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的“航空救国”
孙中山先生的“航空救国”提到孙中山,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他革命不懈的故事。鲜为人知的是,一生对新奇事物好奇的他,晚年除了专心革命,还致力于航空的发展。中国第一架自制的飞机乐士文-1号,其实就是取名于孙中山的太太宋庆龄。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73527251.jpg
冯如先生
1910年,正值45岁的孙中山因为屡次革命,流亡海外,到处奔走,在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华裔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制飞机的壮举,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7516816.jpg
莱特兄弟的飞机. 当时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的第七年。是冯如激起孙中山航空救国的理想.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73628119.jpg
“冯如一号”
实现了中华飞天梦
冯如是中国飞行第一人。早在1908年4月,冯如在美国试制的第一架飞机,初次试飞便没成功;1909年,又一架飞机制造出来了,但在试飞时只飞了几丈高就匆匆坠地,还好,没有受伤。同年9月,冯如新研制的一架飞机成功飞上了蓝天。1911年的1月18日,冯如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端坐在完全由他自己设计和制造的飞机上,在美国旧金山湾奥克兰市约翰斯大街尽头的艾劳赫斯特广场上公开试飞成功。这只完完全全由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第一号雄鹰一僦而起、潇洒地飞行了1600米远。冯如的眼睛湿润了,中国人多少年来的夙愿,终于实现啦!这架飞机,就是在中华文明史上大放光彩的“冯如一号”。 而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的梦想,冯如曾经付出了长达五年的心血和牺牲。而支持着他顽强斗志的,正是背后四万万的中华同胞。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73727456.jpg
冯如在广州开办第一家制造飞机作坊
1912年8月25日,为宣传孙中山先生“航空救国”的口号,在孙中山盛情邀请下,冯如毅然回国投奔革命,积极组建革命军飞行队。冯如驾自制飞机在燕塘机场作飞行表演。在飞行近8000米后,由于转弯过急失速下坠,冯如随飞机坠落地面,终因抢救无效,不幸遇难,年仅29岁。冯如逝世后被追授为陆军少将,墓葬广州黄花岗。冯如的历史以后再讲。(林虎注解)
1914年,孙中山以旅美华侨杨仙逸协助国民党驻美洲总支部部长林森训练国民党空军人才,林森等发动华侨赞助,在纽约州拔夫罗市(BUF FALO)寇提斯飞行学校内(CURTIAS FLYING SCHOOL)倡办“中国国民党空军学校”。首期学生为张惠长、陈庆云、吴东华、叶少毅、陈乾、李光辉、蔡司度、黄光锐、谭南方等20人,施以美国式的空军军事训练,于1917年毕业,获得美国飞行证书。毕业后,在美国组成“中国国民党飞机队”,连同人机由杨仙逸偕同回到广州。其时孙中山护法南下,在广州成立革命政府,于广州东郊濒临珠江之大沙头开辟水陆飞机场,以杨仙逸为队长,这是孙中山正式创办革命空军的开始。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73752950.jpg
杨仙逸将军像
杨仙逸主持造出本土首架飞机
发展中国空军只靠决心还不够,还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经验累积。中国真正研发出第一架国产自制飞机乐士文号,已经是13年后的事情。
1917年,正当孙中山在广州揭起护法运动大旗时,一位来自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的28岁青年专程赶来,要将平生所学贡献给革命。这位青年,就是后来在广东航空史上声名显赫的杨仙逸。
1917年,杨仙逸投奔革命后,很快便被孙中山委以重任,让他创建空军。1919年,杨仙逸在福建漳州成立中国第一个空军飞行队并任总指挥。在这个飞机队仅拥有四架破飞机的情况下,他亲自赴美向华侨募捐,陆续购回十余架飞机。1920年,桂系军阀莫荣新盘踞广州越秀山,负隅顽抗,杨仙逸亲自架机自闽返粤,在越秀山上空手掷三颗炸弹,吓跑了莫荣新。
1918年,孙中山派人设法购到两架飞机,以旅美鹤山籍归侨、机械专家李一谔与张惠长等人在广州将以前弃置的两架飞机进行修复,在大元帅府下设航空处,任命李一谔为处长,张惠长为副处长,这就是广东空军最初的组织,当时同在该处服役的有陈庆云、蔡司度、张恢寒等人。
1919年,桂系军阀操纵了广东政府,孙中山离开广东前往上海,护法运动失败。粤督莫荣新任命张惠长为飞机队队长,但飞机队人员耻与桂系为伍,亦纷纷离去。时援闽粤军已在闽南占据一块地盘,在美国筹捐购买的寇蒂斯飞机两架运往汕头转到漳州,孙中山命杨仙逸、张惠长赴闽,协助援闽粤军发展航空事业。
1919年6月,援闽粤军在漳州成立飞机队,委陈应权为队长,队员有蔡司度、叶少毅、李光辉等人。7月,叶少毅在漳州上空飞行失事身亡。夏秋之间,侨胞捐献的飞机又有两架由美国运澳门朱卓文转去漳州。1920年6月,援闽粤军班师回粤,讨伐桂系军阀,飞机队随军两路南下,沿途配合作战,侦炸淡水、平潭、马鞍山等敌阵地,掩护地面部队挺进。
另一方面,援闽粤军在澳门购入寇蒂斯飞机两架(一说一架是澳商卢九赠送的),并附带雇美籍飞行员史密斯、维纳二人和机械员杨标、余炳扬、吴势等多人。9月26日,杨仙逸、张惠长、陈庆云等在东莞虎门河面分驾两架飞机起航,飞抵广州观音山南麓上空,掷弹于粤督莫荣新公署,并空投大量传单。10月,桂军撤离广州沿西江西撤,张惠长等驾寇蒂斯HH16型水机,陈庆云驾寇蒂斯J.N-4型水机分头飞赴西江一带侦察敌踪。前机因油尽迫降,张惠长和史密斯泅水生还,维纳遇难。
援闽粤军收复广州后,授杨仙逸以飞机总指挥,但他没有就职,而转为出国谋筹款添购飞机和培训空军技术人员。
11月,孙中山在广州重建护法军政府,复任大元帅之职。在大元帅府下设航空局,再从澳门购回水机4架,任命朱卓文为局长,张惠长为第1飞机队长,有大小水机5架,陈应权为第2飞机队长,拥有陆上飞机4架。这是广东航空稍具规模的开始。并派杨仙逸出国筹办充实革命航空事宜。
1921年4月,军政府收编依附桂系军阀的海军时,由航空局派出飞机飞临现场上空,监视警戒,支持革命海军敢死队前往执行任务,使任务顺利完成。
1922年2月,孙中山颁发北伐动员令,开始北伐,任命朱卓文为石井兵工厂厂长,航空局改组,仍由朱卓文兼任局长、张惠长升任副局长,飞机队改称航空队,原有两个队的队长不变,并新置J.N.-4型陆机4架。华侨飞行员陈秀、陈艺、杨永安、张爱同、胡汉贤、朱慕飞(女)、余启诚、林安(携飞机一架)、陆露司、余百炯、陈炎长、陈神护、张子璇、黄定远等相继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归来投效,分别派在局本部和队上服役。
4月,张惠长、陈庆云率领飞行员蔡司度等5人和地勤人员驾飞机7架从广州出发,转场韶关、南雄一带,协同陆军北上作战。稍后,飞行员陈艺驾机赶飞韶关归队,途经英德附近上空时突遭旋风吹袭坠地,伤重身亡。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变,北伐军回师广东,在韶关为叛军所败,转退入福建,飞机队汽油告磬无从补给,只得将全部飞机在始兴多塘铺机场烧毁。
陈炯明叛变期间,留守广州的航空局被陈收编,任陈应权为航空局长,航空队则由林安与余百炯负责。
1923年,陈炯明叛军在西路讨贼军进攻下退出广州,2月下旬,孙中山回抵广州,设立大元帅府,是为孙中山在广东第三次组织政府。3月,杨仙逸和招收的航空地勤人员林伟成、黄光锐、黄秉衡、杨官宇、聂开一、吴顾枝、李逢煊、邓亮、黄旋等先后抵穗。孙中山任命杨仙逸为大元帅府航空局长兼飞机制造厂长,以黄光锐为第一飞机队长、林伟成为第二飞机队长,杨仙逸在美筹款共购飞机10架,在滞留渥伦时被北京政府买通奸细烧毁6架,仅余4架经澳门运抵广州。稍后,又有周宝衡、胡锦雅、梅龙安、马瑞麟、陈协民、陈卓林、关荣(以上两人各带飞机1架)等人归来效命。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74010575.jpg
1923年7月,杨仙逸仿造J.N.-4型飞机主持设计制出第1架飞机,经过测验其操纵性能,稳定性和各项飞行参数均符合设计要求后,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硬是造出了第一架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并在中国本土上制造出来的飞机“乐士文-1号”。这架飞机,是中国第一架的轻型侦察机,时速可以达到120公里。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74046996.jpg
据已故国民党空军起义人员、广州市政协委员、民革广州市委常委敖伦回忆材料记载:1923年8月10日,大沙头机场上彩旗猎猎,聚集了好几百人,都想看一看中国自己装配的第一架双翼双座教练机试飞。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也来到机场主持这次典礼。
试飞仪式上,孙中山先生环顾左右的官员,问谁愿意随机试飞,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出人意料地应声而出。飞行员黄光锐便为她戴好飞行帽和护眼镜,两人随即登上飞机。马达轰鸣,飞机沿着跑道滑行一会便腾空而起,在羊城上空转了几圈,然后徐徐降落。机场上立刻掌声四起。
为飞机试飞成功,也为了向宋庆龄的勇敢行为表示敬佩,孙中山先生高兴地以宋庆龄的英文名将这架飞机命名为“乐士文一号”,并题词“航空救国”作为鼓励。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7419915.jpg
“乐士文-1号”试飞非常的成功,孙中山特别把第一架由国人自制的军用飞机命名为 Rosamonde,中文便叫“乐士文”,所谓乐士文其实是取自孙太太宋庆龄的英文名字rosamonde,意思是“玫瑰世界、美好前程”。 “乐士文”飞机可挂50磅炸弹4枚,后座未有枪架设备,只能用手提机关枪上阵。机身用木料制成,巡航时速达120多公里,是仿制美国的寇蒂斯JN-4D造成的,翼展:13.3米 ,机长:8.330米 ,机高:3.000米 ,正常起飞重量:967.0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120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3350米 ,动力装置:Curtiss055发动机 ,功率:90马力。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7434538.jpg
同一照片,另一版本。
孙中山在机场亲书“志在冲天”的横幅赠送杨仙逸,以示表彰。我曾在2005年在广州市博物馆看过“志在冲天”横幅原件,当时我还受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G4出动邀请一起去做了一个节目,这是后话,以后再讲。“乐士文一号”在广州大元帅府也有一个模型。到时讲杨仙逸历史是再讲。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8104832833.jpg
8月下旬,飞机队挺进博罗东江一带,协同陆军攻打惠州,因惠州城垣坚固,乃计划以水雷改装航空炸弹进行轰炸,9月20日,杨仙逸在梅湖白沙堆前线改装水雷,在检阅水雷安装导火器时,导火器突然爆炸,杨仙逸与长洲要塞司令苏从山、鱼雷局长谢铁良以及飞行员吴顾枝、马瑞麟等百余人罹难,孙中山追认杨仙逸为陆军中将,后国民政府决定以其牺牲之日9月20日作为中国空军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他的遗体原本葬于广州黄花岗之东三望岗,墓碑由孙中山手书“杨仙逸先生之墓”。1927年广东省政府迁墓重建时,他的夫人程度纯要求把杨仙逸的遗体运回中山,最后葬于当时中山县一区新村蟛蜞山,也就是现在的紫马岭公园内。杨仙逸的历史以后再讲。(林虎注解)直至广东空军归并中央后方才取消。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75356314.jpg
航空救国(广东航空纪念碑).
1923年9月,飞机制造厂因失火焚毁,后迁往东山一皮革厂旧址作为厂房。5年内该厂共制造“羊城号”飞机9架,除发动机是从法、美购进外,机身、机翼均为自己制造。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82030850.jpg
中国近代航空史上首次长途飞行使用的“广州”号陆上飞机。
10月,陈友仁接任航空局长,所属飞机制造厂改为飞机修理厂,厂长一职初为李其苏,不久改派周宝衡接充。
围攻惠州时,陈炯明以飞机空袭防不胜防,乃派遣奸细至大沙头飞机厂场库纵火,烧去飞机和器材一批,“乐士文”号也被焚毁。
1923年年底,周宝衡、黄光锐、杨官宇与陈友仁意见不合,均一度离职转任市公安局交通督察,陈秀继任飞机修理场厂长。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81845716.jpg
李济深(左)与机长陈庆云在“珠江”号水上飞机前合影。
1924年11月,孙中山应邀北上就商国事,大元帅府秘书兼航空局长陈友仁随同前往,航空局苏联顾问李糜将军受命代理航空局长,林伟成、陈卓林随被派赴苏联考察航空和洽商支援飞机事宜。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7月,广东军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统辖军事委员会,下设海军局、航空局、军需局、参谋团及政治训练部等机构,继续发展革命空军,其时留学英美德法日各国的航空华侨丁纪徐、黄毓沛、黄毓铨、谭秀、刘植炎、方景山、谭颂云、周诚、吴建文、蔡钳等众多航空各部门技术人才,也陆续回到广州投效空军服务。8月李糜回苏,由张治中继任局长并兼任军事飞机学校校长,张静愚为党代表,航空局内设军事、航政、总务三个处。从苏联购买“德?哈维兰”式飞机6架、“爱弗罗”式和“容克”式各1架亦运抵广州,机身上概书“中山”两字,时人称之为“中山航空队”。杨官宇为飞机修理厂长,国民政府空军分为三个飞机队,蔡司度、陈秀、关荣分任队长。
1934年开始试制双翼“羊城号”轻型轰炸机。在抗日战争爆发前,该厂迁往内地。史料记载,广东飞机制造厂在广州期间,共装配生产“羊城号”教练机、歼灭机和轰炸机60余架,是当时中国最有成绩的一家飞机制造厂,为我国近代航空事业和民主革命作出了宝贵贡献。
羊城与中国近代航空史有着剪不断的联系,1924年,前苏联飞行专家以及德国飞行人员数人来到广州帮助训练飞行人员,并组建飞行训练班。年底,训练班改为航空学校,校址就设在大沙头,这也是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至1936年停办,期间开办8期,培养飞行员527人。
http://blog.oeeee.com/aspspaw/UploadFile/200871618257916.jpg
矗立在广州沿江路421号,大沙头客运站附近,一栋小楼前静卧着一块不起眼的石碑,这块石碑竟承载了孙中山先生和无数中国人的航空梦。这里,就是当年的航空局和广东飞机制造厂所在地。--这张图片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本文由罗林虎---资料搜集汇总并整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