花四动作都是乡村生活常见动作。
明清时期,茶蓝灯除了在传统客家地区广泛流传外,还波及江西、福建、广东三省非客家地区,以及安徽、湖南、湖北、浙江、广西、贵州等地。广西、安徽以及江西、福建两省非客家地区多称作“茶灯”或“采茶灯”,湖南、湖北则多称为“采茶”和“茶歌”,广西壮族聚居区又称为“壮采茶”和“唱采舞”。这种茶灯舞蹈不仅各地名称不一,舞步、跳法也各有千秋。但是,一般基本上是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或多男多女参加表演。舞者腰系红绸带,男的持扁担、锄头等,女的左手提茶篮、右手拿扇边歌边舞,主要表现姑娘们在茶园的劳动生活。
图1-68赣南于都县沙心乡客家表演茶蓝灯舞《茶灯迎春》、银坑镇客家表演《十二月采茶》
(图片来源:中国赣州网www.gndaily.com)
客家茶蓝灯的灯歌、灯词除了传统的十二月顺采茶、倒采茶,往往是与时俱进不断谱写新词,或赞风调雨顺太平年,或言采茶劳动喜气洋洋,或抒客家男女缠绵情爱,所以客家茶蓝灯会总是既传统又新颖。
如于都县沙心乡《茶灯迎春》灯词:“茶灯迎春闹呀么闹洋洋,新春佳节处处喜洋洋。今年茶灯舞得好哟喂,荣华里格富贵万年长。茶灯迎春闹连连,风调雨顺又是太平年。今年茶灯舞得好哟喂,五谷丰登笑开颜。茶灯迎春闹台台,男女老少人人乐开怀。今年茶灯舞得好哟喂,健康里格长寿幸福来。”所唱灯词不仅喜庆,且将客家新春的美好憧憬一一道出。
又如赣南宁都县客家茶蓝灯灯歌《十转来》:“一转来到小妹家,手提茶壶泡细茶;冷水泡茶茶冇溅,(尖尖花开四季花开)喝到肚中开鲜花。”该灯歌一转、二转、三转地唱下来,将男女之间对爱情的执著、彼此爱慕的喜悦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又如瑞金县客家中华苏维埃时期茶蓝灯会中的灯歌《采茶姑娘心欢畅》:“三月茶,摘茶芽,片片采来片片香;一份送给毛主席,一份送给共产党。心肝哥,听我讲,个个生产要加紧。”既保留了传统《十二月采茶歌》按岁时活动来言情表意的风格,又将分享土地革命胜利成果所带来的感恩之情,由衷地表达出来。其中“心肝哥,听我讲”句式,又直接将赣南客家山歌那种亲切、真挚、直白的抒情风格移植到茶蓝灯灯歌中。
客家茶蓝灯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出演,除了正月初三“凶日”、正月初五“月忌日”不作灯会,其余日子基本上每支茶蓝灯队,每晚要演出两场以上,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散灯。
当茶蓝灯队敲锣打鼓来到围屋、祠堂外面的大路边时,茶蓝灯队队首会高举茶蓝灯,乐队则会奏出欢快、流畅的“闹台锣鼓”。这时,围屋或祠堂会点燃爆竹表示迎接。茶蓝灯队在进大门时会由队首唱祝赞歌,进入大门到了上厅堂后又再次唱祝赞歌。祝赞内容多为客家人都憧憬的子孙满堂、世代荣昌、荣华富贵、步步高升、福星高照、财源滚滚、身体康健等等吉祥语,七字一句,四句一段。祝赞歌多为清唱,以彰显茶蓝灯队对东家及其祖先的恭敬,段落之间有简短的锣鼓协奏或笛子独奏“过门”(即序曲)。祝赞仪式完毕后即开始表演茶蓝歌舞。整套茶蓝灯歌舞结束后,东家就要张罗出一桌桌的茶果,盛情招待茶蓝灯队员。茶蓝灯队最后离场也是在喜庆的锣鼓声中,手举茶蓝、肩挑茶篓笑语盈盈地与东家告别。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8-8-18 11:24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