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SR 发表于 2008-8-6 23:13:28

客 家 与 彭 祖

回顾历史,常常是为了今天的创造。今天,既从昨天走来,又走向明天。当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客家文化与彭祖文化几乎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升温。非常有幸,我们既是客家人,又是彭祖的后裔。历经十多年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尤其是去年11月间赴四川成都和彭山县考察之后,我们深刻地感到,要更多地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客家人与其他民系及少数民族的相互关系,进而弄清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将客家文化与彭祖文化联系起来互为参照,不失为一个新的突破口。我们不妨从四川移民奇观切入。

    一、“湖广填四川”与彭祖出入四川
勤劳勇敢,开拓前进,叶落为根,这是客家人的一种精神和情操。这种精神和情操,与彭祖息息相关。
    按《史记》所载,黄帝封其支庶于蜀,彭祖是黄帝的八世孙。《华阳国志•序》说:“彭祖本生蜀”。《蜀中广记》卷74载:“彭祖自尧历夏殷时封于大彭,因商衰,始浮游四方,晚复入蜀,抵武阳家焉。”大彭在今江苏徐州,唐代改武阳县为彭山县。《水经注》说:“江水自武阳东入彭亡聚(今江口镇街)……此地有彭冢,言彭祖冢焉。”彭亡(蒙)山,今称仙女山,又称彭祖山,山上有彭祖墓、彭祖祠、彭祖仙室、彭祖养生殿,附近还有中国长寿城。古今文献和设施作证:彭祖叶落为根。
    彭祖初出四川,应是首先到尧都平阳(今山西太原),因为“彭祖,自尧时而举用”(《史记•五帝本纪》)。至于后来的情况,1952年10月29日,毛泽东主席在徐州接见当地领导干部时有个简要的叙述:徐州应是养生学的发祥地。尧时有位叫篯铿的,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养生学家。尧封他到大彭,也就是徐州市区周围这块地方,建立大彭国。彭祖为开发这块土地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他带头挖井,发明了烹调术,建筑城墙。传说他活了八百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长寿之人,还留下了养生著作《彭祖经》。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夫子就非常推崇他。庄子、荀子、吕不韦等都曾论述过他。《史记》对他有记载,屈原诗歌中也提到过他。大概因为他名气太大了,到了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竟把彭祖列入仙界。(李家骥《我做毛泽东卫士十三年》第216-21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彭祖不仅创建了大彭国,而且在他被迫离开大彭国之后,他还带着家人开发了浙江临安八百里(因彭祖八百岁而得此村名)、福建武夷山(原称荆南山,因彭祖率彭武彭夷二子开发有功而改称此名)、广西桂林市龙胜县彭祖坪、陕西宜君县彭镇彭村,最后回到四川彭山。正是万里迂回曲折,一路拓荒创造,并非常人想象的“浮游四方”。商末,大彭氏失国,彭祖后裔星散天下,其中一支彭人离开彭城后,经陕西彭衙堡、甘肃庆阳,越过大巴山,到达四川彭州。彭州,原称彭县,一名天彭。据光绪《彭县志》载:“彭县在周初为彭国。”今属重庆直辖市的彭水县,因早期彭人居住而得名,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置彭水县。由此可知隋唐以前四川、重庆的一般移民情况。
    然而,当今四川、重庆的彭人,却基本上是明清两代“湖广填四川”而来的移民后裔。其先辈入川的艰难情景,与彭祖相比,不相上下。据重庆忠州《崇仁堂彭氏通谱》所载:
“湖广填四川”始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元末明初,连年战乱,湘、蜀人口剧减,十室九空,田园荒芜。例如四川,在宋徽宗时(1102-1126年)有人口512万,而到元顺三十七年(1341年),便陡减至16万人,忠县也由4.3万减为5830人。面对如此严酷现实,明太祖朱元璋广纳臣议,实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战略性决策,自湖广大举迁民到巴蜀,历时30年。入川始祖彭胜便是在洪武12年落籍忠县崇仁乡一甲野鸭池的。于明初入川的,还有眉州、仁寿县、犍为县、双流县等处的彭氏,由于各姓移民纷纷入川,勤恳开发,因而没多久,荒芜之地便变成“高檩相望,谷牧遍野”的富庶之区。时至明万历六年(1578年),仅过208年,四川人口便由元末16万增到310.2万,忠县亦由5830人增至70732人。
    清朝前期,再次掀起“湖广填四川”的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大半死于战乱,幸免于死者则逃往外地。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人口统计,全川人口仅有18090余人。四川巡抚张德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首奏折:“增赋无策,税款难征……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来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一道《招民填川诏》下发各地。一时间,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福建、云南、贵州等省移民队伍源源不断向四川涌来。四川绵竹、简阳、宜宾、重庆渝北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和重庆荣昌县、隆昌县、彭水县等处彭氏,便是这时迁来的。这次移民规模超过明初,以三峡地区为例,时至嘉庆年间(1796-1820年),册载人口已达160万左右,忠县人口达10万以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府之美名重振。
    湖广填四川之彭氏,多为唐代入赣始祖彭构云的后裔。彭构云是彭祖109世孙,因避中唐世乱,从河北河间迁入江西宜春,其后裔多分布于南方各省市和南洋欧美各国,有讲客家话的,也有讲其他汉语方言的,计有汉、苗、瑶、壮、土家等多个民族。这种移民变迁、民族融合所造成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是彭祖所料想不到的。
    入赣始祖彭构云的后裔入川的路线,大体上是江西→福建或广东→四川,如《彭氏迁葬绵竹始祖万能公谱序》(见下文)所说,这一路是清初“湖广填四川”而来;另有江西→湖南或安徽→四川,这一路兼有明初“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和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历史背景。据彭强《三瑞堂渝西彭氏魁五郎元六郎支派续修族谱•川渝宗支源流记》所说,构云公的22世孙学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江西安福县携眷迁湖南邵阳县,生四子:贵、富、荣、华。富公于永乐三年(1404年)迁祁阳县,生六子:云一郎、桂二郎、见三郎、见四郎、魁五郎、元六郎。元六郎迁居衡阳。康熙三年(1665年)至雍正十一年(1733年),28年间,魁五郎、元六郎的后裔,共有24批次,先后由湖南祁阳、衡阳入川,勤务员业六安、合川、安岳、潼南、铜梁、宜宾、大足、安居、巴州等9个县。彭淑成之妻李氏,于雍正六年(1728年),率子孙入川,中途病故。其子孙落业铜梁县后,捡其骸骨葬于铜梁县巴岳里,今墓尚存,俗呼“彭家坟”。又据彭邦炯《彭氏入川考》所说,湖南永州零陵彭三遵及其妻高氏举家入川,带着“彭氏门宗公大郎、二郎、都督三郎”三尊神像前行。途中,过江时,都督三郎神像落入水中,只剩下大郎、二郎神像,由长子彭乘举带着;彭三遵不幸病逝,火化后,收骨灰于瓦罐,由次子彭乘章带着。沿途历尽艰辛,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始达南充县东境万家沟。彭氏宗祠里残留的《议立族会碑》载:“我彭氏之祖,自商贤大夫受封,享寿八百,生子五十四人,皆以国为姓。历汉唐以迄元明,分居各省,代有名人。县东彭氏则前清国初,自楚迁居。”(详见《彭氏通讯》第18期第11页)从赣、湘、闽、粤入川的彭氏习俗文化看,当时的彭氏均为客家人,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带着祖先神像和先辈骸骨(包括骨灰)迁徙,称男子为郎,妇女特别能干。他们都深切地怀念彭祖,并引以自豪,也很有意味。

    二、客家根脉意识与彭祖精神
    1、根脉意识与叶落归根
    彭祖的叶落归根的思想行为,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寻根拜祖”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客家人由中原南迁以后,还不断地迁徙,而且越迁越远,要回到祖居地很不容易,怎能做到“叶落归根”呢?于是他们便想出了变通的办法,那就是不管迁到哪里,都要千方百计地带上先辈的骸骨(俗称金骸或骨金)和族谱(俗称流水),非常珍惜自己的“根脉”,所谓“树高千尺,不忘其本;水流万里,不忘其源”,追求“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在这方面,四川绵竹的做法,是个突出的例子。据《崇仁堂彭氏通谱》所载:
彭亿璋(1685-1771年)是入粤始祖延年公的23世孙,胸有大志,坚毅果敢,富有开拓精神。清雍正五年(1727年)二月,他毅然决然携妻邹氏和儿子,离开广东丰顺,跋涉千里,向四川进发,迁居于绵竹县南里新市镇东林寺附近,亦农亦商,历经十五年艰苦创业兴家后,于乾隆七年(1742年),便派长子文成返回广东丰顺,将其父母彭万能(永超)和严氏的骸骨带到绵竹来安葬,奉为迁川之祖。道光十三年(1834年),裔孙彭有福撰《彭氏迁葬绵竹始祖万能公谱序》说:“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世系之相传有来由也。稽诸简册,始祖为宗,远庙为祧。始祖者,籍贯所由肇也。远祧者,始祖所分派也。然亲亲之杀,世愈降而愈远焉。而始之源,又各因其地与时,世为递嬗。如我彭氏家谱,始于粤东丰顺县人。以延年公当宋为潮州太守,落居于粤,为一世祖。而延年公又籍江右之庐陵。自上而追之,封彭城者有彭祖。彭祖又本于陆终氏,昌意、黄帝之裔,始祖之上更有始祖焉。”延年公是入赣始祖彭构云的十二世孙,北宋时任潮州知州(并非太守),掌管潮州军政大权。
    由闽粤迁入四川各县的客家人中,回原藉迁先人骸骨来重新安葬,并奉为入川始祖,是个普遍现象。这种特有的习俗,与孝敬先人的传统、落籍扎根的信念相关,也是“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黄峭公诗句)的客家意识的体现。但是,像彭有福那样撰写序言,将自己的根脉追溯到遥远的彭祖、黄帝,实属罕见。然而,又很有代表性,向人们昭示出爱国家、爱民族、促使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深层动力。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为了世代连续,彭构云公37世孙彭上金、彭纶锡兄弟,携带家谱,不畏艰难,跋涉三千里,从湖南祁阳进入四川合州,会集族众,续修族谱,合州、铜梁、大足、安岳、安居、广安等县积极响应,两经寒暑,终于编就(详见彭纶锡《合州彭氏重修族谱总裁序》)。这是一项继往开来的姓氏文化工程。清嘉庆十年(1805年),彭构云公34世孙彭浚获状元及第,抵家拜庆后,作《祁阳彭氏续修谱序》,历数富公世系:“构云公而下,派衍吴楚,及各省郡县,不可胜纪。是谱祖构云公而宗广陵节度使寿,子嗣兴连中神童科。兴子昉,昉子齐,于宋真宗朝以文章显,题为三瑞,子说朝议郎。递传至景颜。富公与宝邵,共祖者也。其所载纪,仍旧续新,自大彭受封尧时,历三代秦汉,以迄隋唐。一盛于淮阳,再盛于安定,三盛于隐源。自淮阳宣公而下,则有世次。自构云公以下,并详齿录。组绂簪缨,奕叶勿替。”2004年清明节编就的《三瑞堂渝西彭氏魁五郎元六郎支派续修族谱》,又是刚峻工的承前启后的姓氏文化工程。家族谱系所展现的血缘根脉连续性及其系于国运民风的阶段性,很值得文化人类学家格外关注。

    2、耕读传家与彭祖任守藏史
    《华阳国志•序》说:彭祖“在殷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前人认为“在周为柱上史”是指老子,并非指彭祖。此看法,较可信。彭祖在殷商时任守藏史,是干什么的呢?通俗地说,守藏史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也许是由于掌管图书的方便,他可阅读《九都》、《节解》、《指教》、《韬形》、《隐守》、《无为》、《开明》、《四极》、《九灵》诸经,万三千首,掌握吐纳导引之术及念体中万神,有含影守形之事,一千七百余条(参见葛洪《神仙传•彭祖》)。因此,他有机会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养生学家。
    大概是受到彭祖的影响,“耕读传家”一语,濒繁地出现于四川、重庆的彭氏家谱之中。例如:重庆荣昌彭家岩彭氏“世以耕读传家”,彭水县靛水何家沟彭氏“历以耕读传家,贤能辈出”,重庆巴南区小龙村安澜彭氏“向以耕读传家,勤苦立业”,等等,不胜枚举。“耕读传家”成了改变个人命运和家庭状况的法宝,如绵竹彭亿璋四个儿子中两个跻身士林,取得名望,一改亦农亦商的门庭。最负盛名的是双流县的武状元彭春阳,他从小学文习武,识刀技,知兵术,清宣宗时以武举身份,带“家状”、“文解”,跋涉千山万水,赴京参加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殿试,经策论、作文、骑射、步射、午刀、掇石等项比赛,博得道光皇帝与全场喝采,授予与武状元。彭春阳一举夺魁,是对眉州“丹稜三彭”的继承与超越。所谓“丹稜三彭”,是指彭端叔及其弟彭肇珠、彭遵泗,皆进士出身,同为清朝重臣,分别是吏部、刑部、兵部主事。彭端叔是清代四川三大才子之一,(另两人是李调元、张船山),他的父亲彭珣,兄弟八人都是举人、知县,是有名的才子之家。
    与前面有所不同的是大将军彭家珍,他是四川金堂人,十八岁毕业于成都陆军武备学堂,赴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后担任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北伐蜀军副总司令。1912年1月26日深夜,彭家珍炸刺清王朝军谘使良弼。良弼重伤两日后死去。彭家珍中弹后当场牺牲,年仅23岁。2月13日,清帝被迫退位,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南北终于统一在民国的旗帜下。彭家珍为辛亥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称赞说“我老彭收功弹丸”,授予“大将军”荣衔,准入祀忠烈祠。彭家珍与广东彭湃、河南彭雪枫、湖南彭德怀等,都是入赣始祖彭构云的后裔。矗立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彭家珍大将军专祠,与彭祖山上的彭祖祠相距不远,朝夕相望,激励着后人。
    3、一艺在身与火烧石头
    “家有钱财万贯,不如一艺在身”,这是在客家民间广泛流传的警语,深含着生活的哲理。“一艺”是指一门技艺。千里跋涉,辗转迁徙,如果没有坚强的体魄,没有身怀技艺,怎能生存发展呢?如果不读书识字,不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又怎能身怀技艺呢?因此,客家民间又流传着“黄金不如乌金贵”的谚语,将乌金即文化看得非常珍贵。这些警语、谚语,又是跟彭祖火烧石头的传说一起流传的。
    “彭祖寿八百,见过三次石头坎火炙。张果老寿七千,见过三次火烧天。”客家话称日晒或用火直接烘烤为“炙”,之厄切。每当老人讲起这样的故事传说,好奇的青少年就会笑个不停,亦盘问不停。
    去年11月间,我们到陕西宜君县彭镇彭村去考察彭祖故园,故园遗址有一块大石头,似乎用锯割过,锯痕犹在。宜君县文化局长郭盼澍指着这块石头,对我们讲述了当地流传的传说“彭祖寿八百,见过石头用锯拉”。这与南方相类似的传说,引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
    更让我们感兴趣的,还是在徐州考察时听《彭祖》一书的作者朱浩熙先生讲的故事。他说,前两年,有一天晚上,清华大学钱伟长教授刚到徐州就打电话邀他见面,一见面就问,你知道四川都江堰是谁创建的吗?我回答说是李冰吧。钱先生说,不是李冰,而是彭祖。李冰只不过是在彭祖的基础上搞扩建。这是我最近的重大发现。那时还没有挖山取石搬石的大型工具,怎么能弄来那么多大石头去建都江堰呢?彭祖的办法,就是用大量的柴火烧石山,然后用水去浇灌,使石头爆裂开来,再用杠杆原理,将大石头滚向都江堰。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钱先生又问,你知道百家姓中钱姓为什么排在第二位吗?我回答说不知道。钱先生说,那是因为吴越国王钱鏐率土归宋,宋太祖赵匡胤很感激钱王。
    钱、韦、彭等姓氏,都是彭祖的后裔。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教授关注彭祖文化,令人感佩。过去,人们听罢“彭祖寿八百,见过三次石头坎火炙”的传说之后,有种种议论。有人认为是烧石灰,有人认为是烧红石头来取暖,有人认为是烧红石头来作针灸治病,有人认为烧石头是为了要炼铜炼铁。无论哪种看法,都讲明技艺的重要。有了一定的技艺,连石头那么坚硬,也不必发愁。如今,钱伟长教授发现彭祖用火烧石头,创建四川都江堰,则进一步揭开了千年传说的迷雾。
    无独有偶,四川宜宾教育局彭明亮先生也有类似钱伟长教授的发现。去年,他为武夷山彭祖文化节暨第六届世界彭氏宗亲联谊会彭祖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略谈彭祖精神及其他》说:“彭祖精通天文地理,总结了战胜洪水的经验,而且注重不但要战胜洪水,还要将水造福人类。彭祖将这些知识口耳相传给后人,为后人战胜洪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四川都江堰灌溉工程,灌溉了成都平原的千亩良田沃地,造福人类几千年。人们十分崇敬李冰父子,认为李冰父子创造性地建成了都江堰,但如果人们细细追寻都江堰的历史渊源,就不难发现都江堰的创建者是彭祖的后人,即古蜀国的国君丛帝。丛帝在治理蜀国时,首先治理岷江上游的水患,并修建了古堰(都江堰原形),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后人十分崇敬这位贤君,为他修建了‘望丛祠’。后来的李冰父子,只不过是扩建了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而已。”
    尧帝之所以举用彭祖,也许跟彭祖治水有关。相传夏禹治水,用疏导的办法,而不像他父亲那样采用围堵的办法,是从彭祖的导引术中学来的。
    根脉意识不囿于客家,其他民系也有,但是客家显得更强烈、更突出、更特殊。一旦与彭祖爱根爱乡、读书研究、开拓创新的精神联系起来,便可看到源远流长的客家根脉意识弥足珍贵。

    三、客家语言习俗与彭祖养生之道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民系,究竟形成于何时呢?以有四千多年发展史的彭祖文化作为参照,可以看得很分明。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这表明彭祖与尧、舜、禹(夏族始祖)、契(商族始祖)、后稷(周族始祖)等是同时代人。彭祖留下的养生著作《彭祖经》,由彭祖的弟子黄石(一作山)君记录整理而成,如葛洪《神仙传》所说:“黄石君者,修彭祖之术,年数百岁,犹有少容。亦治地仙,不取飞升。彭祖既去,乃追论其言,为《彭祖经》。”《彭祖经》是“述而不作”的先例,孔子的《论语》是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论而成,继其后。因此,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第七》)
    彭祖文化热,首次升温于东周列国,见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除了前面提及的鲁国孔子外,还有:赵国荀子说:“扁善之度(按:‘扁’应读为‘偏’,即遵循),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荀子•修身篇第二》)宋国庄子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按:后写作‘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第十五》)楚国屈原说:“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天问》)对此,东汉王逸注:“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帝尧美而飨食之也。言彭祖进雉羹于尧,尧飨之以寿考。彭祖到八百岁,犹自悔不寿,恨枕高而唾远也。”秦国吕不韦说“彭祖以寿,三代(按:指夏、商、周)宜昌。”(《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
    秦汉之际,因秦皇汉武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彭祖文化热再次升温。西汉刘向的《列仙传•彭祖》提到彭祖的养生术:“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到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汉代有关《彭祖经》的内容,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陆续出土。一是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十问》,其中第六问是彭祖回答王子巧父时传授养生之道,说“人气莫如朘精”;二是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汉简《引书•彭祖之道》,说“春产,夏长,秋收,冬藏,此彭祖之道也。”时到魏晋南北朝,彭祖文化热进入高潮,如葛洪、陶弘景等论述彭祖养生长寿之道的著作甚多。隋唐以来,彭祖文化热起伏不定,峰回路转,或由医学家、养生学家继续研究,或经由朝鲜、日本等东方各国而传向西方,或流传于民间,形成一定的习俗。众所周知,客家人特别讲卫生。客家人讲卫生的习俗,就是受到彭祖养生学的影响。
    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广东会馆内有一副楹联,讲述着客家历史变迁,其下联写道:“华简俱成桑梓地,乡音无改,新增天府冠裳。”“乡音无改”是指坚持讲客家话。用客家话阅读彭祖养生学著作,特别方便,如“人气莫如朘精”,一读就懂,不必解释,因为“朘”(男性阳具)的古音古义仍活在当今客家的口语中,而且唯一活在客家口语中。也许是因为客家人有此优势,所以彭祖养生学中所讲的烹饪术、服饵(吃补药)术、导引术,房中术(阴阳调和)、风水术(生态环境协调法),在客家民间形成一种源远流长的习俗文化,一般人则不易察觉。

    有人说,客家话是唐朝的国语。有人说,客家话是周朝的国语。有人说,客家话是大平天国的国语。有人说,客家话就是彭祖时代的口语。各有其根据,暂且不论。也暂且不论如何在甲骨文中发现“彭”、“彭城”等文字。汉语是用汉字来记录的。现在只想将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于2004年1月编印的《广东小儿歌》(清佚名原著,陈世松等校注)拿来,与先秦以来的古籍做个比较对照,就会知道客家话中究竟保留有多少古代汉语音韵。《广东小儿歌》(下简称《儿歌》)用广东梅州客家话的口语来编写,清朝以来流传于成都市东山客家地区。儿歌中尚在流行的客家口语,便是古籍中的书面语。下列各点,请先看儿歌引文,再看古籍引文,并注意着重号:
    1、儿歌《劝妇女勤快》:“日子做庄稼,夜晡纺棉花。”这里的夜晡,指晚上。
儿歌《劝妇女孝友》:“朝朝起床你爱早,服侍公婆你爱晓……多铺草,公婆晡晡睡得好。”晡晡,即夜夜,每天晚上。
    儿歌《劝孝顺》:“昨晡看花花正好,今晡看花只有草。”晡:原指申时,即下午三时至五时。这里的昨晡、今晡,泛指昨日、今日。
    《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肾病少腹腰脊痛, 痠,三日背 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两胁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又:“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腰脊痛, 痠;一日腹胀;二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这里的晏晡,指黄昏;下晡,指下午。至今客家话中的晏昼,是指中午;晏晡夜,是指晚上。
    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神女赋序》:“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这里的晡夕,是指傍晚。
    唐代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凡四十韵》:“绝岛容烟雾,环州纳晓晡。”这里的“晡”,泛指夜间,对“晓”(日间)而言,是“晏晡夜”或“夜晡”的省称。
    2、儿歌《劝妇女孝友》:“纺棉花,经布草,拿畀公婆做棉袄。”畀,给。
    《诗经•巷伯》:“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爱,投畀有昊。”畀,给。
    3、儿歌《劝忍让》:“佢歪让佢歪,歪人惹祸灾。”佢,第三人你代词:他、她、它。歪人,指不正派、为非作歹的人。
    唐代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为同游。”《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这些诗句作于成都。“渠”与“佢”同,第三人称代词。令渠,叫他们。
    4、儿歌《劝和顺》:“老少有廉耻,赖子顺爷子,爷子惜赖子。”客家话称儿子为“赖”、“赖子”,表示万世传承,有了依靠。
    《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成功!”赖,依靠,凭藉。
    5、儿歌《劝农》:“种茄子,种甘蔗,姜嫲种了一大坝。”在客家话中,“蔗”、“坝”同押花部韵(ɑ),同押花部韵(ɑ、iɑ、uɑ)的古诗有: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匪 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唐代杜甫《为农》:“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宋代欧阳修《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从商周至唐宋,野、赊(车)、斜,与家、花、砂、涯押同一个韵。至今用客家话一念,琅琅上口。在客家儿歌中,蔗(遮),与坝押同一个韵,情况与前面相同。这就略可表明客家话保留古代汉语中原音韵的情况,并显示出其鲜明的特色。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民系,究竟形成于何时呢?语言是最好的见证,见证客家人原先就是中原汉民。客家人辗转南迁,聚集山区,繁衍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独特的民系。其独特性,便是较多地承传了源远流长的先进的中原文明,而又融进了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某些因素,这可以从语言上看出。“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的精神密不可分,语言随着民族的成长而发展,它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同时它又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姚小平《洪堡尔特语言理论评介》,《百科知识》1988年第3期)由于用客家话来阅读古籍比较方便,因此,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历经种种磨难而考验过的民族精神,便较多地蕴藏于客家民间。

(作者简介:彭会资系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彭强民系广西桂林师专中文系讲师,客家文化研究所成员;彭强宏系彭祖文化工作室副主任,彭祖文化网及世彭会网站站长)

yuanxianmin 发表于 2008-8-29 08:17:39

很实在的研究!

刘传夫 发表于 2008-9-17 15:22:24

厨师之乡,彭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 家 与 彭 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