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chunbin 发表于 2007-12-20 19:47:22

广东汉乐发展的里程碑

  
——在《中国音乐文化.大埔广东汉乐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陈安华
来源:中国民乐36期


    在庆祝国庆55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大埔县迎来令人振奋的第二个喜庆——经省文化厅批准命名的大埔《广东汉乐之乡》授匾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我有聿被邀请参加这次活动,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我的老师罗九香先生是大埔人,学
的是广东汉乐,弹的是客家古筝,因此倍感亲切。
    大埔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地方。远在西晋时期,就有大埔接纳北方难民的历史记载。先民们把中原音乐文化和当地民俗文化融汇贯通在一起,经过历史的演变,发展成为今天的广东汉乐,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百花园里花鲜叶茂,奇香四溢,独树一帜、影响遐迩。
    广东汉乐界的先贤们,一直都在这块肥沃的汉乐热土上辛勤地耕耘。远古的无法追溯,就拿清末民初来说,大埔已
经涌现出一批知名的民间音乐家。在他们传承下,大埔“和弦索”活动频繁,到处是“家诵户弦”,有“弦诵媲邹鲁”的美誉。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埔莒村人何育斋先生就把流传于民间的“中州古调”、“汉皋旧谱”中的60首乐曲整理成册,并传授给弟子们,著有《词曲拾遗》、《小曲汇存》、《弹筝八法》等,于1930年春在广州设立“潮梅音乐社”。作为广东汉乐的代表从山城走向省城,开始向外传播广东汉乐。
    1956年,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在北京隆重举行。大埔枫朗人罗九香先生、茶阳人饶从举先生、饶淑枢先生随广东代表
团晋京演出,这次演出,第一次向全国介绍广东汉乐,且灌制唱片,流行海内外。汉乐古朴典雅的鲜明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这次演出,影响深远,它不仅使人们了解到广东尚保留着中州、汉皋这一古老乐种,而且以此为契机,使广东汉乐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1961年,首届羊城音乐花会在广州举行。以大埔民间音乐界为主组成的演出团赴省汇演,受到中央宣传部、音乐界
领导、专家的高度重视,作出了抢救民间传统音乐遗产的决定,招收了一批汉乐班学员,在广州音专培训,特请了余敦
昌、罗琏等大埔老师担任乐器演奏教学。
    改革开放以后,广东汉乐更着重理论方面的建设。1989年,大埔县成立了“广东汉乐研究会”,创办了《汉乐研究》刊物。在李德礼、张高徊、杨培柳、罗曾良、罗曾优、庄长江等先生的努力下,至今已出版18期;并先后出版了新老《广东汉乐三百首》两册;1985年,李德礼先生应邀在中央电台国际台以讲座形式介绍广东汉乐,共六讲,每讲二十分钟,从理论角度向世界介绍广东汉乐,等等。
    不论是前辈的还是当今的广东汉乐音乐家们,都是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自觉地以继承弘扬传统音乐为己任,
兢兢业业、身体力行、鞠躬尽瘁,为汉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这里,我们必须着重提到当代客家筝一代宗师罗九香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客家筝尚鲜为人知,经过罗
先生的积极弘扬和推广,使客家筝派成为当今全国古筝各种流派中的一支劲旅,功绩卓著。是他第一位在中国舞台上向全国介绍客家筝艺术;第一位将客家筝灌制成唱片,使之流行海内外;第一位在高等音乐院校执教客家筝,培养了一
批成为当今古筝界的专家、教授,使客家筝后继有人;第一位将客家筝曲编入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古筝教材,使客家筝从
民间走上学府。他作为广东汉乐的代表,五十年代末被选为中国音协理事,音协广东分会常务理事。尤其值得大张旗鼓庆贺的是,罗九香先生的生平和业绩于2001年,与华彦钧(阿炳)、刘天华一起被国际公认具最高学术权威的《新格罗夫
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所刊登,成为至今为止中国人入辑这部宏伟辞典的屈指可数的几位音乐家之一。这说明,以罗九香先生为代表的客家筝艺术已获得国际音乐界的充分肯定,并为世界所共享。罗九香先生的国际威望是崇高的,对广东汉乐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成为世界名人,是大埔人的荣耀,客家人的荣耀,岭南人的荣耀,更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
    大埔广东汉乐涌现出如此优秀的代表人物,加上大量丰富的民间乐曲,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突出的地方风
格,成为“广东汉乐之乡”是毋庸置疑的。申报这个光荣称号,反映出大埔县领导、文化艺术界领导的远见卓识。一个地方的文化层次如何,直接影响到这个地方的品位,所以说文化是灵魂。大埔县把音乐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突破口,把广东汉乐定在新时代、新世纪的起跑线上,花大力气发展广东汉乐,使之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大县,是紧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这一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
    “广东汉乐之乡”定名之后,如何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发展,还是有不少困难的。借今天研讨会的机会,谈点个人粗浅的意见,与大家商榷:
    第一,建立广东汉乐展览馆。作为一个基地,收集各个时期音乐家的生平与业绩、乐谱、书刊、使用过的乐器、手稿、书画墨迹等,建档入库,供后人查阅,从中汲取营养。有突出贡献的音乐家,可考虑塑纪念像,供后人瞻仰。象罗九香先生这样难得的世界名家,建一尊铜像也不为过。
    第二,培养接班人。提请教育局、文化局研究,把广东汉乐演唱和乐器演奏作为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必修课程,支持
社会培训,邀请外地专家讲学,定期举行交流、比赛或考级活动,促进整体水平提高。制定特色班制度,支持有特色技能的学生优先入学。
    第三,建立广东汉乐业余少儿乐团。有条件的学校都争取成立,作为一种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定期排练。乐团可大可
小,团员根据需要轮换、调动,条件成熟时可搞校际比赛。
    第四,理论建设。充实广东汉乐研究会的力量,把《汉乐研究》办得更全面、更高质。可请有关专家撰文,提高《汉乐研究》的理论含量,逐渐积累,稳步提高。这是对外交流、宣传大埔的窗口,不可忽视。
    第五,加强创作。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反映时代的新声。形式内容要有所创新,才能有所发展。
    第六,建立广东汉乐基金会。作为一个机构,可接纳政府、企业家、个人的资助和捐赠,专人专管,透明度高。
    发展广东汉乐,建设文化大县,任重而道远,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努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前景是光明的。
    2004年9月26日

转自中国民族管乐学会网


网络来源:广东汉乐网http://www.gdhyw.com/gdhyw/view.asp?ArticleID=274

huangchunbin 发表于 2007-12-20 19:48:12

广东汉乐

?广东汉乐的历史源远而流长,相传它是从晋安帝至宋亡前后的漫长时期随着中原汉人多次南迁而流传到我国东南一带的,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古朴典雅的独特风格,为当地人民所喜闻乐见。以往,客家人大部分居住在边远的山区,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有着刻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民风淳朴,崇尚文化和艺术,因此,蕴含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华的汉乐亦成为了客家人喜爱的、家喻户晓的音乐形式。

??如今,这种承袭了中原古乐遗风又极富岭南风韵的汉乐又随着客家人流传到了世界各地。客家人不管祖籍在国内哪个省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珍视古朴优雅的汉乐声。

??广东汉乐保存着六百多首情调不同、形态各异的优秀传统曲目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中军班音乐和丝弦音乐是汉乐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军班音乐是民间吹打仪仗音乐,解放前中军班艺人多为职业和半职业性质,为民间婚、丧、喜、庆时所雇请,有时,不同的“笛馆”(中军班艺人的团体)还对台竞技,因此有广泛的群众性。在本次音乐会上,我们可以欣赏到中军班音乐的代表作——《嫁好郎》,一首在女子出嫁时演奏的唢呐与乐队的乐曲。丝弦音乐是民间最为普遍的演奏形式,通常使用的乐器有头弦、笛子、笙、提胡、扬琴、三弦、耶胡、琵琶等等。这场音乐会我们可以欣赏到不同的丝弦乐,包括丝弦乐中的极品,被称为儒家音乐的汉调清乐。

??1962年,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上,罗九香、罗琏等大埔县汉乐手组成“广东汉乐代表队”五场音乐会专场,受到观众、音乐界和媒体的赞誉。省委宣传部为特别为“广东汉乐代表队”召开座谈会,来自中央宣传部和文化部的领导和著名音乐人士一致认为,广东汉乐历史悠久、古朴优美、典雅大方,可称“岭南一支花“。为培育这支花,省主管部门即席批准在广州音专开设“汉乐班”。广东汉乐开始为逐渐海内外观众所认识和喜爱。

??现在,古朴大方、典雅优美的客家汉乐在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和东南亚华人中间广为流传。客家汉乐和粤乐、潮州音乐被称为岭南三大乐种,各以其自身无穷的艺术魅力和特殊风采世代流传、经久不衰、享誉中外。

广东汉乐的历史渊源

??广东汉乐是广东省的三大乐种之一。它主要流行在粤东各县和闽西、赣南以及海外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地处粤东的大埔县,又是汉乐特别兴盛的县份。

??根据明嘉靖36年(公元1557年)《大埔县志》的记载,大埔已有中军班音乐、八音和丝弦乐的活动,并有“钟、吕”文字古乐谱的出现。《志》称:“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埔之风俗、家诵户弦”。明清时期大埔县均属潮州府管辖,故有“埔之在潮”之说。此后6次的县志亦同样载述埔之风俗:“家诵户弦”或“比屋弦书”。清代,大埔枫朗人罗淑予、百侯人杨缵烈、湖寮人张振南等进士、举人,均雅善琴、箫;张振南全家十余口知乐,一时传为佳话。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茶阳秀才饶君谷好弹三弦和琵琶,还手抄乐谱名《消遣集》,收入汉乐乐曲182首,距今已有110多年了。民国时期,汉乐在大埔极为盛行。几乎每个乡村角落都有弦馆,如“同艺国乐社”、“同益国乐社”、“保定国乐社”、“儒乐轩”等,大埔双溪中军班著名艺人李蓝田曾说:“我祖辈都以吹唱为职业,到我这一辈大概有六、七代人了”。

??据介绍,当时大埔有近百个“笛馆”(埔人称唢呐为笛),可见其兴盛程度。民国时期兴盛的汉乐活动,造就了一大批艺术成就很高的艺人和音乐家,如何育斋、饶托生、钱热储、饶从举、罗九香、饶碧初、李蓝田、李芝田等。他们不但活跃于大埔县,而且把汉乐传至新加坡、马来西亚、上海、广州、汕头等地。新加坡客属总会国乐部聘请大埔乐师作指导;何育斋、饶托生等于民国九年春在广州组织“潮梅音乐社”。民国21年,何育斋到上海创办“逸响社”,二、三年中造就了一批汉乐人才。在汕头,埔人钱热储创办《公益乐剧月刊》,与饶淑枢、饶托生、饶从举、饶碧初等人促进了“汕头公益社”的乐事活动。那时灌制的好些汉乐密纹唱片水平很高,至今被人珍藏。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导下,大埔县的汉乐活动蓬勃开展,各地纷纷成立以演奏汉乐为主的俱乐部。较大的组织有:“大埔县中军班艺人工会”、“大埔县民间音乐研究会”。乐谱的整理、出版计有《大埔民间音乐》1、2、3集;《汉曲集》、《唢呐曲牌》、《锣鼓经》等。那一时期,埔籍一批汉乐高手饶淑枢、饶从举、罗九香、余敦昌、罗琏、李德礼等,曾分别赴西安、北京、广州、梅州等地进行演奏和录音灌片活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汉乐活动被迫停止。改革开放以后,大埔的汉乐活动重现生机。

??1989年11月,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成立,各地汉乐演奏班子恢复活动;编辑出版了《广东汉乐三百首》和《广东汉乐新三百首》;“汉研会”出版了学术性刊物《汉乐研究》;汉乐艺术对外交流活动开始活跃,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接待了英、美、菲律宾等国音乐学者来访,多次组团组队到新加坡、香港等国和地区表演,多次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台湾电视台等媒体的录音录像。

??为促进群众性汉乐活动的普及和提高,县内多次举行汉乐汇演、专题晚会、大型音乐会。近年来,还相继举办暑期青少年汉乐培训班。200 4年,大埔县因为广东汉乐的广泛流传和普及,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广东汉乐的分类和演奏形式

??广东汉乐的分类和演奏形式按照传统广东汉乐的演奏形式和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和不同用途形成五个类别。一是丝弦乐,俗称和弦索。它是广东汉乐中最普及、最为大众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时,以头弦(俗称吊规子)或提胡领奏,配以洋琴、琵琶、三弦、笛子、椰胡等乐器。丝弦类的曲目众多,在已整理出的汉乐曲目中有430首。二是清乐,又称儒乐。它追求比较高雅的演奏形式,常为文人雅士的活动。它演奏时乐器较少,主要有: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等。清乐的曲目为56首。三是汉乐大锣鼓,又称八音。它主要活动于民间迎神赛会或闹元宵等客家传统节日。它以唢呐为主奏,打击乐有:大鼓、苏锣、大钹、小钹、碗锣、铜金、小锣、马锣(八音用)。

??在广东汉乐曲库中汉乐大锣鼓乐曲仅有23首。四是中军班音乐:历史上,它为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音乐班、社,作为仪仗性质的乐队,主要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活动。它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在汉乐的曲目中它的数量仅次于丝弦乐,共有62首。中军班音乐演奏比较讲究形式和场合,因此,它又细分为礼乐(如《闹花堂》、《朝天子》)、祭祀音乐(如《大乐》、《送歌》)、喜乐(如《嫁好郎》、《玉美人》)、敲板乐(如《江西调》、《相思》)、小调吹奏(如《卖杂货》、《花鼓调》)。五是庙堂音乐,它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法事时演奏的吹打音乐。演奏时,它以唢呐为主,配以打击乐,若干丝弦乐,此类乐曲有31首。庙堂音乐的演奏讲究做法事的对象。如百岁老人去世,演奏的曲目是《朝天子》;未上寿的人去世,演奏的曲目是《哭皇天》;一般人去世,演奏的曲目是《菩庵咒》、《五更佛》、《大江》、《哀哀泪》、《哭相思》等;丧事的通用曲目是《佛曲》。

广东汉乐的风格特点

??1、曲调类别与标题特征在广东汉乐“丝弦乐”和“清乐”中,历来有“大调”和“串调”之分。“大调”是指乐曲长度在六十八板并属于六十八板系统的乐曲。“串调”是指在戏曲音乐中(汉剧)用以配合剧情和舞台表演,以及渲染、烘托舞台气氛的开场和过场音乐。串调乐曲长短不一,多则数十板、少则十余板。

??由于广东汉乐基本上属于有标题的曲牌类民间器乐曲,在不少“大调”乐曲中,通过标题揭示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如《出水莲》、《昭君怨》、《崖山哀》、《怀古》等;但也有乐曲虽有标题曲名,也表达某种情绪,但并不表现特定的音乐形象,如《南进宫》、《北进宫》等;有的只表明乐曲的来历和出处,或略示其音乐的某些特点和用途,如《单点头》、《乱插花》等。作为曲牌类音乐,有些乐曲虽然标有曲名,但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与标题曲名并无必然的联系,仅作为一首曲调的标志。

??2、音阶调式与特性音广东汉乐基本上可分为两种调式音阶。一种是以56123五声为骨干音,增加4 7两个偏音作为装饰性辅助音,构成七声徵调式。在广东汉乐中常称作“硬套”或“硬线”乐曲,与潮乐中的“轻三六”调及粤曲中的“正线”调基本相同,是广东汉乐音阶的基础。另一种是以57124五声为骨干音,增加6 3两个偏音作为装饰性辅助音,构成带有特性音的七声徵调式。其中7 4两音在6 7 1和3 4 5的三音列中,其音高近似一个中间音,通常称为“特性音”或“中立音”,7 4两音构成纯五度音程。在广东汉乐中常称为“软套”或“软线”乐曲。与潮乐中的“重三六”调及粤曲中的“乙凡调”基本相同,是广东汉乐曲调风格富有特色的一种音阶。由于广东汉乐存在两种不同的音阶组合方式,因此在广东汉乐中便形成了“软线”和“硬线” 两类不同风格韵味的乐曲。“软线”乐曲曲调风格比较深沉、哀怨,“硬线”乐曲曲调风格比较明快、活跃。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在“软线”与“硬线”乐曲之间还具有相互转换的特点。即将“硬线”乐曲中的6 3分别转换为7 4,即为“软线”乐曲。反之,将“软线”乐曲中的7 4分别转换为6 3,即为“硬线”乐曲。这种通过五声骨干音相互转换的特点,与潮乐中“轻六”与“重六”曲调的转换,以及陕西秦腔音乐中“欢音”与“苦音”的转换,其特点是相同的。由此不难看出,广东汉乐在调式音阶及特性音等方面与中原传统音乐的亲缘联系。

??3、套曲联奏及变奏特点广东汉乐属曲牌体音乐,是套曲结构或称曲牌联缀体结构。在传统演奏中,有的乐曲慢板转快板变奏是同一首乐曲,而有的乐曲慢板转快板是另一首乐曲的联奏,即为套曲形式。此外还有由同宫系统的若干音乐曲组成套曲联奏形式,构成联套式结构。演奏时按照慢板、中板、快板依次演奏,但均严格保持“同宫到底”,以求得调式调性上的统一。一般“软线”接“软线”乐曲,“硬线” 接“硬线”乐曲。按照传统的演奏习惯,如《出水莲》后面多接《昭君怨》和《崖山哀》联为套曲,又如《玉连环》后面多接《绊马索》和《落地金钱》联为套曲等。由于广东汉乐来自民间,多有即兴变奏的特点。演奏者常根据“调骨”(即主曲调通用谱)按照不同乐器的特点自由发挥,从而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广东汉乐的拉弦乐器有头弦、提胡和椰胡。由于乐器的音区和音域不同,在演奏时虽然定调相同,但定弦不同。主奏乐器用“正指”(5 2弦)演奏,而其他拉弦乐器则用“反指”(1 5弦或2 6弦)配合,形成不同的曲调变化。

??此外在不同种类乐器组成合奏时,由于乐器性能特点不同和演奏手法上的差异,不但在音色上形成对比,而且在曲调走向和节奏音型的运用上富于变化,从而具有“支声”复调因素的变奏特点。

广东汉乐的传统演奏乐器----广东汉乐的传统演奏乐器广东汉乐的传统乐器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文乐类和武乐类。

1、文乐类

(1)头弦,别名吊规子。筒和杆皆木质。用钢丝弦2根,里粗外细,音距差4度。用普通马尾弓,弓平拉,一般只用一个把位。在组合演奏中属领奏乐器,是广东汉乐特征之一。

(2)提胡。外形构造与广东高胡相似,筒稍大,杆稍长。用钢丝弦2根,G调定弦5-2。膝间夹着平拉,演奏时多用长弓;快速时,宜用长弓密指,或长短弓结合,不用碎弓。音色娇柔而浑厚。提胡常用三至四个把位,音域较宽广、表现力强,可领奏或独奏。

(3)椰胡,别称胡弦,亦称扶弦。筒以椰壳镶以薄木板,杆木质,忌用硬木,长80公分。弦轴2根,用牛筋丝弦,比头弦的弦丝稍粗。定弦与头弦相反,G调定1-5或2-6,也有定作3-6弦。椰胡是辅助弦乐。

(4)低音胡,木制。筒面阔30公分许,高约25公分,长27公分。牛筋丝弦2根,用马尾弓。定弦比椰胡低3-4度,G调5-2。组合演奏中,不加花而减字,突出主音,着重低层音。

(5)笛子,又称“横品”,竹制。它是主要吹乐器,常作领奏或独奏,在组合演奏中要求圆润连贯,不用吐音,打指音也很少使用,力求整体合乐和谐,快速时可减字或依调音连音吹奏,灵活处理。

(6)洞箫,竹制。与笛子的区别,一是不用竹膜,二是以竹节小孔直吹,发音深沉浑厚,常与琵琶、古筝组合演奏,也可独奏。

(7)唢呐(客家人称唢呐为“笛”),是民间吹打乐的主要乐器。分为管口、管身和音波三个部分。管口铜制,以芦哨入管端;管身木制,音波为铜制。传统唢呐有三种,大者叫没管,用“鸭脚树”或“沙桐没树”制造,不用音波,比中唢呐低2-3度音,作为低音旋律对吹伴奏;中者即中唢呐,最常用的唢呐。用芦竹哨吹奏,发音明亮大方,玉润悦耳;小者即小唢呐,又叫海笛,俗称“茅笛”。比中唢呐短小三分之一,造型一样,多用麦杆哨,发音清脆,全按平吹比中唢呐高出3-4度音。中唢呐、小唢呐属领奏、独奏吹管乐器。

(8)月弦,木制。板面圆形,直径约30公分,弦柄及轴共长25公分左右。弦轴3支,外弦用同样的弦2支,内弦1支。未用洋琴以前,月弦位置重要,有琴胆之称。采用洋琴后,月弦退居次要地位。

(9)三弦。传统用的属小三弦。琴鼓阔8公分,长14公分,厚6公分,面底均裹以蛇皮,外形成椭圆状。弦杆全长60至70公分,弦轴3个,系大、中、小弦3根。它的特点是声音清晰,穿透力强。

(10)洋琴,又名扬琴。十九世纪末开始使用,过去使用的槌竹末端薄而软有弹跳力,称“软槌竹”。现在多改用“硬槌竹”。洋琴在广东汉乐组合演奏中位置重要。

(11)琵琶,传统用的琵琶四相十二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改用十二平均律,弦亦由丝弦改用金属弦。指法以弹、挑、勾、抹、轮、滚为主。琵琶在组合演奏中位置重要,音色和表现能力强,只是音量逊于洋琴。

(12)筝,据史籍记载已有二千三百多的历史,因此常称为“古筝”。筝是一弦一柱、多弦多柱乐器。筝体呈长条形,面板弧形,底板平直有2个音孔,面板底板均用桐木制作。建国前的筝16弦,今多用18弦、21弦以至25弦。按五音阶顺序定弦。传统指法是右手指带假甲弹弦,左手按音。筝在广东汉乐中属于雅乐的乐器,常独奏,或与琵琶、椰胡、洞箫组合演奏。其他如笙、号筒、秦琴、古琴等或已失传或已不用或少用。

2、武乐类:

(1)正板①构造:梨木制,长方形,长约16公分,宽约8公分,高约4公分;内空,近上边旁开口;平放在鼓架左方,以小鼓槌击打,发音“各”,又称“各板”。另一种由长24公分,阔6公分的梨木板,其中二块稍薄紧系,一块稍厚,两者用红丝绸带(布)松系一边,称“三板”或“摇板”,执于左手,以掌指分开,摇跳击敲。②音响:“各”、“壳”,音老阔大。③用法:落在强拍,均匀击敲。

(2)副板、片鼓。①构造:副板与“各板”结构相同,稍小,平放于正板之右。片鼓圆形,脚大顶小,硬木制,内空,外表皮革;也有顶平身扁者。②音响:“的”或“打”,连续念音“拉打打”,比正板音细尖而清淅。③用法:副板与片鼓作用一样,落在弱拍,谓之“眼”。击打自由任意,又可作起界之用。

(3)小鼓,又名战鼓。①构造:木身,圆形,内空,顶面底面表皮革。顶面直径均12公分,底面直径约9公分,身稍凸大似椭圆状。②音响:“督”,连续音念“碌督督”。③用法:中军班音乐多用,可代替正副板。

(4)大鼓、堂鼓。①结构:大鼓的结构与小鼓的形状相同而大十几倍。大鼓鼓面70至100公分。堂鼓鼓面直径约30公分,面底一样大,有扁形或椭圆形不同形状。②音响:“咚”,连续音念“弄咚咚”。③用法:民间大锣鼓多用,中军班音乐也常用,多用于强烈气氛的热闹场面。

(5)戥子。①构造:铜制,若小杯状,底尖圆、高、阔,直径约3公分;底部有耳,挂于10公分许的小竹竿,以小铁柱击打。②音响:“叮”,清淅,有余音。③用法:丝弦乐曲多用,落在强拍,可以增添色彩。

(6)小钹。①构造:铜制,圆形,中央向外圆凸为执耳。直径约16公分。合共2块,互相碰击得声。②音响:“七”、“齐”。碰击即离为响音,不离或半离为煞音、翕音,视情节使用。③用法:一般落在板里(每小节的最强拍)。小锣、小钹、铜金组成一套“小锣钹”锣鼓经。

(7)大钹。①构造:铜制,形状与小钹相同,而比小钹大一倍以上,直径约33公分。②音响:“钗”(响击音)、“泽”(煞音、翕音)。③用法:落在强拍,有时强弱拍均敲击,响击时,其音颤动。大钹 与大锣组成一套锣鼓经,是打击乐中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8)碗锣。又称挽锣。①构造:铜制,若小碗大,扁形,边唇有两小孔以串耳带,挽于左手掌中,用10余公分长硬竹板强击发音。②音响:“ 当”,清亮带娇音。③用法:多用于吹打乐曲,照乐句击打比较灵活。

(9)当点。①构造:铜制,如碗锣一样大小,稍薄,外边有平面边唇,边唇有四个小孔,用来串挂在木框内使之悬空。用苗竹枝(如筷子一样)在末端曲成半“丁”字形状敲击。②音响:“点”。③用途:用于点、眼,每拍一句,均匀敲击。当点是中军班音乐专用击乐器,也是中军班音乐别具一格的特色,如“敲板调”等必用之。

(10)马锣。①构造:铜制,状似碗锣而大数十倍,直径约40公分,用16公分长木槌敲击。②音响:“旷”粗犷热闹。③用途:多用于民间大锣鼓,便于游行。

(11)小锣。①构造:状似碗锣,边的比例稍短,面部圆顺微凸,直径约18公分;用16公分长硬竹板击打,或用手执悬空击打。②音响:“堆”、“丢”、“雷”。连续音念“雷堆”。③用途:小锣钹和大锣钹两个系统的锣鼓经均用小锣,是鼓板的代表。

(12)铜金。又名乳锣。①构造:铜制,圆形,略小于马锣,中央圆凸,以木槌(缠布或白棉带)敲击。②音响:“钢”,余音长,似投石于池塘之水波。③用途:多用于小锣钹组合的锣鼓经,落在强拍,作用如大锣。

(13)大锣。又称大苏锣。①构造:铜制。状似小锣,直径90至100公分,挂于架,以18公分长的木头(外缠白布)敲击。②音响:“孔”、“况”。声音温雅淳厚、优美动听。这是广东汉乐,汉剧音乐打击乐器的特征。③用途:与大钹有时同击,有时相对交换,有时钹双锣单,或单锣出现,击强拍,是打击乐的重要乐器。

广东汉乐的代表作品

??1、丝弦乐:《迎春曲》、《百家春》、《春串》、《南进宫》、《北进宫》、《琵琶词》、《怀古》、《翡翠登潭》、《平湖》。

??2、清乐:《出水莲》、《西厢词》、《将军令》、《蕉窗夜雨》、《平山乐》、《挑帘》、《高山流水》。

??3、汉乐大锣鼓:《闹元宵》、《小开门》、《锦上添花》、《迎宾客》、《得胜令》、《贺太平》。

??4、中军班音乐:《拜花堂》、《嫁好郎》、《玉美人》、《赏花》、《卖杂货》、《花鼓调》、《饭后茶》、《双扶船》。

??5、庙堂音乐:《朝天子》、《哭皇天》、《五更佛》、《佛曲》、《菩庵咒》、《哀哀泪》、《哭相思》、《大江》。

大埔县参加“200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大汇演”荣获金、银奖

??大埔县文化馆组织两个民间艺术表演节目“广东汉乐”和“花环龙”,一行69人于2005年11月25日赴广州参加“200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大汇演”,于11月26日至28日一连三天,在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体育中心南西广场、广州市荔湾区上下九广场、广州市越秀区英雄广场等三处表演了5场,受到了中外观众及广州市民的欢迎和好评;经“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评选,大埔县参演节目<广东汉乐·迎春曲>荣获"金奖",<花环龙>表演节目荣获"银奖。

??国家文化部、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领导在现场观看了表演;四十八家中外新闻媒体在现场进行了报道。颁奖仪式在广州珠江宾馆举行。

传 承 谱 系

??广东汉乐的传承是以乐器演奏技巧来进行的,大多数乐师能演奏多种乐器。因此,广东汉乐的传承具有多样性,即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相互交融。由于大埔广东汉乐活动历史悠久,因此,清代以前的传承情况难以考证,现从我们通过普查得来的资料和查找的文献、方志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考证,列出如下传承谱系。

(一)师徒传承

1、双溪 李蓝田(唢呐)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第一代 不详 男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双溪镇

第二代 不详 男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双溪镇

第三代 不详 男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双溪镇

第四代 不详 男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双溪镇

第五代 不详 男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双溪镇

第六代 不详 男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双溪镇

第七代 李蓝田 男 1890年 不详 师传 不详 双溪镇

第八代 罗曾优 男 1942年 中专 师传 1952年 枫朗镇

第九代 肖晨光 男 1961年 大专 师传 1971年 百侯镇

2、茶阳 饶托生(头弦、古筝、三弦、笛子、扬琴)

第一代 饶托生 男 1884年 不详 师传 不详 茶阳镇

第二代 罗九香 男 1901年 不详 师传 不详 枫朗镇

饶从举 男 1897年 不详 师传 1921年 茶阳镇

饶庆雄 男 1902年 不详 师传 1922年 茶阳镇

罗协鸿 男 1920年 不详 师传 不详 枫朗镇

第三代 饶宁新 男 1941年 大专 师传 1947年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

罗曾良 男 1936年 高中 师传 1954年 枫朗镇

罗德栽 男 1939年 大学 师传 1956年 广东星海音乐学院

第四代 刘川与 男 1959年 初中 师传 1979年 湖寮镇

3、枫朗 罗娘德(唢呐)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第一代 罗娘德 男 1890年 不详 师传 不详 枫朗镇

第二代 余敦昌 男 1920年 小学 师传 不详 大麻镇

第三代 杨培柳 男 1942年 初中 师传 1958年 百侯镇

第四代 谢军贵 男 1947年 小学 师传 1979年 长治镇

4、茶阳 饶淑枢(提胡)

第一代 饶淑枢 男 1905年 不详 师传 不详 茶阳镇

第二代 罗 琏 男 1919年 中专 师传 不详 湖寮镇

第三代 廖东雄 男 1947年 初中 师传 不详 大埔汉剧团

第四代 房宝香 女 1989年 初中 师传 2003年 湖寮镇

5、青溪 范思湘(司鼓)

第一代 范礼辉 男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青溪镇

第二代 范思湘 男 1905年 小学 父传 不详 青溪镇

第三代 范胜华 男 1945年 初中 师传 1959年 大埔汉剧团

第四代 管映庭 男 1965年 中专 师传 1985年 大埔汉剧团

(二)家族传承

1、 大麻 余述仙(唢呐)

代别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传承方式 学艺时间 居住地址

第一代 余述仙 男 1895年 不详 不详 不详 大麻镇

第二代 余敦昌 男 1920年 小学 父传 童年 大麻镇

第三代 余玉琪 男 1965年 高中 父传 童年 大麻镇

2、枫朗 罗调律(三弦、唢呐)

第一代 罗调律 男 1901年 不详 不详 不详 枫朗镇

第二代 罗曾优 男 1942年 中专 父传 童年 枫朗镇

第三代 肖晨光 男 1961年 大学 父传 童年 枫朗镇

广东汉乐的基本特征----广东汉乐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传承清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众多。如明清时期有明代的罗淑予、清乾隆3年明通进士杨缵烈、乾隆13年进士杨天培、咸丰2年举人张振南、茶阳秀才饶君谷、晚清秀才钱热储等;民国时期有何育斋、饶托生、饶淑枢、饶从举、饶碧初、李蓝田、李芝田、罗九香、罗娘德等;建国以后有李德礼、罗琏、余敦昌、饶宁新、罗德栽、张高徊、罗曾良、罗曾优、罗邦龙、杨培柳、范胜华、庄长江等;目前有饶宝优、温梓琴、廖东雄、刘川与等。

2、种类丰富,曲目繁多。根据已整理、出版的汉乐曲集,共有汉乐曲目612首,其中丝弦乐(包括小调)430首、清乐56首、汉乐大锣鼓23首、中军班音乐62首、庙堂音乐31首。

3、演奏形式和技巧多样性。汉乐演奏有一人独奏,二、三人同奏,但更多为合奏的形式,因此它的演奏技

巧很丰富。举合奏为例,就有择器、审音、试线、初奏、合奏等程序。同时,还要讲究精神集中,环境适宜。此外,汉乐的演奏技巧还有变调演奏、“加花”与“减字”等。

4、文学兼容性。广东汉乐的曲调内含丰富的文学性,乐音的高低抑扬,长短缓急,结构的起承转合,呼应跌宕,包含着很深的文学内涵。它可为4种文学体裁:

一是词曲体。这种体裁的曲调前后分为两段,前段和后段虽板数不太相等,而乐句调性却很多相似,如《将军令》、《小杨州》等;

二是风诗体。这种体裁每首乐曲分四五段或七八段,各段中都有二三个句子基本相同,其他各段乐句虽不同,但它的首句或尾句则大体相同,此种曲调可以《玉连环》为代表;

三是骚赋体。此体裁很多对偶句夹散句,这与《离骚》、《归去来词》、《赤壁赋》等文体相似,最近似离骚体的是《散楚词》;

四是散文体。这一类乐曲,或出现对偶句,或出现叠句,比较复杂多变。如《平山乐》前一段,由排偶句起而叠句承之,中间一段则单句承接,而后用两笔排偶,末段复用叠句转折,单句收束,一束再束,它的篇法最为工整。

发掘、抢救、保护广东汉乐,价值主要有三点:

(一)学术价值广东汉乐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中,既传承了我国中原地区的宫延音乐、民间音乐的精华,又吸收兼容了客家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同时还吸纳了潮乐(大锣鼓)的一些成份,形成了独特、完整的音乐体系,在中国民间音乐史上具有研究价值。

(二)民俗学的价值广东汉乐既保留了“中州古韵”,又富于本地民俗风情的特色,特别是在反映大埔民间习俗方面有相当部分的乐曲,具有较高的民俗学价值。如反映季节的《春串》、《夏串》、《秋串》、《冬串》、《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等;反映民间传统节日的《闹元宵》、《迎春曲》等;反映民间小卖的《卖杂货》、《卖酒》、《卖豆腐》等;有反映民间婚丧喜庆的:如结婚的《拜花堂》、《嫁好郎》、《玉美人》;办其它喜事的《庆团圆》、《贺太平》、《沽美酒》;热闹喜庆场面的《大开门》、《仙吹鼓》、《迎仙客》、《北进宫》;丧事演奏的《朝天子》、《哭皇天》、《哀哀泪》;祭祀音乐《大乐》、《送歌》;宴乐《摆酒》、《醉太平》、《节节高》。此外,还有舞乐、神乐等。

(三)宗教学的价值广东汉乐的五大类中,就有庙堂音乐,它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法事演奏的音乐。据考,庙堂音乐源于大埔本土的民间音乐,在与南迁而来“中州古乐”交融成为广东汉乐后,保留了庙堂音乐这类乐曲。这类乐曲虽然不多,但有鲜明宗教色彩。如《佛曲》、《五更佛》、《菩庵咒》、《削发》、《唱道情》、《十月怀胎》等。

一是广东汉乐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间习俗日益淡化,丧事从简,丧葬形式有所改变,广东汉乐中的庙堂音乐和中军班音乐的主要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农村传统节日逐步淡化,汉乐在广大农村中的展演场所日益减少。

二是由于现代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变化,娱乐形式的多元化,致使学习汉乐演奏的人日益减少。加上老一辈汉乐手由于年事已高,逐步退出演奏行列,有的已相继谢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如头弦、司鼓、击乐等重要乐手,后继无人。

三是广东汉乐中的庙堂音乐由于活动锐减,本来能演奏此类乐曲的乐手就比较少,加上与平时汉乐手们自娱自乐的气氛不相适宜,所以现在能演奏庙堂音乐的人寥寥无几,濒临失传。

四是县有关部门未能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汉乐资料库,大部分资料都散落在社会和个人手中。由于资料的缺乏,因此,对汉乐的研究缺乏系统的资料。

??客家人有着刻苦耐劳、勇于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民风淳朴,崇尚文化、教育和艺术,蔚为一种风气。客家人不管祖籍在国内哪个省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珍视古朴优雅的汉乐声。如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就是汉乐特别兴盛的地方,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广东大埔县最早的县志称:“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以后各时期的县志亦以“家诵户弦” (家家都有读书声、户户都有和弦索)来称赞大埔的民风民俗。近百余年间仅大埔一县境内就有近百间弦馆(乐社合奏汉乐的场所),许多乡镇村落“和弦索”(演奏汉乐)、闹八音、唱汉曲、演汉剧活动十分普遍,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汉乐伴随着客家先民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今天汉乐更成为了客家人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每逢闲暇、喜庆、节日、大埔县城随处可闻丝管和鸣、弦箫鼓乐、八音吹唱。家庭乐社的娱乐活动更是频繁,自娱娱人不亦乐乎!有一定规模、达到较高水平的乐社有十余间之多。县里还成立了汉乐研究会,建起了汉乐音乐厅。汉乐普及、兴盛的情形由此可见一斑。大埔县从清代至今,涌现出大量的汉乐名家,例如:何育斋、饶托生、饶从举、罗九香、罗琏、李德礼、饶宁新、罗德栽等等。
??2004年,大埔县被广东省文化厅正式授予“汉乐之乡”的荣誉称号。

(作者:大埔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赖启方.张领华.摘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76814.ht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汉乐发展的里程碑