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chunbin 发表于 2007-12-26 16:04:06

六堆交響樂音樂會12月29日晚上七点演出

https://www.hakkaonline.com/attachment/forum/month_0712/20071226_83ca0603db303110badbV954UT3CxJ6W.jpg

六堆交響樂的發想-主任委員的話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2005年a-ha客家藝術節,首次在國家音樂廳隆重演出的「客家交響樂音樂會-林昭亮與長榮交響樂團」,特邀請國際知名華裔小提琴家,也是客家女婿的林昭亮先生,回國首演客家小提琴協奏曲,以西方交響樂形式展現東方傳統客家曲風,開創客家音樂藝術表演的新風貌,並獲得大家的熱烈回響。自此每年的a-ha客家藝術節,我們都為大家安排精采的交響樂盛宴-2006年的「又見交響樂音樂會-長榮交響樂團」,以及今(2007)年除了邀請旅美知名新生代客籍鋼琴家黃海倫小姐,以精湛的琴技彈奏多首膾炙人口的客家樂曲之外,另又精心籌劃「六堆交響樂音樂會」,為今年的a-ha劃上完美的句點。

屏東六堆地區是南部客家最大聚落,其豐美的人文風土及樸實的生活建築都值得我們細心維護。在生活建築方面,致力修復菸樓、夥房等古建築,以保存原有客家特色建築之風貌,並成立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提供民眾深入瞭解六堆客家歷史脈絡;在人文風土方面,2006年起協助將延續40餘年,被譽為「大武山下的小奧運」的傳統活動-六堆運動會擴大辦理,記錄並反映出六堆客家團結奮勇的義勇精神,希望藉由六堆運動會的舉辦,喚起六堆義勇精神的熱情。而發起六堆交響樂的創作,就是希望六堆特有的人文風情及客家先民的義勇精神,藉由音符的巧妙轉化,重新展現六堆豐沛的生命力!

六堆交響樂特委託國內知名作曲家陳樹熙先生、李和莆先生及劉學軒先生,以不同角度及元素切入創作發想,為六堆的歷史故事及生活形式譜出樂章,記錄六堆歷史人文風貌-有氣勢磅礡的六堆義勇精神、有風格婉約的南部客家小調、還有俏皮活潑的地方人文特色!3位作曲家精心創作的5首交響樂章,並委由國內經驗豐富且具專業水準的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出,音樂會中搭配六堆在地的鍾雲輝客家八音團,以中西樂器融合出既多元又和諧的表演形式,為六堆客家妝點出濃厚的藝術氣息,並詮釋出不同以往的風貌。

推展藝術創作是現今21世紀文化藝術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結合客家人文歷史元素的音樂藝術創作-六堆交響樂,是客委會在客家音樂發展上的創新突破!我們將持續推展台灣本土藝術創作,希望客家的一點一滴都能藉由各式的藝術表演形式,持續綻放、推陳出新,為國內表演藝術開啟嶄新的一扇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主任委員 李永得 演出日期: 2007 年 12 月 29 日(六)晚上 7 : 30
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 588 號)
指導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演出單位: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客席指揮:陳樹熙
作曲家:李和莆(文彬)、陳樹熙、劉學軒
八音團:鍾雲輝客家八音團
胡琴:彭苙榳
嗩吶:郭進財
演唱:劉秀暐、彭兆宏
演出曲目:
(一)陳樹熙:《平板》
(二)李和莆(文彬):《客謠風情》三首源自高雄縣境內流傳的客家曲調
(三)陳樹熙:《歌會》-歌者+管絃樂團
(四)陳樹熙:《八音協奏曲》-鍾雲輝客家八音團+管絃樂團
[*]響笛-十二丈-大吹[*]四大調-弦索調[*]七句詩+大團圓-吹場樂/大吹(五)陳樹熙:《六堆即景》管絃樂團+獨奏樂器
[*]前堆-麟洛:「賣茶調」的聯想[*]後堆-內埔:海軍陸戰隊的龍泉[*]右堆-美濃:黃蝶谷的蝴蝶[*]先鋒堆-萬巒:三隻小豬的豬腳聯想[*]中堆-竹田:米倉與農田(胡琴)[*]左堆-佳冬:狂飆山歌(嗩吶)(六)劉學軒:管絃樂曲《六堆戰紀~1721》

新創曲目介紹:

創作人
創作曲目
創作說明
長度及段落
劉學軒
六堆戰紀 ~1721 (新創)
1721 年(清康熙 60 年),聚集在台灣高屏一帶的客家庄,為保衛家園抵抗鴨母王朱一貴之亂,由六個地方的鄉民(今六堆)組成六隊義勇軍,在媽祖廟會師抵禦外侮,最後凱旋而歸,清廷有鑑於鄉民平亂有功,特建忠義亭以褒揚與紀念此事。
20 分鐘,採單樂章序曲形式,共分為七個段落:
1. 序 1721
2. 亂_鴨母王的崛起
3. 濫濫庄的清晨
4. 媽祖廟的會師
5. 義勇六隊出擊
6. 戰場與對峙
7. 忠義亭的光輝
李和莆(文彬)
客謠風情
(新創)
三首源自高雄縣境內流傳的客家曲調,主要是延續作曲家自己近年寫作「 台灣系列」的 想法,以台灣本土相關地域與素材為主軸,透過不同的手法,創作真正屬於自己民族的音樂作品。
10 分鐘
三首樂曲內容:
第一篇、五更鼓(山歌調)
第二篇、大埔調(美濃山歌調)
第三篇、十八摸
陳樹熙
八音協奏曲
(編創)
本曲將以八音團的演奏做為核心,圍繞著這八音的古老演奏創寫背景與伴奏,以新的理念為古老的音樂添加現代化的外貌,第一、第三段樂曲皆是鼓吹樂,第二段是美濃地區著名的四大調,新舊異質的結合將把這些音樂帶入 21 世紀新風味。
20 分鐘
1、響笛-十二丈-大吹( 6' )
2、四大調-弦索調( 10' )
3 、七句詩+大團圓-吹場樂 / 大吹( 4' )
陳樹熙
歌會(新創)
本曲是以美濃地區的歌唱-對唱形式「歌會」做為主軸,將客家的歌謠融為一個整體,勾勒出客家歌謠的風貌。
10 分鐘
歌者+管絃樂團( ca.10' )
陳樹熙
六堆即景
(新創)
「六堆即景」是一組描寫六堆風土民情的音樂,取材自客家傳統歌謠,結合古典、民俗、前衛、流行的曲風,以生動活潑的音樂為六個地區畫出傳神的音畫。
20 分鐘
‧前堆-麟洛:「賣茶調」的聯想(中提琴)
‧後堆-內埔:海軍陸戰隊的龍泉(小號)
‧右堆-美濃:黃蝶谷的蝴蝶(長笛)
‧先鋒堆-萬巒:三隻小豬的豬腳聯想
‧中堆-竹田:米倉與農田(胡琴)
‧左堆- 佳冬:狂飆(戰備跑道)的山歌(嗩吶)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簡介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創立於民國 34年(1945),為臺灣音樂史上最悠久之交響樂團。樂團成立之初,先後隸屬於台灣省警備司令部、台灣省藝術建設協會,臺灣省教育廳及文化處等單位。而自創團以來,邀請國內及來自世界各國之優秀音樂家參與演出,締造出許多「臺灣首創」的紀錄:民國37年(1948)10月25日首演貝多芬第9號〈合唱〉交響曲,盛況空前;另創臺灣最早之音樂雜誌「樂學」雙週刊;國內首位外籍客席指揮約翰笙博士(美國籍)、更是第1個舉行全省巡迴演出的交響樂團。88年(1999)7月,改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更名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團址座落於台中縣霧峰鄉,91年(2002)專屬演奏廳落成啟用。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累積了豐富的經驗,除演奏及訓練具專業水準外,更追求卓越,與新時代並肩齊步,對於提昇國人精神生活、推動藝文發展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均有實際的成果與貢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也開國內大型音樂藝術季之先河,歷年來演出著名歌劇如:《魔笛》 (Die Zauberflote)、《茶花女》(La Traviata)、《弄臣》(Rigoletto)、《魔彈射手》(Der Freischutz);國人創作之大型歌劇如:《第一百個新娘》(the 100th Bride)、《天山雲雀》(Skylark of Tang-Shan)、《西施》(Xi Shi)與舞劇《敦煌夢》(Dream of Dun-Haung)等,深受各界好評。

60年來,受邀與本團合作演出的國際團隊及藝術家不計其數,曾與本團合作的華人藝術家不乏今日焯焯之星,如:傅聰(Fu Comg)、陳必先(Cheng Pihsien)、譚盾(Tan Dan)、莫華倫(Warren Mok)、胡乃元(Nai-Yuan Hu)等。在國際交流方面,本團除了曾邀請多位海內外的知名客席指揮,如:亨利‧梅哲(Henry Mazer)、羅徹特(Michael Rochat )、芬奈爾(Frederick Fennell),亦曾邀請國外交響樂團如俄羅斯國立芭蕾舞團(Russian Sate Ballet)及匈牙利榭格特市立交響樂團(Szeged Symphonic Orchestra, Hungary),羅馬尼亞國家交響樂團等來台演出外,也曾分別應邀至美國、歐洲、南非、韓國等國演出。此外,亦致力於海峽兩岸之文化交流,透過華裔作曲家研討會、華裔徵曲比賽、國際藝術節等活動,樹立藝術、學術性之互動。

近年來,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致力於多元的藝術取向,力求「精緻」並「和眾」,目前更積極規劃將樂團所在地建置為青少年音樂文化園區,透過有系統的軟硬體建設打造成為國內唯一交響樂的文化、教育及休憩的場域,以提昇全民對音樂美學的素養,達到社會和諧美好的期望。

客席指揮 、作曲家 / 陳樹熙

陳樹熙可說是國內現今活動力最強、最多才多藝的音樂家之一,活動範圍遍及指揮、作曲、著作、翻譯、教學、藝術行政、廣播電視節目主持製作各領域,堪稱致力於「全方位出擊」的「音樂人」。

1957年出生於台北,就讀於光仁中學時,開始隨林運玲教授學習鋼琴,考入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後,開始隨游昌發教授學習作曲,因而走上專業學習音樂之路。在台大就讀期間就已經獲得亞洲作曲聯盟的作曲獎,獲得臺大文學士畢業服完兵役後,返校擔任臺灣大學管絃樂團指揮,追隨蕭滋教授學習指揮。

1982年考入國立維也納音樂院,隨Francis Burt 教授學習作曲,隨Karl Oestereicher 教授學習指揮,期間曾經赴義大利旁聽 Franco Ferrara的指揮大師班,4年後獲得「指揮家文憑」與「作曲家文憑」雙學位畢業,旋即返國擔任聯合實驗管絃樂團(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的前身)的助理指揮,自1995年11月起擔任台灣省立交響樂團副指揮,1999年8月獲選出任高雄市交響樂團團長,在過去一年間致力於提升該團演奏水準、活動力,在經營方向上也融入新的本土經營理念,祁使該團成為南部區域中心的國際性管絃樂團。

自返臺以來已經指揮過上百場的演出,其中尤其以歌劇《弄臣》、《顛覆女高音-夏高》等音樂會最為樂評所稱道。此外曾經先後擔任過青韻合唱團、東吳大學管絃樂團、高雄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屏東縣青少年管絃樂團的指揮,並且曾經客席指揮過山東交響樂團、日本仙台愛樂交響樂團等,獲得普遍的好評,此外指揮新編國劇《曹操與楊修》與《孫臏與龐涓》之演出,更是開臺灣指揮界指揮交響化國劇的先河。

在作曲方面,陳氏曾經先後獲得許多作曲獎:〈絃樂四重奏〉、〈管絃樂快板〉、〈鋼琴組曲〉、〈無題之三〉、〈調賦秋聲〉、〈古風〉、〈辛夷塢〉曾經獲得過文建會的年度甄選獎,鋼琴曲〈清平樂〉獲齊爾品作曲比賽首獎(1985),管絃樂曲〈閒夢遠〉獲得台灣省交響樂團第2屆徵曲比賽第2獎(1993),作品經常在國內外演出,是台灣中生代作曲家中數一數二的實力派人物。

在藝術行政方面,曾經先後製作過許多極為成功的節目:在擔任聯合實驗管弦樂團節目策劃期間,曾經創下極高的賣座率,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策劃製作的「尋找音樂經驗」系列演講(1992),與中國信託銀行文教基金會新舞台合作的「溫馨親子童話情」音樂會(1998),在內容取材、創意新穎性與呈現方式方面皆備受肯定與好評。在廣播與電視領域中,曾經先後擔任過中廣「音樂博物館」、「音樂之樂」、博視資訊台「新古典發燒樂」的節目製作人與主持人,對推廣音樂欣賞工作不遺餘力。曾經先後在東吳大學、台北市立師院、國立中山大學、東海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等校兼任教職,教授作曲、分析、管弦樂法、管弦樂合奏、音樂欣賞等課程,廣泛獲得學生的喜愛與尊敬。

文章散見各報章雜誌,現今每週固定為自由時報撰寫專文,著作「音樂欣賞」由三民書局出版(1995,96),譯著包括有「賦格」(Oldloy原著,藝友出版社出版,1983)一書與「西洋音樂百科全書」(The Heritage of Music,台灣麥克圖書出版,1994)內多篇專文。

作曲家 /李和莆(文彬)

李和莆(文彬) Hope, W.P., LEE 作曲家於2006獲得新聞局舉辦的第17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作曲人獎殊榮,1999年1月取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並兼任於輔仁大學音樂系。專長領域:作曲、數位創作藝術、電腦音樂與音樂理論。創作涵蓋各類型獨奏(唱)、室內樂與及管絃樂與交響曲等等。

作曲家 /劉學軒
出生於彰化的劉學軒為目前活躍的台灣作曲家,赴美留學期間並被推薦為「年度榮譽作曲學生」(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其創作種類多元化,包括管弦樂、室內樂、大型民族管弦樂乃至於兒童音樂及電子音樂。 1997年初試啼聲,指揮台北縣立交響樂團演出作品「心理分析小屋」(給幻燈片、人聲與室內樂團),採用多媒體幻燈片,呈現空間與時間融合之美學,在舞台上創造不存在的空間感。近期創作之民族管弦樂〈霧社1930〉獲得首屆國際作曲大賽“文建會2002年民族音樂創作獎“合奏組銅獎(金獎從缺),為唯一入選決賽及獲獎台灣作曲家。大型管弦樂作品有台北縣文化局主辦之「李梅樹紀念音樂會」,其中根據畫家李梅樹知名作品「三峽春曉 1977」、「小憩之女1935」、「秋色 1981」、「黃昏1948」、「玫瑰1978」、「自畫像1931」與「太魯閣1976」7幅畫為標題所創作之〈李梅樹之畫〉管弦組曲,及根據李梅樹花了半生重建之三峽祖師廟為題,以北管素材所作「三峽祖師廟的石獅」(給管弦樂團),演出大獲好評。並應邀為台北市政府主辦之「2001台北燈節」之主燈配樂。

  2000年應台北市立國樂團之邀,為國際民族器樂大賽二胡決賽所作之「二胡協奏曲」突破二胡演奏技術,創造傳統音樂以外之新語言,更獲得廣大二胡演奏家的青睞,自此開展民族管弦樂之創作。同年,受教育部實驗國樂團之邀,為歐洲巡迴演出創作「鄒族之歌」(給民族管弦樂團),以臺灣原住民生活歌謠為素材,試圖接軌民族管弦樂與原住民歌謠之間的共通性,凸顯原住民音樂的現代性與未來性(收錄於實驗國樂團2000年出版專輯)。在2000年底跨世紀音樂會「跨世紀國樂嘉年華」中受邀創作「祝願」(給混聲合唱團、兒童合唱團、女高音與民族管弦樂團),由莊奴先生作詞,近300人參與演出,其中包括實驗國樂團、台北市立國樂團、中廣國樂團、實驗合唱團、台北市國合唱團與成功國小合唱團合力演出,音樂交織著揮別世紀末的不安與迎接新千年的喜樂,為散發樂觀精神之跨世紀千年大合唱,獲得好評。

  在兒童音樂方面,有許多暢銷出版品,如「變色鳥」(互動式光碟,信誼基金會出版)音樂製作,而由其參與編曲的《紅田嬰》、《火金姑》台灣兒歌專輯(信誼基金會出版)更榮獲第10屆金曲獎非流行音樂類最佳兒童樂曲(故事)唱片獎及演唱人,為目前兒童音樂最暢銷的專輯之一。舞台音樂如2000年受紙風車劇團之邀,參與為宜蘭縣綠色博覽會暨除夕音樂會創作「蘭陽歷史舞劇」,樂風平易近人廣受聽眾喜愛。歌曲方面,在新店市公所邀約下創作新店市歌〈戀戀碧潭情〉,充滿老台語歌復古風味,廣受市民歡迎。2000年受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委託製作「鄧麗君逝世五週年音樂會」擔任編曲與指揮台北市民交響樂團。

  近期委託創作,受蔡瑞月文教基金會之邀,為獻給蔡瑞月80大壽所作〈第二號弦樂四重奏〉(臺灣絃樂團首演),民族管弦樂方面,有臺北市立國樂團委託〈雅美族之歌〉(「創意的音符」音樂會),實驗國樂團委託〈虎姑婆-音樂故事劇〉及〈噶瑪蘭-幻想序曲〉。應臺北市文化局之邀,製作「台北兒童藝術節」主題歌〈台北兒童進行曲〉,擔任高高屏「2001全國運動會」開幕式音樂總監及製作與台北市政府「台北環境劇場」音樂規劃總監。兒童音樂有信誼出版社委託「音樂沙拉吧-世界童謠篇」曲集與「兒童互動英語字典」光碟音樂製作。今年度再度受台北市政府之邀,為「2002台北燈節」主燈配樂。

  劉學軒多變的音樂學習背景,歷經梆笛(南門國中音樂班師事陳中申老師)、打擊樂器(國立藝專音樂科師事朱宗慶、連雅文老師)、作曲(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音樂系師事馬丁.赫曼),來自傳統音樂與西洋音樂的完整教育,同時吸納來自不同思考邏輯的樂種,創作出兼具傳統素材與西洋技巧的樂風,並呈現個人獨特語言的音樂。


来源:客家委员会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29139&ctNode=308&mp=307

[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07-12-26 16:11 编辑 ]

huangchunbin 发表于 2007-12-26 16:19:21

六堆交響樂音樂會29日戶外星光場同步演出

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與台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主辦的「六堆交響樂音樂會」,將在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演出,入場券已全部索取完畢;為了讓更多民眾欣賞,還規劃戶外星光場,將透過視訊實況轉播,讓更多民眾一起體驗音樂的感動。

主辦單位表示,由台灣交響樂團與「鍾雲輝客家八音團」帶來專屬六堆客家地區的交響樂,讓許多民眾向隅,但戶外星光場票券準備一千張,放置於屏東客家文物館、屏東縣立文化中心、誠品書局屏東店、金石堂書局潮州店與內埔店、高師大音樂系、中山大學音樂系等,歡迎民眾前往索取票券。

演出當天晚上七點十五分開放星光場次入場,前五百名入場觀眾更可兌換一份禮物。主辦單位也將在活動現場準備熱飲,免費提供給民眾飲用,讓大家帶著暖暖的身、心,展開一場浪漫的音樂之約。

另外,今天下午將舉辦「童年客家」活動,請來屏東縣豐田國小學生合唱表演、六十人直笛演奏、單口演說,及歌舞表演等。961223

新聞來源:中央社2007/12/23 作者:(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二十三日電)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20072&ctNode=1143&mp=307&ps=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堆交響樂音樂會12月29日晚上七点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