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畔荡漾客家情韵——第二届客家文化节昨在深大开幕
第二届客家文化节昨在深大开幕,专家学者开讲客家文化昨天,深圳湾畔荡漾起一股客家文化风潮,创意12月之“第二届客家文化节”在深圳大学开幕,当天举行了四场讲座热议客家文化,主讲人分别是著名客籍女指挥家郑小瑛和本市学者杨宏海、黄崇岳、刘丽川,讲座现场不时响起客家史诗为内容的交响乐,穿插着客家山歌表演,播放着宏伟磅礴的客家围屋的画面,让每一位与会者切实地感受着客家文化的魅力。
用现代的交响乐表现古老的土楼文化
郑小瑛昨天带来的讲座是“《土楼回响》与客家音乐创新”,她的祖辈便是福建永定县的客家人,2000年11月,由她指挥首演了我国第一部以客家史诗为内容的交响曲《土楼回响》,取得巨大成功,该交响诗篇获得了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
说起《土楼回响》的诞生,郑小瑛谈到,她自小不在客家环境中生长,从中央歌剧院离休后,她来到闽西永定拜祖寻根,带着好奇心去看一下被美国卫星误认为导弹发射基地的客家土楼,“当我走进后一下震惊了,这是很大的一个土楼,进去里面豁然开朗,有巨大的天井,有非常精致的石雕和木雕,有非常浓厚的文化,在闽西这样偏远的山区,还保存着这样的文化,让我非常感动,这体现了即使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也要顽强的保存自己文化的精神。于是我想到可以用现代的交响乐来表现古老的土楼文化,让世界了解它的价值。”
郑小瑛于是邀请作曲家刘湲创作了交响诗篇《土楼回响》,这是一部反映客家人开拓拼搏精神和尊祖念根感情的交响诗篇,它以闽西客家山歌为音乐素材,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强烈的表现和抒发,中间还穿插了74岁的闽西山歌王的演唱和客家树叶吹奏表演,使整部作品充满地域风情,东方古老神秘的土楼艺术与西方现代浪漫的音乐艺术融为一体,被认为是音乐界的一项奇迹。
讲座中,郑小瑛一边播放《土楼回响》的演奏碟,一边讲解赏析每个乐章,与会者都沉浸在古老的土楼艺术与美妙的交响乐中,最后还在郑小瑛充满激情的指挥下动情地唱起了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具有文学历史学民俗学价值
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昨天为大家讲述了“客家山歌的文化阐述”。他谈到,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和独特的地方特色艺术风格,语言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流畅自然,耐人寻味。清末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黄遵宪对客家山歌评价甚高,称其为“天籁之声”;对会山歌的客家妇女更是赞不绝口,称其“何其才之大也!”
客家山歌用客家话唱,基本是四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发挥,随口而出,情深意切,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又富于变化,同是客家山歌而同中有异,就“山歌之乡”梅州而言,山歌的唱腔就有一百多种,曲调抒情、悠扬,十分动听;演唱艺术上继承赋比兴的手法,又常用直叙、比喻、双关、歇后、夸张、叠字等手法;种类和体裁上有山歌号子、童谣、爱情山歌、习俗山歌、叙事山歌、竹板歌、尾驳尾、虚玄歌、逞歌、猜调等。形式有独唱、对唱、表演唱等。
杨宏海表示,客家山歌不仅是当地人民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抒发,也是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历史宗教、民俗文化的一种真切的体现。因而,客家山歌具有文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提起客家山歌,人们必然会想起客家情歌。可以说,山歌大都是“郎搭妹、妹搭郎”,梅州客家情歌据统计就不下五六千首。在昨天的讲座现场,邀请了数位客家山歌歌手现场演唱,杨宏海对每首歌进行了点评,让与会者了解其间的文化内涵。
客家围屋是客家精神和文化的宝库
原深圳博物馆馆长黄崇岳的讲座围绕着“客家围屋的文化内涵”而展开,“客家围屋是客家民居中的典型,是客家人历史上‘聚族而居’的社会缩影,客家精神和文化的宝库,也是客家民系认同的标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富有特色的深圳龙岗地区的城堡式围楼,是清代客家人恢复和发展深圳东部经济文化的历史见证。”
黄崇岳表示,客家围屋的建筑文化颇具特色:首先是精心选址,多是靠山、面水、有平原可耕之地。建筑就地取材,以泥土和三合土(泥、沙、石)夯筑,或用土坯、青砖、板瓦砌筑而成。围屋规模宏大,面积达几千以至一万多平方米,以便“聚族而居”,深圳建于清乾隆年间坪山曾氏“大万世居”和建于道光年间的龙岗罗氏“鹤湖新居”,面积均达一万五千平方米以上,堪称闽、粤、赣客家围之最。整体布局森严,中间堂屋层层递进,两边横屋排列整齐,且用围龙首尾相连。各户通廊住房,一间一间排列,门窗对着天井,以走廊相连,房间均等且无私密可言。围屋功能齐全,住房、厨房、客厅、私塾、厕所、猪栏、牛圈、水井、仓库、谷物加工等一应俱全。整体防御坚固,四角有碉楼,墙上有枪孔,大门有栅栏,门上有浇水的防火洞。祠住合一,将祖公的神牌安放在围屋的上堂,祠堂与住房结合。
围屋文化内涵丰富,在门窗、梁柱、神龛、山墙等
处,有对联、字画、雕塑、雕刻等装饰。形式上方圆变奏,不同类型的围屋很有韵律感。最后是客家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选择自然的山清水秀,或人造的大门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屋后的风水林,郁郁葱葱,美不胜收。
客家移民进入深圳以龙岗为聚居地
深圳客家人有着怎样的渊源?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刘丽川以“深圳客家人的由来”为题进行了阐述。
刘丽川表示,客家人进入深圳,最早的在明末(如布吉丹竹头沈姓),但极少。大部分是康熙三十年复界后陆续进入的,从嘉应州经惠州来的最多。这个移民运动的大潮持续到嘉庆年间,最晚的是光绪年间。据考,以下客家姓氏,是康乾年间进入深圳的:黄氏,清初自嘉应州迁龙岗坪山江边村,康熙年间徙居坑梓;池氏,康熙年间由惠州淡水徙居龙岗坑梓;刘氏,顺治年间由兴宁县迁惠州平山,康熙年间徙居坪山咸水湖;叶氏,康熙年间由惠州归善县徙居龙岗坪山、南澳;曾氏,康熙年间由长乐县(今五华县)徙居龙岗坪山三洋湖。等等。
因地理位置的关系,嘉应州与惠州在深圳的东北方,所以客家移民进入的地区就以龙岗为其集中的居住区,深圳西部的龙华、观澜、石岩也是客家人较多的乡镇。复界以后,深圳渐渐形成了“西广府,东客家,沿海是疍家”的民系居住格局。深圳的客家住地,是所谓的客家“第四次大迁徙运动”中的一个成功典型,也是客家民系形成之后向外播迁发展的一个典型。
刘丽川介绍,客家人进入深圳,大多聚居在山区,也有徙居海滨的。他们在深圳垦殖的三百年间,有过一个相当长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时期。他们既能适应新环境,又能抓住好机遇;既坚持以农为本,又能依据所到之处的实际环境对生产方式作出调整(如到达海边的客家人学会了出海捕鱼),同时不失时机地发展本地工商业,带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既能维护传统,又能带动新风尚。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
http://www.szwen.gov.cn/whlt/view.asp?position=41462&gate=1&T=深圳湾畔荡漾客家情韵 “刘丽川介绍,客家人进入深圳,大多聚居在山区,也有徙居海滨的。他们在深圳垦殖的三百年间”。
——连沿海的深圳市的客家人都是相对居住在山区的,不过深圳的山并不高大了。
誰認識賴惠云,賴惠琴,賴惠理,賴惠智
很久不見,想知近況,e-mail;tonychow2007@163.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