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xianmin 发表于 2008-8-14 10:09:41

客家元宵节民俗:客家狂欢节 上元祈福 上元破蒙 客家咸汤圆 拜新丁 掷炮城

第一章正月:欢天喜地

第三节正月半—客家狂欢节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Carnival)。这个节日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木神节、酒神节都可以说是其前身。有些地区还把它称之为谢肉节和忏悔节。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四十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lent)。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三天遭难的耶稣,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
欧洲和南美洲地区的人们都庆祝狂欢节,但各地庆祝节日的日期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大部分国家都在公历二月中下旬(一般时值中国农历正月中旬)举行庆祝活动。各国的狂欢节都颇具特色,但总的来说,都是以毫无节制的纵酒饮乐著称,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巴西狂欢节。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欢节上,每个人都不愿表现自我,而是想成全别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拥有女性的特征;而有的平时内向的女人则大跳狂热的舞蹈,尽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动作。狂欢节中常常出现“易装癖”,巴西狂欢节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巴西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桑巴舞狂欢节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客家是一个好酒的族群,客家先民之木客人早在盛唐时代就已经饮酒著称,留下了“酒尽君莫沽,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的著名诗篇。(27)客家酒文化作为客家的重要民俗,首先表现为饮酒的普遍性,但凡客家人,不分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能一次喝上一两碗土产的米酒;其次凡客家民俗活动则不分红白喜事都与酒有关,名曰“做酒”,而赴各种宴席则统称为“食酒”。小孩出世三天之喜曰“三朝酒”;满月之喜则曰“满月酒”;满周岁之喜则曰“过周酒”;老人壽辰之喜曰“做寿酒”;完婚娶妻之喜曰“结婚酒”;新房竣工之喜曰“出水酒”或“圆屋酒”;而捡金再葬(即二次葬)之喜则曰“圆坟酒”……其三,客家人至今保留着家酿美酒的优秀传统,但凡客家聚落之女性几乎没有不会酿酒的。
客家人的精神世界里没有酒神,却有着伴随季节变换纵情欢乐的传统,尤其是在“正月半”元宵节期间。客家人的狂欢节民俗主题首先是“庆生”即“添丁”,这与西方民间的“复活”主题相类似。其次是舞龙祈丰年,即“作福”、“祈福”,很大程度上亦与客家人的生殖信仰有关。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先民便将大地与自然界人格化,不仅有了“大地母亲”观念,还由此想象、虚构出一系列人格神,如山神、水神、河神、风神、雷神、春神等。由于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许多农作物在冬季便不能生长,即使候鸟也在秋冬季节相继失踪,因此人类先民相信大地母亲以及各种人格神都在冬天死亡或沉睡,直到春天来临才重又复活或苏醒。因此人们在冬天为神灵们举行象征性的丧葬、哀悼仪式,在春天则举行盛大的庆典和祭仪。我国先秦时代的复活庆生仪式主要表现为北方民族的“玄鸟至,以太牢祀于高禖”,以及迎春神句芒;南方民族则多祭祀雷神、火神,尤其是祭龙和舞龙。
在中国,龙首先是生命之神、生殖之神,然后才是左右风云、雨水的农业神。人们普遍认为,“万物发生于辰(即龙日、龙月),而归寂于戌(即狗日、狗月)。”战国时期星象家们将东方七宿命名为“苍龙宫”,以之与四季中的春季相匹配,因此春天的来临与龙的复活是同时的。《易经·乾卦》六爻曰:“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九四,或跃在渊”、“九五,飞龙在天”、“上九,亢龙有悔”、“用九,群龙无首”,这些就是描写苍龙七星从潜伏到初现,到飞升,进而高踞于天,而伏陈的整个循环过程。据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汉代一年要举行五场祭龙、舞龙仪式,春季与龙共舞者为儿童,初夏与龙共舞者为青年,盛夏与龙共舞者为“丈夫”(已婚男子),秋季与龙共舞者则是鳏夫(独居未婚的中年男人),冬季与龙共舞者则是老翁,这种由生到死的生命循环过程与龙共舞,显然与苍龙七星的隐现周期相吻合。
先秦乃至汉唐,中华先民都有类似狂欢节尽情享乐的岁时节日,如先秦春会的“大会男女”、汉代上巳的“张乐流水”与百戏荟萃、魏晋南北朝三月三的“曲水流觞”、大唐的“曲江盛宴”。
聚居在赣闽粤客家源流区的客家先民,不仅创造、传承了个性张扬的“酒性”,同时将日趋没落的原始汉文化给予吸收、创新,将传统汉文化中的快乐元素全部整合起来,结合赣闽粤地区当时的土著文化,便形成了今天客家的狂欢习性。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上元节”,俗称“元宵节”。
元宵之夜,人们张灯结彩,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在中国南北几乎所有地区早已成为世代相沿的共同习俗。正月又称“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之夜为“元宵”。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据说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惧怕吕后残暴敢怒而不敢言。吕后死后,诸吕惶惶不安。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妄图彻底夺取刘氏江山。刘氏宗室齐王刘囊为保刘氏江山,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铲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因勘平“诸吕之乱”恰在正月十五日,汉文帝就把该日定为“元宵节”。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传统节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已经把元宵节列为重大的岁时节日。
《史记》载曰:“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但汉朝的上元与后世的元宵节仍有所不同,直至唐朝以后,才演变成为今日之元宵节。汉代,民间要在这一天吃“药饭”或“五谷饭”,早晨喝“聪耳酒”。据说喝“聪耳酒”可使人们耳聪目明,因此男女老少都要喝一杯,喝不了一杯也至少要喝一口。“药饭”以江米(即糯米)、蜂蜜为基本材料,掺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五谷饭”以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饭豆等五谷代替,意在盼望当年五谷丰登。汉代上元节的游戏,一般有“火炬战”、“车战”、“拔河”等。火炬战即赛火,看谁的火把亮的时间长;车战就是两台牛车相撞,看哪辆车更结实;拨河则将人们分成两组,各抓一头麻绳,把对方拽进自己圈内就算赢。在进行上述娱乐时,往往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或参加比赛,或敲鼓鸣金、摇旗呐喊、吹萧助威,热闹非凡。取胜者便纵情唱歌、跳舞,欢庆胜利。汉代元宵节期间还有“迎月”、“踏桥”、“解历数”等民俗活动。
唐朝崇尚老庄,奉道教为国教,为祝贺道教的“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在正月十五的诞辰,便将正月十五称作“上元节”。唐代上元节留给后世影响最深刻的是“踏歌”习俗,唐代诗人张祜《正月十五夜灯》诗云:“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连袖舞”即“踏歌”的一种表现形式,今天唯有苗族、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保留了“踏歌”这种古老民俗,但规模远远不及唐代的三百人甚至三千人连袂而舞。
到了宋代,上元节开始与浪漫爱情接轨,成为了中国古代的“情人节”。这可能与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有关。据说王安石二十岁那年赴京城汴梁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时,见一大户人家悬一上联来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无以对答,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考试:“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想起了招亲联,即以之应对,被取为进士。返乡时,他闻知那户人家的招亲联仍无人能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于是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的对联,竟成全了王安石两大喜事,成为千古佳话,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然而,圆月彩灯下所演绎的爱情故事,并不都能令人陶醉,宋代欧阳修有词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首《生查子》词抒写了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苦,情真真、意切切。然而关于宋代元宵浪漫情调的千古绝唱,非辛弃疾的《青玉案》莫属:“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代,中国被外来草原民族即蒙古统治,汉文化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因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撞击,虽然汉文化并没有从此消失或衰落,反而将入主中原、江南的蒙古人汉化了,但汉文化从元代开始变得凝重起来是不争的事实。元代的正月十五不再那么浪漫了,唯有“灯”如旧璀璨,唯有儿童还大街小巷地嬉闹。元代元宵节的风貌,从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一诗中可以管窥:“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进入明清,元宵节的民俗活动虽然有所更新、丰富,但狂欢色彩始终不及唐宋。反倒是曾经封闭、落后的赣闽粤客家人,较多地传承了传统元宵的各种民俗,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格调,逐渐将原本单调的上元灯会,演变成为独具客家色彩的狂欢节日。
客家人俗称元宵节为“正月半”。除了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元宵民俗,客家人在正月半期间的主要民俗活动还有上元祈福、上元破蒙、拜新丁、掷炮城等,至于客家歌舞灯会、客家舞龙则是客家狂欢节的重头戏,而客家人的咸汤圆也别具一格。

上元祈福

正月十五是上元佳节,也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民间及寺庙都在清晨举行盛大的仪式加以庆祝。天官即紫微大帝,与地官青灵大帝和水官旸谷大帝合称三官大帝,是天公玉皇大帝的从神。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觐礼》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都是帝王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东汉时,张陵创立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与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天官全称“上元一品赐福天官”,隶属玉清境,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天官都要降落人间,校定人间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上元祈福就是天官祭祀的世俗化形式。传说天官、地官、水官均龙王女儿所生,道教徒是日务必进道观进行奉祀,建金箓、黄箓道场,以祈福消灾。
客家“祈福”也称“起福”。上元祈福就是通过对天官加以盛大祭祀,以祈求里社太平、福星高照,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于世世代代农耕稻作的客家人来说,国泰民安固然重要,但更直接关系到生计的还是五谷的丰歉,因此可以这么认为,传统客家的“上元祈福”实质就是“祈丰年”。上元祈福是客家人新年第一次盛大的宗教性庆典活动,用隆重的“三献礼”祭拜仪式祭祀天官。客家上元祈福由两种形式,其一是组织民众到供奉有天官大帝的庙观祭祀,其二是将天官大帝塑像从庙观里“迎神”请到村中、围屋进行拜祭。


图1-63左图:客家地区天官塑像右图:清末民初广州出版的天官赐福神马

客家人围屋祈福的场面同样隆重而热烈,先由族中长老宣读祭祀天官的祝文,然后敬酒、上香、参拜,放铳鸣炮。围屋内外神旗招展,花灯高挂,喜气洋洋。


上元破蒙

蒙,幼稚也。所谓童蒙,就是未经破蒙的学龄前儿童。客村人把初进学堂接受教育谓之“破蒙”。中国传统文化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破蒙”仪式,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
以“耕读传家”著称的客家人,在现代教育制度建立以前,私塾遍布。一寸一私塾是最自然不过的,而大的客家村落则往往一个宗族即有一所私塾。
私塾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教育机构,多由读书人、秀才等私人开办,通常教些人文修养以及与科举考试相关的学问,包括从以识字启蒙教育为主的《三字经》、《千字文》,人文基础以及科考的四书、五经,生活修养方面的礼乐,以及能表现个人文学能力的诗文等。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方法。客家私塾的经费来源多由宗族捐助钱财、学田,聘师设塾以教宗族子弟,称族塾、宗塾;也有同村各姓氏共同捐资兴办的,教育对象乃本村贫寒子弟。
破蒙的年龄没有规定,但一般在五至六岁之间。也有早到三岁破蒙的,如胡适还不到三岁时,他父亲便亲自当起老师,一边教妻子冯顺弟认字,一边教小胡适认字。不到四岁的胡适,被送到私塾读书时已识得近千字。
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历来是春季开学,所以客家蒙童“破蒙”的时间一般在正月十五上元节或者前后数日。因为正月十五乃天官节,是天官赐福的日子,是日“破蒙”必能开启“天眼”,从此天资聪慧。
据清同治十一年刻本《南康县志》记载,当时南康客家的“破蒙”仪式也是在上元前后。载曰:“是月择吉,父兄各以童蒙就外傅,延塾师点授句读,多以王伯厚之《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八句为读首,曰‘破蒙’。”(28)这里只记载了“破蒙”仪式的最后程序,而传统的“破蒙”仪式一般由以下步骤组成,或繁或简:
1.拜孔子:焚香点蜡叩头膜拜孔夫子画像。
2.正衣冠:整齐衣冠。
3.鲤鱼跳龙门:在私塾大门门槛上布置一条纸龙或稻草龙让蒙童跨过去,象征“鲤鱼条龙门”。
4.朱砂开智:又称开天眼,由启蒙老师用朱砂在学童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寓意从此眼明心明。
5.敲启智钟:敲响私塾铜钟,寓意不再稚气、蒙昧。
6.金桂树下许愿:学堂一般种植有金桂树,象征美好前程。让学童树下许愿,象征心想事成。
7.启蒙描红:启蒙老师手把手教学童如何抓笔、运笔,然后对照描红薄进行描红。
8.句读:一般从《三字经》开始。各地客家《三字经》版本不一,首句多为“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孔夫子,上大人”的。
客家“破蒙”有两大禁忌,其一,忌在前往私塾“破蒙”路上踩牛屎;其二,忌与妇女相遇。因此客家蒙童入私塾的第一天,都是在天亮前点火把由父亲或兄长背着去学堂的,为的就是怕踩到牛屎,怕撞见妇女。踩牛屎寓意今后读书出头无望,撞见妇女则表示他日必儿女情长,胸无大志而难成大器。

客家咸汤圆

“元宵”既是岁时佳节,也是一种岁时美食。通俗而言,元宵就是汤圆。北方多称元宵,南方则一般叫汤圆。客家人多元宵、汤圆同时称呼。清代各客家地区地方志多称作“汤团”、“粉团”,较真实地体现了两宋“元宵”的风貌。尽管从汉代开始就已经有了“元宵”,但只在宫中享用,没有广泛流传到民间。据《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北宋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直到民国袁世凯洪宪改制都是如此称呼。
“汤圆”一说与袁世凯有关,据说袁世凯在做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中国南北汤圆美食文化或曰元宵美食文化可谓精彩,汤圆的种类数十种之多,不同风味,不同感觉。仅从汤圆的材料、制作方法,就有艺麻汤圆、水磨汤圆、肉汤圆、珍珠圆子、珍珠汤圆、核桃酪汤圆、橙羹小汤圆、拔丝小汤圆、鸽蛋汤圆、酒锅汤圆、脂油汤、成都赖汤圆、醪糟小汤圆、雨花石汤圆、芝麻汤圆、三色汤圆、巧克力汤圆、翡翠芸豆汤圆、胡萝卜莲蓉汤圆、炸红豆沙汤圆、南瓜三鲜汤圆、紫甘蓝枣泥汤圆、水果什锦小汤圆、紫米黑芝麻汤圆……但从汤圆或元宵的美食特征加以区分,则无非两大类,即糖元宵与咸汤圆之分。
客家汤圆属于咸汤圆系列。客家咸汤圆有两种做法,其一是高汤底肉、菜煮纯糯米丸子,其二是高汤煮肉馅糯米丸子,两种做法共同之处在于放盐调味,而不用糖。以下各介绍一款,以展示客家咸元宵的独特风味。

一、赣南客家咸汤圆
原料:水磨糯米粉三两、绞肉四两、红葱头一汤匙、冬菜一茶匙、小汤圆二十个左右、蒜苗少许、葱少许、小虾米仁半汤匙。
调料:酱油二茶匙、胡椒粉半茶匙、麻油二茶匙、高汤二汤勺、盐二茶匙。
制作流程:
(1)将水磨糯米粉揉成糯米团,并分为十五等份左右。
(2)将绞肉及盐适量搅拌均匀做成肉馅,再一一将糯米团捏成薄圆形,包入肉馅并捏合成丸。
(3)用少许油加热将红葱头、冬菜、虾米、蒜苗爆香再倒入高汤、麻油煮沸后放入咸汤圆,煮至咸汤圆熟为止。接着再放小汤圆,煮熟至浮出汤面就算完成了。吃的时候可以另外加入茼莴叶或菠菜等青菜等,吃起来味道更好。



图1-64赣南客家咸汤圆(左)与台湾客家咸汤圆(右)

二、台湾客家咸汤圆:
原料:糯米粉一公斤、沙葛一个、黄芽白半颗、芹菜一棵、红辣椒二只;鸡肉、猪粉肠、猪肉、猪骨、猪肝、新鲜虾仁各若干。
调料:盐、麻油、胡椒粒、陈皮各若干;高汤半汤盆。
制作流程:
(1)将糯米粉搓成汤圆后,煮透至汤圆浮于水面,再过冷水备用。
(2)将鸡肉、猪粉肠、猪肉、猪骨、猪肝、虾仁切块或切丝,洗净后调味。
(3)将沙葛剥皮、洗净、切丝后炒香。将汤圆、肉菜及沙葛丝加入半锅调味好的高汤底,猛火煮十分钟左右,肉、菜熟透即可起锅。


拜新丁

每到正月半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台湾六堆客家尤其是左堆佳冬乡昌隆、丰隆等村均会依照惯例,在公王庙、三山国王庙、神农宫前举办“拜新丁”仪式。所谓拜新丁就是指在前一年里,家中如有诞生男孩,那么到了农历正月十四这天,就要请饼铺制作“新丁粄”,送至公庙祭拜。一方面祈求神明保佑新生儿长大,一方面将喜获麟儿的喜悦,藉由分发新丁粄给亲朋好友时分享给大家。到了正月十五天官生日,则添丁人家带着新丁到公庙祭拜,祈求天官赐福、公王保佑。

拜新丁仪式是客家聚落间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台湾南部客家地区来说,就目前所了解,除了在左堆佳冬乡各客家聚落之外,尚有万峦乡五沟村大林聚落、内埔乡和兴村里牛埔下聚落、竹山沟聚落、内埔乡美和村忠心仑聚落、罗经圈聚落等,均保留着拜新丁民俗。而佳冬乡内现有十二个村落即佳冬村、六根村、昌隆村、丰隆村、焰塭村、塭丰村、大同村、赖家村、羌园村、万建村、石光村、玉光村,则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都有举行拜新丁活动。台湾中部客家地区保留了拜新丁活动的,唯有台中县东势地区。苗栗县狮潭乡也有拜新丁活动,但拜新丁活动的时间不在正月半,而在十月半下元节期间。苗栗狮潭新店村、永兴村、百寿村一带客家聚落,将拜新丁活动,称作“打新丁”。苗栗客家也会准备新丁粄至庙中祭拜,在当地的打新丁仪式中,女性亦可参加打新丁的活动。
客家拜新丁民俗的独特祭品“新丁粄”,俗称“龟粄”,也称作“红粄”。客家人凡是遇到办喜事大都会打红粄,作法是在米粄中包入甜豆沙、花生粉、红豆馅等,再将包好的粄团用“粄印”印出龟甲的花纹。新丁粄的吉祥图形,除了常见的辨识象征长寿的龟,还有龙凤如意蟠桃、佛手扇子、长命锁等器物图案,福、禄、寿、喜、财等文字图案更是琳琅满目,印在糕饼上道出了客家人祈求圆满人生的心愿。



图1-65台湾台中县东势镇客家新丁粄之巨型“龟粄”

新丁粄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糯米,还用到少许天然食用红色素、香蕉叶或芭蕉叶、麻油或茶油。
其制作方法与过程如下(以一斤糯米为例):
1.将红豆煮至软烂,再用油、糖文火慢炒半小时左右,炒成豆沙馅备用。
2.糯米冷水浸泡三小时后水磨打成米浆脱水成糯米粉团。
3.将香蕉叶或芭蕉叶清洗干净备用。
4.取一小块粉团蒸熟再与其余粉团一起揉匀成粄皮。
5.将食用红色素拌入粉团中用力搓揉使粉团揉成光滑均匀的红色粄皮。
6.把红色粉团分成五厘米大小数块,每块以掌心搓成圆团,再按成中间有浅凹的圆皮,舀红豆馅一大匙放入浅凹中,然后收口包住豆沙馅,将粉团揉圆。
7.粄模刷上一层麻油,把包好的粉团放在粄模上慢慢按压,使其均匀盖满模子。打开粄模覆上一张抹过麻油的香蕉叶,将粉团倒扣出来,即成印有吉祥图案的红龟粄,将边缘修齐整。
8.烧半锅水架上蒸笼,将印好的红龟粄放入蒸笼,盖上锅盖猛火蒸十分钟。(蒸时要常将锅盖打开让蒸气散出,这样蒸出的粄才美观)用筷于戳一戳,不沾筷子就可食用了。
以下再简要展示台湾客家“拜新丁”的仪式过程。“拜新丁”活动从正月十四上午到公庙摆设新丁粄开始。对有出新丁的家庭而言,摆设新丁粄是为正月十五拜新丁仪式而作的准备,一方面是宣示家庭中出新丁的讯息,另一方面从摆设新丁粄“盆”的大小,在如此公开性质的场合中,也象征着家庭经济力量的大小。中午大约十二点左右,就有村民将新丁粄开始拿至场中摆设,新丁粄没有规定说是要多少块粄。在摆好之后,外加两瓶酒以及用红纸写上的某某新丁敬奉的字样。到了下午,有人就开始发送新丁粄,共同分享添丁的喜悦。摆设新丁粄并没有任何仪式活动。



图1-66左图:台湾台中县东势镇客家拜新丁之红龟粄右图:客家红粄与粄模

正月十四晚上由添丁人家共同举办新丁祈福仪式。新丁祈福拜天公为主。大约晚上七点多,场内开始聚集人潮,福首与大家摆设拜天公的桌椅,以及摆设拜天公的供品。各添丁人家祭品摆设完毕后,福首照例要与各添丁人家交流添丁的幸福感受,畅谈未来的家计甚至村落事务。大约九点多,钟鼓开始齐鸣,众人点香准备拜天公。
拜天公仪式大致上可以成三个阶段:一是请神,二是念表文,三是送神。请神步骤由上香、诵读请神口语、掷筶、跪拜四小节组成。礼生诵念请神口语時,族长或村长与福首们双手合十站在礼生两旁,神情肃穆,听着行礼先生诵念,并随着行礼先生鞠躬而鞠躬。请神口语念必,礼生则请两位福首跪拜在下神桌前,并请其中一位福首持筶从上神桌香炉按顺序绕行三圈,下神桌香炉也是依序绕行三圈,以进行掷筶的动作。掷筶是询问上下神桌所祭祀的神明,是否都已经请到,并有何指示。若是“圣筶”则是代表神明已经请到,添丁人家则开始跪拜。读表章仪式由上香、诵读请神口语、读表章、跪拜四小节组成。这个过程的跪拜情况与请神跪拜相类似,不同在于福首已经开始焚烧金纸与灯座。上神桌上面的黄色、红色、绿色灯座,以及表文都拿至金炉里焚化,接下来则是开始烧金纸。礼生念完表文之后,再回到原位,并再诵读请神口语。送神仪式有两个小节,即送神、鸣炮。(28)
正月十五早上,添丁人家要抱小孩子去庙里祭拜,祭拜仪式与正月十四晚上的祈福仪式差不多,稍有不同的则是多了新丁们的叩头参拜。当天中午祭拜完毕后,各添丁人家就可以把新丁粄收回家中分发给亲友。
拜新丁有两大禁忌。其一忌讳年前有过丧事或正在举丧的家户参与拜新丁任何过程,其二忌讳添丁人家互相分送新丁粄,认为这样可能喜气相冲化作乌有。
台中县东势镇客家还有元宵节“赛新丁粄”的习俗,在整个拜新丁仪式结束后,各片区庙内添丁人家所制作或定制的巨大红龟粄,除了呈祀神明还供村民或游客参观,造型都比较大,意味镇内各片区互相比拼经济实力,以“大”取胜。


掷炮城

“掷炮城”乃流传于台湾客家地区尤其是六堆客家的岁时娱乐民俗。该活动也称作“丢炮城”、“尖炮城”或“攻炮城”。“掷炮城”在其他客家地区式微之际,万峦乡五沟村却已延续一百多年,每年的元宵节,都会在东栅福德祠与映泉寺之间的路口举办掷炮城活动。



图1-67台湾六堆客家“掷炮城”闹元宵

所谓“炮城”是在客家聚落广场上竖起一根高度可自由调整的竹竿,上端置一方形木桶,四周钻开小孔,内置一小串连炮。参加射“城”的人,将点燃的线香或爆竹丢向炮城,如果桶内的连炮被引燃了就算成功、胜利,意味着好兆头,还可向主办单位领取价值不菲的奖金或奖品。
有的“炮城”竹竿高达三十米,上面装置有一个大滑轮,挂着一个旧城模式的“城堡”,可随着滑轮上下起落,炮城里放置着数串连环炮,一旦点着则更具有震撼力和更眩眼的视觉效果。
“掷炮城”是客家先民为防御敌人入侵的示警系统,因时代的变迁发展成民俗娱乐,为缅怀传统,现代客家便以“掷炮驱邪”为新的一年祈福,在尽情狂欢的同时又保留和发扬了客家的传统文化。“掷炮城”活动场所总是人潮涌动,射击掷炮的、呐喊助阵的、看热闹的、摄影的,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掷炮城”活动一般从正月十五下午开始举行,往往要闹到三更半夜才能尽兴。
是日,苗栗地区客家人不吃元宵,而是做菜包吃,因菜包形似竹制猪笼,因此又称“猪笼粄”。制作方法是以糯米制粄皮,里面包上萝卜丝、葱、香菇、虾米、绞肉等馅料,包好后在表面捏出一条棱线,蒸熟即可食用。
元宵节的晚上,苗栗客家儿童还会成群结队,提着灯笼,带着一盘猪笼粄到附近的伯公庙去“溜阉鸡”。到了伯公庙,便摆上供品,上香祝祷:“伯公伯婆,今日正月半暗晡(客语晚上之意)大家来烧金,用猪笼粄敬您。要捉大阉鸡大猪回去饲养。猪公阉鸡大大只,过年就来敬奉伯公伯婆。”
待烧完金纸后,儿童们便爬上伯公树,折下一大把树枝,即是所谓“溜阉鸡”。再到伯公庙附近犁好的田里,找块连着稻草梗的大土块充当“大猪”。每户人家各自抓着“阉鸡”、“大猪”,成群结队沿原路回家去。一路上抓“阉鸡”的便学鸡“咯、咯、咯”的叫,抓大猪的人就学猪“噜、噜、噜”的叫,其他的人也都会跟着叫,就这样轮流叫唤到家,再将土块放在猪舍,将树枝放在鸡舍,整个客家儿童“溜阉鸡”祈福仪式就算完成。

[ 本帖最后由 yuanxianmin 于 2008-8-18 11:06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元宵节民俗:客家狂欢节 上元祈福 上元破蒙 客家咸汤圆 拜新丁 掷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