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 发表于 2003-11-16 21:33:29

如诗如画的撒帐赞

客家婚俗——如诗如画的撒帐赞

“撒帐”又叫“撒子孙果”,是客家人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程式,是在新郎新娘拜堂后进入洞房中的一个仪式,喝罢合卺酒由执事或男家另外请来子孙多的中老年妇女(契娘)把新娘从娘家带来的枣子、花生、桂圆、桔子以及糖果等(也有用特制的五色同心果的)撒在新人床上,让亲友和邻居的孩子们特别是男孩去哄抢,抢得越多越好,最好还要有一个小男孩洒一点尿水在床上。以此寄寓早生贵子、子孙满堂、多子多福的美好祝愿。
    “撒帐”是一项古老的风俗。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所记:“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向右、女向左坐。妇以金钱彩果撒掷,谓之撒帐”。撒帐之风起于何时,清代赵翼专门作了研究,他认为“撒帐”之俗实起源于汉武帝。他在《陔除丛考》一书中说:“撒帐实起于汉武帝。李夫人至,帝迎入帐中,预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果,帝与夫人以衣裙盛之,云多得子孙也。”此说又与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中所说“撒帐”一俗语相符。《事物纪原》中记载:“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共坐,欢饮之后,预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果,帝与夫人以衣裙盛之,云得果多,得子多也。”由此可以推断“撒帐”一俗大约起于汉代,其以五色同心果撒于新人床,目的在于求多子多孙,及早生贵子。
    客家人的撒帐旧时多要唱撒赞歌,亦即“撒帐赞”,撒帐要由婚礼执事或礼官来执行。笔者日前于本县大埠乡觅得一民间社交应酬大全,其中有一段旧时《撒帐赞》,似乎经过文人改写润色,歌词优美,颇有意境,如诗如画,对于撒赞习俗的描写也颇详,可说是赞词中的精品,值得一读:
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佳气郁葱长不散,画堂日日是春风。
撒帐西,锦带流苏四角垂,揭开便见嫦娥面,输却仙郎捉带枝。
撒帐南,好合情怀乐且耽,凉月好风庭户爽,双双绣带佩宜男。
撒帐北,津津一点眉间色,芙蓉帐暖度春宵,月娥苦邀蟾宫客。
撒帐上,交颈鸳鸯成两两,从今好梦夜夜圆,行见明珠来入掌。
撒帐中,一双月里玉芙蓉,恍若今宵遇神女,红云簇拥下巫峰。
撒帐下,见说黄金光照社,今宵吉梦便相随,来岁生男定声价。
撒帐前,沉沉非雾也非烟,香裹金虬相隐状,文箫今遇彩鸾仙。
撒帐后,夫妇和谐长相守,从来夫唱妇相随,莫做河东狮子吼。
撒帐圆,阴阳台德是奇缘,于今愿效华封祝,
    三多(多福多禄多寿也)亿万年。
    从《撒帐赞》看“撒帐”俗,也未必能看得很清楚。但对撒帐方法及主要目的,歌中讲得还是比较清楚的,读了此赞,大概可以想象当年撒帐的情景:一边唱着赞词,一边撒着“子孙果”,充满了洞房之乐趣。这种“撒帐”风俗至今在新式婚姻中仍然保留着。无论城市农村,洞房花烛夜必有孩子摸喜蛋喜果,以求吉利的习俗。在赣南农村则还保留着奇趣无穷的做“撒帐赞”的古老习俗,这在别地是不多见了。
“撒帐”一俗自汉代以来,经久而不衰一直沿袭了几千年,这是因为人们祈求多子多福的愿望是共同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诗如画的撒帐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