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发表于 2008-6-2 09:42:44

原帖由 andeywg 于 2008-6-2 04:06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斑竹,还有相关的文字内容的研究不?

供參考: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179&extra=page%3D1

也不妨至ABBS建築網,發帖詢問或搜尋:
http://www.abbs.com.cn/bbs/

mayonghappy 发表于 2008-6-2 20:43:06

万科和都市实践做的 土楼公社还是挺有社会意义的,而且有创新
杂志上有详细介绍

namlow 发表于 2008-7-15 11:28:18

几乎完工的现代客家土楼:
亞庇的客家公会.
https://www.hakkaonline.com/attachment/forum/month_0801/20080124_06fd117b2397ff4e26d9E56mAfxqJaLK.jpg
https://www.hakkaonline.com/attachment/forum/month_0801/20080124_541aa47152b57d4566e6APqhbQKBlfPX.jpg

天地人999 发表于 2008-9-25 12:31:30

“土楼公舍”引起国际设计界关注

深圳实验建筑项目10月将走进美国顶尖设计博物馆展出
“土楼公舍”引起国际设计界关注
http://szsb.sznews.com/html/2008-09/25/content_350954.htm

本报记者 何文琦

你能想象城市里的钢筋水泥丛林嫁接在福建客家人的土楼上面,形成一种新的建筑吗?今年的夏天,广佛高速路旁,金沙洲边,一个高6层、直径达72米、外圆内方的巨大建筑“万科土楼公舍”迎来了它的住户。

“传统民居模式加上现代居住空间再加上最经济实用”,URBANUS都市实践设计事务所合伙人刘晓都如此总结自己的设计初衷。这个项目既是一座建筑,又是一个社区,尤其是关注低收入人群,已经走到人文建筑的层面。他们对城市低收入者居住状况的改善所作的研究和努力引起了国际设计界的关注。以城市低收入者设计的“万科土楼公舍”为主题的展览将于10月4日开始在美国纽约库博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开幕。

切实关注低收入者住房问题

一年前,美国纽约库博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的策展人玛秋达(Matilda McQuaid)女士来到深圳与刘晓都交流时,对土楼项目产生了格外的兴趣。经过反复斟酌,最终选定土楼作为唯一的项目在博物馆里展出半年时间。她们认为,土楼项目是中国惟一真正切入和关注低收入居民的项目,是探索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如何解决的试验产品,这种脱胎于传统土楼的现代移民建筑已经并将进一步引发业内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纽约库博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是全美唯一专门展示历史及当代设计的博物馆,也是美国最富盛誉的博物馆以及设计教育的权威机构。刘晓都表示,低收入者住房问题在美国建筑行业是一个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无论政府还是团体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所以他们也很关心中国在这方面的状况。他坦言,在目前国内大城市房价已经远远高于美国普通中等城市水准的情况下,如何让普通底层居民也能够实现安居,是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深圳十几人合租一套单元的打工者比比皆是,实际反映了低收入劳工的城市生活的窘境,离开这样的社会现实去谈论低收入住宅的标准都是十分空洞的。所以我们的第一原则就是设计一个纯粹的低收入住宅,同时使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每家虽小,但带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起居室和阳台等。

传统土楼的新演绎

土楼以福建永定县最有特色,取天圆地方的形状,外圆内方,几百上千口人居住在这样一个封闭空间内。基本以家族为单位,在这里面居住、繁衍。都市实践的设计主创人员从2005年夏天就开始进行研究,还曾经实地对客家土楼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万科土楼公舍的原型就来自于福建传统土楼,项目充分借鉴了客家土楼房间朝向均好、内院空间大、抗风、抗震的技术优点,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特点。

刘晓都表示,设计思路也历经多次调整,整个调整和改变过程在美国纽约库博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的展览中都会得到具体的体现。“我们借鉴的是一种土楼的空间精神。土楼适宜大家族生活,传统的圆形土楼中央祠堂是楼内上百家住户祭祖和婚丧嫁娶的公共场所,还有水井、浴室等公共设施。在对传统土楼进行文脉传承的同时,将其改良成可以满足中低收入人群居住的大型集体宿舍。”

最终都市实践的设计借鉴了客家围屋房间朝向均好、内院空间大、抗风、抗震的技术优点,将传统围屋土楼的形式原型抽象出来,从密度、尺度、空间模式、功能组合模式方面进行演绎。建成后的建筑呈外圆内方的格局。刘晓都介绍说,客家传统土楼底层墙厚1.5米,可以抗震、防火。厚度大的土墙冬天可以吸收潮气,夏天可以释放湿气,有天然隔热保温的作用。此外,从低能耗的角度出发,采用底层架空和局部挖空的形式,改善内部通风环境,外墙窗户选用中国传统花格图案,建筑表面材料选用预制混凝土构建。

共享空间产生精神共鸣

“万科土楼公舍”正式入伙至今已经两个月了。在这座位于广州近郊的土楼公舍里,邻居们已经开始相互走动串门,享受近邻的亲切感和互动交流。刘晓都认为,“传统土楼将房间沿周边均匀分布,有现代宿舍不具备的亲和力,这和低收入人群的居住要求建立了联系,把现代人的需求置入土楼,演绎出了现代的结果。同时,由于这个空间集中了一些共享资源,可以使居民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虽然借鉴了传统民居,但刘晓都认为,土楼公舍其实是完全而纯粹的现代建筑,从外形到内部空间都已作了全新的演绎。居室空间小而功能完整,社区拥有食堂、商店、图书室、乒乓球室、网吧,和篮球场,甚至于为前来探亲访友者准备了小旅店。而其丰富的公共空间为社区带来特别温馨的人际交往氛围。入口处为商业内街,设有餐饮、零售和美容美发为主的配套商业,还配有阅览室、电视房、乒乓球房等,以丰富住户生活。通过全力探求高密度社区与高质量公共空间并存的可能性,刘晓都的愿望是,能够为居住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照顾,甚至提供更多就业信息的空间,营造出人性化的高密度居住社区。

“土楼公舍”还只是开始

对于都市实践的设计师们来说,土楼还只是一个开始。他们希望在政府支持下由民间经济力量进行低收入住宅的建设和运营,通过这个实验能为中国大量性的城市低收入住宅打开一条思路。

刘晓都昨日表示,“土楼公舍”从建筑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挖掘传统建筑价值,探讨一种独特的为低收入群体设计的小单元的居住模式。我们考虑的是如何使它能够更易于推广,成为真正能够实现的模式。这样的单体建筑对地形不是太挑剔,而是一个自我完善的建筑。将来,对于一些遗留下来的空地等可以尝试这种建筑形式,从而解决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也许能够成为政府主导下的大量廉租房的一种变通和补充。

在刘晓都看来,土楼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一个结论,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可能。总的目标是通过探讨对城市中边角用地的再利用能力,以及创造积极的社交空间的能力,以此来降低成本,建造人性化的低收入社区。“我们真正关心的目标并不是仅仅建一个原型,而是进行一定规模的实际应用。我们建议应当由政府出台土地政策,由政府找地,可以是零星的,不具备商业价值的用地,以优惠的地价由开发商介入开发和管理。在这里,土楼公舍是一个策略,在城市边缘填空,将城市遗留的不可用的土地利用起来”

[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08-9-25 12:56 编辑 ]

namlow 发表于 2008-9-26 11:04:06

回复 11# 天地人999 的帖子

象福建土楼多一些!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建筑元素应用于当今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