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汉剧团来星演出 谈到星马的汉剧
从广东汉剧团来星演出 谈到星马的汉剧作者:卓濟民先生
赤道絮語 - 第五辑:汉剧溯源
註:
一九八三年七月中国广东汉剧团应新加坡国家剧场的邀请前来作访问演出七天,场场座无虚席,给星马爱好汉剧人士无异打了一支强心针。广东汉剧团乃广东四
大剧种之一早已驰誉国内外,那次出国的队伍乃广东汉剧团的精英,团中名角众多,如青衣梁素珍,小生曾谋,老生范开圣,红净林士律,丑角吴衍先,花旦李
花,杨秀薇等皆随团前来,在该团未莅星演出之前,香港华侨日报剧影艺术专栏主编黎觉奔教授获悉,要求我写一篇有关星马汉剧的文稿在该报专栏发表,由于当时
时间怆促,仅将曾在星马发表的拙作略加整理后投案,简略报导而已。
本文作者(卓濟民先生)•一九八八年
汉剧是大型的歌剧,现在武汉流行的与福建广东流行的汉剧,由于经过一百多年的各自发展变化,闽粤方面自成一体的南方汉剧,在武汉一带流行的趋向京剧的
腔调,与京剧比较接近。
汉剧何时传入星马,乃无从考据,但从星马的汉剧团体组织看来便能推想其眉
目。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来自中国的华人中,潮、梅大埔人士占了一部份,他们都喜欢汉剧。六十年前潮汕四大名班:如老三多,荣天彩、新天彩等,都曾先后南来演出。星马二地民间团体练习汉剧者,亦曾先后成立多间。新加坡方面第一间专门研究汉剧的团体“ 娱儒乐社”,一九一二年创立,以潮汕人士为基干,参加者多是商界子弟,组织健全,今已有七十多年悠久历史,数十年来训练不少人才,过去每
年都有公演外,四十年前曾灌录数十张汉剧外江、乐曲唱片,该唱片曾风行潮汕南洋一带。一九二九年客家人创设南洋客属总会国乐部(新加坡独立后已改为儒乐部)与潮汕人士创设的“六一儒乐社”相应成立。第四家“陶融儒乐社”创立于一九三一年,最后一家也是潮侨创设的“星华儒乐杜”,成立于一九三五年。上迷五家
汉剧团体,都是业余性质,以“余 娱”历史最久。其次“客属”与“六一”。最后一家“星华”亦已五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四十年前客属总会汉剧团亦曾灌录唱片卅多张,成绩都很好。汕头公益社小生李光华五
十年前南来曾参加“陶融儒乐社”,每逢演出,吸引许多观众。(按李光华乃潮梅名角赖生之传人。)从此以后,赖生之小生腔便传入新加坡。李光华虽已作古多年,他的高超技艺,仍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次大战后数年间,新加坡汉剧活动可说是达到最旺盛时期,五家汉剧儒乐社,人才济济,经常为社会慈善教育而演出,观众非常踊跃。因为那时公共娱乐事业如电影,电视等,尚未发达,一般人对娱乐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舞台剧便受各界人士的特别欢迎。
马来亚的汉剧运动,在太平洋战争前各地都有汉剧清唱音乐或中军班的组织,正式业余汉剧团体是麻坡业余儒乐社,一九四一年成立不久,遭逢日本军阀南侵。
停办三年多,一九四五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才恢复,聘郑翊升为导师积极训练,曾造就不少汉剧人才。一九四七至四九年,每年都有为教育慈善盛大演出,直至一九
六六年后才由于缺乏导师而停止。
恰保霹雳客属国乐社一九四五年由李添盛、卓济民[本文作者]、梁少仙等发起组织,初期附设在嘉应会馆,聘丘均增为导师。(丘君蕉岭人原是潮汕外江班荣天彩之须生)在丘君之苦心训练下虽然人材不多,汉剧在北马一带曾放一异彩,一九四九年霹雳客属公会成立后,霹雳客属国乐社并入客属公会改为客属公会国乐部[那時ahakka/namlow 五歲,由父帶領前往觀禮],一九五0年摈榔屿客属公会开幕时,曾前往演出助兴,获得好评,自此以后霹雳客属公会汉剧团每年都为社会公益筹
款而演出,甚至丘均增导师逝世数年后才停止,诚属难能可贵。
吉隆坡潮侨京果商公会儒乐部,一九五四年曾为新加坡南洋大学筹款公演汉剧,成绩亦不错,只可惜以后未见再有演出,马六甲客属公会,麻坡茶阳会馆,峇株
融融俱乐部,在三十年前亦曾积极练习汉曲,三地艺员亦曾联合演出汉剧,因各地之艺员不多,据闻今已停锣息鼓了。
星马二地除了业余汉剧团体,五十年前,星马职业汉曲中军班非常兴盛,新加坡以及马来亚的吉隆坡、恰保、芙蓉等地,以丧事或华人农历新年常见吹唱汉
曲,战后才逐渐消失。
星、马二地的汉剧运动最旺盛的黄金时期是由一九四六年开始至一九六0年以前的事。二十年前便开始衰退了。衰退的原因,首以导师缺乏。过去原来的导师是
来自中国潮梅一带,死者已死,老者衰老,在此地移民条例严厉限制下,中国的人才不能再进来,各汉剧团体皆感到缺师之苦,因而艺员后继乏人。第二是公共娱乐事业发达的影响,如电影,电视等,枪夺了古装舞台剧的观众。第三是当地出生的华人后裔,深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不知汉剧是何物,因此学习的艺人越来越少,技艺也日见倒退,观众也随着减少了,近数年情况更令人失望。马来西亚方面的汉剧,几年前已停演。新加坡五家汉劇团体只存客属总会儒乐部一家每年仍有演唱外,其他四家皆已停演。或已改演潮剧了。
一九八三年七月廿三日
原载香港华侨日报
剧影艺术副刊
作者简介:卓济民
出生于中国,原籍广东大埔县。从事眼镜业务,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年青时
便爱好文艺,四十年代便在新马各华文报章的文艺副刊投稿,以笔名
茵茵,盘盘发表小说,散文,杂感等。从商仍孜孜不倦执笔写作,五十年代后
期以三齐, 文君等笔名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
本书收集了作者早期的部分文艺作品及多年来所写的各类题材的文章
选录成书,内容涵盖面甚广,有经济漫谈, 汉剧溯源,游记,随笔杂感等,具有
成熟的人生经验,丰富的知识,文笔流畅,是本书的特色。
赤道絮语
第一辑:排骨茶档
第二辑:昔年鸿爪
第三辑:旅游点滴
第四辑:寻根情结
第五辑:汉剧溯源
第六辑:经济漫谈
长屋出版社新加坡直落亚逸街一五五号一九八九年五月
[ 本帖最后由 namlow 于 2008-1-5 12:47 编辑 ]
广东汉剧、闽西汉剧与 湖北汉剧
广东汉剧、闽西汉剧与 湖北汉剧作者:卓濟民先生
赤道絮語-第五辑:汉剧溯源
编者按:
已有五十一年历史的陶融儒乐社将在本月底假维多利亚劇院公演潮剧与汉劇做为社庆盛典,本版很荣幸邀请了我国汉剧界前辈文君先生提供这篇特稿,让我们更
进一步了解汉剧在地域上的差别。
汉剧,是中国地方戏曲里广布于湖北、广东和福建的剧种。湖北的汉剧流行于湖北武汉三镇。广东汉剧与闽西汉剧是另外一个源流的剧种,唱腔与音乐和湖北汉
剧通然不同。从前称为外江戏,1933年大埔晚清秀才钱热储主编汕头公益杜月刊,在汉剧提纲一文中,将外江戏正名为汉剧,从此以后潮汕粤东闽西一带的外江班才改称汉剧。
由于湖北早已先有汉剧之名称,在1957至1960年间广东方面的则冠上广东汉剧。福建西部一带则冠上闽西汉剧,以便与湖北的汉剧有所区别。
广东汉剧前身“外江戏”的源流有二种说法。广东汉剧院发表的资料曾提到清朝乾隆24年(1759年)时,广州归德门魁星巷建立了“外江梨园会馆”与当地
的琼花会馆各立门产。乾隆27年( 1762)的碑记中说明外江班15班之多。乾隆 4 5年(1780年)的另
一块碑记则指出:广州的戏班,有安徽九班,江西二班,外来不明的一班。由此可见“外江班”当时是指徽班为主。
潮州的外江梨园公所
在广州创建梨园会馆以后的一百年左右,又在潮州兴建“外江梨园公所”,两者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
道光年间,各地戏班扩大了活动范围进入城市,逐渐和外江班在广州地区的活动相抗衡。原来为官宴承值的外江班,随着某些官员的调动,由广州逐渐向东南沿海转
移至达潮州。
潮州古为府治,又是海外交通孔道,人口密集,经济文化比较发达。 1851年至 1874年间海禁大开,潮汕为闽粤赣边区货物集散港口, 商旅云集,因此外江班来往频繁,逐渐吸收当地伶工参加演唱。1875年至1908年又在潮州上水门兴建“外江梨园公所”,迄今屋宇碑记犹存,1847年(同治末年)“桂天采”,“高天采”开始设立科班,这便是外江班由广州转进潮汕的一种说法。
但据萧遙天先生著汉剧考源,内有提到“鳄渚摭谭”所载的另一种说法:乾隆年,外江戏流入潮汕的路线是由江西的南区,福建的西区,这些客家人最先接受外江戏,它入潮州,仍经过客家繁市的嘉属诸县,这是外江戏入粤的另一种说法。
王梦生的“梨园佳话”里也提到,汉调流入安徽又称徽调,自是乃复分支,流而北上的北平,揉合京秦二腔,更博采众长,变成今日的京剧,流而南下的,几乎湖南二广(即广东广西)总称湖广调,其在广州和戈阳腔,昆山腔混和,气质变得很宣闹,称为粤剧,惟江西的南区,广东的东区,福建的西区,都能保存本来的面目,和汉水的二黄剧无多大出入,这便是闽粤汉剧的前身,“外江戏”我们现在看看京剧,粤剧和外江戏,其皮黄曲调大同小异,旧传的曲本十九雷同,可见他们是
同源而异派。
闽西广东汉剧如姐妹
闽西汉剧与广东汉剧是一对姐妹,同出一家,不论由北而南下,或由潮汕经粤东埔梅一带而上,二地的汉劇居在剧本与唱腔及角色方面,大致相同。因为粤东与
闽西的客家人,语言、文化与风俗都相同。
1924年军阀洪兆麟镇守潮州时,曾从广西桂林带来一班“陆荣延”的家乐班前来潮州演唱。
标旗帜为霓裳社,后改名为顺天乐班,亦称“桂林班”,戏出与唱腔与潮梅的外江班大部份相似。声艺俱妙,其名虽为桂林戏,其实是外江的另一派,从此潮梅人士才发觉广西也有相同的外江班。约在1960年前后,桂林班才定名为桂剧,笔者198 0年游览桂林时,曾亲自观赏桂剧演出“五鼠闹东京”,他的口白与唱词
亦用普通话,腔调与广东汉剧很接近,那么桂剧的源流亦如“梨园佳话”所说的,也是来自安徽的徽调了。
闽西汉剧三种说法
根据张垣先生的文章“闽西汉剧源流初探”内有提到闽西汉剧源流主要传说有三方面:第一:两三百年前,广西的“西秦戏”传到广东,后来湖南的“老三多”也传到广东,称为外江班,这两派艺术互相影响,年代久而成一体,就是汉剧。
第二:另一传说,是远在唐朝时,来自安徽的徽剧和湖北的黄陂戏,二者结合而为汉剧,汉剧流入闽西后,又与当地的木偶戏的某些唱腔格调和音乐融贯起来。
第三:再一说,是武汉汉剧院著名演员陈伯华和李罗克则认为湖北的汉剧应该是闽西汉剧的鼻祖。后来还容纳了提线木偶戏的唱腔和音乐。此外肯定的是方言起
了很大的作用。
闽西陈干先生则认为"闽西汉剧,不是汉剧"。他的文章引述戏剧研究家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第483页)写法:京剧形成自己的风格后,继续精
进,逐渐成为一个全国瞩望的剧种,由此影响到楚剧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特别在清代光绪末年,京汉铁路通车后,湖北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成为南北交通的
要冲,同时沟通南北文化艺术的一个枢纽,大概因为楚调源出汉水一带地方之故’早已有汉调之称,至是仍直名汉调或劇,周贻白对于京剧与汉劇关系的这段引述,是准确可靠的。
但据湖北汉剧演唱家徐倩玲女士去年十二月在香港举办汉剧演唱会时,她所印发的说明手册中有提到湖北汉剧的简略来历,她说,“湖北的汉劇原名楚调,又称
汉调,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便流行了,它承继了昆曲、高腔,楔子的传统,又对皮黄(即西皮二黄)声腔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湖北汉剧与闽粤汉剧,不论在传统剧目,或腔调音乐方面都相差甚远,无法确证是出自同一源流的。综合各方面的引证与推论,湖北的汉剧前身应该是楚调再混
合了昆曲无疑,闽粤的汉剧前身“外江戏”应该是徽剧的成份占多数。
湖北汉剧的花旦唱腔是与京剧一样,极多“花腔”本喉音与假嗓子相问运用,相互配合,韵味很浓, 闽粤汉剧花旦,全部用假嗓子演唱,韵味较淡,调子音节有如“溜竿而上”,听来清脆咳亮。
湖北汉剧鸟净唱的本喉音,闽粤汉剧鸟净唱的是高腔咋音,沙哑粗扩,音乐的节奏性强,音调浑厚,闽粤汉剧中的红净最为突出,唱假嗓,音量雄浑高吭,而带
鼻音,不但湖北汉剧无此唱法,其他地方剧亦未有见。
音乐方面,湖北汉剧吸取昆曲和京剧的精华,闽粤汉剧的音乐则吸取了潮剧、西秦戏、花鼓调之类的艺术素养。湖北汉剧的乐器用小二胡(现已改用京胡,用蛇
皮蒙成的)、三弦等主弦乐器,闽粤汉剧则以“吊龟”(蛇皮蒙在小木筒上)、扬琴为主弦,二胡、秦弦、琵琶、古筝、三弦等为副弦,音乐比较湖北汉剧为丰富。
陈干也对传统剧目作了一些分析,认为湖北汉剧与闽粤汉劇也非一脉相承。闽粤汉剧的传统剧目中如“齐王求将”、“蓝继子”、“审六曲”、“百里奚认妻”•
“千里送京娘"、“打洞结拜”、“刺王传。等以及幕表戏“七尸八命”又名“广东案”、“下马牌”等等都是湖北汉剧中未见的。反之,湖北汉剧传统剧目中,如
"首阳山”、“草场坡”、“白罗衫”、“取荣阳”、“听琴摔琴”、“乔府求计”、以及“追韩信”、“鸿门宴”、“李陵碑”、“苏武牧羊”等等剧目,又都是闽粤这一剧种的传统剧目中所没有的。
总的来说,闽粤汉剧与湖北汉剧有很大的差别,在未曾得到确实证明之前,我认为闽粤湖北二地汉剧是不同源流的。
顺便一提,除了上述闽粤汉剧与湖北汉剧外,在南洋星马一带数十年前也有许多汉剧团体,和外江音乐社、中军班等的组织,众所周知,南洋汉剧团体以前的
导师都是来自潮梅人士,因此南洋汉剧的剧本腔调与音乐,都是沿用广东汉剧为蓝本。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廿八日
原载南洋商报表演艺术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