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标志
桅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标志桅杆,一般指悬挂帆和旗帜的高高的杆。桅杆是旧时客家人功名的的象征,学者誉为客家人的“华表”。
桅杆的原形是笔。我国自隋代至清代实行科举考试选拨人才,人们要经过科举考试才能步入官场,笔作为科举应试的象征,文人又以笔为晋升的阶梯,笔是客家人崇文尚学的象征,因而被受到尊崇。
当时客家地区有人考取进士、举人、贡生,监生、秀才,不管他出自那家,都被视为全村、本宗族的骄傲,除在考取者祖祠大门或厅堂上悬挂官府的授匾外,还在祖屋或祠堂前竖起一对桅杆,用于光宗耀祖,激励子孙后代读书仕进,成才立业,流芳后世.
桅杆一般有石桅杆、木桅杆两种,其意义一样。底座形状为:秀才四角、举人六角、进士和四品官以上为八角。木桅杆取材高大笔直的杉木,镶嵌在两条石柱中间,周边有石柱护栏。杆高12M,顶端镶有笔毫状白玉,上下两节接合处有一个四方枦斗,柱上雕刻“龙凤呈祥”、“鱼跃龙门”等各种图案,十分精致、喜庆吉祥。底座的石柱上雕刻有主人的生平事迹和官阶、学位。
广西贵港市君子垌黎氏家族崇文重教,远近闻名,二十一世庚扬公,宣统年间考取拨贡,成绩突出,被授“进士”牌匾,后任县议长及县长。地方官府为了褒奖客家人的突出贡献,拨专款在其祖祠前竖两条桅杆,以资奖励。文官员经过须下轿,武官经过须下马,以示敬意。
人们对桅杆十分尊崇。后来,不少学子认为此座桅杆有灵气,对考取功名有神助,于是寻访到此桅杆来敬仰一番,托摸一下代表功名的标志物。盛名之下,民坊把拨贡庚扬的祖祠所在的围屋城称为“桅杆城”。
[ 本帖最后由 席草青青 于 2008-1-22 22:33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